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庞宽的14天行为艺术,和艺术说拜拜了吗?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庞宽的14天行为艺术,和艺术说拜拜了吗?

新裤子乐队庞宽14天行为艺术展的三层表达。

撰文 | 拉斯方

来源 | 界面艺术

2022年4月21日,新裤子乐队主唱兼键盘手庞宽在微博上发布预告,表示他即将在周六于星空间画廊举办一次为期14天的现场加直播的行为艺术展“拜拜迪斯科”,在这次展览上,他将在一个2.5X2.5米,高1米2的台子上生活两周。

图片来源于庞宽的微博

直播结束的时候显示共有约387万人来到过直播间,网友们制作的《庞宽14天行为观察记录》在展览期间也被递到了台子上的庞宽本人手里。“生活就是一个七日接着一个七日”,庞宽在微博上写道,他感谢网友们投喂的酒、饮料、水果、蔬菜,但由于最初的计划是14天内不从外界补充物资,于是在这期间东西大多被转交给了工作人员。

与部分网友们的热情和关注相比,媒体评论更多是根据项目引申到行为艺术的经典案例,讨论常要滑向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什么是艺术?什么不是艺术?这件作品是否可以称得上是行为艺术?

图片来源于庞宽的微博

暂且不提行为艺术与表演艺术之间的相似性,庞宽的这件作品的确难以定义,一旦讨论的方向开始延伸到艺术作品的本体论问题,讨论就变得艰辛起来,就像雨天穿着胶皮靴在泥泞中行走那样费劲。如果我们往新派公共艺术(New Genre Public Art)和参与式艺术(Social Engaged Art)的方向来思考的话,这件作品产生的涟漪——即为何引起公众层面的关注和为何在艺术圈里成为一个难啃的果子——似乎就相对容易理解了。

1991年,艺术家、教育家和活动家苏珊娜·莱西(Suzanne Lacy)提出了新派公共艺术的概念,她将其解释为“与身份政治和社会行动主义有关的、面向不同观众的社会参与和互动艺术”,艺术家凯文·杰苏伊诺在文章《新流派:公共艺术2.0》一文中谈到:“公共艺术的这些替代定义出现在1990年代。例如语境艺术、关系艺术、参与性艺术、对话艺术、社区艺术、活动家艺术和综合性新派公共艺术,艺术家们开始从艺术机构进入公共活动领域。新类型的公共艺术不是通过公共艺术中的隐喻来反映社会或政治问题,而是旨在让普通公民,特别是来自边缘化群体的公民参与,为这些问题创造解决方案。”艺术家与公众、艺术生产与社会生活之间的边界不再明晰,艺术不仅表达一种审美,而是参与到生活的某个切面,但边界不清晰就会导致人们对于下定义的讨论层出不穷,正反方的精彩互辩甚至又能引起一波关注热潮。

图片来源于庞宽的微博

在此我们暂且先放下有关定义权的争论,尝试从公众反应作为出发点,回溯这个事件(或者说作品、表演)在公共层面的三层表达。

对例外状态的回应

从庞宽和星空间画廊主理人房方、策展人朱砂录制的播客《话赶话就有了画廊十四天》和展览主题透露出的信息点中,我们能够轻易看出作品指向的是新冠疫情期间人们或多或少需要经历的隔离状态。

从庞宽微博上公开发布的信息上,我们可以寻找到作品对部分现实的映射,大部分非常直白,比如网友们都比较关注的吃喝拉撒怎样解决,精神状态的变化,作息和生物钟是否紊乱等等。网友的评论中也有许多类似“看庞宽就像看自己”这样的表达。

因庞宽音乐人身份的影响力和星空间画廊在艺术领域的影响力,首批关注到这个事件的观众大约是粉丝及艺术行业从业者,核心观众通过个人社交媒体账号、社群转发和二次创作等,引发病毒式传播。各种UGC内容共同作用于“拜拜迪斯科”这一原始文本,并在庞宽的及时反馈之下,观众的行为也被缝合到了作品本身的表达之中。

图片来源于庞宽的微博

“拜拜迪斯科”选取了一种非常温和的方式进行“生存实验”——物资提前备好14天的量,其中被视为“非必需品”的东西也不是完全不能带,可以上网、听歌和适度娱乐。从这样的情境设置上可以看出,作品模拟的场景与作品的观众群重合度较高,覆盖的是擅长使用互联网、热衷社交媒体的青年人群体,也就是在疫情中获取信息能力最强、信息渠道最多元的群体,如果不是因为自身或家人的疾病(包括生理和心理)、经济状况等原因,在隔离期间他们往往是压力和负担最小的群体。从这一点我们似乎可以看出,“拜拜迪斯科”是在对部分人讲话,而非对所有人讲话。

其中也有一些微妙的细节,比如在用语上,庞宽和星空间团队也使用着疫情期间出现频率极高的“物资”一词。日常生活场景中我们做采购的时候,往往使用的是“买菜”、“买水果”等动宾短语,突出商品类目,而非常态下,米面粮油、生鲜果蔬、生活用品等等统统可以用“物资”一词概括,物与物之间的品类区别变得模糊,替代“品类区别”的则是“必要性差异”,疫情中的我们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把必需品分个三六九等、轻重缓急。对于一些人来说,断掉可乐、咖啡是非常难受的事情,没有电子游戏、没有书的生活简直无法忍受,而在没有这些消费习惯的人来看,它们着实要划到“非必需品”那一类中去。

图片来源于庞宽的微博

如在播客中庞宽、房方、朱砂讨论的话题包括“怎样才算是最低限度的生存”“精神生活能不能超脱物质需求”等等,个体差异导致人们对必需品、必要性的定义也有所区别,关于前者的讨论指向了向往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所能提供的生活方式之间的差异,关于后者的讨论,作品模拟的相对封闭的物理环境和相对开放的信息环境,和宅文化有着一定的相似之处。“拜拜迪斯科”把一个居家场景从生活场景中切割出来,放在白盒子中,如果我们把话筒递给1940年代的艺术批评家克莱门特·格林伯格,他可能要发表一个关于“如何区分先锋派和媚俗”的演讲,不过看着庞宽在现场表演诸如“隔离也要看时尚杂志”“戏仿古代才子佳人神话写下‘枕头记’”等行为,我们就知道评论的氛围很难严肃起来了。

网络时代的真假生活

庞宽在创作中一直关注电子传播媒介的作用,从“搞机器人的宽博士”“机器人两室一厅”“机器人艾瑞巴迪”等多重身份和《电子网红》等音乐短片中就能略窥一二。作为化身的机器人,在这些作品里大多被置于日常场景中,呈现出的僵硬感似乎表达着机器人充满困惑的内心。机器人对于周遭环境保持着一定的心理距离,但又对人类的行为十分着迷,主动等待环境填充给他各式各样欲望。对于机器身份的思考和再现,使人联想到德勒滋和加塔里所说的机器生物体:“它无处不在的运转,有时顺畅,有时胡乱任性。它喘着气,发着热,吃喝拉撒,无所不做。它曾经被错误地称作为‘本我’。其实,无论在何处它都应是机器——真正的机器,不是比喻的机器。”

Vans x机器人艾瑞巴迪,来自UID|AMA

直播的形式是一开始就拟定下来的,摄像机以俯视的视角对准台子,就像动物园监控,庞宽的大部分活动一览无遗。由于凝视带来的权力关系的倾斜,网友们开始使用“电子宠物”这样的词汇指代庞宽,而电子宠物(或手机宠物)在中国互联网上有着特定的含义,即大家所说的“梗”,一些网友用这个词比喻异地恋对象,这一语义链进一步增强了作品带来的关系幻象。

通过观看直播,观看如同电子宠物般的屏幕中人的行为,观者的欲望,如进食的欲望、娱乐的欲望、做创造性工作的欲望、躺平的欲望等等,得到了复现和加强。这带有一定距离感的观看行为和庞宽作品里塑造的机器人形象如出一辙:观察他人、学习他人、主动敞开并接纳他人的目光。有网友评论说看着屏幕中的庞宽在物质所得上比自己还要有限,于是产生了心理上的宽慰。如同网红经济所打造的营销奇观,我们不自觉地将屏幕中人展示出的欲望和自己的欲望重合,这件作品以“陪伴”为核心,也模拟了一种网络时代流量经济的运行方式。

开放立场和拥抱解读

很多人指出,《拜拜迪斯科》的表达与现实相比显得孱弱无力,诚然,社会现场的巨大能量远远不能通过一件或几件艺术作品达到充分释放,相较于其他形式,在特定背景下,艺术介入公共话语的能力本身就较为微弱。疫情期间我们可以看到许多有力的、令人动容的表达,其中部分案例被阐释为艺术化的表达,即使这并非创作者的本意。

图片来源于庞宽的微博

房方在播客节目对作品进行了概括:展览中要使庞宽得到足够的营养、维持肌体正常,但必须经历饥饿感和体重下降。作品不售票、不找商业合作,有简短的新闻稿。展览预设了几种结局,但对他人可能发表怎样的评论则不作预设。

图片来源于庞宽的微博

评论者的知识结构和价值体系会使之怀抱着各式各样的目的参与公共讨论。当展览得到足够多的关注、进入公共视野的时候,一定会听到各种声音。媒体不会放弃对流量和热点事件的追逐;艺术领域如果对这一破圈事件视而不见,反而会显得不自然,但作为专业的评论者,面对这样一个性质模糊、边界不清晰的作品,试图从艺术角度去拆解无疑是件困难事,并且由于作品塑造了一种非常不严肃的游戏氛围,当评论者试图在艺术史当中为其寻找位置或否定其位置,无论持怎样的观点都像是拳打棉花——有劲也使不上;而大多数人并不会试图分析展览的意义,而是将注意力加诸于和自己个人体验相关的部分,人们不一定关注艺术、关心艺术,但这并不意味着不关心艺术家。

在公众层面,不熟悉庞宽、不了解艺术的人通过直播看到的是一个去掉社会身份的人回归存在本身的状态,不上价值、不谈意义,人们关心的是怎么吃、怎么喝、怎么上厕所。此刻人们都在重新审视自己生存和生活的最低限度,从“庞宽14天观察记录”和网络上得到大量传播的“囤货指南”可以看出,大家对身体和情绪的关注超越以往。

图片来源于庞宽的微博

这些既是项目发起者最初需要讨论的方案细节,也是特殊时期每个人所要操心的问题,同时还把艺术展中工作人员的劳动直观地展示出来——作为画廊主,房方不仅需要参与策划、提供场地和设备、保持良好的直播环境,还要亲力亲为地为艺术家处理排泄物、阻止艺术家撬地板等行为。这些劳动细节,通常是被遮蔽的,就像当我们参观“徐冰的语言”展览看到装置作品“何处惹尘埃?”的时候,我们往往不会去想象布展时工作人员是如何排除万难把徐冰在9·11事件中收集到的灰尘细密地铺在地板上的。

关于“拜拜迪斯科”,似乎怎样去理解都不成问题。持有审视态度的媒体将它与历史上行为艺术经典案例相比,字里行间透露出“希望在当下出现优秀的、震撼人心的作品”这样的信息;对于观众来说,无论是感到安慰、享受陪伴还是想要满足一点无伤大雅的窥私欲,也都是从中撷取自己需要的一份情感;至于它在时间之河里接受洗礼之后还会剩下什么、将会被阐释出怎样的意义,我们暂时不得而知,或许今后的某些时刻,这个案例将被人们重新提及,无关艺术本体论的争辩,无关热度和流量,而是化为时代背景下一段略带忧伤的旋律,如《Bye Bye Disco》歌词中所说的:“时间一点点流逝,DJ迟迟未来,她不得不道别”。这件作品就像音乐,有着生动的情感力量。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庞宽的14天行为艺术,和艺术说拜拜了吗?

新裤子乐队庞宽14天行为艺术展的三层表达。

撰文 | 拉斯方

来源 | 界面艺术

2022年4月21日,新裤子乐队主唱兼键盘手庞宽在微博上发布预告,表示他即将在周六于星空间画廊举办一次为期14天的现场加直播的行为艺术展“拜拜迪斯科”,在这次展览上,他将在一个2.5X2.5米,高1米2的台子上生活两周。

图片来源于庞宽的微博

直播结束的时候显示共有约387万人来到过直播间,网友们制作的《庞宽14天行为观察记录》在展览期间也被递到了台子上的庞宽本人手里。“生活就是一个七日接着一个七日”,庞宽在微博上写道,他感谢网友们投喂的酒、饮料、水果、蔬菜,但由于最初的计划是14天内不从外界补充物资,于是在这期间东西大多被转交给了工作人员。

与部分网友们的热情和关注相比,媒体评论更多是根据项目引申到行为艺术的经典案例,讨论常要滑向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什么是艺术?什么不是艺术?这件作品是否可以称得上是行为艺术?

图片来源于庞宽的微博

暂且不提行为艺术与表演艺术之间的相似性,庞宽的这件作品的确难以定义,一旦讨论的方向开始延伸到艺术作品的本体论问题,讨论就变得艰辛起来,就像雨天穿着胶皮靴在泥泞中行走那样费劲。如果我们往新派公共艺术(New Genre Public Art)和参与式艺术(Social Engaged Art)的方向来思考的话,这件作品产生的涟漪——即为何引起公众层面的关注和为何在艺术圈里成为一个难啃的果子——似乎就相对容易理解了。

1991年,艺术家、教育家和活动家苏珊娜·莱西(Suzanne Lacy)提出了新派公共艺术的概念,她将其解释为“与身份政治和社会行动主义有关的、面向不同观众的社会参与和互动艺术”,艺术家凯文·杰苏伊诺在文章《新流派:公共艺术2.0》一文中谈到:“公共艺术的这些替代定义出现在1990年代。例如语境艺术、关系艺术、参与性艺术、对话艺术、社区艺术、活动家艺术和综合性新派公共艺术,艺术家们开始从艺术机构进入公共活动领域。新类型的公共艺术不是通过公共艺术中的隐喻来反映社会或政治问题,而是旨在让普通公民,特别是来自边缘化群体的公民参与,为这些问题创造解决方案。”艺术家与公众、艺术生产与社会生活之间的边界不再明晰,艺术不仅表达一种审美,而是参与到生活的某个切面,但边界不清晰就会导致人们对于下定义的讨论层出不穷,正反方的精彩互辩甚至又能引起一波关注热潮。

图片来源于庞宽的微博

在此我们暂且先放下有关定义权的争论,尝试从公众反应作为出发点,回溯这个事件(或者说作品、表演)在公共层面的三层表达。

对例外状态的回应

从庞宽和星空间画廊主理人房方、策展人朱砂录制的播客《话赶话就有了画廊十四天》和展览主题透露出的信息点中,我们能够轻易看出作品指向的是新冠疫情期间人们或多或少需要经历的隔离状态。

从庞宽微博上公开发布的信息上,我们可以寻找到作品对部分现实的映射,大部分非常直白,比如网友们都比较关注的吃喝拉撒怎样解决,精神状态的变化,作息和生物钟是否紊乱等等。网友的评论中也有许多类似“看庞宽就像看自己”这样的表达。

因庞宽音乐人身份的影响力和星空间画廊在艺术领域的影响力,首批关注到这个事件的观众大约是粉丝及艺术行业从业者,核心观众通过个人社交媒体账号、社群转发和二次创作等,引发病毒式传播。各种UGC内容共同作用于“拜拜迪斯科”这一原始文本,并在庞宽的及时反馈之下,观众的行为也被缝合到了作品本身的表达之中。

图片来源于庞宽的微博

“拜拜迪斯科”选取了一种非常温和的方式进行“生存实验”——物资提前备好14天的量,其中被视为“非必需品”的东西也不是完全不能带,可以上网、听歌和适度娱乐。从这样的情境设置上可以看出,作品模拟的场景与作品的观众群重合度较高,覆盖的是擅长使用互联网、热衷社交媒体的青年人群体,也就是在疫情中获取信息能力最强、信息渠道最多元的群体,如果不是因为自身或家人的疾病(包括生理和心理)、经济状况等原因,在隔离期间他们往往是压力和负担最小的群体。从这一点我们似乎可以看出,“拜拜迪斯科”是在对部分人讲话,而非对所有人讲话。

其中也有一些微妙的细节,比如在用语上,庞宽和星空间团队也使用着疫情期间出现频率极高的“物资”一词。日常生活场景中我们做采购的时候,往往使用的是“买菜”、“买水果”等动宾短语,突出商品类目,而非常态下,米面粮油、生鲜果蔬、生活用品等等统统可以用“物资”一词概括,物与物之间的品类区别变得模糊,替代“品类区别”的则是“必要性差异”,疫情中的我们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把必需品分个三六九等、轻重缓急。对于一些人来说,断掉可乐、咖啡是非常难受的事情,没有电子游戏、没有书的生活简直无法忍受,而在没有这些消费习惯的人来看,它们着实要划到“非必需品”那一类中去。

图片来源于庞宽的微博

如在播客中庞宽、房方、朱砂讨论的话题包括“怎样才算是最低限度的生存”“精神生活能不能超脱物质需求”等等,个体差异导致人们对必需品、必要性的定义也有所区别,关于前者的讨论指向了向往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所能提供的生活方式之间的差异,关于后者的讨论,作品模拟的相对封闭的物理环境和相对开放的信息环境,和宅文化有着一定的相似之处。“拜拜迪斯科”把一个居家场景从生活场景中切割出来,放在白盒子中,如果我们把话筒递给1940年代的艺术批评家克莱门特·格林伯格,他可能要发表一个关于“如何区分先锋派和媚俗”的演讲,不过看着庞宽在现场表演诸如“隔离也要看时尚杂志”“戏仿古代才子佳人神话写下‘枕头记’”等行为,我们就知道评论的氛围很难严肃起来了。

网络时代的真假生活

庞宽在创作中一直关注电子传播媒介的作用,从“搞机器人的宽博士”“机器人两室一厅”“机器人艾瑞巴迪”等多重身份和《电子网红》等音乐短片中就能略窥一二。作为化身的机器人,在这些作品里大多被置于日常场景中,呈现出的僵硬感似乎表达着机器人充满困惑的内心。机器人对于周遭环境保持着一定的心理距离,但又对人类的行为十分着迷,主动等待环境填充给他各式各样欲望。对于机器身份的思考和再现,使人联想到德勒滋和加塔里所说的机器生物体:“它无处不在的运转,有时顺畅,有时胡乱任性。它喘着气,发着热,吃喝拉撒,无所不做。它曾经被错误地称作为‘本我’。其实,无论在何处它都应是机器——真正的机器,不是比喻的机器。”

Vans x机器人艾瑞巴迪,来自UID|AMA

直播的形式是一开始就拟定下来的,摄像机以俯视的视角对准台子,就像动物园监控,庞宽的大部分活动一览无遗。由于凝视带来的权力关系的倾斜,网友们开始使用“电子宠物”这样的词汇指代庞宽,而电子宠物(或手机宠物)在中国互联网上有着特定的含义,即大家所说的“梗”,一些网友用这个词比喻异地恋对象,这一语义链进一步增强了作品带来的关系幻象。

通过观看直播,观看如同电子宠物般的屏幕中人的行为,观者的欲望,如进食的欲望、娱乐的欲望、做创造性工作的欲望、躺平的欲望等等,得到了复现和加强。这带有一定距离感的观看行为和庞宽作品里塑造的机器人形象如出一辙:观察他人、学习他人、主动敞开并接纳他人的目光。有网友评论说看着屏幕中的庞宽在物质所得上比自己还要有限,于是产生了心理上的宽慰。如同网红经济所打造的营销奇观,我们不自觉地将屏幕中人展示出的欲望和自己的欲望重合,这件作品以“陪伴”为核心,也模拟了一种网络时代流量经济的运行方式。

开放立场和拥抱解读

很多人指出,《拜拜迪斯科》的表达与现实相比显得孱弱无力,诚然,社会现场的巨大能量远远不能通过一件或几件艺术作品达到充分释放,相较于其他形式,在特定背景下,艺术介入公共话语的能力本身就较为微弱。疫情期间我们可以看到许多有力的、令人动容的表达,其中部分案例被阐释为艺术化的表达,即使这并非创作者的本意。

图片来源于庞宽的微博

房方在播客节目对作品进行了概括:展览中要使庞宽得到足够的营养、维持肌体正常,但必须经历饥饿感和体重下降。作品不售票、不找商业合作,有简短的新闻稿。展览预设了几种结局,但对他人可能发表怎样的评论则不作预设。

图片来源于庞宽的微博

评论者的知识结构和价值体系会使之怀抱着各式各样的目的参与公共讨论。当展览得到足够多的关注、进入公共视野的时候,一定会听到各种声音。媒体不会放弃对流量和热点事件的追逐;艺术领域如果对这一破圈事件视而不见,反而会显得不自然,但作为专业的评论者,面对这样一个性质模糊、边界不清晰的作品,试图从艺术角度去拆解无疑是件困难事,并且由于作品塑造了一种非常不严肃的游戏氛围,当评论者试图在艺术史当中为其寻找位置或否定其位置,无论持怎样的观点都像是拳打棉花——有劲也使不上;而大多数人并不会试图分析展览的意义,而是将注意力加诸于和自己个人体验相关的部分,人们不一定关注艺术、关心艺术,但这并不意味着不关心艺术家。

在公众层面,不熟悉庞宽、不了解艺术的人通过直播看到的是一个去掉社会身份的人回归存在本身的状态,不上价值、不谈意义,人们关心的是怎么吃、怎么喝、怎么上厕所。此刻人们都在重新审视自己生存和生活的最低限度,从“庞宽14天观察记录”和网络上得到大量传播的“囤货指南”可以看出,大家对身体和情绪的关注超越以往。

图片来源于庞宽的微博

这些既是项目发起者最初需要讨论的方案细节,也是特殊时期每个人所要操心的问题,同时还把艺术展中工作人员的劳动直观地展示出来——作为画廊主,房方不仅需要参与策划、提供场地和设备、保持良好的直播环境,还要亲力亲为地为艺术家处理排泄物、阻止艺术家撬地板等行为。这些劳动细节,通常是被遮蔽的,就像当我们参观“徐冰的语言”展览看到装置作品“何处惹尘埃?”的时候,我们往往不会去想象布展时工作人员是如何排除万难把徐冰在9·11事件中收集到的灰尘细密地铺在地板上的。

关于“拜拜迪斯科”,似乎怎样去理解都不成问题。持有审视态度的媒体将它与历史上行为艺术经典案例相比,字里行间透露出“希望在当下出现优秀的、震撼人心的作品”这样的信息;对于观众来说,无论是感到安慰、享受陪伴还是想要满足一点无伤大雅的窥私欲,也都是从中撷取自己需要的一份情感;至于它在时间之河里接受洗礼之后还会剩下什么、将会被阐释出怎样的意义,我们暂时不得而知,或许今后的某些时刻,这个案例将被人们重新提及,无关艺术本体论的争辩,无关热度和流量,而是化为时代背景下一段略带忧伤的旋律,如《Bye Bye Disco》歌词中所说的:“时间一点点流逝,DJ迟迟未来,她不得不道别”。这件作品就像音乐,有着生动的情感力量。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