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光伏组件争霸战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光伏组件争霸战

强者恒强。

图片来源:Unsplash-Jeremy Bezanger

文|黑鹰光伏 江南 刘洋

2022年一季度组件出货排名出炉,对比2021全年光伏组件出货榜单,国内TOP5企业未发生变化,只是排名出现顺位调整。

其中,隆基股份2022年第一季度出货6.35GW,位居第四;天合光能和晶澳科技排名第二、第三;晶科能源2021年全球出货排名第四,第一季度凭借8.03GW的出货重回榜首。

梳理2021财年6大组件企业的出货数据和财务数据,结合过往十余年各大企业出货与排名,我们可以发现,其一,天合、隆基、晶澳、晶科、东方日升等企业整体保持了自身的领先地位,强者恒强;其二,组件环节的集中度近年依然在提升;其三,这些企业均在最近一两年加大了垂直一体化的力度;其四,供应链价格剧烈波动下,组件企业的毛利率持续下滑。

进入2022年后,各大组件代表企业展开新一轮的竞争,大家都要同时应对一大挑战,依然是供应链价格持续上涨的压力。

综合各方信息,4月组件中标均价为1.878元/W,与3月中标单价对比来看,略有上涨。进入5月后,受原材料采购价格的影响,光伏组件单价居高不下,光伏组件单价普涨5分,单价1.9元/W已是“友情价”,最高已超2元/W!

即使面临新的挑战,但在“双碳”风潮下,各路企业均加大核心业务环节的产能布局。据“能源一号”统计,15家组件企业今年出货将达250GW。

2022年,隆基将把组件做到85GW规模;晶科、天合和晶澳都将超过50GW的产能。东方日升、阿特斯、协鑫集成等三家企业,都会达到组件产能20GW以上的规模;正泰新能、锦州阳光、中环股份以及海泰新能、中利腾晖等多家重点企业也同样会快速上量。

没有列入上市公司名单的另一著名组件厂商赛拉弗,预计也会迅速扩大自己的产能总规模。截至2021年年底,赛拉弗的总产能已达7.5GW,预计在2022年或许还有更大的计划。

同时,业内人士均注意到,伴随新一轮的技术迭代周期,晶科、隆基、晶澳、天合等企业均加大技术研发的力度,加速先进技术的产能布局。

从更长的时间周期看,2011年到2020年,十年时间,光伏组件环节数次变幻大王旗。整体看,中国企业快速崛起,国产替代很彻底。从出货量看,曾经颇为强势的京瓷、Sunpower、Solarworld、SolarFrontiter、Vina Solar等企业,均陆续退出前十的竞逐(有的企业已经破产倒闭)。而在过去11年时间里(包括2021上半年),李振国、李仙德、高纪凡、苗连生和施正荣领导下的企业,都曾登上全球组件“龙头”老大的位置。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晶澳科技

2.8k
  • 财说 | 晶澳科技市占率重回全球第二,市场为何不买账?
  • 晶澳科技:在考察美国和东南亚四国之外其他国家的产能投资机会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光伏组件争霸战

强者恒强。

图片来源:Unsplash-Jeremy Bezanger

文|黑鹰光伏 江南 刘洋

2022年一季度组件出货排名出炉,对比2021全年光伏组件出货榜单,国内TOP5企业未发生变化,只是排名出现顺位调整。

其中,隆基股份2022年第一季度出货6.35GW,位居第四;天合光能和晶澳科技排名第二、第三;晶科能源2021年全球出货排名第四,第一季度凭借8.03GW的出货重回榜首。

梳理2021财年6大组件企业的出货数据和财务数据,结合过往十余年各大企业出货与排名,我们可以发现,其一,天合、隆基、晶澳、晶科、东方日升等企业整体保持了自身的领先地位,强者恒强;其二,组件环节的集中度近年依然在提升;其三,这些企业均在最近一两年加大了垂直一体化的力度;其四,供应链价格剧烈波动下,组件企业的毛利率持续下滑。

进入2022年后,各大组件代表企业展开新一轮的竞争,大家都要同时应对一大挑战,依然是供应链价格持续上涨的压力。

综合各方信息,4月组件中标均价为1.878元/W,与3月中标单价对比来看,略有上涨。进入5月后,受原材料采购价格的影响,光伏组件单价居高不下,光伏组件单价普涨5分,单价1.9元/W已是“友情价”,最高已超2元/W!

即使面临新的挑战,但在“双碳”风潮下,各路企业均加大核心业务环节的产能布局。据“能源一号”统计,15家组件企业今年出货将达250GW。

2022年,隆基将把组件做到85GW规模;晶科、天合和晶澳都将超过50GW的产能。东方日升、阿特斯、协鑫集成等三家企业,都会达到组件产能20GW以上的规模;正泰新能、锦州阳光、中环股份以及海泰新能、中利腾晖等多家重点企业也同样会快速上量。

没有列入上市公司名单的另一著名组件厂商赛拉弗,预计也会迅速扩大自己的产能总规模。截至2021年年底,赛拉弗的总产能已达7.5GW,预计在2022年或许还有更大的计划。

同时,业内人士均注意到,伴随新一轮的技术迭代周期,晶科、隆基、晶澳、天合等企业均加大技术研发的力度,加速先进技术的产能布局。

从更长的时间周期看,2011年到2020年,十年时间,光伏组件环节数次变幻大王旗。整体看,中国企业快速崛起,国产替代很彻底。从出货量看,曾经颇为强势的京瓷、Sunpower、Solarworld、SolarFrontiter、Vina Solar等企业,均陆续退出前十的竞逐(有的企业已经破产倒闭)。而在过去11年时间里(包括2021上半年),李振国、李仙德、高纪凡、苗连生和施正荣领导下的企业,都曾登上全球组件“龙头”老大的位置。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