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网易搞了个视频版知乎,可还没起飞就“折翼”了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网易搞了个视频版知乎,可还没起飞就“折翼”了

据官方介绍,这是一款年轻人的情绪视频互动社区。

文|三易生活

社交在互联网语境下一直以来似乎都有一种特别的魔力,更是吸引了各路英雄豪杰竞折腰,然而近年来在这一领域的诸多尝试,最终都没能撼动腾讯的地位。即便社交难做,退而求其次选择做社区来“曲线救国”,似乎是个不错的主意。

顶着互联网行业的寒冬期,在2022年春季,阿里做了“友啥”、百度推出“嗨圈圈”,字节跳动带来了“识区”,甚至就连一向以佛系著称的网易也下场了。不久前,网易方面上线了一款名为“彼应”的社区产品,据官方介绍,这是一款年轻人的情绪视频互动社区。

“情绪视频互动社区”这个词,看起来就让人颇有些不明觉厉。而在实际的体验后,我们认为彼应几乎可以被看做是“纯视频版的知乎”。打开这款APP后,其首页上呈现的是诸如“想看看大家的书桌”、“有人知道关于探月的知识吗”、“想买个大牌护肤品怎么挑呢”、“你收到过什么样的奇葩礼物”等,一系列以“心声”卡片形式构成的问题,点击后则会进入其他用户对这条“心声”的回应。

看起来,网易方面似乎是发现了知乎视频化的步伐颇为不顺,所以选择抢先出手、做一款视频化的问答社区。只不过彼应中用户发布的“心声”,大多数都已经是在一两个月之前的,这种情况显而易见也喻示着这个平台几乎已经“凉了”。

在打开彼应APP首页底部的“发现”标签、进入心声推荐页面也不难发现,这些被推荐的心声都往往只有个位数的回应,这也足以说明彼应并没有吸引到足够社区实现自循环的用户。

当然,要说网易对于彼应没有投入资源,可能也是不对的。尽管彼应的推荐机制非常一般,对新用户的引导很糟糕,并没有像微博、知乎等平台一般,直接给新用户推荐优质KOL,但从蛛丝马迹中也可以发现,官方其实也找了KOL作为种子用户。就像当年知乎在草创期邀请李开复、马化腾、王兴、雷军等大佬一样,彼应也引入了诸如火遍全网的情感博主“陶白白”、美食博主“建哥小厨房”、生活类博主“纸飞君”等,涵盖各领域的KOL。

然而遗憾的是,这些KOL发布的同样内容在彼应与其他平台的反馈可以说是天差地别,其他平台轻松“10万+”、上万点赞和评论的内容,在彼应中往往只有个位数的点赞或回应,所以这意味着并不是内容的质量不够,而是彼应的用户基数太低。这种持续的负反馈最终让KOL选择了离开,而内容生产者的离开,则又导致了缺乏内容可供用户消费。

那么为什么有高质量的种子用户提供内容的情况下,彼应没有做起来呢?

仅从产品角度出发,彼应没有度过冷启动期并不难理解。网易方面希望这个平台的用户更多地围绕用户发布的心声进行回应,故而“发心声”这个功能被放在了首页一级入口的C位。同时,用户自主发布内容的按钮,则被隐藏到了“我的”页面的左上角,图标更是非常不醒目。但可惜的是,与入口遍及整个APP的“心声—回应”玩法不同,被隐藏很深的自主投稿发视频,反而得到了大多数用户的青睐。

从发布内容以及粉丝量较多的用户主页上可以看到,明明这些用户都发布了数十条以上的视频,可在选择了“仅看回应视频”后,呈现出来的视频数量就寥寥无几。再结合此前知乎做视频的尝试也在实质上失败了,所以这也意味着问答社区做视频或许压根就行不通。

虽然彼应希望用户用视频回答问题,但用户却选择了自己发视频自说自话。知乎做视频更是使得户喊出了这样的话:“警告各位我关注的大V,你们再发视频,我就取关你们,谢谢!”

一直以来,作为“慢公司”的网易通常是坚持慢工出细活,擅长在红海中通过差异化来另辟蹊径,网易云音乐、网易严选、网易有道莫不如此。32岁就曾坐上中国首富位置的丁磊曾表示,“对互联网而言,慢好像是原罪。但快餐吃太多,人很容易失去感知美好的能力。网易从来不怕慢,不急着融资,不赶着赚钱”。

那么为什么在视频问答社区这条赛道上,网易并没有跑通呢?

在许多观点看来,视频问答社区做不成是因为其本就是个伪命题,而这一点此前曾大手笔投入真金白银的知乎,也已经现身说法了,现在网易的彼应则属于盖棺定论。

诚然,伴随着抖音、快手、B站的崛起,当下用户确实更钟情于视频化的内容,但视频与问答社区却并不搭。以知名度更高的知乎为例,尽管从表面上来看,知乎是败于视频内容的“抖音化”或“小红书化”,偏离了原本的调性,这种与用户心智不符的视频内容伤害了用户体验,也破坏了原有的内容生态,但这却恰恰是创作者根据数据而做出的最优解。

创作者选择将视频“抖音化”的背景,是知乎的大众化,但问题是知乎的调性,决定了另一部分用户更期待在平台中看到有深度或有趣的图文内容,并且这种用户层面的撕裂,也造成了知乎的视频化以失败告终。

视频问答行不通的关键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问答社区存在的价值,是基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模型,用户关注某一问题然后通过社区来解决,这一类似搜索引擎模式下信息密度更高的图文内容,显然更能满足用户的需求。

用户上知乎或者上彼应,自然是抱着自己有问题需要解答的目的,可视频内容的信息密度又太低。短视频的信息量就更低了,在短短几十秒里能将一个问题讲解清楚,对于创作者的要求也是极高的,毕竟一语中的、一针见血背后是极为深厚的知识储备,可这样的创作者显然屈指可数。所以如果想要用视频内容来解决问题,中长视频是必然的选择。

且不提,B站已经珠玉在前、占据了知识类视频的生态位,仅仅是制作中长视频的难度就足以让大多数创作者头疼了。镜头语言、BGM、情节分配等等都是额外需要考虑的东西,并且太高的门槛也直接导致了相当一部分创作者放弃,而相比之下,打字并配图的门槛则几乎不存在。简单来说,视频这种形式虽好,但问答社区的重点是在问答上,用视频来回答问题就意味着难度会呈数量级攀升。

反过来说,视频为什么成就的是抖音、快手,乃至小红书,因为其更多的是展示自己或生活,满足的是用户的集体窥私欲,是大众的八卦心理、而非求知欲,所以从形式上来说,视频当然就更适合了。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知乎

3.6k
  • 知乎:与腾讯续签框架协议
  • 知乎:第三季度平均月活用户8110万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网易搞了个视频版知乎,可还没起飞就“折翼”了

据官方介绍,这是一款年轻人的情绪视频互动社区。

文|三易生活

社交在互联网语境下一直以来似乎都有一种特别的魔力,更是吸引了各路英雄豪杰竞折腰,然而近年来在这一领域的诸多尝试,最终都没能撼动腾讯的地位。即便社交难做,退而求其次选择做社区来“曲线救国”,似乎是个不错的主意。

顶着互联网行业的寒冬期,在2022年春季,阿里做了“友啥”、百度推出“嗨圈圈”,字节跳动带来了“识区”,甚至就连一向以佛系著称的网易也下场了。不久前,网易方面上线了一款名为“彼应”的社区产品,据官方介绍,这是一款年轻人的情绪视频互动社区。

“情绪视频互动社区”这个词,看起来就让人颇有些不明觉厉。而在实际的体验后,我们认为彼应几乎可以被看做是“纯视频版的知乎”。打开这款APP后,其首页上呈现的是诸如“想看看大家的书桌”、“有人知道关于探月的知识吗”、“想买个大牌护肤品怎么挑呢”、“你收到过什么样的奇葩礼物”等,一系列以“心声”卡片形式构成的问题,点击后则会进入其他用户对这条“心声”的回应。

看起来,网易方面似乎是发现了知乎视频化的步伐颇为不顺,所以选择抢先出手、做一款视频化的问答社区。只不过彼应中用户发布的“心声”,大多数都已经是在一两个月之前的,这种情况显而易见也喻示着这个平台几乎已经“凉了”。

在打开彼应APP首页底部的“发现”标签、进入心声推荐页面也不难发现,这些被推荐的心声都往往只有个位数的回应,这也足以说明彼应并没有吸引到足够社区实现自循环的用户。

当然,要说网易对于彼应没有投入资源,可能也是不对的。尽管彼应的推荐机制非常一般,对新用户的引导很糟糕,并没有像微博、知乎等平台一般,直接给新用户推荐优质KOL,但从蛛丝马迹中也可以发现,官方其实也找了KOL作为种子用户。就像当年知乎在草创期邀请李开复、马化腾、王兴、雷军等大佬一样,彼应也引入了诸如火遍全网的情感博主“陶白白”、美食博主“建哥小厨房”、生活类博主“纸飞君”等,涵盖各领域的KOL。

然而遗憾的是,这些KOL发布的同样内容在彼应与其他平台的反馈可以说是天差地别,其他平台轻松“10万+”、上万点赞和评论的内容,在彼应中往往只有个位数的点赞或回应,所以这意味着并不是内容的质量不够,而是彼应的用户基数太低。这种持续的负反馈最终让KOL选择了离开,而内容生产者的离开,则又导致了缺乏内容可供用户消费。

那么为什么有高质量的种子用户提供内容的情况下,彼应没有做起来呢?

仅从产品角度出发,彼应没有度过冷启动期并不难理解。网易方面希望这个平台的用户更多地围绕用户发布的心声进行回应,故而“发心声”这个功能被放在了首页一级入口的C位。同时,用户自主发布内容的按钮,则被隐藏到了“我的”页面的左上角,图标更是非常不醒目。但可惜的是,与入口遍及整个APP的“心声—回应”玩法不同,被隐藏很深的自主投稿发视频,反而得到了大多数用户的青睐。

从发布内容以及粉丝量较多的用户主页上可以看到,明明这些用户都发布了数十条以上的视频,可在选择了“仅看回应视频”后,呈现出来的视频数量就寥寥无几。再结合此前知乎做视频的尝试也在实质上失败了,所以这也意味着问答社区做视频或许压根就行不通。

虽然彼应希望用户用视频回答问题,但用户却选择了自己发视频自说自话。知乎做视频更是使得户喊出了这样的话:“警告各位我关注的大V,你们再发视频,我就取关你们,谢谢!”

一直以来,作为“慢公司”的网易通常是坚持慢工出细活,擅长在红海中通过差异化来另辟蹊径,网易云音乐、网易严选、网易有道莫不如此。32岁就曾坐上中国首富位置的丁磊曾表示,“对互联网而言,慢好像是原罪。但快餐吃太多,人很容易失去感知美好的能力。网易从来不怕慢,不急着融资,不赶着赚钱”。

那么为什么在视频问答社区这条赛道上,网易并没有跑通呢?

在许多观点看来,视频问答社区做不成是因为其本就是个伪命题,而这一点此前曾大手笔投入真金白银的知乎,也已经现身说法了,现在网易的彼应则属于盖棺定论。

诚然,伴随着抖音、快手、B站的崛起,当下用户确实更钟情于视频化的内容,但视频与问答社区却并不搭。以知名度更高的知乎为例,尽管从表面上来看,知乎是败于视频内容的“抖音化”或“小红书化”,偏离了原本的调性,这种与用户心智不符的视频内容伤害了用户体验,也破坏了原有的内容生态,但这却恰恰是创作者根据数据而做出的最优解。

创作者选择将视频“抖音化”的背景,是知乎的大众化,但问题是知乎的调性,决定了另一部分用户更期待在平台中看到有深度或有趣的图文内容,并且这种用户层面的撕裂,也造成了知乎的视频化以失败告终。

视频问答行不通的关键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问答社区存在的价值,是基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模型,用户关注某一问题然后通过社区来解决,这一类似搜索引擎模式下信息密度更高的图文内容,显然更能满足用户的需求。

用户上知乎或者上彼应,自然是抱着自己有问题需要解答的目的,可视频内容的信息密度又太低。短视频的信息量就更低了,在短短几十秒里能将一个问题讲解清楚,对于创作者的要求也是极高的,毕竟一语中的、一针见血背后是极为深厚的知识储备,可这样的创作者显然屈指可数。所以如果想要用视频内容来解决问题,中长视频是必然的选择。

且不提,B站已经珠玉在前、占据了知识类视频的生态位,仅仅是制作中长视频的难度就足以让大多数创作者头疼了。镜头语言、BGM、情节分配等等都是额外需要考虑的东西,并且太高的门槛也直接导致了相当一部分创作者放弃,而相比之下,打字并配图的门槛则几乎不存在。简单来说,视频这种形式虽好,但问答社区的重点是在问答上,用视频来回答问题就意味着难度会呈数量级攀升。

反过来说,视频为什么成就的是抖音、快手,乃至小红书,因为其更多的是展示自己或生活,满足的是用户的集体窥私欲,是大众的八卦心理、而非求知欲,所以从形式上来说,视频当然就更适合了。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