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左手裁员,右手上市?重庆江小白能否扛过阵痛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左手裁员,右手上市?重庆江小白能否扛过阵痛

擅长营销、制造话题的江小白,这一次到底会玩出怎样的花样?

文|西部城事 西部菌

最近一段时间,企业裁员的消息可谓满天飞。除了关注度颇高的互联网大厂,作为“网红”新消费品牌的江小白的裁员传言,也引发了很多人的关注。

此次传言系自称江小白前员工的网友在社交平台爆料。

有说法是,“江小白要大裁员了,3000人的企业初步要裁1000人”;也有说法是“年前年后裁员一波,大概20%”“杭州分公司裁40%”等。

随后,江小白公开回应称:

鉴于对内外部环境的判断,公司有序收缩非核心业务,相应情况属于正常的业务和组织优化调整,外界提及的减员比例并不符合实际情况,公司将会继续补充和强化人才梯队。

并强调,阵痛真实存在,但我们相信,一个健康经营的组织,将给所有同行的伙伴和用户带来长期回报。

西部菌在江小白某公关负责人处得到的答复与上述内容一致。

简单说,裁员应该是事实,只是规模没有传言中的高。

而差不多同时,江小白注册资本金出现大幅增加,从5.7亿元猛增到9.2亿元,增幅超过60%,又再次引发了是否正启动境外上市猜想。

一边陷入裁员风波,一边又疑似开启境外上市之路,擅长营销、制造话题的江小白,这一次到底会玩出怎样的花样?

01

诚如江小白在公开回应中所言,作为一个纯粹市场化的品牌,能够走到今天,在竞争异常激烈的中国白酒市场中分得一杯羹,的确是挺励志的。

不过,裁员传言的出现,却未必太让人意外。

要知道,白酒销售与线下餐饮市场的表现息息相关。而公开数据显示,受疫情冲击,今年4月,全国餐饮收入2609亿元,同比下降22.7%;限额以上单位餐饮收入653亿元,同比下降24%。

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根基并不深厚的新白酒,并且过于依赖线下销售,江小白所面临的压力也就完全可以想象了。

事实上,去年江小白就曾传出过裁员。同时,市场份额也被指有大幅下滑。

此外,作为江小白主力消费人群的年轻人,眼下也正是受疫情影响最明显的群体之一。

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2022年4月,16-24岁青年人的失业率达18.2%,明显高于总体6.1%的水平。这种状况,恐难免牵连到江小白的市场表现。

根据此前的数据,江小白在2019年就突破了30亿元的销售大关。这对于一款自2011年出道的新白酒来说,应该是不容易的。

但突如其来的疫情,显然给了无数消费品牌一个措手不及。这尤其对于包括江小白在内的新品牌而言,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它不仅考验消费者的忠诚度,也更考验企业的综合危机应对能力。

我们注意到,过去一两年,江小白也进行了很多努力,包括发力网络营销,推出了梅见、果立方等子品牌。

但从目前的种种迹象来看,江小白显然还是遇到了明显的困难。

02

虽然说,裁员是企业避险的本能操作,但有一点让人隐隐不安的是,有报道称,江小白此次减员名额主要是营销类岗位。

大家都知道,白酒是一个非常注重营销的产品。根据糖酒快讯网对16家白酒生产企业的2021年年报分析:

2021年,包括五粮液、古井贡酒等在内的 16 家企业共投入销售费用305亿元,同比增长24.3%。其中,广告宣传及促销费用为大头,占上述企业总销售费用的近7成。

而江小白之所以能够快速“出圈”,一个非常鲜明的原因,就被指是重视营销,尤其是网络创意传播。

在这样的情况下,削减营销类岗位,虽然称不上是核心业务收缩,但能否成功助力江小白渡过难关,仍有不小的不确定性。

当然,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身处阵痛期的江小白,若能够将有限的资源进一步聚焦工艺研发,仍是值得期待的。

了解过江小白的人应该知道,虽然凭借各种花式的网络营销造势,江小白在一部分年轻消费者中形成了一定的品牌认可度,但另一边,关于江小白“难喝”的吐槽几乎就没有停过。

乃至于在去年的营销中,江小白还就此自嘲:

中国最贵最难喝的酒就是江小白,江小白是皮包公司,根本不生产酒。

当然,口味这个东西可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白酒素来讲究工艺底蕴,作为新生代白酒的江小白,如何在工艺和品质上赢得业界和市场的认可,其实是无法绕开的一环。

江小白应该也自知这一点的重要性。此前在完成C轮融资时,江小白就称要将之全部投入技术研发和老酒储备。

创始人陶石泉也曾强调,愿意为了20%的品质提升,付出200%的努力,研发投入将往上游走……

不过,在眼下的阵痛期,江小白到底如何保障研发投入的持续上升,外界难免有疑虑。

03

要渡过难关,企业的资金实力永远是最坚强的后盾。

根据上游新闻的报道,江小白截至目前已完成了四轮融资,投资者中不乏IDG、高瓴、黑蚁、红杉、华兴等知名机构。

应该说,在资本市场,身为“网红”的江小白还是挺受认可的。所以,关于其何时上市,外界也非常关注。

事实上,去年就出现了相关猜测。不过,陶石泉曾公开回应称,“目前暂未有明确的上市时间表”。

这一次,随着注册资本金的猛增,外界的猜测又起来了。

应该说,即便抛开这一举动,若江小白在此时选择上市,也并不难理解。

首先,走到需要裁员的“阵痛期”,企业当然需要补充弹药。

而公开信息显示,江小白需要花钱的地方也不少。

比如,2018年7月,江小白宣布投资30亿启动“江小白酒水产业园”、“江小白高粱产业园”项目建设。陶石泉还放出话来,江小白要打造酒业全产业链。

2020年1月,在重庆市江津区举行招商引资项目集中签约活动上,江小白再次将该项目投资额上升至65亿。而此后不久,疫情就出现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要确保全产业链建设不中断,显然需要可靠的资金来源。

其次,目前企业上市的大环境正在改善。

上个月,国资委等三部门发布“支持上市公司发展12条”中就指出,支持民营企业依法上市融资、并购重组。

但无论上市是否成功,对于眼下的江小白而言,扛过阵痛期,已别无选择。祝它好运。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江小白

2.5k
  • 江小白诉东方甄选不正当竞争案将开庭
  • 科技早报 | 谷歌被判非法垄断后或将被迫启动重大变革;字节被曝寻求50亿美元贷款再融资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左手裁员,右手上市?重庆江小白能否扛过阵痛

擅长营销、制造话题的江小白,这一次到底会玩出怎样的花样?

文|西部城事 西部菌

最近一段时间,企业裁员的消息可谓满天飞。除了关注度颇高的互联网大厂,作为“网红”新消费品牌的江小白的裁员传言,也引发了很多人的关注。

此次传言系自称江小白前员工的网友在社交平台爆料。

有说法是,“江小白要大裁员了,3000人的企业初步要裁1000人”;也有说法是“年前年后裁员一波,大概20%”“杭州分公司裁40%”等。

随后,江小白公开回应称:

鉴于对内外部环境的判断,公司有序收缩非核心业务,相应情况属于正常的业务和组织优化调整,外界提及的减员比例并不符合实际情况,公司将会继续补充和强化人才梯队。

并强调,阵痛真实存在,但我们相信,一个健康经营的组织,将给所有同行的伙伴和用户带来长期回报。

西部菌在江小白某公关负责人处得到的答复与上述内容一致。

简单说,裁员应该是事实,只是规模没有传言中的高。

而差不多同时,江小白注册资本金出现大幅增加,从5.7亿元猛增到9.2亿元,增幅超过60%,又再次引发了是否正启动境外上市猜想。

一边陷入裁员风波,一边又疑似开启境外上市之路,擅长营销、制造话题的江小白,这一次到底会玩出怎样的花样?

01

诚如江小白在公开回应中所言,作为一个纯粹市场化的品牌,能够走到今天,在竞争异常激烈的中国白酒市场中分得一杯羹,的确是挺励志的。

不过,裁员传言的出现,却未必太让人意外。

要知道,白酒销售与线下餐饮市场的表现息息相关。而公开数据显示,受疫情冲击,今年4月,全国餐饮收入2609亿元,同比下降22.7%;限额以上单位餐饮收入653亿元,同比下降24%。

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根基并不深厚的新白酒,并且过于依赖线下销售,江小白所面临的压力也就完全可以想象了。

事实上,去年江小白就曾传出过裁员。同时,市场份额也被指有大幅下滑。

此外,作为江小白主力消费人群的年轻人,眼下也正是受疫情影响最明显的群体之一。

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2022年4月,16-24岁青年人的失业率达18.2%,明显高于总体6.1%的水平。这种状况,恐难免牵连到江小白的市场表现。

根据此前的数据,江小白在2019年就突破了30亿元的销售大关。这对于一款自2011年出道的新白酒来说,应该是不容易的。

但突如其来的疫情,显然给了无数消费品牌一个措手不及。这尤其对于包括江小白在内的新品牌而言,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它不仅考验消费者的忠诚度,也更考验企业的综合危机应对能力。

我们注意到,过去一两年,江小白也进行了很多努力,包括发力网络营销,推出了梅见、果立方等子品牌。

但从目前的种种迹象来看,江小白显然还是遇到了明显的困难。

02

虽然说,裁员是企业避险的本能操作,但有一点让人隐隐不安的是,有报道称,江小白此次减员名额主要是营销类岗位。

大家都知道,白酒是一个非常注重营销的产品。根据糖酒快讯网对16家白酒生产企业的2021年年报分析:

2021年,包括五粮液、古井贡酒等在内的 16 家企业共投入销售费用305亿元,同比增长24.3%。其中,广告宣传及促销费用为大头,占上述企业总销售费用的近7成。

而江小白之所以能够快速“出圈”,一个非常鲜明的原因,就被指是重视营销,尤其是网络创意传播。

在这样的情况下,削减营销类岗位,虽然称不上是核心业务收缩,但能否成功助力江小白渡过难关,仍有不小的不确定性。

当然,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身处阵痛期的江小白,若能够将有限的资源进一步聚焦工艺研发,仍是值得期待的。

了解过江小白的人应该知道,虽然凭借各种花式的网络营销造势,江小白在一部分年轻消费者中形成了一定的品牌认可度,但另一边,关于江小白“难喝”的吐槽几乎就没有停过。

乃至于在去年的营销中,江小白还就此自嘲:

中国最贵最难喝的酒就是江小白,江小白是皮包公司,根本不生产酒。

当然,口味这个东西可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白酒素来讲究工艺底蕴,作为新生代白酒的江小白,如何在工艺和品质上赢得业界和市场的认可,其实是无法绕开的一环。

江小白应该也自知这一点的重要性。此前在完成C轮融资时,江小白就称要将之全部投入技术研发和老酒储备。

创始人陶石泉也曾强调,愿意为了20%的品质提升,付出200%的努力,研发投入将往上游走……

不过,在眼下的阵痛期,江小白到底如何保障研发投入的持续上升,外界难免有疑虑。

03

要渡过难关,企业的资金实力永远是最坚强的后盾。

根据上游新闻的报道,江小白截至目前已完成了四轮融资,投资者中不乏IDG、高瓴、黑蚁、红杉、华兴等知名机构。

应该说,在资本市场,身为“网红”的江小白还是挺受认可的。所以,关于其何时上市,外界也非常关注。

事实上,去年就出现了相关猜测。不过,陶石泉曾公开回应称,“目前暂未有明确的上市时间表”。

这一次,随着注册资本金的猛增,外界的猜测又起来了。

应该说,即便抛开这一举动,若江小白在此时选择上市,也并不难理解。

首先,走到需要裁员的“阵痛期”,企业当然需要补充弹药。

而公开信息显示,江小白需要花钱的地方也不少。

比如,2018年7月,江小白宣布投资30亿启动“江小白酒水产业园”、“江小白高粱产业园”项目建设。陶石泉还放出话来,江小白要打造酒业全产业链。

2020年1月,在重庆市江津区举行招商引资项目集中签约活动上,江小白再次将该项目投资额上升至65亿。而此后不久,疫情就出现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要确保全产业链建设不中断,显然需要可靠的资金来源。

其次,目前企业上市的大环境正在改善。

上个月,国资委等三部门发布“支持上市公司发展12条”中就指出,支持民营企业依法上市融资、并购重组。

但无论上市是否成功,对于眼下的江小白而言,扛过阵痛期,已别无选择。祝它好运。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