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失约双千亿后,上任六年的卢敏放能否再造一个新蒙牛?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失约双千亿后,上任六年的卢敏放能否再造一个新蒙牛?

频繁收购“劣质资产”,卢敏放再造蒙牛的代价有点大?

文|向善财经

从去年到现在,蒙牛先后经历了创始人牛根生的辞任,再到近段时间与达能长达9年的“联姻”关系宣告终结……

而这一连串的变故也为现任蒙牛CEO卢敏放在2020年业绩会上喊出的“5年再造一个新蒙牛”的远大目标,蒙上了一层不确定的阴霾。

毕竟作为牛根生和孙伊萍的蒙牛接班人,卢敏放自上任后,在2017年为蒙牛定下的第一个奋斗目标即三年“双千亿”(指2020年实现营收和市值双双达到千亿)的任务就未能完成。仅在2020年实现了蒙牛市值破千亿,760亿元的营收,不仅距离千亿目标还差四分之一左右,甚至这一目标在2021年也未能实现。

在这种尴尬情况下,卢敏放的第二个奋斗目标即“五年再造一个新蒙牛”能否实现就显得尤为关键……

婴配奶粉:卢敏放和蒙牛的一块心病

据了解,卢敏放于2016年9月15日正式接任蒙牛总裁一职,而在此前卢敏放是蒙牛旗下雅士利奶粉的负责人。

尽管卢敏放有着丰富的奶粉业务经验,甚至在更早以前的达能任职期间,还曾将多美滋从一个中档品牌打造成高端品牌形象,并成功登上国内婴幼儿奶粉市场份额第一的宝座。

但遗憾的是,在雅士利任职的2015—2016年期间,卢敏放交出的奶粉成绩并不好看。

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2013年雅士利被蒙牛收购时的营收为38.9亿元,净利润为4.38亿元。但到了2015、2016年,雅士利的营收已分别降至27.61亿元、22.03亿,净利润也下滑至1.18亿元和-3.2亿元。

虽然这个成绩没有影响卢敏放成为蒙牛的肱股之臣和继任CEO,但奶粉业务或许也因此成了他的一块心病。

在 后来在多个公开场合,蒙牛CEO卢敏放都表达了其对奶粉业务的重视和期待,甚至直言道:“如果婴幼儿配方奶粉做不好,是不会成为领袖级的企业。”、“为了我的名誉,我也要把这个业务做好”、“不把婴幼儿奶粉做好的总裁,不是乳企好总裁”……

那么卢敏放和蒙牛为了做好奶粉业务到底付出了哪些努力?目前来看,可以笼统地总结为“两买一卖”。

2016年5月,雅士利国际耗资12.3亿港元从达能手中购入了多美滋中国业务。

随后在2019年,蒙牛先是以40.11亿元的售价卖掉了持有时间长达9年的“优质资产”君乐宝,而后又以14.6亿澳元(约71亿人民币)收购了澳洲有机婴幼儿配方奶粉厂商——贝拉米。

公开数据显示,当年9月,蒙牛公告称拟以每股12.65澳元的对价来收购贝拉米所有股份,而当时贝拉米的收盘价为8.32澳元。对比当时股价,蒙牛对于贝拉米的收购溢价在50%以上,足以见得蒙牛对于发力奶粉业务的迫切。

但无论是在当时,还是现在看来,卢敏放和蒙牛的这“两买一卖”并不算高光。

一方面多美滋中国的“大胆”买入,可能加剧了雅士利多品牌整合的阵痛期,以至于其错过了国产婴配奶粉崛起的市场转折红利。

雅士利在收购多美滋前,多美滋就因恒天然肉毒杆菌的乌龙事件而遭到了重创。报道统计,2013年—2015年多美滋累积亏损超过23亿元。更重要的是,多美滋的品牌形象在国内消费者心中出现了难以磨灭的损伤,毕竟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才刚刚过去5年,几乎很少有消费者敢去相信“闹乌龙”的多美滋。

而且值得注意的是,雅士利在被蒙牛收购后,虽然获得了市场资源方面的优势,但却没能留住其原有的管理团队,导致其新生的内部管理相对薄弱。再加上2015年蒙牛“欧世”与2016年达能“多美滋”的相继并入,多品牌整合进一步加剧了雅士利管理层的矛盾。

在这一过程中雅士利不仅出现了定位不清、主导作用不明等一系列管理问题,同时还严重挫伤了雅士利原有管理团队的积极性,严重拖累了雅士利对外扩张的速度,进而导致雅士利错过了2016年国内婴幼儿奶粉配方注册制带来的市场转折红利,并由此被伊利们拉开了市场差距。

时至今天,雅士利和多美滋的关系似乎已经到了“相看两相厌”的地步。今年1月,雅士利发布业绩预告称,由于多美滋业务截至2021年12月31日经营状况未达预期,雅士利将对其进行不超过人民币3亿元的一次性减值拨备,使预期去年录得亏损不超过人民币1.89亿元。

另一方面出售君乐宝的失>收购贝拉米的得,在一定程度上拖累了蒙牛婴配奶粉业务的发展进程。

2010年蒙牛仅以4.69亿元收购了君乐宝乳业集团51%的股权,而在2019年蒙牛出售君乐宝的价格为40.11亿元,9年间蒙牛赚了近36亿元。而在这笔看似血赚的交易背后,却让蒙牛后来的婴配奶粉业务失去了更多。

要知道,在被蒙牛收购后,君乐宝靠着主营的酸奶业务,就帮助蒙牛的酸奶市场份额提升至30%以上。而在2014年君乐宝战略转型,发力奶粉业务后,其品牌势能或许并不如多美滋、贝拉米等国际大牌,但市场增长势头极为强劲。公开数据显示,2018年君乐宝销售收入已经达到130亿元,占到蒙牛营收的近20%,其奶粉业务销售额更是突破了50亿元。

在这种情况下,蒙牛完全可以靠着君乐宝、雅士利,以及多美滋实现对伊利奶粉业务的追赶。但或许是对海外大牌的过度崇拜,又或是对君乐宝等国产奶粉品牌的不自信又或者其他缘由,蒙牛最终抛弃了便宜又好用的君乐宝,而选择了昂贵的贝拉米。

如今,蒙牛旗下的雅士利和贝拉米2021年同期实现营收49.491亿元,其中贝拉米收入在5亿元左右,较2020年的10亿元大幅缩水。而被蒙牛抛弃的君乐宝此时早已成为国产婴幼儿奶粉的前三强,2021年整体营收突破200亿元,奶粉产销量更是突破10万吨。

从数据对比来看,蒙牛在这笔交易中无疑是赔了夫人又折兵,甚至如今还在婴配奶粉市场被君乐宝拉开了不小的差距。而想要成为“乳企好总裁”的卢敏放和想要成为“领袖级企业”的蒙牛距离自己的目标,似乎比以往还有更远的一段路要走……

频繁收购“劣质资产”,卢敏放再造蒙牛的代价有点大?

当然,卢敏放看重婴幼儿奶粉业务,不仅仅是为了治好自己的心病,更重要的是现在蒙牛和国内乳业市场正处于转折的关键期。

Wind数据显示,从2015年到2021年,国内常温奶销量年度复合增长率只有2.58%,价格年度复合增长率为2.93%。虽然近年来,伊利持续发力下沉市场渠道铺设,但从2017年到2020年,其城市渗透率仅从80.1%增至84.7%。

从数据来看,国内液态奶,尤其是常温液态奶的市场增长上限已明显不足,即便是占据了国内液态奶超60%市场份额的乳企双寡头蒙牛和伊利似乎同样增长乏力,寻找新的市场增量已成为迫在眉睫之事。

因此,蒙牛盯上了高毛利的婴幼儿奶粉、奶酪和低温奶等乳制品领域,开启了“买买买”的战略并购之路。

为了进一步掌控国内上游奶源优势,同时也为了给保质期较短、运输辐射距离较近的低温奶业务做好市场铺垫。在卢敏放上任后的第二年,即2017年2月7日,蒙牛先是以18.73亿港元增持现代牧业16.7%的股权。交易完成后,蒙牛及其一致行动人在现代牧业的持股比例增至37.7%。

2018年,蒙牛又相继收购了中国圣牧(01432.HK)旗下内蒙古圣牧高科奶业有限公司(下称“圣牧高科”)的全部股权。而到了2021年7月,中国圣牧公告,公司单一最大股东蒙牛乳业的全资附属公司Start Great收购中国圣牧共10.46亿股普通股,增持后,蒙牛通过Start Great持有中国圣牧总股本的29.99%。

除此之外,在2020年1月,蒙牛又耗资2.87亿元,从妙可蓝多的部分股东处受让了2046万股股份,从而以5%的持股比例,成为妙可蓝多的第二大股东。此后,蒙牛又通过增资入股、二级市场增持和非公开发行的方式,不断增加对妙可蓝多的持股。2021年财报显示,蒙牛共持有妙可蓝多28.47%的股份。

如果从战略布局上来看,蒙牛如此大手笔的“并购”并无不妥。但值得注意的是,蒙牛投资并购的这几家企业几乎称得上是“劣质资产”。

如现代牧业被蒙牛收购的次年,即2014年达到盈利“巅峰”7.35亿元后便开始下降,在2016-2018年甚至连续三年大幅亏损,净利润分别为-7.42亿元、-9.75亿元、-4.96亿元,直到2020年才恢复到2014年的水平。

而圣牧高科在被蒙牛收购前,其母公司中国圣牧在2017年亏损9.86亿元,甚至在2018年上半年再次亏损10.67亿元。可以说,彼时的圣牧高科已处于濒临破产的边缘。

虽然蒙牛家大业大,但这么干,地主家的余粮恐怕也不够其“挥霍”。公开数据显示,2021年,蒙牛的商誉高达48.58亿元,属于频繁收购“劣质资产”所埋下的一颗不定时的“雷”。毕竟在2016年由于雅士利的经营不善,导致蒙牛在2016年进行了22.54亿元的商誉减值,这直接导致蒙牛当年的净利润由盈利变为亏损。

除此之外,2021年蒙牛的资产负债率高达55.86%。其中,在蒙牛561亿元的负债里有270亿属于有息负债,也就是说有息负债率高达48%。而过高的有息负债,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公司的财务费用,进而挤压企业的利润空间。

2021年,蒙牛的融资成本已达到7.43亿元,而其营收主力的液态奶板块同期利润为50.89亿元,融资成本相当于其液态奶利润的15%左右,这是个不小的比例。

当然,在卢敏放投资版块中也并非没有优质标的,如近年来火热的妙可蓝多就颇为亮眼。

公开数据显示,2020年、2021年妙可蓝多实现营收28.47亿元、44.78亿元,同比增长63.2%、57.3%。甚至在2021年,妙可蓝多还以30.8%的市场占有率超越了法国百吉福,正式成为中国奶酪零售市场的领军人物。

但遗憾的是,或许是因为妙可蓝多尚处于市场跑马圈地阶段,所以在净利率上稍显不足,2021年妙可蓝多的净利润为1.22亿元。而按权益比例来看。2021年的妙可蓝多能为蒙牛贡献的收入仅有几千万元。

不过正如现在五年计划刚起步的蒙牛那样,妙可蓝多和蒙牛们的市场潜力尚未到发力时刻,而且蒙牛此前对上游牧场奶源收购的优势,如今也有了些许回报显现。

所以,对于蒙牛能否“五年再造一个新蒙牛”,目前尚不能盖棺定论。只是有着“双千亿”目标的失败阴影笼罩,再加上五年之约稍纵即逝,市场留给蒙牛和卢敏放的时间或许已经不多了……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蒙牛乳业

3.8k
  • 蒙牛乳业:获富达国际增持约1.26亿港元
  • 卢敏放彻底离开蒙牛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失约双千亿后,上任六年的卢敏放能否再造一个新蒙牛?

频繁收购“劣质资产”,卢敏放再造蒙牛的代价有点大?

文|向善财经

从去年到现在,蒙牛先后经历了创始人牛根生的辞任,再到近段时间与达能长达9年的“联姻”关系宣告终结……

而这一连串的变故也为现任蒙牛CEO卢敏放在2020年业绩会上喊出的“5年再造一个新蒙牛”的远大目标,蒙上了一层不确定的阴霾。

毕竟作为牛根生和孙伊萍的蒙牛接班人,卢敏放自上任后,在2017年为蒙牛定下的第一个奋斗目标即三年“双千亿”(指2020年实现营收和市值双双达到千亿)的任务就未能完成。仅在2020年实现了蒙牛市值破千亿,760亿元的营收,不仅距离千亿目标还差四分之一左右,甚至这一目标在2021年也未能实现。

在这种尴尬情况下,卢敏放的第二个奋斗目标即“五年再造一个新蒙牛”能否实现就显得尤为关键……

婴配奶粉:卢敏放和蒙牛的一块心病

据了解,卢敏放于2016年9月15日正式接任蒙牛总裁一职,而在此前卢敏放是蒙牛旗下雅士利奶粉的负责人。

尽管卢敏放有着丰富的奶粉业务经验,甚至在更早以前的达能任职期间,还曾将多美滋从一个中档品牌打造成高端品牌形象,并成功登上国内婴幼儿奶粉市场份额第一的宝座。

但遗憾的是,在雅士利任职的2015—2016年期间,卢敏放交出的奶粉成绩并不好看。

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2013年雅士利被蒙牛收购时的营收为38.9亿元,净利润为4.38亿元。但到了2015、2016年,雅士利的营收已分别降至27.61亿元、22.03亿,净利润也下滑至1.18亿元和-3.2亿元。

虽然这个成绩没有影响卢敏放成为蒙牛的肱股之臣和继任CEO,但奶粉业务或许也因此成了他的一块心病。

在 后来在多个公开场合,蒙牛CEO卢敏放都表达了其对奶粉业务的重视和期待,甚至直言道:“如果婴幼儿配方奶粉做不好,是不会成为领袖级的企业。”、“为了我的名誉,我也要把这个业务做好”、“不把婴幼儿奶粉做好的总裁,不是乳企好总裁”……

那么卢敏放和蒙牛为了做好奶粉业务到底付出了哪些努力?目前来看,可以笼统地总结为“两买一卖”。

2016年5月,雅士利国际耗资12.3亿港元从达能手中购入了多美滋中国业务。

随后在2019年,蒙牛先是以40.11亿元的售价卖掉了持有时间长达9年的“优质资产”君乐宝,而后又以14.6亿澳元(约71亿人民币)收购了澳洲有机婴幼儿配方奶粉厂商——贝拉米。

公开数据显示,当年9月,蒙牛公告称拟以每股12.65澳元的对价来收购贝拉米所有股份,而当时贝拉米的收盘价为8.32澳元。对比当时股价,蒙牛对于贝拉米的收购溢价在50%以上,足以见得蒙牛对于发力奶粉业务的迫切。

但无论是在当时,还是现在看来,卢敏放和蒙牛的这“两买一卖”并不算高光。

一方面多美滋中国的“大胆”买入,可能加剧了雅士利多品牌整合的阵痛期,以至于其错过了国产婴配奶粉崛起的市场转折红利。

雅士利在收购多美滋前,多美滋就因恒天然肉毒杆菌的乌龙事件而遭到了重创。报道统计,2013年—2015年多美滋累积亏损超过23亿元。更重要的是,多美滋的品牌形象在国内消费者心中出现了难以磨灭的损伤,毕竟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才刚刚过去5年,几乎很少有消费者敢去相信“闹乌龙”的多美滋。

而且值得注意的是,雅士利在被蒙牛收购后,虽然获得了市场资源方面的优势,但却没能留住其原有的管理团队,导致其新生的内部管理相对薄弱。再加上2015年蒙牛“欧世”与2016年达能“多美滋”的相继并入,多品牌整合进一步加剧了雅士利管理层的矛盾。

在这一过程中雅士利不仅出现了定位不清、主导作用不明等一系列管理问题,同时还严重挫伤了雅士利原有管理团队的积极性,严重拖累了雅士利对外扩张的速度,进而导致雅士利错过了2016年国内婴幼儿奶粉配方注册制带来的市场转折红利,并由此被伊利们拉开了市场差距。

时至今天,雅士利和多美滋的关系似乎已经到了“相看两相厌”的地步。今年1月,雅士利发布业绩预告称,由于多美滋业务截至2021年12月31日经营状况未达预期,雅士利将对其进行不超过人民币3亿元的一次性减值拨备,使预期去年录得亏损不超过人民币1.89亿元。

另一方面出售君乐宝的失>收购贝拉米的得,在一定程度上拖累了蒙牛婴配奶粉业务的发展进程。

2010年蒙牛仅以4.69亿元收购了君乐宝乳业集团51%的股权,而在2019年蒙牛出售君乐宝的价格为40.11亿元,9年间蒙牛赚了近36亿元。而在这笔看似血赚的交易背后,却让蒙牛后来的婴配奶粉业务失去了更多。

要知道,在被蒙牛收购后,君乐宝靠着主营的酸奶业务,就帮助蒙牛的酸奶市场份额提升至30%以上。而在2014年君乐宝战略转型,发力奶粉业务后,其品牌势能或许并不如多美滋、贝拉米等国际大牌,但市场增长势头极为强劲。公开数据显示,2018年君乐宝销售收入已经达到130亿元,占到蒙牛营收的近20%,其奶粉业务销售额更是突破了50亿元。

在这种情况下,蒙牛完全可以靠着君乐宝、雅士利,以及多美滋实现对伊利奶粉业务的追赶。但或许是对海外大牌的过度崇拜,又或是对君乐宝等国产奶粉品牌的不自信又或者其他缘由,蒙牛最终抛弃了便宜又好用的君乐宝,而选择了昂贵的贝拉米。

如今,蒙牛旗下的雅士利和贝拉米2021年同期实现营收49.491亿元,其中贝拉米收入在5亿元左右,较2020年的10亿元大幅缩水。而被蒙牛抛弃的君乐宝此时早已成为国产婴幼儿奶粉的前三强,2021年整体营收突破200亿元,奶粉产销量更是突破10万吨。

从数据对比来看,蒙牛在这笔交易中无疑是赔了夫人又折兵,甚至如今还在婴配奶粉市场被君乐宝拉开了不小的差距。而想要成为“乳企好总裁”的卢敏放和想要成为“领袖级企业”的蒙牛距离自己的目标,似乎比以往还有更远的一段路要走……

频繁收购“劣质资产”,卢敏放再造蒙牛的代价有点大?

当然,卢敏放看重婴幼儿奶粉业务,不仅仅是为了治好自己的心病,更重要的是现在蒙牛和国内乳业市场正处于转折的关键期。

Wind数据显示,从2015年到2021年,国内常温奶销量年度复合增长率只有2.58%,价格年度复合增长率为2.93%。虽然近年来,伊利持续发力下沉市场渠道铺设,但从2017年到2020年,其城市渗透率仅从80.1%增至84.7%。

从数据来看,国内液态奶,尤其是常温液态奶的市场增长上限已明显不足,即便是占据了国内液态奶超60%市场份额的乳企双寡头蒙牛和伊利似乎同样增长乏力,寻找新的市场增量已成为迫在眉睫之事。

因此,蒙牛盯上了高毛利的婴幼儿奶粉、奶酪和低温奶等乳制品领域,开启了“买买买”的战略并购之路。

为了进一步掌控国内上游奶源优势,同时也为了给保质期较短、运输辐射距离较近的低温奶业务做好市场铺垫。在卢敏放上任后的第二年,即2017年2月7日,蒙牛先是以18.73亿港元增持现代牧业16.7%的股权。交易完成后,蒙牛及其一致行动人在现代牧业的持股比例增至37.7%。

2018年,蒙牛又相继收购了中国圣牧(01432.HK)旗下内蒙古圣牧高科奶业有限公司(下称“圣牧高科”)的全部股权。而到了2021年7月,中国圣牧公告,公司单一最大股东蒙牛乳业的全资附属公司Start Great收购中国圣牧共10.46亿股普通股,增持后,蒙牛通过Start Great持有中国圣牧总股本的29.99%。

除此之外,在2020年1月,蒙牛又耗资2.87亿元,从妙可蓝多的部分股东处受让了2046万股股份,从而以5%的持股比例,成为妙可蓝多的第二大股东。此后,蒙牛又通过增资入股、二级市场增持和非公开发行的方式,不断增加对妙可蓝多的持股。2021年财报显示,蒙牛共持有妙可蓝多28.47%的股份。

如果从战略布局上来看,蒙牛如此大手笔的“并购”并无不妥。但值得注意的是,蒙牛投资并购的这几家企业几乎称得上是“劣质资产”。

如现代牧业被蒙牛收购的次年,即2014年达到盈利“巅峰”7.35亿元后便开始下降,在2016-2018年甚至连续三年大幅亏损,净利润分别为-7.42亿元、-9.75亿元、-4.96亿元,直到2020年才恢复到2014年的水平。

而圣牧高科在被蒙牛收购前,其母公司中国圣牧在2017年亏损9.86亿元,甚至在2018年上半年再次亏损10.67亿元。可以说,彼时的圣牧高科已处于濒临破产的边缘。

虽然蒙牛家大业大,但这么干,地主家的余粮恐怕也不够其“挥霍”。公开数据显示,2021年,蒙牛的商誉高达48.58亿元,属于频繁收购“劣质资产”所埋下的一颗不定时的“雷”。毕竟在2016年由于雅士利的经营不善,导致蒙牛在2016年进行了22.54亿元的商誉减值,这直接导致蒙牛当年的净利润由盈利变为亏损。

除此之外,2021年蒙牛的资产负债率高达55.86%。其中,在蒙牛561亿元的负债里有270亿属于有息负债,也就是说有息负债率高达48%。而过高的有息负债,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公司的财务费用,进而挤压企业的利润空间。

2021年,蒙牛的融资成本已达到7.43亿元,而其营收主力的液态奶板块同期利润为50.89亿元,融资成本相当于其液态奶利润的15%左右,这是个不小的比例。

当然,在卢敏放投资版块中也并非没有优质标的,如近年来火热的妙可蓝多就颇为亮眼。

公开数据显示,2020年、2021年妙可蓝多实现营收28.47亿元、44.78亿元,同比增长63.2%、57.3%。甚至在2021年,妙可蓝多还以30.8%的市场占有率超越了法国百吉福,正式成为中国奶酪零售市场的领军人物。

但遗憾的是,或许是因为妙可蓝多尚处于市场跑马圈地阶段,所以在净利率上稍显不足,2021年妙可蓝多的净利润为1.22亿元。而按权益比例来看。2021年的妙可蓝多能为蒙牛贡献的收入仅有几千万元。

不过正如现在五年计划刚起步的蒙牛那样,妙可蓝多和蒙牛们的市场潜力尚未到发力时刻,而且蒙牛此前对上游牧场奶源收购的优势,如今也有了些许回报显现。

所以,对于蒙牛能否“五年再造一个新蒙牛”,目前尚不能盖棺定论。只是有着“双千亿”目标的失败阴影笼罩,再加上五年之约稍纵即逝,市场留给蒙牛和卢敏放的时间或许已经不多了……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