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24潮
企业竞争的本质,还是人才之争。
一家企业员工效率的高低,往往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最重要的体现之一。
据24潮此前统计,目前在整个资本市场上,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的核心玩家已超过 140 家。截止2021年末这些企业的员工规模已突破 100 万人。
可以说,这些企业的员工效率也在很大程度决定着中国在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格局中的竞争力的高低。
本期我们试图解答两个问题:中国新能源企业员工人均创收力到底如何?产业从业者的人均收入是多少?
整体来看,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的两项指标都保持了增长趋势。
据 24潮统计,2021年中国新能源企业整体人均创收约为 157.82 万元,约同比增长了 33.11%;整体人均薪酬约为 15.09 万元/年,约同比增长了 19.29%。
但是,具体到企业层面,各企业展现的竞争力、创造力却有天壤之别。比如2021年只有约 45% 的企业人均创收超过 “157.82万元” 这一平均线,多达 41 家企业人均创收规模低于 100 万元,其中包括比亚迪、先导智能等多家行业龙头。
榜单第一名的人均创收力是最后一名的 33.91 倍,人均薪酬第一名是最后一名的 4.17 倍。
当然,我们所统计的数据还不足以说明一切,但希望有助于读者对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人才创收能力及人均薪酬情况有一个相对客观、直面的了解,这也是我们本文的初衷。
事实证明,在企业层面,员工效率确实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比如据 24潮 统计,2021年只有 63 家企业人均创收超过 “157.82万元” 这一平均线,占比为 45%。
另据统计,前 30 家企业人均创收规模均在 300 万元以上,而人均创收不足 100 万元的企业多达 41 家企业,其中包括 比亚迪、先导智能 等多家行业龙头的身影。而第一名吉翔股份人均创收规模是最末名保利新的 33.91 倍。
从成长角度看,2021年 127 家企业人均创收规模实现正增长,其中 54 家企业增幅在 50% 以上,18 家企业保持了 100% 以上增幅,增长最快的三家企业依次为:振华新材-人均创收同比增长 350.78%;川发龙蟒-同比增长 226.97%;长远锂科-同比增长 176.80%。
据24潮统计,2021年 61 家企业的员工人均薪酬超过了 “15.09万元” 这一平均线,占比约为 46.56%。(注:由于港美股等上市公司未披露相关数据,所以无法计算人均薪酬)
其中,22 家企业人均薪酬超过 20 万元/年,前三家企业均超 30 万元,依次为:天齐锂业-人均薪酬 32.71万元/年;北汽蓝谷-人均薪酬 31.28万元/年;石大胜华-人均薪酬 30.15万元/年。
从增长角度看,2021年约 115 家企业人均薪酬实现增长,其中 11 家企业人均薪酬增幅在 50% 以上,增长最快的三家企业依次为:天际股份-人均薪酬同比增长 122.21%;石大胜华-同比增长 87.38%;震裕科技-同比增长 81.6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