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百年来,丰厚的历史积淀,在这里形成了独具魅力的古城文化、考寓文化、抗战文化以及口头文学,诸多的特色文化元素齐集一堂,使这里成为充满吸引力的文化遗产特色区。
作为古城保护的主战场,当下,婺城正致力于千年古城的“二次复兴”,精雕细刻着这里的每一寸土地,再现千年古城城市肌理,全力绘就一幅古城复兴“繁华图”。
金华,古称“婺州”,是一座人文荟萃的历史文化名城,秦朝时期就在此建县,到了三国时期设立郡府建制,也正式开启了金华的历史。据史料记载,唐昭宗天复三年(公元903年)吴越王钱镠授命开始建城墙,后梁开平元年(公元907年)正式开始建造婺州城,也就有了“子城”。
婺州古城依江而建,地处义乌江、武义江、金华江三江交汇口,是金华古代府署、文庙、寺院等政治文化设施的聚集地,历史文化积淀极为深厚。其结构可用“一城、两巷、一带、两环”表述:一城指古子城,两巷指酒坊巷、八咏路,一带指博物馆发展带,两环指城垣遗址历史文化散步道以及酒坊巷—石榴巷—旌孝街—鼓楼里—八咏路传统街巷。
记不清第几次踏足古城。古城给人的感觉是静谧的,好像将时间停滞在千年之前。古巷深深,古韵悠悠。穿过保宁门,踩着青石板路,站在白墙黛瓦的建筑面前,看着飞檐翘角的古韵小院,青苔滋长的木格子窗,偏安一隅的古井,还有那重门虚掩下的深深庭院,处处流溢出岁月的含香。
古城虽历经千年沧桑,整体格局受到了一定的破坏,但仍有太平天国侍王府、八咏楼、台湾义勇队旧址、永康考寓、邵飘萍旧居、宏济桥码头、赤松门城垣遗址等历史文化遗迹得到较好的保留。八咏街、酒坊巷、石榴巷、鼓楼里、熙春巷等重点街巷仍保持着历史上原有的空间形态和传统街巷风貌,如天宁寺、徐家古里、状元坊、章宅等明清古民居,曾有大量名人在此寓居,形成了古城独具一格的名人文化,增添了大气、厚重的历史文化氛围。
“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南宋词人李清照的这一千古名句,勾勒出古城历史时光中最美的身影。千百年岁月匆匆流逝,抹去了太多印记。但古城中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还有淡淡的烟火气息,都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这里昔日的繁华,令人触景生情、感慨万千。
近年来,婺州古城先后完成了万佛塔复建、酒坊巷征收改造、城垣遗址公园建设、老六中周末收藏品交易市场建设、文玩鉴赏楼改造等文旅项目,基本形成了“一塔一城”相望互补、联合发力的景区格局。将现在的婺州古城与之前相比,除了基础大变样、颜值大提升,另一个引人注目的喜人变化,就是游客人气指数大幅提升。
古城要兴旺,必须大力植入文化基因,引进文旅新业态,丰富旅游产品供给链,让古城成为市民文化休闲、日常游憩的首选地。而古城业态植入的最大手笔——特色饼街、火腿馆、酥饼馆、婺剧馆、金华酒馆、道情馆、中医馆“一街六馆”的建成开放,成为业态与文化、美食与文化巧妙联姻的载体,既能引来滚滚客源,又守住了文化根脉,彰显了文化魅力。同时,万佛塔公园沿东市街商业裙房传统和时尚行业纷纷进驻,人流如织更是旺盛了婺州古城的人气。
同时,古城参与性活动也渐渐多了起来。随着暮色降临,古城换上了流光溢彩的华服,少了白天的诗意,多了一份热闹和喜悦,灯火阑珊处,欢快的喧闹声此起彼伏。除了特色美食,还有皮影戏、糖人糖画等传统技艺的呈现,给卖糖画的大爷拍一张照片,笑开了花;点将台上,一幕幕精彩的婺剧轮番登场,老老少少坐着小板凳,摇着蒲扇;偶遇一场露天电影,翻开了一段旧时光的影像……
瞄准城市旅游目的地、历史文化展示区、都市休闲生活街三大目标,近年来,古城有机更新驶入了快车道,成功创建国家级4A景区、省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省级文旅IP、省级智慧景区和市级红色教育基地,古子城步行街被评为首批省级高品质步行街,特色饼街被评为“诗画浙江·百姓千碗”美食街区,古城发展的能级、量级、层级更上新台阶、展现新活力。
城外,画舫轻舟;城内,古韵悠悠。漫步古城,这里的每一条街巷,都有说不完的故事;这里的每一幢建筑,都有厚重的历史记忆。有人说,婺州古城就是一幅婺城版的“清明上河图”,浸润了上千年的市井生活,因有机更新而容光焕发,因产业植入而生机迸发,一幅繁华的历史风俗画卷,正向我们徐徐展开。
2022年,市党代会召开,提出古城将瞄准历史文化综合展示片区、城市文化休闲生活中心、城市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三大目标,凝匠心聚人气,高标准完成文庙和太史第复建,加紧谋划游客服务中心及配套设施,打造特色精品工程,重构文化认同,持续业态更新,推进特色旅游,做实古城复兴文章,焕发婺州古城新生机,打造金华城市会客厅,历史的目光再次聚焦婺州古城。
而此前的婺城区第八届党代会,也提出城东片区要依托古子城“一城两巷、一带两环”,推进活化利用,创新植入业态,建设金华人文旅游示范区、健康养生体验区和高尚生活居住区,打造“古城之韵”样板区,让饱经沧桑的婺州古城再次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站在八咏楼放眼展望,从城垣遗址公园在一片废墟中崛起,重振古城复兴雄姿,到酒坊巷修缮一期竣工店铺陆续开张;从老六中大操场华丽转身为周末收藏品市场,到废弃校舍改造为古玩鉴赏楼和非遗展示厅;万佛塔作为婺州古城创建4A级旅游景区的点睛之笔,完全融入三江六岸景观带,成为金华的建筑标杆、文化标杆,漫步古城几乎每天都会发现新变化。
“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布局,古城几大区块的业态分工越来越清晰。”婺州古城文化旅游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2022年,婺州古城将计划全面完成酒坊巷建设,加快文庙复建和展陈,万佛塔、古子城绿化景观进一步提质提档,营造主客共享文化中心、休闲中心、娱乐中心,全面促进文旅融合,将婺州古城景区建成拥得了繁华、载得住乡愁、经得起回味的旅游金名片。
文化是灵魂,业态是生命。正如成都“宽窄巷子”、南京夫子庙、杭州“清河坊”,如今游人如织的婺州古城,让市民们自豪地拥有了婺城版的古城街坊风情画卷。点亮三江之心,彰显古城气派,进一步提升品质和活力,打造婺城百姓认同、外地游客向往的城市精品旅游区,婺州古城依然在奋力前行。
来源:婺城发布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