文 | 崔京智
纪晓岚打马从临沂走过,赞了一声沂水,说道:
饮马临沂水,沂水流不息。
沂水多情,一流许多岁月。
五千年前,人们在这里烧制黑陶,东夷文明于此眺望远方。春秋时,曾参于此从师孔子,有宗圣之名流传。诸葛亮在此耕读,后来避乱南下去了荆州。兰陵萧氏、琅琊颜氏、东海郯徐氏、蒙阴公氏……人物更迭,不胜枚举,时光流转间,文字也褪色,所幸总有文明的痕迹横渡岁月,为我们带来古早的气息——走进博物馆,来一场温柔的千年之恋。
傍溪鸥鸟忆临沂
1963年,临沂市成立文物收集组,负责文物收集工作,并于1979年设置文物陈列室,也就是临沂市博物馆的前身。
有学者曾说,文物由封闭走向开放,是一场文明的考验。
在临沂市博物馆,这句话的内涵也变得愈发真切。
2011年,竣工的北城新区馆区对外开放,馆藏藏品包括汉代画像石、陶瓷器、铜器、玉器、钱币、绘画、玺印等二十四个门类全部展示于公众面前。
在众多馆藏藏品中,汉画像石、陶瓷器、玉器、钱币为馆藏特色。馆藏汉画像石丰富且独具特色,尤其是吴白庄汉代画像石,规模宏大、雕刻精美,是我国东汉时期画像石的翘楚之作。
除了北城新区馆区,临沂市博物馆还拥有银雀山汉墓竹简博物馆和孔庙两个馆区,各具特色,底蕴深厚。
1972年银雀山一、二号西汉墓发掘出土的7500余枚以先秦兵书为主要内容的竹简,特别是《孙子兵法》与失传了1700多年的《孙膑兵法》同墓出土,解开了历史上“孙武、孙膑其人有无、其书真伪”的千古之谜。1989年,在原址建设“银雀山汉墓竹简博物馆”并对外开放,是我国第一座以汉墓竹简为主题的遗址性博物馆,2021年9月改造提升后的银雀山汉墓竹简博物馆以崭新的姿态再次面向游客开放。
银雀山汉墓竹简博物馆的室内陈列突出汉墓、竹简、兵法三大主题,收藏展示了金雀山、银雀山百余座墓葬中出土的珍贵文物。
临沂孔庙又称文庙,始建于金代,是历代祭祀孔子的地方,明代、清代均重修并增建,旧时一直是州学、府学所在地,已有近千年历史。现如今,临沂孔庙是鲁东南地区保存较为完好规模较大的古建筑群,其珍贵价值难以估量。
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造就出临沂市博物馆的别样格局,浓郁的文化气息从远古随风而来,一半磅礴,一半沧桑。
却是人间久远期
在博物馆正对历史,时间的伟力展露无遗。
1921年,瑞典人安特生发现仰韶文化的彩陶纹饰和土库曼斯坦的安诺等地的遗址出土的彩陶纹饰很像,借此提出了“中国文化西来说”,该学说在当时被许多外国学者所认可,也引起了中国学者对于中国古代文化的思考和研究。
以城子崖遗址为代表的龙山文化的发现则证明了中国东部存在一个土生土长的原生文化,打破了西方学者对于中国原始文化西来说的假想。区别于仰韶文化中彩陶的盛行,龙山文化以黑陶闻名于世,无论是制作工艺还是艺术水准都远非同期西方可比。
在临沂市博物馆展出的数件龙山文化的陶器,正是龙山文化发展的体现,其中这件黑陶蛋壳镂孔高柄杯尤为珍贵。
1973年4月临沂大范庄遗址出土的黑陶蛋壳镂孔高柄杯,虽然胎质极薄,但其质地却极为细腻坚硬。
有人称赞道,黑如漆、亮如镜、薄如纸、声如磬,这样的工艺,即便以当今的技术来复制尚且不是一件易事,对于四千年前的先民而言,出此精品实在称得上是一个奇迹,也难怪被世界各国考古界誉为“四千年前地球文明最精致之制作”。
《春秋》记载,武王伐纣,周得天下,封姜尚于营丘,于是有了姜姓吕氏齐国,至春秋中期齐国已称霸诸侯。春秋末年,齐国衰败,前386年,齐康公被齐国大夫田和废为庶人,放逐于海上。前379年,田和自立为国君,从此田氏代齐,吕齐消亡。
临沂市博物馆馆藏齐国刀币,因刀币面文有“齐建邦长法化”六字而得名,也称齐六字刀,有专家学者认为可能是田氏代齐的纪念币。
该刀币于1989年3月在临沂大城后出土,形态优雅,铸工精良,存世稀少,一向被认为是刀币中的佳品,也是目前发现的齐刀币中,铭文最多的,也是名气最大的齐大刀币。
作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纪念币,六字齐刀的铸造对后来货币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中国历史上为改元而铸年号钱自此开始。
西晋时,临沂是琅琊国的都城。书圣王羲之的家族便生活于此。
2003年,在王羲之故居发现两座砖室墓葬,规模之大,为全国迄今发现的晋代墓葬中所罕见。尽管经考证,墓室年代大致在晋武帝司马炎在位时期,同后来的东晋王羲之并无干系,但其价值依旧难以估量。
出土文物270余件,其中青瓷胡人骑狮器、鸡首壶、青铜仙人骑狮器、凤鸟衔鱼负雏香炉等都是国之瑰宝。
这是墓室中出土的神雀负雏衔鱼熏炉,炉身为凤形,凤长颈,头高昂,嘴衔一鱼,胸前伏一雏,伸颈作觅食状。器物通体给人一种雍容华贵的视觉享受,其寓意年年有余、子孙繁荣昌盛,是实用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品。
青瓷胡人骑狮器,釉面光滑,玻璃质感强,釉色莹润光亮,色泽清雅,柔和悦目,人物刻画栩栩如生,无论是烧制工艺,还是人物刻画方面,都是一件难得一见的青瓷艺术精品,亦是研究晋代文化重要的标准器物,反映了西晋时期民族大融合的社会现象。
值得一提的是,该器物还被誉为临沂市的一张靓丽城市“名片”。
两晋纷争不断,西晋更是短暂如昙花一现,几百年战乱,大墓得以保存,不得不说是一件幸事。
或许古人也不曾想过,自己时代的点滴竟成为数千年后的人们所苦苦寻觅的民族之根,成为民族精神的依托和载体,文明传承之艰难于此尽显。
所以,惟其艰难,方显勇毅,惟其磨砺,始得玉成。
散作乾坤万里春
博物馆为人类挽留了逝去的时间和空间,将它们浓缩在一起,又让观者在此回归本源,以看、听、闻、触、感等基本方式,重塑世界观和价值观。
临沂市博物馆常设《临沂历史文化展》《石上史诗——汉画像石专题展》《馆藏造像和其他石刻艺术品陈列》《土与火的艺术——史前陶器展》《翰墨丹青——馆藏书画展》《古代货币展》《历代铜镜展》《沂蒙红色文化展》《家道馆》等九个基本陈列,同时设有三个临时展厅以及文物修复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游客服务中心、科普报告厅等配套服务设施,融合了教育、科研、游览、休闲等多项功能。
博览千年,包罗万象。
美国史密森尼博物馆机构早期负责人古德曾希望,博物馆不要成为物的坟墓,而应成为思想的摇篮。
其实整个博物馆史都可以视为是一部这样的探索史、努力史。
而如今,这样的探索仍在继续。
除却以文物与古迹为载体和媒介去传承文化、传递思想,临沂市博物馆也在积极发挥着自身的人才资源优势,一方面走进校园,助力莘莘学子进一步接近历史,另一方面,为县区博物馆、各旅游景区提供长效化、机制化的对口帮扶,共同推动新时代临沂文化和旅游事业协同融合发展。
近年来,临沂市博物馆先后被评为山东省省级文明单位、山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山东省科普教育基地、山东省第一批中小学生研学教育基地、山东省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国防大学研究生教学基地。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临沂市博物馆对自身职能拓展的探索。
学者曹兵武曾经说过,博物馆这个屋檐下其实是个神奇的公共性精神与文化空间,它围绕藏品展开工作,博物馆的一切工作——包括征集、保护、研究、展示、传播,都是在以历史性、科学性和艺术性的内涵与手段,在为着善——人和社会的完善而努力。
这是博物馆的宏观愿景,不仅仅是传递思想,也是延续文明。
将城市文化的弘扬作为自身的使命,将自身融入城市的发展之中,与城市休戚与共,这一点上,临沂市博物馆显然走在了时代的前列。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