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梅斯健康模式存疑:医药代表+医师依赖症,又一个医脉通?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梅斯健康模式存疑:医药代表+医师依赖症,又一个医脉通?

医生们肯掏更多钱吗?

文|港湾商业观察 陆永俊

不同于微博,但一样有着发布咨询的社交属性;不同于学术会议与高端访谈,但一样能帮助药代精准定位目标群体。

在医生与药代都各取所需其乐融融的同时,一边吃医药代表,一边惦记医生贡献率的梅斯健康正式递表港交所。

01毛利率超六成,用户粘性有待观察

近日,梅斯健康控股有限公司(下称“梅斯健康”)递表港交所,拟主板挂牌上市,中金公司和麦格理担任联席保荐人。

成立于2012年的梅斯健康是一家医疗健康领域的互联网公司。旗下主要运营“梅斯医学”平台。梅斯健康的国内运营主体为上海梅斯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梅斯健康的业务主要划分为四大类:医师平台解决方案、RWS解决方案、精准全渠道营销解决方案以及“向医师、医院及非营利组织推出各种创新的产品及服务”。

招股书显示,2019年至2021年梅斯健康录得营收1.65亿、2.16亿、2.98亿;净利润分别为1702万元、2891万元、-1.51亿元;毛利分别录得0.96亿、1.17亿、1.9亿;毛利率分别录得57.99%、54.22%、63.75%。

针对2021年亏损现状,梅斯健康表示,主要是由于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的公允价值亏损约1.91亿元所致。如果将此排除,经调整后利润为0.4亿元,相比往年有所增长。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资料显示,于2021年12月31日,梅斯健康平台积累的约400万注册用户中约260万注册医师用户,月平均活跃用户(Monthly active users,MAU)达到250万人。

虽然梅斯健康在招股书中据此称在中国在线医师平台中的注册医师用户和月平均活跃用户均处于领先地位,但上述数据对于投资者了解梅斯健康注册用户粘性情况的帮助其实相对有限。

众所周知,一个观察用户粘性高与低的角度是观察日活跃用户(Daily Active User,DAU)与MAU的比值。DAU/MAU的比值越靠近1,代表在过去30天内用户使用频率越高,产品对于用户粘性越强,反之亦然。

《港湾商业观察》就DAU的相关情况及期内DAU/MAU的比值趋势联系梅斯健康,未获回复。招股书中,公司称于2020年12月31日,据国家卫健委数据,梅斯健康平台注册医师中具有副主任医师及以上职称的用户总数占中国该群体总数的68.8%,那么这部分群体的DAU与MAU数据期内历年以来又呈现出何种趋势呢?对此问题,梅斯健康亦未回复。

“某一业务是否具有存在价值,取决于消费者使用之后是否能够获得更多收益,这种服务增值可以是便利性、也可以体现在价格端”,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对《港湾商业观察》表示,“当消费者能够感知到这部分增值的相对稀缺性之后,某些业务才能够持续稳定吸引到某类消费者,这点一般会反映在用户粘性上。此外,医生等职业特性也会导致此类群体对于时间成本比其他群体相对更敏感。”

“DAU/MAU大小并不一定能够真实反映出相关应用的价值”,有业内人士对《港湾商业观察》表示,“并非所有应用都适用DAU/MAU作为衡量用户粘性的指标,因为包含求职、旅游在内的应用虽然使用频率并不高,但并不排除单次使用产生极大商业价值的可能。因而,需要具体产品具体分析。”

02一边吃“药代”,一边惦记着医生贡献率

招股书显示,“精准全渠道营销解决方案”一直是梅斯健康主要的变现渠道,这部分业务期内对于业绩的贡献均超过六成。这部分收入主要是指制药及医疗器械公司为梅斯健康提供的营销相关服务支付的费用。期内,精准全渠道营销解决方案分别录得1亿、1.3亿和1.84亿元,分别占当年业绩的60.6%、60.5%和61.8%。

换句话说,梅斯健康的六成营收来自为医药代表精准推送潜在目标医生的业务。

与此同时,梅斯健康瞄准了医生端的贡献率。在招股书中梅斯健康称,目前与日本及美国的主要医师平台相比,2020年中国主要医师平台的每名注册医师平均收益贡献仍出于相对较低水平,因此中国的医师平台有充足的空间进一步实现商业化并预期未来每名注册医师平均贡献将会进一步增长。

不过,医生们肯掏更多钱吗?

或许部分基层医生已经给出了答案。根据丁香园联合健康报发布的《2021中国基层医生洞察报告》显示,一方面,“近九成的基层医生将增长知识列为目前职业发展的驱动因素之一,98%的基层医生都曾通过线上学习”。但另一方面,“超过一半的基层医师都面临着培训、学习机会少和时间不充裕的困扰,也有超过三成的基层医师表示目前有学习效益低、经济负担大的困扰。”

事实上,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与美国、日本有着不同的国情,这种国情也部分体现在医师的收入、工作时长等多个方面。如此,基于上述差异做出的关于未来增长空间的推断是否同时兼具时效性与合理性?另外,如果因为注册医生不愿意支付更多费用等原因造成未来的收益贡献与预期相比存在较大差距,梅斯健康的业绩成长空间是否将面临一定不确定性呢?

“在暂时没有找到更贴切的对标企业或者更合适对标市场的前提下,直接使用相对宽泛的市场数据也是一种合理的常规操作。”沈萌继续对《港湾商业观察》表示,“即便是不精准的数据对于市场来说也是可用的。相关投资者在参考此类数据时一般也会根据数据的可参考性进行调整。”

在讨论到成长性对于企业的意义时,沈萌对《港湾商业观察》表示,“无论是什么行业的公司,无论是上市前还是上市后,投资者关注的都是相关企业是否具有成长性。这种成长性不是成长性的高或低,而是有与无。市场会针对具有不同成长性的企业给出相应的估值与价格。对于投资者而言,企业成长性是用来预测投入及退出时价差的一个参考因素。只有被投资者们普遍认为没有成长性的企业才会被动退市。”

“即便是有做空机制的市场中,企业的成长性仍旧是重要参考因素。低成长性不意味着必然会被做空,考虑到做空成本,做空需要股价出现较大的波动。”沈萌补充道。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2022年5月24收盘,与梅斯健康相似的医脉通收报8.330港元/股,较最高点时的47港元/股大幅跳水,也大幅跌破27.2港元/股的发行价。

梅斯健康上市前景如何?是否能获得投资者信任投票?在目前市场环境并不算好的当下,这些问题也尤其重要。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梅斯健康模式存疑:医药代表+医师依赖症,又一个医脉通?

医生们肯掏更多钱吗?

文|港湾商业观察 陆永俊

不同于微博,但一样有着发布咨询的社交属性;不同于学术会议与高端访谈,但一样能帮助药代精准定位目标群体。

在医生与药代都各取所需其乐融融的同时,一边吃医药代表,一边惦记医生贡献率的梅斯健康正式递表港交所。

01毛利率超六成,用户粘性有待观察

近日,梅斯健康控股有限公司(下称“梅斯健康”)递表港交所,拟主板挂牌上市,中金公司和麦格理担任联席保荐人。

成立于2012年的梅斯健康是一家医疗健康领域的互联网公司。旗下主要运营“梅斯医学”平台。梅斯健康的国内运营主体为上海梅斯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梅斯健康的业务主要划分为四大类:医师平台解决方案、RWS解决方案、精准全渠道营销解决方案以及“向医师、医院及非营利组织推出各种创新的产品及服务”。

招股书显示,2019年至2021年梅斯健康录得营收1.65亿、2.16亿、2.98亿;净利润分别为1702万元、2891万元、-1.51亿元;毛利分别录得0.96亿、1.17亿、1.9亿;毛利率分别录得57.99%、54.22%、63.75%。

针对2021年亏损现状,梅斯健康表示,主要是由于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的公允价值亏损约1.91亿元所致。如果将此排除,经调整后利润为0.4亿元,相比往年有所增长。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资料显示,于2021年12月31日,梅斯健康平台积累的约400万注册用户中约260万注册医师用户,月平均活跃用户(Monthly active users,MAU)达到250万人。

虽然梅斯健康在招股书中据此称在中国在线医师平台中的注册医师用户和月平均活跃用户均处于领先地位,但上述数据对于投资者了解梅斯健康注册用户粘性情况的帮助其实相对有限。

众所周知,一个观察用户粘性高与低的角度是观察日活跃用户(Daily Active User,DAU)与MAU的比值。DAU/MAU的比值越靠近1,代表在过去30天内用户使用频率越高,产品对于用户粘性越强,反之亦然。

《港湾商业观察》就DAU的相关情况及期内DAU/MAU的比值趋势联系梅斯健康,未获回复。招股书中,公司称于2020年12月31日,据国家卫健委数据,梅斯健康平台注册医师中具有副主任医师及以上职称的用户总数占中国该群体总数的68.8%,那么这部分群体的DAU与MAU数据期内历年以来又呈现出何种趋势呢?对此问题,梅斯健康亦未回复。

“某一业务是否具有存在价值,取决于消费者使用之后是否能够获得更多收益,这种服务增值可以是便利性、也可以体现在价格端”,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对《港湾商业观察》表示,“当消费者能够感知到这部分增值的相对稀缺性之后,某些业务才能够持续稳定吸引到某类消费者,这点一般会反映在用户粘性上。此外,医生等职业特性也会导致此类群体对于时间成本比其他群体相对更敏感。”

“DAU/MAU大小并不一定能够真实反映出相关应用的价值”,有业内人士对《港湾商业观察》表示,“并非所有应用都适用DAU/MAU作为衡量用户粘性的指标,因为包含求职、旅游在内的应用虽然使用频率并不高,但并不排除单次使用产生极大商业价值的可能。因而,需要具体产品具体分析。”

02一边吃“药代”,一边惦记着医生贡献率

招股书显示,“精准全渠道营销解决方案”一直是梅斯健康主要的变现渠道,这部分业务期内对于业绩的贡献均超过六成。这部分收入主要是指制药及医疗器械公司为梅斯健康提供的营销相关服务支付的费用。期内,精准全渠道营销解决方案分别录得1亿、1.3亿和1.84亿元,分别占当年业绩的60.6%、60.5%和61.8%。

换句话说,梅斯健康的六成营收来自为医药代表精准推送潜在目标医生的业务。

与此同时,梅斯健康瞄准了医生端的贡献率。在招股书中梅斯健康称,目前与日本及美国的主要医师平台相比,2020年中国主要医师平台的每名注册医师平均收益贡献仍出于相对较低水平,因此中国的医师平台有充足的空间进一步实现商业化并预期未来每名注册医师平均贡献将会进一步增长。

不过,医生们肯掏更多钱吗?

或许部分基层医生已经给出了答案。根据丁香园联合健康报发布的《2021中国基层医生洞察报告》显示,一方面,“近九成的基层医生将增长知识列为目前职业发展的驱动因素之一,98%的基层医生都曾通过线上学习”。但另一方面,“超过一半的基层医师都面临着培训、学习机会少和时间不充裕的困扰,也有超过三成的基层医师表示目前有学习效益低、经济负担大的困扰。”

事实上,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与美国、日本有着不同的国情,这种国情也部分体现在医师的收入、工作时长等多个方面。如此,基于上述差异做出的关于未来增长空间的推断是否同时兼具时效性与合理性?另外,如果因为注册医生不愿意支付更多费用等原因造成未来的收益贡献与预期相比存在较大差距,梅斯健康的业绩成长空间是否将面临一定不确定性呢?

“在暂时没有找到更贴切的对标企业或者更合适对标市场的前提下,直接使用相对宽泛的市场数据也是一种合理的常规操作。”沈萌继续对《港湾商业观察》表示,“即便是不精准的数据对于市场来说也是可用的。相关投资者在参考此类数据时一般也会根据数据的可参考性进行调整。”

在讨论到成长性对于企业的意义时,沈萌对《港湾商业观察》表示,“无论是什么行业的公司,无论是上市前还是上市后,投资者关注的都是相关企业是否具有成长性。这种成长性不是成长性的高或低,而是有与无。市场会针对具有不同成长性的企业给出相应的估值与价格。对于投资者而言,企业成长性是用来预测投入及退出时价差的一个参考因素。只有被投资者们普遍认为没有成长性的企业才会被动退市。”

“即便是有做空机制的市场中,企业的成长性仍旧是重要参考因素。低成长性不意味着必然会被做空,考虑到做空成本,做空需要股价出现较大的波动。”沈萌补充道。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2022年5月24收盘,与梅斯健康相似的医脉通收报8.330港元/股,较最高点时的47港元/股大幅跳水,也大幅跌破27.2港元/股的发行价。

梅斯健康上市前景如何?是否能获得投资者信任投票?在目前市场环境并不算好的当下,这些问题也尤其重要。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