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不要小看“劳动课”,爱做家务的孩子,职业生涯更成功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不要小看“劳动课”,爱做家务的孩子,职业生涯更成功

“劳动课”改革方案的出台,仅仅是一次简单的教育改革吗?事实上,这背后饱含深意。

文|中外管理  庄文静

责编|胸怀天下

2035年,中国要建成技能型社会。

近日,教育部正式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将劳动从原来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完全独立出来,并发布《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

方案指出,2022年9月1日秋季开学起,劳动课将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劳动课程内容共设置十个任务群,每个任务群由若干项目组成。其中,日常生活劳动包括清洁与卫生、整理与收纳、烹饪与营养、家用器具使用与维护四个任务群;生产劳动包括农业生产劳动、传统工艺制作、工业生产劳动、新技术体验与应用四个任务群;服务性劳动包括现代服务业劳动、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

对于这一新方案的推出,不少70后、80后网友直呼:“比我们小时候的劳动课内容还丰富” “我都不会修家电” “是不是可以‘啃娃’了”“不用总点外卖了,孩子回家自己做饭”……

可见,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劳动技能课,不仅仅只是干一些体力活儿,而是真正的生存技能、生活技能的学习。

此次“劳动课”的改革方案出台,仅仅是一次简单的教育改革吗?事实上,这背后饱含深意。

技能型社会,地基已开挖?

为什么日本、德国、芬兰等国家,能够成为技能型社会的典范?

所谓“过什么样的生活,就是接受什么样的教育”。

随着我国技能型社会的战略定位,对于年轻一代来说,学习能力与生活技能的平衡,就越来越重要,甚至“平衡”已成为中国教育改革的底层逻辑,包括学科人才与技能人才的平衡,已经成为人才打造的大势所趋;加强国人对于工作与生活平衡的意识,创造更平衡、和谐、幸福的社会环境。

所以,我们看到,更多的企业也在渐渐抛弃“鸡血式”管理,走向提质增效的发展阶段。而我们的教育同样不例外,也在逐步走向教育的本来目的——教育是有目的培养人,它的社会职能就是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促进新生一代的成长;教育的本质在于其社会需求的高度场景依赖性。

因此,当下中国教育的目标是要在2035年建成技能型社会,而劳动课就是技能培养的基础。

众所周知,日本的教育特色之一,就是日本教学大纲规定:学校需要专门开设教授衣食住行各方面生活技能的“家庭课”。通过这样的家庭课教育,孩子不仅掌握了必要技能、还会更加主动地参与家庭生活,建立起自己的生活价值观念。

日本教育大纲规定,小学从五年级开设家庭课,每周两节课。小学必须设置专门的家庭课教室,具备上下水、煤气炉等设施,可供学生学做饭菜。小学家庭课的目的,是通过衣食住行的实践和体验活动,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成长,提高对家庭生活的关心和理解家庭的重要性。

教育的关键在于启发和引导,家庭课启发孩子理智地面对日常生活,思考自己与家庭的关系,体会家庭生活的快乐,从而培养作为家庭成员积极参与实践的生活态度。同时,不要以为日本男人不做家务,其实他们同样学习了做饭,受过家庭教育。可以说,日本家庭课贯穿于衣食住行。

德国作为制造强国,每个家庭几乎都有配套齐全的各种工具甚至是工具间。很多人可以自己打家具、收拾花园,甚至是修车、盖房、装修。这与德国人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有很大关系。在德国,孩子的劳动义务白纸黑字地写进了法律条款:6岁以上的孩子必须帮助父母干家务。并且,每个年龄段都有对应的、要完成的家务项目。德国小学每周都有两节劳动课,内容包括纸工、编织、木工、制作陶器等;中学设有劳动学课和操作课两部分,既要学习劳动价值与报酬、工人基本素质等理论,还要学会制图、缝纫等实用技能。

责任感教育:扼杀“巨婴”

家务教育,仅仅是学会生存技能吗?其实,这更是对于学生最好的责任感教育。

在中国已经开始步入老龄化社会的背景下,在国家大力鼓励生育的国家战略之下,为什么当下中国结婚率、生育率依然连创历史新低?除了教育成本、生活压力和工作压力等显而易见的客观问题外,还有一个隐性的原因就是,女性的结婚意愿开始降低。

据《经济学家》统计,中国女性外出工作的比例占到70%以上,位列世界第一(中国男性该比例是80%)。同时,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男性和女性每日外出工作的时间相差无几。

2019年,国家统计局调研结果表明,我国女性用于家务劳动的平均时间是男性的2.5倍。全国总工会女职工委员会组织开展的有关“家庭无偿劳动对职工就业及职业发展的影响”的调研结果也显示:女职工在参与社会劳动的同时,照顾子女、辅导孩子学习、日常打扫做饭等各项家庭无偿劳动时长均明显高于男职工。显然,家务劳动影响着职工就业、职业发展和生育意愿。调查显示,受家务劳动特别是生育影响,34.5%的女职工收入降低,24.2%的女性升职机会被影响,还有17.7%发生职业中断。

而就在2022年两会上,有代表提出提案:建议从顶层设计上着手,让全职太太、全职先生成为一种职业,享受工龄累计、社保等待遇,也曾一度引发热议。

如此看来,男女工作时间相等,但女性因为成立家庭,而付出和失去的通常更多。以至于有不少人发出感慨:“中国女性怎么地位提高了,反而地位更低了,工作和生活都要兼顾好,压力明显更大,怪不得很多女孩不愿意结婚。”

当下,一部分女性干脆就选择单身,“我又能赚钱,又懂生活,为什么要为家庭所累?不如一个人过得精彩、惬意”。特别是,中国式“巨婴”——“妈宝男”“妈宝女”现象,也让更多人选择成为“不婚族”或“丁克族”,而这样的选择无疑会加重中国社会老龄化的负担。

因此,要让更多年轻人有结婚意愿的前提,除了客观的社会因素外,其中一个重点就是男性和女性家庭角色上的平等——双方共同承担家务,共享共担权利和义务。

有专家提出:男性的责任感、付出精神才是关乎家庭幸福的关键。家务劳动不是夫妻哪一方的独角戏,而是夫妻双方共同的责任。家务只有男女平等共担,这样家庭才能更和谐,也更符合法治精神。

因此,我们看到一些家长表示:“要把男孩子培养成暖男,会做饭、做家务,将来才可能找得到老婆啊”。这看似玩笑,却道出了“真理”。

做家务:不可或缺的成长和修行

当前,国家高度重视家庭、家教、家风,并提出“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

为什么国家要提出家风这个观念?自然是希望每个人所处的最小、关系最紧密的一个集体——家,加强对其成员的正面影响,从而影响整个社会。这与“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古训一脉相承。

而此次“劳动课”的出台,一方面是培养孩子的生活技能,另一方面也是在推动家文化建设——让孩子理解父母的辛劳,同时承担起自己作为家庭成员的一份责任。家庭责任感的建立,也一定会有助于未来事业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的形成。

决定人一生幸福的因素,绝不仅仅是学习,更是学习、工作与生活的平衡。而成功,也绝不是事业有成、财富自由,而更多是心理标准。

哈佛著名的“哈佛幸福课”,一直是全球最受追捧的课程之一。哈佛大学曾在1938年做过一项研究,历经76年对268名哈佛大学大二学生和456名波士顿贫民窟家庭的孩子进行跟踪调研,以找出幸福的人有哪些共性,研究内容涉及家庭、童年经历、教育、工作等方面。

值得注意的是,这项研究在职业成功方面的一个结论引人关注: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并不在于其童年学了多少知识,而在于家长让他们从小做那些看上去细小琐碎,甚至没有用的事情。其中,从小做家务的孩子,在职业生涯中多数更加成功。爱干家务和不爱干家务的孩子,在长大之后就业率为15∶1,犯罪率则是1∶10,收入相差20%。更重要的是,爱干家务的孩子长大后家庭更加幸福,离婚率更低,心理也更健康。

有数据显示,美国小学生每天的平均劳动时长为1.2小时,韩国是0.7小时,而中国孩子的劳动时长仅为12分钟,可见差距之大。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也曾对北京、黑龙江、江西和山东四地的2万名小学生,进行过调查,结果发现,做家务的孩子比不做家务的孩子,成绩优秀的比例高出了27倍。因为做家务并不是在简单地“干活”,在这个过程中,是交叉学科的知识融合、理论与实践的融合、探索与创造的融合,是一种触类旁通的学习方式。在劳动期间,可以运用到数学、物理、化学、美学等学科知识,培养人的逻辑思维、想象力、创造力等多方面能力。

正如一位教育专家所说: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尖上。通过家务能力的锻炼,有益于孩子智力的开发,甚至发现他们的特长。“现代教育要教会孩子三大本领:一是会自己学习,二是要会与不同的人一起共事,三是在任何环境下都能生存。”因此,柴米油盐也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成长和修行。

众所周知,中国的教育体系借鉴了德国的双元制教育。而当下中国要走的技术型社会之路,也必然反映在我们的教育改革上,那就先从“劳动课”开始吧!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不要小看“劳动课”,爱做家务的孩子,职业生涯更成功

“劳动课”改革方案的出台,仅仅是一次简单的教育改革吗?事实上,这背后饱含深意。

文|中外管理  庄文静

责编|胸怀天下

2035年,中国要建成技能型社会。

近日,教育部正式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将劳动从原来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完全独立出来,并发布《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

方案指出,2022年9月1日秋季开学起,劳动课将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劳动课程内容共设置十个任务群,每个任务群由若干项目组成。其中,日常生活劳动包括清洁与卫生、整理与收纳、烹饪与营养、家用器具使用与维护四个任务群;生产劳动包括农业生产劳动、传统工艺制作、工业生产劳动、新技术体验与应用四个任务群;服务性劳动包括现代服务业劳动、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

对于这一新方案的推出,不少70后、80后网友直呼:“比我们小时候的劳动课内容还丰富” “我都不会修家电” “是不是可以‘啃娃’了”“不用总点外卖了,孩子回家自己做饭”……

可见,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劳动技能课,不仅仅只是干一些体力活儿,而是真正的生存技能、生活技能的学习。

此次“劳动课”的改革方案出台,仅仅是一次简单的教育改革吗?事实上,这背后饱含深意。

技能型社会,地基已开挖?

为什么日本、德国、芬兰等国家,能够成为技能型社会的典范?

所谓“过什么样的生活,就是接受什么样的教育”。

随着我国技能型社会的战略定位,对于年轻一代来说,学习能力与生活技能的平衡,就越来越重要,甚至“平衡”已成为中国教育改革的底层逻辑,包括学科人才与技能人才的平衡,已经成为人才打造的大势所趋;加强国人对于工作与生活平衡的意识,创造更平衡、和谐、幸福的社会环境。

所以,我们看到,更多的企业也在渐渐抛弃“鸡血式”管理,走向提质增效的发展阶段。而我们的教育同样不例外,也在逐步走向教育的本来目的——教育是有目的培养人,它的社会职能就是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促进新生一代的成长;教育的本质在于其社会需求的高度场景依赖性。

因此,当下中国教育的目标是要在2035年建成技能型社会,而劳动课就是技能培养的基础。

众所周知,日本的教育特色之一,就是日本教学大纲规定:学校需要专门开设教授衣食住行各方面生活技能的“家庭课”。通过这样的家庭课教育,孩子不仅掌握了必要技能、还会更加主动地参与家庭生活,建立起自己的生活价值观念。

日本教育大纲规定,小学从五年级开设家庭课,每周两节课。小学必须设置专门的家庭课教室,具备上下水、煤气炉等设施,可供学生学做饭菜。小学家庭课的目的,是通过衣食住行的实践和体验活动,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成长,提高对家庭生活的关心和理解家庭的重要性。

教育的关键在于启发和引导,家庭课启发孩子理智地面对日常生活,思考自己与家庭的关系,体会家庭生活的快乐,从而培养作为家庭成员积极参与实践的生活态度。同时,不要以为日本男人不做家务,其实他们同样学习了做饭,受过家庭教育。可以说,日本家庭课贯穿于衣食住行。

德国作为制造强国,每个家庭几乎都有配套齐全的各种工具甚至是工具间。很多人可以自己打家具、收拾花园,甚至是修车、盖房、装修。这与德国人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有很大关系。在德国,孩子的劳动义务白纸黑字地写进了法律条款:6岁以上的孩子必须帮助父母干家务。并且,每个年龄段都有对应的、要完成的家务项目。德国小学每周都有两节劳动课,内容包括纸工、编织、木工、制作陶器等;中学设有劳动学课和操作课两部分,既要学习劳动价值与报酬、工人基本素质等理论,还要学会制图、缝纫等实用技能。

责任感教育:扼杀“巨婴”

家务教育,仅仅是学会生存技能吗?其实,这更是对于学生最好的责任感教育。

在中国已经开始步入老龄化社会的背景下,在国家大力鼓励生育的国家战略之下,为什么当下中国结婚率、生育率依然连创历史新低?除了教育成本、生活压力和工作压力等显而易见的客观问题外,还有一个隐性的原因就是,女性的结婚意愿开始降低。

据《经济学家》统计,中国女性外出工作的比例占到70%以上,位列世界第一(中国男性该比例是80%)。同时,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男性和女性每日外出工作的时间相差无几。

2019年,国家统计局调研结果表明,我国女性用于家务劳动的平均时间是男性的2.5倍。全国总工会女职工委员会组织开展的有关“家庭无偿劳动对职工就业及职业发展的影响”的调研结果也显示:女职工在参与社会劳动的同时,照顾子女、辅导孩子学习、日常打扫做饭等各项家庭无偿劳动时长均明显高于男职工。显然,家务劳动影响着职工就业、职业发展和生育意愿。调查显示,受家务劳动特别是生育影响,34.5%的女职工收入降低,24.2%的女性升职机会被影响,还有17.7%发生职业中断。

而就在2022年两会上,有代表提出提案:建议从顶层设计上着手,让全职太太、全职先生成为一种职业,享受工龄累计、社保等待遇,也曾一度引发热议。

如此看来,男女工作时间相等,但女性因为成立家庭,而付出和失去的通常更多。以至于有不少人发出感慨:“中国女性怎么地位提高了,反而地位更低了,工作和生活都要兼顾好,压力明显更大,怪不得很多女孩不愿意结婚。”

当下,一部分女性干脆就选择单身,“我又能赚钱,又懂生活,为什么要为家庭所累?不如一个人过得精彩、惬意”。特别是,中国式“巨婴”——“妈宝男”“妈宝女”现象,也让更多人选择成为“不婚族”或“丁克族”,而这样的选择无疑会加重中国社会老龄化的负担。

因此,要让更多年轻人有结婚意愿的前提,除了客观的社会因素外,其中一个重点就是男性和女性家庭角色上的平等——双方共同承担家务,共享共担权利和义务。

有专家提出:男性的责任感、付出精神才是关乎家庭幸福的关键。家务劳动不是夫妻哪一方的独角戏,而是夫妻双方共同的责任。家务只有男女平等共担,这样家庭才能更和谐,也更符合法治精神。

因此,我们看到一些家长表示:“要把男孩子培养成暖男,会做饭、做家务,将来才可能找得到老婆啊”。这看似玩笑,却道出了“真理”。

做家务:不可或缺的成长和修行

当前,国家高度重视家庭、家教、家风,并提出“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

为什么国家要提出家风这个观念?自然是希望每个人所处的最小、关系最紧密的一个集体——家,加强对其成员的正面影响,从而影响整个社会。这与“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古训一脉相承。

而此次“劳动课”的出台,一方面是培养孩子的生活技能,另一方面也是在推动家文化建设——让孩子理解父母的辛劳,同时承担起自己作为家庭成员的一份责任。家庭责任感的建立,也一定会有助于未来事业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的形成。

决定人一生幸福的因素,绝不仅仅是学习,更是学习、工作与生活的平衡。而成功,也绝不是事业有成、财富自由,而更多是心理标准。

哈佛著名的“哈佛幸福课”,一直是全球最受追捧的课程之一。哈佛大学曾在1938年做过一项研究,历经76年对268名哈佛大学大二学生和456名波士顿贫民窟家庭的孩子进行跟踪调研,以找出幸福的人有哪些共性,研究内容涉及家庭、童年经历、教育、工作等方面。

值得注意的是,这项研究在职业成功方面的一个结论引人关注: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并不在于其童年学了多少知识,而在于家长让他们从小做那些看上去细小琐碎,甚至没有用的事情。其中,从小做家务的孩子,在职业生涯中多数更加成功。爱干家务和不爱干家务的孩子,在长大之后就业率为15∶1,犯罪率则是1∶10,收入相差20%。更重要的是,爱干家务的孩子长大后家庭更加幸福,离婚率更低,心理也更健康。

有数据显示,美国小学生每天的平均劳动时长为1.2小时,韩国是0.7小时,而中国孩子的劳动时长仅为12分钟,可见差距之大。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也曾对北京、黑龙江、江西和山东四地的2万名小学生,进行过调查,结果发现,做家务的孩子比不做家务的孩子,成绩优秀的比例高出了27倍。因为做家务并不是在简单地“干活”,在这个过程中,是交叉学科的知识融合、理论与实践的融合、探索与创造的融合,是一种触类旁通的学习方式。在劳动期间,可以运用到数学、物理、化学、美学等学科知识,培养人的逻辑思维、想象力、创造力等多方面能力。

正如一位教育专家所说: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尖上。通过家务能力的锻炼,有益于孩子智力的开发,甚至发现他们的特长。“现代教育要教会孩子三大本领:一是会自己学习,二是要会与不同的人一起共事,三是在任何环境下都能生存。”因此,柴米油盐也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成长和修行。

众所周知,中国的教育体系借鉴了德国的双元制教育。而当下中国要走的技术型社会之路,也必然反映在我们的教育改革上,那就先从“劳动课”开始吧!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