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雅斯顿
在《悲怆的小型车》之后,合资品牌进一步失守或者主动放弃的领域来到了紧凑型车。当然,这部分市场并不会消亡,只是萎缩。既然是萎缩,也就意味着依然有部分企业在坚持,但不是所有品牌都有坚守的本钱。
这些品牌和车型中,本田思域、大众高尔夫、大众速腾是为数不多能维持品牌和售价的车型。这与思域和高尔夫全球性的金字招牌不无关联,相比之下缺乏个性的卡罗拉、轩逸、威朗、福克斯逐渐进入防守的态势。
说是防守,实际上就是以价换量。
在广东一贯强势的丰田、本田,受疫情和油价上涨的双重影响,开始出现了价格松动和车源自由的情况。雷凌优惠幅度扩大到34000元,强制性要求不再,甚至接受异地购车。雅阁优惠幅度扩大到15000元,同样支持异地购车。
既然连最强势的品牌都在寻求以价换量,那么其他品牌境遇可想而知。不过,并非所有品牌都能通过降价换取销量,个别品牌即便降价也于事无补,索性直接躺平了。
对紧凑型车来说,销量意味着一切。这一块典型「薄利多销」的市场,单车利润不高,通过规模化运作降低成本从而获得收益。如果没有销量,品牌必然会放弃这块市场。
这一点上最敏感的是通用和福特。小型车计划中,通用很早就放弃了乐风、爱唯欧、凯越等车型,福特非常早就不再引进嘉年华。如此亦如此,科鲁兹退出后,科沃兹、科鲁泽顶上,威朗退出之后,威朗Pro顶上。福克斯风光不再,中改款福克斯即将上马,至于下一代车型是否推出以及如何推出都成了一个迷。
退出便退出,但那些坚守下来的车型如何定价,成为一个非常苦恼的问题。
正如飞度是如今市场为数不多的微型车,售价已经接近国产运动家轿和合资主流紧凑家轿。一边是成本,一边是销量,如果情况持续恶化,飞度的退出亦是预期之内。
新一代合资紧凑型家轿正在面临三个极端,一个是合资品牌的内讧,一个是自主品牌的上攻,一个是合资中型车的打压。
合资品牌的内讧
作为通用曾经主力紧凑车型,英朗迟迟没有换代,拼多多的售价常年维持在7.5万上下,而威朗则因为1.3T的问题维持在8.5万上下。可是,2015年威朗上市时售价为13.59-19.99万。
将欧宝出售以及美国市场集中SUV和新能源车型,未来威朗的前途未卜。不过,上汽通用为威朗Pro更换了一台1.5T四缸涡轮增压引擎,试图挽救「主观上因三缸引擎失误」的问题,但收效甚微。
如今威朗Pro在拼多多上的售价逐渐逼近10万,相比上市时折扣迫近75折,大有接替英朗、威朗之势。
并非只有威朗Pro,福克斯亦如此。作为福特新一代全球紧凑型车,福克斯在运动调校、技术投入上保持了非常高的水准。在即将中期改款更换1.5T四缸引擎之前,广东地区已经出现13.5万落地福克斯ST顶配的情形。
作为以价换量榜上的常客,日产经典轩逸优惠3万,9万即可成交,新轩逸还在坚持,官方优惠只有一万,但顶配也只要13.5万了。日产公布销量时没有区分轩逸·经典和新轩逸,为此新轩逸销量如何尚不清楚。
保住紧凑型车脸面的是马自达次世代马自达3,在很少的优惠下勉强维持住5000台的月销量。这对于马自达这种个性化的品牌来说属实不易。一方面由于规模和体量不足以抗衡丰田、本田、通用,成本端缺乏优势;另一方面次世代马自达3定价并不便宜,为了确保品牌价值,市场优惠幅度不可过大。即便如此次世代马自达3优惠也已经来到了8000元,比往年都要更早一些。
思域依然大杀四方,不但以12.99万起步,最高摸到了16.39万,同时获得了1.6万的销量,如果加上广汽丰田型格,这个销量更加夸张。大众高尔夫相比之下有些逊色,市场优惠1万的情况下勉强维持住了体面。
事实上,合资紧凑型车已经分为两个阵营。一部分将主力战场拉到10万级别,通过国产化、降成本,以价换量,同时应对来势汹汹的自主品牌;另一部分则将主力战场维系在均价15万附近,通过品牌和车型的号召力立足。
这一切在上汽大众·凌渡L到来时,市场发生了改变,14.99万起售,最高18.99万,几乎撑破紧凑型车的价格天花板,然而凌渡又不具备思域般的号召力。正是这台车让人们开始思考「合资紧凑型车该定多少钱」这个问题。
合资中型车的打压
打击凌渡定价的包含了奥迪A3这类豪华紧凑型车,还有福特蒙迪欧、雪佛兰迈锐宝XL、起亚K5、标致508L等一众主流合资中级车。
几乎同时发布的蒙迪欧,将凌渡L的定价策略衬托得异常尴尬。搭载2.0T高功率涡轮增压发动机,车长达到4.9米,轴距2945mm,起售价只要15.98万,除去22.68万的ST套件版,顶配只要19.98万的蒙迪欧,售价区间与凌渡高度重合。
事实上,这还只是蒙迪欧尚未出现价格松动的情况。如果蒙迪欧没有达到预期,基于本土化开发和制造的车型,在成本端有更强的自主权,甚至会将起售价拉低到14万区间。这从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合资中型车的定价正在压缩合资紧凑型车的空间。
这还不算已经完全进入以价换量的迈锐宝XL,二级市场迈锐宝XL已经出现5万的优惠报价。即便如此,也不要忽略起亚K5,这家韩系车系推出的全系中级车不但提供购置税补贴,同时起售价和市场幅度都非常务实。无论是CVVD技术的1.5T发动机和2.0T发动机表现都非常优秀。中级车始终都比紧凑型要具备更高的起点和更好的表现。
问题是如果合资中级车将售价拉到15万,未来推出紧凑型车时又会定一个怎样的售价呢?
奥迪A3以及凯迪拉克CT4的出现是在另一个维度上压缩合资紧凑型车。
事实上,凡是秉承双品牌运作的品牌都很难处理好售价空间的问题。
上汽大众以及上汽斯柯达,两者定位一高一低,但由于大众品牌没有给斯柯达留足够的空间,所以消费者经常会遇到「这个价格为什么不去选择大众?」的问题。这也是为何斯柯达在中国逐渐边缘化。
别克和雪佛兰同样有这个问题。同平台的开拓者和昂科旗事实上也存在相互竞争的关系,如果君越降价,势必会带动君威降价。
自主品牌的上攻
自主品牌的上攻对合资品牌的影响非常大,先是随着自主品牌主流家轿水平的提升,合资车企发现在这个级别哪怕是制造微型车都无法确保利润,索性退出了10万以下市场。如今随着领克、吉利、传祺、MG的上攻,合资品牌开始逐步让出15万以下市场。
领克03将对手锁定本田思域、大众速腾等一众车型,提供更加丰富的配置和动力,配合领克02事实上已经牢牢占据了12-16万这一区间,而这一区间在过去是合资品牌非常主流的定价。与此同时,基于CMA平台打造的吉利星瑞,配备2.0T发动机,将定价锁定11.37-14.97万之间。
只能说,吉利系的三款主流紧凑轿车已经站稳了脚跟,代表了目前自主品牌上升的新高度。剩下的还在冲刺,虽然这种冲击之下还需要时间,但已经出现了部分势头。
影豹凭借一款1.5T发动机,谨慎地将定价锁定在9.83万-13.18万。MG 6 Pro的情况与影豹相似,价格定在10.38-13.98万之间。事实上两者所表现出来的产品力相比同价位的合资品牌都有明显的优势。
影豹和MG6 Pro的出现意味着中国品牌不但开始提供非常优秀的引擎以及与变速箱调校能力,在底盘上也能完全支撑起运动感。悬架不再是过去一软遮百丑的局面,而是努力展现非常优秀的支撑性。
通过出色的运动化调校和配置,这些车型逐步挤压了马自达3、福克斯等一系列运动车型的市场。
这些品牌事实上非常有可能成功。除去盘踞在15万级别的思域、高尔夫,自主品牌在12万这个价位上面对的主要是卡罗拉、轩逸、威朗Pro等一些主打家用的产品。虽然品牌认知上的差距还需要时间,但通过配置和口碑可以快速缩减这种差距。
整体上,合资品牌面临非常困难的定价。自主品牌上攻,将价格区间提升到了12万,合资品牌中级车挤压来到了15万。即便如此,要在12-15万区间站稳脚跟,也需要思域这种号召力极强的品牌。如果号召力不强,就只能泥沙俱下疯狂冲击10万售价。紧凑型市场开始进入洗牌区间。
或许凌渡最终落脚点是12-15万,策略上也许采用高举低打,但从消费者的反馈上,应该意识到紧凑型车马上就要变天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