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讲真,《大鱼海棠》一类影片能靠配乐翻身吗?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讲真,《大鱼海棠》一类影片能靠配乐翻身吗?

电影人和音乐人也当保持警惕,不要以为搭上了“捆绑销售”的快车,就可以高枕无忧。优质的电影,优质的音乐,只有当这两类作品融合到一起之时,才能达到双赢。

你可能没有看过《将爱情进行到底》,但《因为爱情》你肯定听过;你可能不知道《煎饼侠》讲了什么故事,但《五环之歌》可能会哼上几句;或许你已经忘记《大话西游》的大部分情节,但当《一生所爱》响起,可能心中仍有一些唏嘘……这就是电影音乐的魔力。

为电影量身定做的歌曲/配乐,不但可以提升观众的观影体验,还有可能成为影片的一大记忆点,有时还会出现电影音乐比影片还红的现象。如今,电影音乐营销已经成为电影工业必不可少的一大环节。那么,什么才是电影音乐营销的正确姿势呢?

音乐成电影营销标配

最近热映的《大鱼海棠》,因故事的薄弱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甚至有网友戏称这部电影是一个“绿茶”与“备胎”的故事。然而,这部电影有一个亮点不该被口水淹没,那就是影片的配乐。

《大鱼海棠》的背景音乐来自日本作曲家吉田洁的专辑《遥远的旅途》。时而温柔,时而悠扬,时而低沉的配乐,与电影的情节相契合,成为了影片的一大亮点。这部电影的主题曲——《在这个世界相遇》,还请来了陈奕迅来演唱,足见片方对于电影音乐营销的重视。

这并不是一个孤例。近年来,音乐营销日益被电影制作公司所青睐,逐渐成为了电影营销的“标配”。就连前阵子热映的好莱坞大片《X战警:天启》和《魔兽》,也推出了中国宣传推广曲。前者由谭维维演唱,后者的演唱者则为台湾嘻哈团队“兄弟本色”。

回想近些年的热门电影,基本都会有一首或者几首的电影歌曲能够被观众所熟知,好莱坞动画电影《冰雪奇缘》中《Let it go》引发全球演唱热潮,韩寒执导的《后会无期》中的主题曲《平凡之路》未映先火……不管是欧美大片还是国内影片,电影音乐都在其中扮演了“幕后推手”的角色。

其实,早在上世纪80年代,《橄榄树》、《是否》、《一样的月光》等国内电影歌曲就已经具有相当高的传唱度,并与电影十分契合。《黄飞鸿》、《新不了情》、《笑傲江湖》等香港影视作品中的主题曲传唱度也相当高。音乐人高晓松将之称之为“电影跟音乐特别契合的黄金年代”。

随后,随着港台发起卖掉片头和片尾位置的方法,很多国产电影也跟风都卖掉了片头和片尾曲,电影和其中的音乐变得不再像是“一对儿”。“最近几年因为电影票房好了,所以又能回到那个好的时代,在电影里用最适合的歌了。”高晓松解释道。

一首歌带红一部电影?

在当下,音乐营销已经成为了电影营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想要进行成功的音乐营销,打造一首传唱度高的电影歌曲,却并不是找几个歌星来唱几首歌那么简单。

一首好的电影音乐作品,首先要能够诠释影片的内容和情感。当在电影中听到这首歌曲的时候,观众才会沉入到剧情氛围之中,感受剧中角色的悲欢。

《泰坦尼克号》的主题曲《我心永恒》,几乎就是电影的“浓缩版”。歌曲旋律从平缓到激昂,再到缠绵诽恻的高潮,一直到最后荡气回肠的尾声,让人回味无穷。这首歌不但在观影过程中会让人印象深刻,此后每次听到都会让人回忆起电影中的经典片段。

徐克执导的《笑傲江湖》中,也诞生了一首经典的电影歌曲——《沧海一声笑》。这首电影主题曲,被不少网友称为“神作”。歌曲气势不凡,豪情、潇洒、江湖气概尽在其间,与影片珠联璧合,堪称经典。

为了与影片相契合,不少电影主题曲都是“量身打造”的。比如小柯专门为《将爱情进行到底》写出了家喻户晓的《因为爱情》,郝云为影片《心花路放》创作了插曲《去大理》等,都与影片的情感、气氛相契合。

不过,也有一些电影音乐作品,没按电影的“套路”出牌,却同样一炮而红。《煎饼侠》中,由岳云鹏演唱的《五环之歌》,与电影主题几乎“搭不上边”,影片上映后却“爆红”。不但传唱度极高,甚至成为了原唱“小岳岳”的代表作。

诠释影片情感之外,优秀的电影音乐一般都具有较高的传播度,甚至可以带热影片本身。《因为爱情》、《小苹果》、《匆匆那年》等歌曲都属于传唱度极高的影视歌曲。这些传唱度极高的电影歌曲,很多早在电影上映之前就在网络上发布了,为电影起到了造势的效果。

《老男孩之猛龙过江》中的神曲《小苹果》虽然是根据电影内容创作,但实际上这首“神曲”本身的热度已经远远超过了电影,不但年轻人耳熟能详,还成为了“中国大妈”跳广场舞的“标配”。

随着电影音乐营销日益被重视,片方邀请了更多有影响力的歌手入局,王菲、张惠妹、朴树、汪峰等大牌来了,吴亦凡、陈学冬等人气偶像也来了。他们自带的话题度,以及广泛的粉丝基础,为影片的营销又添上“一把火”。

影唱联动的新形式

电影同名演唱会的出现,展示了电影与音乐跨界营销的另一种可能。

2015年年底,电影《老炮儿》大热,同名演唱会也顺势诞生,收获了大批粉丝的买单。据业内人士透露,《老炮儿》演唱会与视频网站合作的在线直播,线上观众超过300万,这对票房转化的作用是巨大的。

在《老炮儿》演唱会上,影片主演冯小刚也进行了献唱。“有意外才有传播。”自在传媒总裁朱玮杰如此评论冯小刚在演唱会上的出演,认为这实际上是一种“眼球经济”。打造这场演唱会的亚洲星光的马乐团队,则认为通过这样的跨界尝试能借助娱乐、营销资源的整合,与消费者建立更深刻的情感关系。

今年,香港电影《三人行》同样进行了一次电影与音乐的跨界营销。容祖儿&李克勤2016北京演唱会于6月18日在北京首都体育馆举行。在这场演唱会上,通过电影宣传片播放、内场广告位等形式,让6天后上映的《三人行》获得了独特的渠道优势。

7月2日,热映中的《致青春2:原来你还在这里》在北京工人体育场举办了同名演唱会,李宇春、郑秀文、老狼、张震岳等明星及电影主创悉数亮相,为电影造势。这种“影唱联动”的独特营销模式,对于粉丝的吸引力是巨大的,受到了业内人士的普遍关注。

双赢背后,路还很长

成功的电影音乐营销,对电影人和音乐人来说,可以达到双赢的局面。电影音乐可以帮助电影获得更高的曝光率,带动电影票房的提升。另一方面,电影歌曲的演唱者通过电影上映前后的一系列宣传,也可以借机提高人气和知名度。

曾因剧情和演技遭遇疯狂吐槽的《小时代》系列,在电影音乐营销方面却是成功的。电影中的《时间煮雨》、《我好想你》等歌曲,传唱度都很高。“《小时代3》里的几首歌曲都获得了极大的关注度,MV的在线观看量也十分惊人。而在观看电影时,这些歌曲也使观众更加投入于人物的情感中。”在此前采访中,郭敬明自信地表示。

不过,一些专业音乐人却对这种看似“圆满”的局面产生了质疑。“既然叫一首歌,一定要有一首歌的尊严,而不能全心全意为另一个东西服务。”音乐制作人赵英俊说。

在他看来,即使是一首电影歌曲,也应当有其独立性,即使离开了电影语境,也依然能够被理解。不能为了契合电影,而在歌曲中强塞电影台词等过多的东西。

同时,电影业内人士以及音乐人还表示了对完整的电影音乐体系的渴望。在他们看来,建立一套专业化体系,才能促使电影音乐发展得更好。“要做出和电影浑然一体的音乐,包括主题曲,配乐等等,需要电影和配乐人士全程保持互动沟通,保持交流。而要让各方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并且保持紧密合作,就需要一套专业的完整化电影音乐制作体系。”导演潘安子表示。

尽管国内已经出现了不少优秀的电影音乐作品,电影与音乐的完整共生体系尚未形成,电影音乐营销在中国依旧前路漫漫。同时,电影人和音乐人也当保持警惕,不要以为搭上了“捆绑销售”的快车,就可以高枕无忧。优质的电影,优质的音乐,只有当这两类作品融合到一起之时,才能达到双赢。有句俗话说得好,别糊弄吃瓜群众,他们的眼睛是雪亮的。

本文为“文创资讯”原创独家稿件,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讲真,《大鱼海棠》一类影片能靠配乐翻身吗?

电影人和音乐人也当保持警惕,不要以为搭上了“捆绑销售”的快车,就可以高枕无忧。优质的电影,优质的音乐,只有当这两类作品融合到一起之时,才能达到双赢。

你可能没有看过《将爱情进行到底》,但《因为爱情》你肯定听过;你可能不知道《煎饼侠》讲了什么故事,但《五环之歌》可能会哼上几句;或许你已经忘记《大话西游》的大部分情节,但当《一生所爱》响起,可能心中仍有一些唏嘘……这就是电影音乐的魔力。

为电影量身定做的歌曲/配乐,不但可以提升观众的观影体验,还有可能成为影片的一大记忆点,有时还会出现电影音乐比影片还红的现象。如今,电影音乐营销已经成为电影工业必不可少的一大环节。那么,什么才是电影音乐营销的正确姿势呢?

音乐成电影营销标配

最近热映的《大鱼海棠》,因故事的薄弱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甚至有网友戏称这部电影是一个“绿茶”与“备胎”的故事。然而,这部电影有一个亮点不该被口水淹没,那就是影片的配乐。

《大鱼海棠》的背景音乐来自日本作曲家吉田洁的专辑《遥远的旅途》。时而温柔,时而悠扬,时而低沉的配乐,与电影的情节相契合,成为了影片的一大亮点。这部电影的主题曲——《在这个世界相遇》,还请来了陈奕迅来演唱,足见片方对于电影音乐营销的重视。

这并不是一个孤例。近年来,音乐营销日益被电影制作公司所青睐,逐渐成为了电影营销的“标配”。就连前阵子热映的好莱坞大片《X战警:天启》和《魔兽》,也推出了中国宣传推广曲。前者由谭维维演唱,后者的演唱者则为台湾嘻哈团队“兄弟本色”。

回想近些年的热门电影,基本都会有一首或者几首的电影歌曲能够被观众所熟知,好莱坞动画电影《冰雪奇缘》中《Let it go》引发全球演唱热潮,韩寒执导的《后会无期》中的主题曲《平凡之路》未映先火……不管是欧美大片还是国内影片,电影音乐都在其中扮演了“幕后推手”的角色。

其实,早在上世纪80年代,《橄榄树》、《是否》、《一样的月光》等国内电影歌曲就已经具有相当高的传唱度,并与电影十分契合。《黄飞鸿》、《新不了情》、《笑傲江湖》等香港影视作品中的主题曲传唱度也相当高。音乐人高晓松将之称之为“电影跟音乐特别契合的黄金年代”。

随后,随着港台发起卖掉片头和片尾位置的方法,很多国产电影也跟风都卖掉了片头和片尾曲,电影和其中的音乐变得不再像是“一对儿”。“最近几年因为电影票房好了,所以又能回到那个好的时代,在电影里用最适合的歌了。”高晓松解释道。

一首歌带红一部电影?

在当下,音乐营销已经成为了电影营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想要进行成功的音乐营销,打造一首传唱度高的电影歌曲,却并不是找几个歌星来唱几首歌那么简单。

一首好的电影音乐作品,首先要能够诠释影片的内容和情感。当在电影中听到这首歌曲的时候,观众才会沉入到剧情氛围之中,感受剧中角色的悲欢。

《泰坦尼克号》的主题曲《我心永恒》,几乎就是电影的“浓缩版”。歌曲旋律从平缓到激昂,再到缠绵诽恻的高潮,一直到最后荡气回肠的尾声,让人回味无穷。这首歌不但在观影过程中会让人印象深刻,此后每次听到都会让人回忆起电影中的经典片段。

徐克执导的《笑傲江湖》中,也诞生了一首经典的电影歌曲——《沧海一声笑》。这首电影主题曲,被不少网友称为“神作”。歌曲气势不凡,豪情、潇洒、江湖气概尽在其间,与影片珠联璧合,堪称经典。

为了与影片相契合,不少电影主题曲都是“量身打造”的。比如小柯专门为《将爱情进行到底》写出了家喻户晓的《因为爱情》,郝云为影片《心花路放》创作了插曲《去大理》等,都与影片的情感、气氛相契合。

不过,也有一些电影音乐作品,没按电影的“套路”出牌,却同样一炮而红。《煎饼侠》中,由岳云鹏演唱的《五环之歌》,与电影主题几乎“搭不上边”,影片上映后却“爆红”。不但传唱度极高,甚至成为了原唱“小岳岳”的代表作。

诠释影片情感之外,优秀的电影音乐一般都具有较高的传播度,甚至可以带热影片本身。《因为爱情》、《小苹果》、《匆匆那年》等歌曲都属于传唱度极高的影视歌曲。这些传唱度极高的电影歌曲,很多早在电影上映之前就在网络上发布了,为电影起到了造势的效果。

《老男孩之猛龙过江》中的神曲《小苹果》虽然是根据电影内容创作,但实际上这首“神曲”本身的热度已经远远超过了电影,不但年轻人耳熟能详,还成为了“中国大妈”跳广场舞的“标配”。

随着电影音乐营销日益被重视,片方邀请了更多有影响力的歌手入局,王菲、张惠妹、朴树、汪峰等大牌来了,吴亦凡、陈学冬等人气偶像也来了。他们自带的话题度,以及广泛的粉丝基础,为影片的营销又添上“一把火”。

影唱联动的新形式

电影同名演唱会的出现,展示了电影与音乐跨界营销的另一种可能。

2015年年底,电影《老炮儿》大热,同名演唱会也顺势诞生,收获了大批粉丝的买单。据业内人士透露,《老炮儿》演唱会与视频网站合作的在线直播,线上观众超过300万,这对票房转化的作用是巨大的。

在《老炮儿》演唱会上,影片主演冯小刚也进行了献唱。“有意外才有传播。”自在传媒总裁朱玮杰如此评论冯小刚在演唱会上的出演,认为这实际上是一种“眼球经济”。打造这场演唱会的亚洲星光的马乐团队,则认为通过这样的跨界尝试能借助娱乐、营销资源的整合,与消费者建立更深刻的情感关系。

今年,香港电影《三人行》同样进行了一次电影与音乐的跨界营销。容祖儿&李克勤2016北京演唱会于6月18日在北京首都体育馆举行。在这场演唱会上,通过电影宣传片播放、内场广告位等形式,让6天后上映的《三人行》获得了独特的渠道优势。

7月2日,热映中的《致青春2:原来你还在这里》在北京工人体育场举办了同名演唱会,李宇春、郑秀文、老狼、张震岳等明星及电影主创悉数亮相,为电影造势。这种“影唱联动”的独特营销模式,对于粉丝的吸引力是巨大的,受到了业内人士的普遍关注。

双赢背后,路还很长

成功的电影音乐营销,对电影人和音乐人来说,可以达到双赢的局面。电影音乐可以帮助电影获得更高的曝光率,带动电影票房的提升。另一方面,电影歌曲的演唱者通过电影上映前后的一系列宣传,也可以借机提高人气和知名度。

曾因剧情和演技遭遇疯狂吐槽的《小时代》系列,在电影音乐营销方面却是成功的。电影中的《时间煮雨》、《我好想你》等歌曲,传唱度都很高。“《小时代3》里的几首歌曲都获得了极大的关注度,MV的在线观看量也十分惊人。而在观看电影时,这些歌曲也使观众更加投入于人物的情感中。”在此前采访中,郭敬明自信地表示。

不过,一些专业音乐人却对这种看似“圆满”的局面产生了质疑。“既然叫一首歌,一定要有一首歌的尊严,而不能全心全意为另一个东西服务。”音乐制作人赵英俊说。

在他看来,即使是一首电影歌曲,也应当有其独立性,即使离开了电影语境,也依然能够被理解。不能为了契合电影,而在歌曲中强塞电影台词等过多的东西。

同时,电影业内人士以及音乐人还表示了对完整的电影音乐体系的渴望。在他们看来,建立一套专业化体系,才能促使电影音乐发展得更好。“要做出和电影浑然一体的音乐,包括主题曲,配乐等等,需要电影和配乐人士全程保持互动沟通,保持交流。而要让各方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并且保持紧密合作,就需要一套专业的完整化电影音乐制作体系。”导演潘安子表示。

尽管国内已经出现了不少优秀的电影音乐作品,电影与音乐的完整共生体系尚未形成,电影音乐营销在中国依旧前路漫漫。同时,电影人和音乐人也当保持警惕,不要以为搭上了“捆绑销售”的快车,就可以高枕无忧。优质的电影,优质的音乐,只有当这两类作品融合到一起之时,才能达到双赢。有句俗话说得好,别糊弄吃瓜群众,他们的眼睛是雪亮的。

本文为“文创资讯”原创独家稿件,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