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美国储存在土耳其基地的核弹还好吗?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美国储存在土耳其基地的核弹还好吗?

虽然所有核武器都被加装了安全密码和授权链接,但侵入北约基地引爆核武似乎也并不是什么特别困难的事。这些氢弹躺在基地,等着被使用,或是滥用。

美国部署在北约的B-61氢弹。图片来源:美国国防部

围绕7月15日土耳其发生的政变还有很多未解之谜,其中一个与美国和世界的安全息息相关:人们能否确保美国储存在土耳其空军基地的氢弹(H-Bomb)处于安全状态?

因吉尔利克空军基地(Incirlik)位于土耳其东南部,北约在此设有最大的核武器储存设施。7月16日一早,位于安卡拉的美国大使馆发布了一条“针对美国公民的紧急讯息”,警告通往因吉尔利克空军基地的电力已被切断,“当地政府不允许人员随意进出基地”。

因吉尔利克基地不得不依靠备用发电机发电,美国空军驻扎该基地的飞机被禁止升空或降落,而基地的安全威胁级别也被调到最高的“FPCON Delta”(美国军事基地内的警戒状态被称为“部队防护状态”,英文“Force Protection Condition”,简称FPCON,该状态下的警戒级别又分为四级,从Normal、Alpha、Bravo、Charie到Delta),这一状态往往在美军基地已经或即将遭受恐怖袭击时出现。

因吉尔利克空军基地指挥官贝基尔·范(Bekir Ercan Van)及其他九名基地内部的土耳其官员已被当局认为支持政变而被逮捕。截至本文发布(英文于7月17日发布),美军飞机已能在基地内起降,但电源仍处于切断状态。

美国科学家联合会核信息项目负责人汉斯·克里斯腾森(Hans M. Kristensen)表示,因吉尔利克基地的地下设施中存有约50枚B-61氢弹(又称热核弹,为冷战时期的产物),这一数量已超过北约核武器的25%。B-61氢弹的核威力可以通过调节适应特殊的任务需求。广岛原子弹的爆炸当量相当于1.5万吨TNT炸药,而与之相比,因吉尔利克基地的B-61氢弹爆炸威力可在300吨到17万吨之间调节。

因吉尔利克空军基地由美国陆军工程兵团于二战前夕建成,当土耳其于1952年加入北约时,因吉尔利克基地成为冷战期间美军一处重要的军事据点,此处起飞的飞机只需一个小时就能到达苏联。美国把各种战斗机、轰炸机、加油机和U-2侦察机部署于此。

与此同时,与很多北约基地相同的是,这里也储存了美国的核武器。北约将核武器作为一种与苏联所拥有的常规军力优势相平衡的手段。他们认为,核打击威胁可以让苏联坦克不敢进入北约控制的地区。除此之外,给予北约国家使用核武器的通道,也可以增强北约同盟,以上这些都体现出美国会为北约的防务而冒险打一场核战争。

到1960年代中期,美国已在西欧、希腊和土耳其部署了超过7000枚核武器。这些核武器的尺寸、形状和爆炸当量互不相同,其中包含核弹头、核炸弹、核地雷、深水核炸弹、核炮弹,以及可以用无后坐力炮发射的小型核弹药。这些核武器在技术上处于美国官员的监管下,在战时通过北约相关人员负责转入实战状态。但监管武器和控制它们可不一样。

美国参议员代表团于1960年到访欧洲时,他们在看到德国飞行员驾驶的德国战机在警戒状态下携带氢弹后非常震惊,除此之外他们还看见意大利机组人员操作的热核弹头核导弹和其他由“非美国人员和非美国车辆”监管及押送的核武器。参议员们非常担心北约盟国会偷窃或任意使用这些核武器,他们在一份机密报告中写道:“核武器守护者的最高忠诚属于他们的祖国,而非美国。”

两年后的古巴导弹危机期间,美国国防部长罗伯特·麦克纳马拉(Robert McNamara)担心土耳其军官会在未经批准的情况下向俄罗斯发射北约的核武器,他于是命令美国相关监管人员在有人试图发射核导弹时将其销毁。

此后,北约的氢弹内部设置了密码开关,这些开关被称为“行动授权链接(Permissive Action Links)”,其作用在于防止核武器未经许可被使用,武器在没有输入正确密码的情况下不会引爆。但“行动授权链接”也可以通过一些技术手段绕开。当北约成员国希腊和土耳其在1974年剑拔弩张时,美国就从希腊秘密移除了所有核武器并切断了储存在土耳其的所有核武器的火线,使其无法运作。

幸亏布什父子两人在先后担任总统期间大幅削减核武器库存,美国现在只在北约部署了180枚核武器,全部都是B-61氢弹。除了因吉尔利克基地,B-61氢弹还被部署在德国、荷兰、比利时和意大利的军事基地。

现在,这些氢弹的象征意义远远超过其军事用途,而搭载核弹头的导弹也在飞行速度、可靠性和精准度上有很大提升。希望把核武器留在北约的人士认为,B-61氢弹展示了美国对盟国的持久义务,这些氢弹可以威慑俄罗斯并防止北约成员国自发研发氢弹。但像德国外交部长施泰因迈尔(Frank-Walter Steinmeier)等反对氢弹部署的人士则认为氢弹“毫无意义”,而且还可能成为恐怖分子的目标。

在几小时的时间内,受过训练的你就可以使用正确的工具进入北约基地的一间核武器储存设施,取走一枚氢弹并绕过“行动授权链接”。在接下来的几秒内,你可以在储存设施上方安装一个爆炸装置,摧毁核武器并引发致命的放射蘑菇云。

北约的氢弹仍由所在国派兵把守。2010年,和平组织活动人士爬上比利时克莱纳·布罗赫尔空军基地的栅栏,越过第二道栅栏并进入一间加固过的核武储存设施。他们在设施墙面上贴上反核图标后在基地内游荡了一小时,最后把自己的侵入行为拍成视频上传到YouTube。视频显示,最终撞上他们的比利时士兵手里拿的还是一支没装弹的步枪。

近期因吉尔利克空军基地的安全问题促使基地人员对核武器储存设施周围的防卫栅栏进行了一次重点加固。因吉尔利克基地离叙利亚边境只有70英里(约113公里),从去年10月开始美军战机和无人机就从这里起飞打击极端组织“伊斯兰国(ISIS)”。

由于因吉尔利克基地距离叙利亚反对派控制地区很近,而且土耳其最近不断爆发恐怖袭击,五角大楼在几个月前就向基地内部的所有美军军属下达了“撤离命令”,这些军属被要求立即离开基地。

现在仍有大约2000名美军人员驻留在因吉尔利克基地。虽然因吉尔利克基地储存的核武器数量可能超过了其他北约军事基地,但美国和土耳其战机上都没有装备任何核武器。这些氢弹只是躺在基地地下,等待着被使用,或是滥用。

本文作者Eric Schlosser著有《快餐国家》(Fast Food Nation)和《命令与控制:核武器、大马士革事件与安全的幻觉》(Command and Control: Nuclear Weapons, the Damascus Accident, and the Illusion of Safety)。

(翻译:王一诺  编辑:曾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军情瞭望,军史回顾,军备盘点。不无度吹嘘我军,不盲目崇拜外军。长按二维码,关注【硝烟】微信公众号:xymilitary ,和我们一起做裤衩不红不白的铁杆军事迷。(如果长按不行,就请军迷扫下呗)

来源:纽约客

原标题:THE H-BOMBS IN TURKEY

最新更新时间:07/20 11:44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美国储存在土耳其基地的核弹还好吗?

虽然所有核武器都被加装了安全密码和授权链接,但侵入北约基地引爆核武似乎也并不是什么特别困难的事。这些氢弹躺在基地,等着被使用,或是滥用。

美国部署在北约的B-61氢弹。图片来源:美国国防部

围绕7月15日土耳其发生的政变还有很多未解之谜,其中一个与美国和世界的安全息息相关:人们能否确保美国储存在土耳其空军基地的氢弹(H-Bomb)处于安全状态?

因吉尔利克空军基地(Incirlik)位于土耳其东南部,北约在此设有最大的核武器储存设施。7月16日一早,位于安卡拉的美国大使馆发布了一条“针对美国公民的紧急讯息”,警告通往因吉尔利克空军基地的电力已被切断,“当地政府不允许人员随意进出基地”。

因吉尔利克基地不得不依靠备用发电机发电,美国空军驻扎该基地的飞机被禁止升空或降落,而基地的安全威胁级别也被调到最高的“FPCON Delta”(美国军事基地内的警戒状态被称为“部队防护状态”,英文“Force Protection Condition”,简称FPCON,该状态下的警戒级别又分为四级,从Normal、Alpha、Bravo、Charie到Delta),这一状态往往在美军基地已经或即将遭受恐怖袭击时出现。

因吉尔利克空军基地指挥官贝基尔·范(Bekir Ercan Van)及其他九名基地内部的土耳其官员已被当局认为支持政变而被逮捕。截至本文发布(英文于7月17日发布),美军飞机已能在基地内起降,但电源仍处于切断状态。

美国科学家联合会核信息项目负责人汉斯·克里斯腾森(Hans M. Kristensen)表示,因吉尔利克基地的地下设施中存有约50枚B-61氢弹(又称热核弹,为冷战时期的产物),这一数量已超过北约核武器的25%。B-61氢弹的核威力可以通过调节适应特殊的任务需求。广岛原子弹的爆炸当量相当于1.5万吨TNT炸药,而与之相比,因吉尔利克基地的B-61氢弹爆炸威力可在300吨到17万吨之间调节。

因吉尔利克空军基地由美国陆军工程兵团于二战前夕建成,当土耳其于1952年加入北约时,因吉尔利克基地成为冷战期间美军一处重要的军事据点,此处起飞的飞机只需一个小时就能到达苏联。美国把各种战斗机、轰炸机、加油机和U-2侦察机部署于此。

与此同时,与很多北约基地相同的是,这里也储存了美国的核武器。北约将核武器作为一种与苏联所拥有的常规军力优势相平衡的手段。他们认为,核打击威胁可以让苏联坦克不敢进入北约控制的地区。除此之外,给予北约国家使用核武器的通道,也可以增强北约同盟,以上这些都体现出美国会为北约的防务而冒险打一场核战争。

到1960年代中期,美国已在西欧、希腊和土耳其部署了超过7000枚核武器。这些核武器的尺寸、形状和爆炸当量互不相同,其中包含核弹头、核炸弹、核地雷、深水核炸弹、核炮弹,以及可以用无后坐力炮发射的小型核弹药。这些核武器在技术上处于美国官员的监管下,在战时通过北约相关人员负责转入实战状态。但监管武器和控制它们可不一样。

美国参议员代表团于1960年到访欧洲时,他们在看到德国飞行员驾驶的德国战机在警戒状态下携带氢弹后非常震惊,除此之外他们还看见意大利机组人员操作的热核弹头核导弹和其他由“非美国人员和非美国车辆”监管及押送的核武器。参议员们非常担心北约盟国会偷窃或任意使用这些核武器,他们在一份机密报告中写道:“核武器守护者的最高忠诚属于他们的祖国,而非美国。”

两年后的古巴导弹危机期间,美国国防部长罗伯特·麦克纳马拉(Robert McNamara)担心土耳其军官会在未经批准的情况下向俄罗斯发射北约的核武器,他于是命令美国相关监管人员在有人试图发射核导弹时将其销毁。

此后,北约的氢弹内部设置了密码开关,这些开关被称为“行动授权链接(Permissive Action Links)”,其作用在于防止核武器未经许可被使用,武器在没有输入正确密码的情况下不会引爆。但“行动授权链接”也可以通过一些技术手段绕开。当北约成员国希腊和土耳其在1974年剑拔弩张时,美国就从希腊秘密移除了所有核武器并切断了储存在土耳其的所有核武器的火线,使其无法运作。

幸亏布什父子两人在先后担任总统期间大幅削减核武器库存,美国现在只在北约部署了180枚核武器,全部都是B-61氢弹。除了因吉尔利克基地,B-61氢弹还被部署在德国、荷兰、比利时和意大利的军事基地。

现在,这些氢弹的象征意义远远超过其军事用途,而搭载核弹头的导弹也在飞行速度、可靠性和精准度上有很大提升。希望把核武器留在北约的人士认为,B-61氢弹展示了美国对盟国的持久义务,这些氢弹可以威慑俄罗斯并防止北约成员国自发研发氢弹。但像德国外交部长施泰因迈尔(Frank-Walter Steinmeier)等反对氢弹部署的人士则认为氢弹“毫无意义”,而且还可能成为恐怖分子的目标。

在几小时的时间内,受过训练的你就可以使用正确的工具进入北约基地的一间核武器储存设施,取走一枚氢弹并绕过“行动授权链接”。在接下来的几秒内,你可以在储存设施上方安装一个爆炸装置,摧毁核武器并引发致命的放射蘑菇云。

北约的氢弹仍由所在国派兵把守。2010年,和平组织活动人士爬上比利时克莱纳·布罗赫尔空军基地的栅栏,越过第二道栅栏并进入一间加固过的核武储存设施。他们在设施墙面上贴上反核图标后在基地内游荡了一小时,最后把自己的侵入行为拍成视频上传到YouTube。视频显示,最终撞上他们的比利时士兵手里拿的还是一支没装弹的步枪。

近期因吉尔利克空军基地的安全问题促使基地人员对核武器储存设施周围的防卫栅栏进行了一次重点加固。因吉尔利克基地离叙利亚边境只有70英里(约113公里),从去年10月开始美军战机和无人机就从这里起飞打击极端组织“伊斯兰国(ISIS)”。

由于因吉尔利克基地距离叙利亚反对派控制地区很近,而且土耳其最近不断爆发恐怖袭击,五角大楼在几个月前就向基地内部的所有美军军属下达了“撤离命令”,这些军属被要求立即离开基地。

现在仍有大约2000名美军人员驻留在因吉尔利克基地。虽然因吉尔利克基地储存的核武器数量可能超过了其他北约军事基地,但美国和土耳其战机上都没有装备任何核武器。这些氢弹只是躺在基地地下,等待着被使用,或是滥用。

本文作者Eric Schlosser著有《快餐国家》(Fast Food Nation)和《命令与控制:核武器、大马士革事件与安全的幻觉》(Command and Control: Nuclear Weapons, the Damascus Accident, and the Illusion of Safety)。

(翻译:王一诺  编辑:曾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军情瞭望,军史回顾,军备盘点。不无度吹嘘我军,不盲目崇拜外军。长按二维码,关注【硝烟】微信公众号:xymilitary ,和我们一起做裤衩不红不白的铁杆军事迷。(如果长按不行,就请军迷扫下呗)

来源:纽约客

原标题:THE H-BOMBS IN TURKEY

最新更新时间:07/20 11:44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