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包装巨头普乐集团在沪“不停供”,确保下游餐饮企业顺利送餐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包装巨头普乐集团在沪“不停供”,确保下游餐饮企业顺利送餐

如今,在沪外企正逐步复工复产,部分甚至宣布增加在华业务,都体现了跨国企业对上海乃至中国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

图虫

记者 | 程璐

编辑 | 文姝琪

五月的上海,正在从新冠疫情的阴霾里逐渐“复苏”。

自三月末进入封控状态后,上海这座超大城市被按下了暂停键,本地的大多数企业也被迫停摆,外企也是其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事实上,经过多年发展,上海这座国际金融中心,已经成为了中国内地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最集中的城市。因此,外资企业的恢复状况,对支持上海经济社会发展、扩大开放、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巩固提升产业全球竞争力方面,都起到着重要作用。

如今,在沪外企正逐步复工复产,部分甚至宣布增加在华业务,都体现了跨国企业对上海乃至中国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

不停供

为了实现供应链末端零售“不停供”,位于上海松江区的普乐工厂里,几十名员工从4月15日起进入了驻场模式。

Huhtamaki普乐集团是一家总部位于芬兰的跨国集团,其拥有百年以上的历史,在全球30多个国家设有100多个运营基地。作为可持续包装解决方案的全球供应商,普乐服务于食品、餐饮、快消等行业众多的全球顶级客户和新兴品牌。

具体来说,普乐就是为餐饮等企业提供冷热饮料纸杯、纸质食品容器、纸袋、纸盒、包纸、纸吸管、纸杯套等产品,确保消费者可以安全卫生地拿到餐饮,客户包括麦当劳、肯德基、星巴克等在内品牌。

普乐集团高级副总裁、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陈东告诉界面新闻,在中国,普乐恰逢赶上了改革开放的红利,集团进入中国已有30年的历史,拥有上海、广州、天津、徐州4大工厂和香港的销售中心,员工约800人。

而此次受影响最大的上海工厂,也是普乐在大中华区最重要的区域之一。上海工厂除了主要保障华东地区的供应,服务上海周边600公里半径范围,还是中国区的管理中心,普乐大中华区的大部分管理职能部门都在上海办公。

当疫情席卷上海这座超大城市时,普乐集团的业务也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3月底,上海市新冠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消息,上海市以黄浦江为界,分区分批实施核酸筛查,在封控区域内,所有企业实施封闭生产或居家办公,普乐上海工厂当即配合抗疫需求,宣布停止生产和发货。

但普乐集团的下游端——麦当劳、肯德基作为上海保供企业,疫情期间仍为上海市民满足餐饮需求,“因此我们也要尽最大限度的可能,去满足客户的交货需求。”陈东告诉记者,4月14日,在上海市商务委以及松江区政府的支持下,普乐集团拿到了保供生产的许可证,公司第一时间安排了30多位员工返厂,进入闭环生产。截止到目前,复工、复产员工数量逐步增加,已经达到近50人。

普乐上海工厂

艰难时刻

疫情期间,普乐上海工厂的产量一度降低到了原来的20%。而市场供需两端的变化,更是为在沪外企提供了重重挑战。

受疫情、国际宏观局势的影响,普乐集团供应链上游所需的纸张、纸浆,原材料及运输成本飞涨,据陈东估算,国际海运的物流成本在过去两年里涨了3-6倍,下游的物流同样成本巨大;另一方面,消费端的需求增长却相对缓慢甚至停滞,“供需两端都给企业造成了双重压力,这种困难的境况几乎前所未有。”

在这样的艰难时刻下,普乐的上海工厂依然顺利运行,没有“停摆”。

普乐的工人们在厂里打起了地铺,条件艰苦。除了生产员工,上海公司的运营、管理、采购部门,在居家办公期间也承受住了多轮次、多因素外部冲击的考验,包括调配原材料、寻找备选方案、降低成本保障供应等等工作。为了确保供应不断链,“救火”成为所有员工的日常。

以上游原材料运输为例,普乐所需的原材料纸品多在外省,疫情背景下,陆路交通受阻,而公司未配自有车队,可以说,原材料想要进入上海工厂,困难重重。

尽管上海工厂的现有库存还能支撑一段时间,但形势紧急,为了保证未来不断供,普乐中国区管理层必须要想出解决方案。“我们找到了一个办法,先通过江苏纸厂的供应商,将原材料装上货柜,拉到当地的长江码头,再将货柜装上船,通过水路运输到上海,到了上海卸货后,再找本地拥有牌照的保供物流车辆,拉回工厂。”陈东说。

正常情况下,位于江苏的原材料工厂到普乐上海工厂之间,陆路运输时间只要4到5个小时,但现在通过水路,同一批货物的运输却要花上整整10天时间。虽然水路转运的成本略有增加,但却解决了普乐上海工厂的燃眉之急。

过去两个月里,还让陈东印象最深刻的,是一次视频会议交流。会上,大家显得都有些拘谨,最后在陈东的再三追问之下,车间保障生产的工人们提出了一个小小要求:他们之中,大部分都是北方人,进厂半个多月,都没有再吃过面食。

“作为一个管理者,当时我心里非常触动,我们的员工是多么可爱的人。现在我们每天都会专门与员工保持交流,听听他们的需求,改善生活保障,尽最大努力去保证员工身心安全、满足客户需求。”陈东表示。

加大在华布局

经过疫情,跨国公司对上海乃至中国的信心并未受到动摇。

陈东告诉界面新闻,尽管受疫情冲击,但仍看好上海未来的发展前景,深耕中国的中长期规划也不会改变。“我们面对的14亿人口基数,是全世界最大的消费群体,毫无疑问,我们希望能在这片土地上继续发展下去。”

上海是普乐集团中国区的管理中心,陈东看到,过去三十年里,上海无论在经济总量、人才聚集、制造型企业聚集、市场号召力方面,都占据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上海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末,上海市累计设立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数量已达到846家、外资研发中心512家,跨国公司对上海经济发展的示范带动效应进一步增强。

从长期规划来看,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上海也要建设创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态之城三方面的卓越的全球城市,这与普乐集团的发展理念不谋而合。

陈东表示,“普乐集团的目标是到2030年在全球所有基地实现生产运营100%采用可再生能源并达到碳中和。截止到2021年,我们已有三分之二的产品是由可再生或回收材料制成,希望到2030年比例能达到80%,这与上海强调高品质的低碳发展非常契合,发展前景值得期待。”

未来,普乐集团还将计划在上海增强中国区总部的职责,以支撑整个中国区的发展。同时,陈东表示,未来普乐集团也将根据规划,决定是否在上海建立一个研发中心,以支持集团高质量、低碳发展的的食品包装解决方案。

眼下的事情,陈东则希望能尽快全面复工复产,“这需要全产业链共同配合,从上游纸厂,到中游的制造,乃至下游的餐饮企业都能复工复产,上海才能尽快恢复往日的活力。”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包装巨头普乐集团在沪“不停供”,确保下游餐饮企业顺利送餐

如今,在沪外企正逐步复工复产,部分甚至宣布增加在华业务,都体现了跨国企业对上海乃至中国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

图虫

记者 | 程璐

编辑 | 文姝琪

五月的上海,正在从新冠疫情的阴霾里逐渐“复苏”。

自三月末进入封控状态后,上海这座超大城市被按下了暂停键,本地的大多数企业也被迫停摆,外企也是其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事实上,经过多年发展,上海这座国际金融中心,已经成为了中国内地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最集中的城市。因此,外资企业的恢复状况,对支持上海经济社会发展、扩大开放、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巩固提升产业全球竞争力方面,都起到着重要作用。

如今,在沪外企正逐步复工复产,部分甚至宣布增加在华业务,都体现了跨国企业对上海乃至中国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

不停供

为了实现供应链末端零售“不停供”,位于上海松江区的普乐工厂里,几十名员工从4月15日起进入了驻场模式。

Huhtamaki普乐集团是一家总部位于芬兰的跨国集团,其拥有百年以上的历史,在全球30多个国家设有100多个运营基地。作为可持续包装解决方案的全球供应商,普乐服务于食品、餐饮、快消等行业众多的全球顶级客户和新兴品牌。

具体来说,普乐就是为餐饮等企业提供冷热饮料纸杯、纸质食品容器、纸袋、纸盒、包纸、纸吸管、纸杯套等产品,确保消费者可以安全卫生地拿到餐饮,客户包括麦当劳、肯德基、星巴克等在内品牌。

普乐集团高级副总裁、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陈东告诉界面新闻,在中国,普乐恰逢赶上了改革开放的红利,集团进入中国已有30年的历史,拥有上海、广州、天津、徐州4大工厂和香港的销售中心,员工约800人。

而此次受影响最大的上海工厂,也是普乐在大中华区最重要的区域之一。上海工厂除了主要保障华东地区的供应,服务上海周边600公里半径范围,还是中国区的管理中心,普乐大中华区的大部分管理职能部门都在上海办公。

当疫情席卷上海这座超大城市时,普乐集团的业务也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3月底,上海市新冠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消息,上海市以黄浦江为界,分区分批实施核酸筛查,在封控区域内,所有企业实施封闭生产或居家办公,普乐上海工厂当即配合抗疫需求,宣布停止生产和发货。

但普乐集团的下游端——麦当劳、肯德基作为上海保供企业,疫情期间仍为上海市民满足餐饮需求,“因此我们也要尽最大限度的可能,去满足客户的交货需求。”陈东告诉记者,4月14日,在上海市商务委以及松江区政府的支持下,普乐集团拿到了保供生产的许可证,公司第一时间安排了30多位员工返厂,进入闭环生产。截止到目前,复工、复产员工数量逐步增加,已经达到近50人。

普乐上海工厂

艰难时刻

疫情期间,普乐上海工厂的产量一度降低到了原来的20%。而市场供需两端的变化,更是为在沪外企提供了重重挑战。

受疫情、国际宏观局势的影响,普乐集团供应链上游所需的纸张、纸浆,原材料及运输成本飞涨,据陈东估算,国际海运的物流成本在过去两年里涨了3-6倍,下游的物流同样成本巨大;另一方面,消费端的需求增长却相对缓慢甚至停滞,“供需两端都给企业造成了双重压力,这种困难的境况几乎前所未有。”

在这样的艰难时刻下,普乐的上海工厂依然顺利运行,没有“停摆”。

普乐的工人们在厂里打起了地铺,条件艰苦。除了生产员工,上海公司的运营、管理、采购部门,在居家办公期间也承受住了多轮次、多因素外部冲击的考验,包括调配原材料、寻找备选方案、降低成本保障供应等等工作。为了确保供应不断链,“救火”成为所有员工的日常。

以上游原材料运输为例,普乐所需的原材料纸品多在外省,疫情背景下,陆路交通受阻,而公司未配自有车队,可以说,原材料想要进入上海工厂,困难重重。

尽管上海工厂的现有库存还能支撑一段时间,但形势紧急,为了保证未来不断供,普乐中国区管理层必须要想出解决方案。“我们找到了一个办法,先通过江苏纸厂的供应商,将原材料装上货柜,拉到当地的长江码头,再将货柜装上船,通过水路运输到上海,到了上海卸货后,再找本地拥有牌照的保供物流车辆,拉回工厂。”陈东说。

正常情况下,位于江苏的原材料工厂到普乐上海工厂之间,陆路运输时间只要4到5个小时,但现在通过水路,同一批货物的运输却要花上整整10天时间。虽然水路转运的成本略有增加,但却解决了普乐上海工厂的燃眉之急。

过去两个月里,还让陈东印象最深刻的,是一次视频会议交流。会上,大家显得都有些拘谨,最后在陈东的再三追问之下,车间保障生产的工人们提出了一个小小要求:他们之中,大部分都是北方人,进厂半个多月,都没有再吃过面食。

“作为一个管理者,当时我心里非常触动,我们的员工是多么可爱的人。现在我们每天都会专门与员工保持交流,听听他们的需求,改善生活保障,尽最大努力去保证员工身心安全、满足客户需求。”陈东表示。

加大在华布局

经过疫情,跨国公司对上海乃至中国的信心并未受到动摇。

陈东告诉界面新闻,尽管受疫情冲击,但仍看好上海未来的发展前景,深耕中国的中长期规划也不会改变。“我们面对的14亿人口基数,是全世界最大的消费群体,毫无疑问,我们希望能在这片土地上继续发展下去。”

上海是普乐集团中国区的管理中心,陈东看到,过去三十年里,上海无论在经济总量、人才聚集、制造型企业聚集、市场号召力方面,都占据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上海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末,上海市累计设立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数量已达到846家、外资研发中心512家,跨国公司对上海经济发展的示范带动效应进一步增强。

从长期规划来看,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上海也要建设创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态之城三方面的卓越的全球城市,这与普乐集团的发展理念不谋而合。

陈东表示,“普乐集团的目标是到2030年在全球所有基地实现生产运营100%采用可再生能源并达到碳中和。截止到2021年,我们已有三分之二的产品是由可再生或回收材料制成,希望到2030年比例能达到80%,这与上海强调高品质的低碳发展非常契合,发展前景值得期待。”

未来,普乐集团还将计划在上海增强中国区总部的职责,以支撑整个中国区的发展。同时,陈东表示,未来普乐集团也将根据规划,决定是否在上海建立一个研发中心,以支持集团高质量、低碳发展的的食品包装解决方案。

眼下的事情,陈东则希望能尽快全面复工复产,“这需要全产业链共同配合,从上游纸厂,到中游的制造,乃至下游的餐饮企业都能复工复产,上海才能尽快恢复往日的活力。”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