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乐视孤儿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乐视孤儿

乐视遗作,自顾不暇资方的“弃儿”。

文|娱乐硬糖 魏妮卡

编辑|李春晖

就在院线电影撤档潮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之际,网络电影突然上了部“大片”——《青面修罗》。主演阵容包含冯绍峰、胡军、金晨,以及疑似被AI换脸的“前主演”许晴。

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还以为一线咖都演网大了。但稍作了解便知,这是部积压很久的院线大片。

乐视影业五年前投拍这部电影时,号称改编自国内第一刺客IP《刺局》。同时打造IP的剧影游,电影投资高达2.2亿、电视剧投资1.2亿,奔着做成中国版《权力的游戏》去的。(哎,那些年少说也有十几个中国版《权力的游戏》)

结果拍完电影,庞大计划没了音讯,现在还突然上了网大——还是改头换面的方式,不仅主演疑似换脸了,连最初的片名都改了。乐视宣传电影的官微@刺局_安天下 也被清空,新建了一个@网络电影青面修罗 的官微,而且是从5月5日才开始营业。可见院线转网的动作之仓促,完全有种破罐破摔的感觉。

硬糖君更想不明白的是:五年前乐视影业为何要掷重金押注《刺局》?当时正值母公司乐视网爆雷的至暗时刻,而乐视影业投资的上一部古装大片《长城》才亏了6亿。冒着如此高的风险做这么一部奢侈品,当时是何考量、现在为何又没人管了?

而观众对《青面修罗》的吐槽主要集中在剪辑,不少人推测是后期赶工上网大所致,更有传闻称该片导演李仁港和片子后期都没关系了。

虽然乐视影业几经易主改名,早就“名存实亡”自顾不暇,但其他出品方、主创为何不慎始善终?这么一部视效古装大片,最后连院线票房都不敢奢望了,就这么佛系上网大?

最后一搏

2017年6月,乐视影业在上海电影节期间举办了盛大发布会。当时的CEO张昭带着导演李仁港宣布了对圆太极小说《刺局》IP改编,号称要打造“网剧+电影+游戏”联动模式的2.0时代。

不少人认为,乐视影业敢如此豪赌IP的勇气是《盗墓笔记》给的。这部口碑欠佳、但票房10亿的项目让乐视赚钱了。绑定背后大功臣李仁港做大IP,自然是理所应当。

但实际上,此时给乐视影业最大勇气的是现场拍着张昭肩膀打气的孙宏斌——融创房地产集团的董事长。

乐视的雷早在2016年末就爆了。当时贾跃亭以一封5000字的内部信坦陈乐视堪忧的资金状况。但彼时吃瓜群众尚不清楚母公司“连累”乐视影业的程度,毕竟乐视影业貌似很独立,绑定了诸多明星股东,储备了很多项目IP。比如张艺谋的《影》,郭敬明的《爵迹》《未来未来》系列,徐克的《神雕侠侣》《奇门遁甲》等。

2017年1月,贾跃亭36天打动孙宏斌拿出150亿救乐视,传为一段佳话。融创对外宣布将150亿入股乐视网、乐视影业以及乐视致新,成为上市板块乐视网的第二大股东。

正是确定了这位金主的入驻,张昭主导的乐视影业才敢在同年6月大张旗鼓宣布以《刺局》为代表的IP梦。本应该爆发的危机,似都被化解于无形。

但此后一度宣称要开机的《刺局》延期,官方称是在等冯绍峰的档期。而导演李仁港从2017年初就入驻象山影视城,竟然筹备了将近10个月之久? 在此期间,母公司乐视网一直在上演腥风血雨的动荡。2017年7月,宣称“负责到底”的贾跃亭相继辞去乐视网相关职务,坐上了前往美国的飞机。此时的乐视大厦门口,堵满了前来讨债的19家供应商。

孙宏斌在谈及乐视问题上承认“愿赌服输”,表示自己错判了乐视网的债务状况,并开始大刀阔斧地“去贾跃亭化”改革。《刺局》就是在这样的动荡中,拖到2017年11月开机,拍摄到次年1月才杀青。原计划是接着拍《刺局》网剧,张昭探班电影杀青的花絮里,还提到网剧的演员屈菁菁、卜冠今都在组里。

可能资金的实际情况比他预想的更糟。拍完电影版后,网剧版就没了动静。此后的电影版《刺局》更是进入了漫长的后期,金主爸爸融创也不打算继续“输血”了。

2018年3月,融创公布对乐视网投资的亏损高达165 亿。孙宏斌直言“已经不是壮士断臂,是砍头了,以后不要再提乐视,归零了,没了。”

乐视遗作,自顾不暇资方的“弃儿”

2020年6月,乐普影天、乐安影云两家公司公开甩卖乐视股份,并发布评估报告披露了《刺局》的状况:拍摄完两年多了,竟然还处于后期制作状态,尚未取得“公映许可证”。而且《刺局》预估进院线发行,要投入3亿元-5亿元的宣发费。

显然是没人来掏这笔钱的。所以报告披露了计划将影片版权出售给视频网站,但没获得第三方视频网站的报价。

莫非当时视频平台都没看上《刺局》?不过同年的12月,乐视影业的《爵迹2》倒是登陆了腾讯视频,采取了付费点播的网大模式。此前一度有传闻,乐视影业的一系列IP都打包卖给了腾讯视频。

因为在2018年4月,腾讯入局了孙宏斌大刀阔斧改革的“新乐视”。虽然腾讯很快辟谣了“接盘”,称只是基于电视终端的版权合作。

现在来看,《刺局》和腾讯确实没什么关系。而且乐视影业在“新乐视”的体系下,没有开拍任何新项目,只是在不断地“卸”存货——2018年上映了《影》,2019年上映了《秦明·生死语者》。而没等到《刺局》上映,张昭就离开乐视影业了。

当时外界对张昭的离开有诸多猜测,但不难从相关新闻看出。2018年真正掌管乐视影业的人,应该是孙宏斌留学归来的长子孙喆一。

孙喆一不断对外发言,想将其主导的融创文化集团,以IP为依托走“内容+平台+实景”的战略。 孙喆一显然和张昭走的是不同路。2019年张昭离开乐视影业后,《刺局》彻底进入了静默期。此前《刺局》还不断释放新闻出来,比如2018年荣获“十大最受关注奇幻IP”奖、预计下半年上映,2019年8月还有消息称《刺局》要上映。

但到了孙喆一手上的乐视影业,显然压根没打算运营《刺局》。张昭出走后不到一年,融创以惊人的0元割肉价转让股份,彻底脱手了乐视。而现在的乐视影业,第一大股东是国资背景的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

大股东从融创到国资,《刺局》仿佛始终处于一个无人看顾的遗孤状态。其实除了乐视,《刺局》背后还有三个股东。但巧的是,个个都遇到资金状况。

两家业内不知名的公司天策光影(北京)传媒、滤颜(广东)影视文化,背后间接、直接的大股东都有被限制高消费的。执行金额几十万、几百万不等,他们都还不起。

而捷成华视网聚出现在《刺局》出品方里,应该是出于对海外版权的接手,这本就是捷成华视网聚一直的主营业务。但捷成华视网聚的母公司捷成日子也不太好过,两年前就一直在寻求资方接盘,一度传闻要投怀字节,今年拿到了腾讯18亿大单,应该能回血一阵子了。

也正是这位资金状况唯一转好的出品方,现在正张罗着《刺局》的宣发。捷成还一并宣布了《刺局》在澳洲、新西兰电影院上映的消息,让血亏的《刺局》能回一点本是一点。

中式古装大片还会有吗?

回顾《刺局》的项目运作,令人不胜唏嘘。它折射了中国电影背后资本的动荡史,人人都以为将迎来一个黄金时代,岂料当时已经是黄金时代的最后狂欢。

从《图兰朵魔咒缘起》到《刺局》,当年野心勃勃的古装大片已沦为“弃儿”。登上视频网站的《青面修罗》充满着中式古装大片的老套审美,夹杂上个年代香港神怪武侠片风格,机械兵器打斗又像十年前的《血滴子》。

但影片最大的问题还是剪辑。故事讲不明白、剪不出高能感,核心的设局戏就变成了故弄玄虚的低能情节,观众自然是不买单的。

这明显是没人慎始善终管后期的结果。有人说,如果张昭还在,《刺局》应该不会是这样一个潦草的结局。2021年,离开新东家复星、着手自立门户的张昭壮志未酬,突然离世。中式古装大片失去了一位最重要的推手,《刺局》成了最后的挽歌。

从90年代后期开始,迎着电影市场化转型的呼声,同时为应对好莱坞大片“入侵”,国字号影业领着第五代导演“下海”拍大片,也拉开了港澳台三地合拍片的序幕。

2000年,台湾导演李安的合拍片《卧虎藏龙》拿下了突破2亿的全球票房。接着2002年,张艺谋《英雄》再接再厉,斩获近2亿美元的全球票房,开启了古装大片的时代。

港澳台三地电影圈人才,都蜂拥至内地拍古装大片,产出了《十面埋伏》《夜宴》《满城尽带黄金甲》《投名状》《剑雨》等一批我们耳熟能详的作品。

至今走出国门最成功的,也是这些昔日的古装大片。吴宇森《赤壁》的日本票房甚至高于国内,上下两部总共卖了100多亿日元的票房,以当时汇率换算超过6亿人民币。

2010年左右,古装大片就开始式微了,口碑越来越差,观众越来越不买账。只是当时资本热钱涌入电影圈,不少人又讲起了进军好莱坞的中国大片梦,开启了一轮中美合拍潮。《长城》就是万达收购传奇后的一个失败产物,中式古装大片更是被口诛笔伐,几乎就钉在了耻辱柱上。

直到现在,但凡沾点古装元素的大片,都难逃票房口碑惨淡的命运。按理说,都十多年了,一个旧的类型片,经过观众厌倦期,只要进入修正阶段,加入反类型的新鲜元素迭代出新的变种类型,就能起死回生,重燃观众对该类型的兴趣。就像青春片,观众腻了狗血的疼痛段子,新的青春片便开始讲单纯的友谊、爱情故事。

古装大片却似乎始终没等来回春的信号。事实上,疫情后的电影市场类型日趋单一,现在的观众比任何时候都更加渴求新内容的出现,古装大片是时候包装以新的外衣卷土重来。有人说,《刺杀小说家》是古装、奇幻类型片的新变种,结合了现实世界的故事,让其不那么浮夸,又具想象力。但这一新类型是否可持续,还有待观察。

去年底,国家电影局发布了《“十四五”中国电影发展规划》规划了电影的重点选题,包含中国历史、党史、社会发展史等等。一看立项片单,有张艺谋《满江红》、宁浩《大汉双雄》、郑宝瑞《澎湖海战》、郑大圣《金瓶掣签》等等,古装大片似乎正在被主旋律盘活?

既然博纳能以主旋律救活港片的动作、枪战类型,我们久违的古装大片卷土重来似乎也指日可待了。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乐视

3.5k
  • 乐视生态汽车公司经营异常
  • 贾跃亭所持乐视1亿余股股票将被拍卖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乐视孤儿

乐视遗作,自顾不暇资方的“弃儿”。

文|娱乐硬糖 魏妮卡

编辑|李春晖

就在院线电影撤档潮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之际,网络电影突然上了部“大片”——《青面修罗》。主演阵容包含冯绍峰、胡军、金晨,以及疑似被AI换脸的“前主演”许晴。

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还以为一线咖都演网大了。但稍作了解便知,这是部积压很久的院线大片。

乐视影业五年前投拍这部电影时,号称改编自国内第一刺客IP《刺局》。同时打造IP的剧影游,电影投资高达2.2亿、电视剧投资1.2亿,奔着做成中国版《权力的游戏》去的。(哎,那些年少说也有十几个中国版《权力的游戏》)

结果拍完电影,庞大计划没了音讯,现在还突然上了网大——还是改头换面的方式,不仅主演疑似换脸了,连最初的片名都改了。乐视宣传电影的官微@刺局_安天下 也被清空,新建了一个@网络电影青面修罗 的官微,而且是从5月5日才开始营业。可见院线转网的动作之仓促,完全有种破罐破摔的感觉。

硬糖君更想不明白的是:五年前乐视影业为何要掷重金押注《刺局》?当时正值母公司乐视网爆雷的至暗时刻,而乐视影业投资的上一部古装大片《长城》才亏了6亿。冒着如此高的风险做这么一部奢侈品,当时是何考量、现在为何又没人管了?

而观众对《青面修罗》的吐槽主要集中在剪辑,不少人推测是后期赶工上网大所致,更有传闻称该片导演李仁港和片子后期都没关系了。

虽然乐视影业几经易主改名,早就“名存实亡”自顾不暇,但其他出品方、主创为何不慎始善终?这么一部视效古装大片,最后连院线票房都不敢奢望了,就这么佛系上网大?

最后一搏

2017年6月,乐视影业在上海电影节期间举办了盛大发布会。当时的CEO张昭带着导演李仁港宣布了对圆太极小说《刺局》IP改编,号称要打造“网剧+电影+游戏”联动模式的2.0时代。

不少人认为,乐视影业敢如此豪赌IP的勇气是《盗墓笔记》给的。这部口碑欠佳、但票房10亿的项目让乐视赚钱了。绑定背后大功臣李仁港做大IP,自然是理所应当。

但实际上,此时给乐视影业最大勇气的是现场拍着张昭肩膀打气的孙宏斌——融创房地产集团的董事长。

乐视的雷早在2016年末就爆了。当时贾跃亭以一封5000字的内部信坦陈乐视堪忧的资金状况。但彼时吃瓜群众尚不清楚母公司“连累”乐视影业的程度,毕竟乐视影业貌似很独立,绑定了诸多明星股东,储备了很多项目IP。比如张艺谋的《影》,郭敬明的《爵迹》《未来未来》系列,徐克的《神雕侠侣》《奇门遁甲》等。

2017年1月,贾跃亭36天打动孙宏斌拿出150亿救乐视,传为一段佳话。融创对外宣布将150亿入股乐视网、乐视影业以及乐视致新,成为上市板块乐视网的第二大股东。

正是确定了这位金主的入驻,张昭主导的乐视影业才敢在同年6月大张旗鼓宣布以《刺局》为代表的IP梦。本应该爆发的危机,似都被化解于无形。

但此后一度宣称要开机的《刺局》延期,官方称是在等冯绍峰的档期。而导演李仁港从2017年初就入驻象山影视城,竟然筹备了将近10个月之久? 在此期间,母公司乐视网一直在上演腥风血雨的动荡。2017年7月,宣称“负责到底”的贾跃亭相继辞去乐视网相关职务,坐上了前往美国的飞机。此时的乐视大厦门口,堵满了前来讨债的19家供应商。

孙宏斌在谈及乐视问题上承认“愿赌服输”,表示自己错判了乐视网的债务状况,并开始大刀阔斧地“去贾跃亭化”改革。《刺局》就是在这样的动荡中,拖到2017年11月开机,拍摄到次年1月才杀青。原计划是接着拍《刺局》网剧,张昭探班电影杀青的花絮里,还提到网剧的演员屈菁菁、卜冠今都在组里。

可能资金的实际情况比他预想的更糟。拍完电影版后,网剧版就没了动静。此后的电影版《刺局》更是进入了漫长的后期,金主爸爸融创也不打算继续“输血”了。

2018年3月,融创公布对乐视网投资的亏损高达165 亿。孙宏斌直言“已经不是壮士断臂,是砍头了,以后不要再提乐视,归零了,没了。”

乐视遗作,自顾不暇资方的“弃儿”

2020年6月,乐普影天、乐安影云两家公司公开甩卖乐视股份,并发布评估报告披露了《刺局》的状况:拍摄完两年多了,竟然还处于后期制作状态,尚未取得“公映许可证”。而且《刺局》预估进院线发行,要投入3亿元-5亿元的宣发费。

显然是没人来掏这笔钱的。所以报告披露了计划将影片版权出售给视频网站,但没获得第三方视频网站的报价。

莫非当时视频平台都没看上《刺局》?不过同年的12月,乐视影业的《爵迹2》倒是登陆了腾讯视频,采取了付费点播的网大模式。此前一度有传闻,乐视影业的一系列IP都打包卖给了腾讯视频。

因为在2018年4月,腾讯入局了孙宏斌大刀阔斧改革的“新乐视”。虽然腾讯很快辟谣了“接盘”,称只是基于电视终端的版权合作。

现在来看,《刺局》和腾讯确实没什么关系。而且乐视影业在“新乐视”的体系下,没有开拍任何新项目,只是在不断地“卸”存货——2018年上映了《影》,2019年上映了《秦明·生死语者》。而没等到《刺局》上映,张昭就离开乐视影业了。

当时外界对张昭的离开有诸多猜测,但不难从相关新闻看出。2018年真正掌管乐视影业的人,应该是孙宏斌留学归来的长子孙喆一。

孙喆一不断对外发言,想将其主导的融创文化集团,以IP为依托走“内容+平台+实景”的战略。 孙喆一显然和张昭走的是不同路。2019年张昭离开乐视影业后,《刺局》彻底进入了静默期。此前《刺局》还不断释放新闻出来,比如2018年荣获“十大最受关注奇幻IP”奖、预计下半年上映,2019年8月还有消息称《刺局》要上映。

但到了孙喆一手上的乐视影业,显然压根没打算运营《刺局》。张昭出走后不到一年,融创以惊人的0元割肉价转让股份,彻底脱手了乐视。而现在的乐视影业,第一大股东是国资背景的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

大股东从融创到国资,《刺局》仿佛始终处于一个无人看顾的遗孤状态。其实除了乐视,《刺局》背后还有三个股东。但巧的是,个个都遇到资金状况。

两家业内不知名的公司天策光影(北京)传媒、滤颜(广东)影视文化,背后间接、直接的大股东都有被限制高消费的。执行金额几十万、几百万不等,他们都还不起。

而捷成华视网聚出现在《刺局》出品方里,应该是出于对海外版权的接手,这本就是捷成华视网聚一直的主营业务。但捷成华视网聚的母公司捷成日子也不太好过,两年前就一直在寻求资方接盘,一度传闻要投怀字节,今年拿到了腾讯18亿大单,应该能回血一阵子了。

也正是这位资金状况唯一转好的出品方,现在正张罗着《刺局》的宣发。捷成还一并宣布了《刺局》在澳洲、新西兰电影院上映的消息,让血亏的《刺局》能回一点本是一点。

中式古装大片还会有吗?

回顾《刺局》的项目运作,令人不胜唏嘘。它折射了中国电影背后资本的动荡史,人人都以为将迎来一个黄金时代,岂料当时已经是黄金时代的最后狂欢。

从《图兰朵魔咒缘起》到《刺局》,当年野心勃勃的古装大片已沦为“弃儿”。登上视频网站的《青面修罗》充满着中式古装大片的老套审美,夹杂上个年代香港神怪武侠片风格,机械兵器打斗又像十年前的《血滴子》。

但影片最大的问题还是剪辑。故事讲不明白、剪不出高能感,核心的设局戏就变成了故弄玄虚的低能情节,观众自然是不买单的。

这明显是没人慎始善终管后期的结果。有人说,如果张昭还在,《刺局》应该不会是这样一个潦草的结局。2021年,离开新东家复星、着手自立门户的张昭壮志未酬,突然离世。中式古装大片失去了一位最重要的推手,《刺局》成了最后的挽歌。

从90年代后期开始,迎着电影市场化转型的呼声,同时为应对好莱坞大片“入侵”,国字号影业领着第五代导演“下海”拍大片,也拉开了港澳台三地合拍片的序幕。

2000年,台湾导演李安的合拍片《卧虎藏龙》拿下了突破2亿的全球票房。接着2002年,张艺谋《英雄》再接再厉,斩获近2亿美元的全球票房,开启了古装大片的时代。

港澳台三地电影圈人才,都蜂拥至内地拍古装大片,产出了《十面埋伏》《夜宴》《满城尽带黄金甲》《投名状》《剑雨》等一批我们耳熟能详的作品。

至今走出国门最成功的,也是这些昔日的古装大片。吴宇森《赤壁》的日本票房甚至高于国内,上下两部总共卖了100多亿日元的票房,以当时汇率换算超过6亿人民币。

2010年左右,古装大片就开始式微了,口碑越来越差,观众越来越不买账。只是当时资本热钱涌入电影圈,不少人又讲起了进军好莱坞的中国大片梦,开启了一轮中美合拍潮。《长城》就是万达收购传奇后的一个失败产物,中式古装大片更是被口诛笔伐,几乎就钉在了耻辱柱上。

直到现在,但凡沾点古装元素的大片,都难逃票房口碑惨淡的命运。按理说,都十多年了,一个旧的类型片,经过观众厌倦期,只要进入修正阶段,加入反类型的新鲜元素迭代出新的变种类型,就能起死回生,重燃观众对该类型的兴趣。就像青春片,观众腻了狗血的疼痛段子,新的青春片便开始讲单纯的友谊、爱情故事。

古装大片却似乎始终没等来回春的信号。事实上,疫情后的电影市场类型日趋单一,现在的观众比任何时候都更加渴求新内容的出现,古装大片是时候包装以新的外衣卷土重来。有人说,《刺杀小说家》是古装、奇幻类型片的新变种,结合了现实世界的故事,让其不那么浮夸,又具想象力。但这一新类型是否可持续,还有待观察。

去年底,国家电影局发布了《“十四五”中国电影发展规划》规划了电影的重点选题,包含中国历史、党史、社会发展史等等。一看立项片单,有张艺谋《满江红》、宁浩《大汉双雄》、郑宝瑞《澎湖海战》、郑大圣《金瓶掣签》等等,古装大片似乎正在被主旋律盘活?

既然博纳能以主旋律救活港片的动作、枪战类型,我们久违的古装大片卷土重来似乎也指日可待了。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