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专家谈上海保就业新政:“加快经济复苏和重振50条”体现了吸引、留住人才的诚意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专家谈上海保就业新政:“加快经济复苏和重振50条”体现了吸引、留住人才的诚意

一个城市能否吸引、留住人才,在于对于人才的尊重,“加快经济复苏和重振50条”则体现出了上海在疫情之后的诚意。

图片来源:图虫

记者 | 杨舒鸿吉

今年,上海高校毕业生共22.7万人,较去年增加2万人,增量为5年来最多,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压力。同时,受疫情影响,社会其他层面的就业压力也不容小觑。

疫情结束后,如何稳就业、保民生?这成为上海市加快经济复苏和重振过程中的关键一环。

2022年5月29日,《上海市加快经济恢复和重振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又称“加快经济复苏和重振50条”)正式发布。《行动方案》提出通过多渠道稳定和扩大就业,包括多渠道挖掘就业潜力、加大培训补贴力度、全面加强就业服务、全面落实各类人才计划和政策等措施。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全球科创人才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姚凯在接受界面新闻专访时表示,当前国内就业形势严峻,尤其是上海疫情发生之后,如何稳定本地就业市场,这是上海推出重振经济、保障民生的根本原因。

姚凯指出,从更大范围来看,国内目前就业形势不容乐观有三方面原因。

一是受政策面影响,部分行业在过去一个阶段自身经营就面临一些困难,诸如在“双减”政策影响下,校外培训机构从业人员的就业就曾出现过就业转移的情况;二是在疫情影响下,在防疫政策的冲击下,文娱、旅游等产业面临着较大影响;三是今年应届大学生毕业人数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增加,达1076万,因此叠高了就业形势的严峻程度。

姚凯指出,从总体上来看,当前仍是结构性失业的局面。“岗位数量并未大幅下降,造成就业难的主要症结,在于岗位需求和求职者的能力不匹配。”

在此大背景下,上海出台“加快经济复苏和重振50条”将对加大就业起到怎样的作用?

姚凯指出,可以看到,上海此次出台的“加快经济复苏和重振50条”核心是保微观市场主体,推出优惠政策主要面向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其最后的指向,都是为了稳定就业,提振经济”。

他进一步解释,如果没有一揽子的扶持政策,在疫情冲击之下,市场微观主体将遭遇经营困难,随着市场主体遭遇困难,后继也会对就业造成负面影响。“上海 ‘加快经济复苏和重振50条’从发挥政策的直接、间接作用方面,通过组合拳,立体式地为稳就业提供政策扶持。”

姚凯指出,比如针对困难行业发放消费券,就可以有效带动相关行业复苏,从而带动岗位需求。再比如在汽车、生物医药等领域以点带链的建设,可以助推这些行业对于人才的进一步需求。

在姚凯看来,“加快经济复苏和重振50条”还体现了上海对于本轮疫情的总结、归纳,也展示了上海当前和未来重点建设的领域。“这些行业、领域,未来将蕴藏着巨大的就业机会。”

《行动方案》第43条提出,鼓励有条件的国有企业新增就业岗位,支持有空余编制的事业单位适度增加人员招聘名额,积极通过政府购买方式开发社区公益性岗位;加大社区卫生和公共卫生岗位、社区工作者岗位招聘力度,鼓励各区招聘储备中小学优秀师资,吸纳更多高校毕业生就业。

对此,姚凯指出,此轮疫情中,上海部分社区、基层的能力有待提高,《行动方案》提出要“通过政府购买方式开发社区公益性岗位,加大社区卫生和公共卫生岗位、社区工作者岗位招聘力度”,表明上海未来将会在后疫情时代,进一步加强社区、基层治理能力建设,尤其是社会公共卫生体系的建设,以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类似公共卫生事件。

此外,他指出,《行动方案》提到的“鼓励各区招聘储备中小学优秀师资”,也体现了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对相关产业人员的再就业产生积极意义,“并且能够更好地实现教育公平。”

《行动方案》第43条提出,要鼓励有条件的国有企业新增就业岗位,支持有空余编制的事业单位适度增加人员招聘名额。

对此,姚凯认为,“回归体制内”是当下年轻人的一种就业倾向。此次政策推出可以加速一些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对事业编制岗位的进一步释放,以体现其在困难时期的社会责任感。

“国有企业近年来在推进 ‘见习岗位’制度的建设,在这一过程中, ‘见习岗位’可以为求职者提供连接社会和高校,充实、提升个人技能的 ‘桥梁’作用,优秀者甚至可以直接入职,留在体制内发光发彩。”姚凯说。

记者注意到,在此次的政策中,上海提出要通过不同形式的“补贴”手段进一步促进就业,提升劳动者技能。

对此,姚凯指出,如此罕见的大规模就业补贴政策,表明了上海对于稳就业的决心所在。

他再次强调,当前就业率不高主要存在“能力不匹配”、“信息不对称”两个方面的问题,即求职者与岗位需求不匹配、求职者与岗位信息之间也存在错位的问题。对此,上海通过加大现金补贴的举措,刺激职业技能培训,实际上事关人力资本的提升。政府的补贴资金投入,最终将实现劳动者职业技能提升,而职业技能提升直接利于未来企业的绩效提升,此举具有长远的社会价值。

姚凯指出,作为求职者,也应该注重自身技能的提高,所谓“技多不压身”。“我国的教育改革也注重高校和市场的结合,院校的负责人纷纷走进企业,了解市场用工需求,这也表明了未来我国对于应用型人才的重视。”

为此,他建议,高校学生不应局限在所学专业,比如理科生可以适当提升团队合作的“软实力”提升,文科生则可以向编程、大数据等行业“硬技术”拓展技能。

“加快经济复苏和重振50条”可谓干货满满,下一步如何落地见效?

姚凯指出,诚意满满的“补贴”政策还需要在落实过程中“把钱花在刀刃上”。“后续的执行细则中,应该加强补贴政策的重心下移问题,让培训补贴的资金真正抵达基层,用在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培训上,而不是粗放地发放给企业了事。”

针对“信息差”的问题,《行动方案》提出“依托 ‘一网通办’ 简化高校毕业生就业手续,提升就业服务效率,加强对灵活就业的监测与服务”。

姚凯认为,经过多年的数字化城市转型,上海依托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建设的“一网通办”可以通过“数据肖像”等技术,为上海应届大学生提供智能求职服务,提升求职效率,建议后续加强这一系统对职场监测的能力建设,做好反馈,不断提升智能系统的可用性、智能化。

同时,姚凯还指出,作为人力资源的需求方,企业也可以通过年轻人喜闻乐见的多元化渠道发布招聘信息,比如在“哔哩哔哩”等年轻化的互联网社群内进行摸索,更高效匹配到认可企业文化、调性的求职者。

疫情之后,上海面临更加严峻的“抢人”大战。

姚凯认为,一个城市,能否吸引、留住人才,在于对于人才的尊重,“加快经济复苏和重振50条”则体现出了上海在疫情之后的诚意。就业“补贴”、落户等优惠政策的推出,能实实在在切中人才的需求,解决其困难,才能体现出上海对于人才的尊重,有助于人才高地建设。

姚凯建议,在当前国际大格局、国内经济环境尚存在不确定因素的背景下,作为待业者,应当在不确定中寻找到确定的方向,“那就是保持信心,努力提升自身技能,努力适应社会发展”。

“而作为上海职能部门,尽快复工复产,快速实现经济的恢复和重振,修复人才对于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信心,是目前的关键。”姚凯说。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专家谈上海保就业新政:“加快经济复苏和重振50条”体现了吸引、留住人才的诚意

一个城市能否吸引、留住人才,在于对于人才的尊重,“加快经济复苏和重振50条”则体现出了上海在疫情之后的诚意。

图片来源:图虫

记者 | 杨舒鸿吉

今年,上海高校毕业生共22.7万人,较去年增加2万人,增量为5年来最多,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压力。同时,受疫情影响,社会其他层面的就业压力也不容小觑。

疫情结束后,如何稳就业、保民生?这成为上海市加快经济复苏和重振过程中的关键一环。

2022年5月29日,《上海市加快经济恢复和重振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又称“加快经济复苏和重振50条”)正式发布。《行动方案》提出通过多渠道稳定和扩大就业,包括多渠道挖掘就业潜力、加大培训补贴力度、全面加强就业服务、全面落实各类人才计划和政策等措施。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全球科创人才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姚凯在接受界面新闻专访时表示,当前国内就业形势严峻,尤其是上海疫情发生之后,如何稳定本地就业市场,这是上海推出重振经济、保障民生的根本原因。

姚凯指出,从更大范围来看,国内目前就业形势不容乐观有三方面原因。

一是受政策面影响,部分行业在过去一个阶段自身经营就面临一些困难,诸如在“双减”政策影响下,校外培训机构从业人员的就业就曾出现过就业转移的情况;二是在疫情影响下,在防疫政策的冲击下,文娱、旅游等产业面临着较大影响;三是今年应届大学生毕业人数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增加,达1076万,因此叠高了就业形势的严峻程度。

姚凯指出,从总体上来看,当前仍是结构性失业的局面。“岗位数量并未大幅下降,造成就业难的主要症结,在于岗位需求和求职者的能力不匹配。”

在此大背景下,上海出台“加快经济复苏和重振50条”将对加大就业起到怎样的作用?

姚凯指出,可以看到,上海此次出台的“加快经济复苏和重振50条”核心是保微观市场主体,推出优惠政策主要面向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其最后的指向,都是为了稳定就业,提振经济”。

他进一步解释,如果没有一揽子的扶持政策,在疫情冲击之下,市场微观主体将遭遇经营困难,随着市场主体遭遇困难,后继也会对就业造成负面影响。“上海 ‘加快经济复苏和重振50条’从发挥政策的直接、间接作用方面,通过组合拳,立体式地为稳就业提供政策扶持。”

姚凯指出,比如针对困难行业发放消费券,就可以有效带动相关行业复苏,从而带动岗位需求。再比如在汽车、生物医药等领域以点带链的建设,可以助推这些行业对于人才的进一步需求。

在姚凯看来,“加快经济复苏和重振50条”还体现了上海对于本轮疫情的总结、归纳,也展示了上海当前和未来重点建设的领域。“这些行业、领域,未来将蕴藏着巨大的就业机会。”

《行动方案》第43条提出,鼓励有条件的国有企业新增就业岗位,支持有空余编制的事业单位适度增加人员招聘名额,积极通过政府购买方式开发社区公益性岗位;加大社区卫生和公共卫生岗位、社区工作者岗位招聘力度,鼓励各区招聘储备中小学优秀师资,吸纳更多高校毕业生就业。

对此,姚凯指出,此轮疫情中,上海部分社区、基层的能力有待提高,《行动方案》提出要“通过政府购买方式开发社区公益性岗位,加大社区卫生和公共卫生岗位、社区工作者岗位招聘力度”,表明上海未来将会在后疫情时代,进一步加强社区、基层治理能力建设,尤其是社会公共卫生体系的建设,以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类似公共卫生事件。

此外,他指出,《行动方案》提到的“鼓励各区招聘储备中小学优秀师资”,也体现了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对相关产业人员的再就业产生积极意义,“并且能够更好地实现教育公平。”

《行动方案》第43条提出,要鼓励有条件的国有企业新增就业岗位,支持有空余编制的事业单位适度增加人员招聘名额。

对此,姚凯认为,“回归体制内”是当下年轻人的一种就业倾向。此次政策推出可以加速一些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对事业编制岗位的进一步释放,以体现其在困难时期的社会责任感。

“国有企业近年来在推进 ‘见习岗位’制度的建设,在这一过程中, ‘见习岗位’可以为求职者提供连接社会和高校,充实、提升个人技能的 ‘桥梁’作用,优秀者甚至可以直接入职,留在体制内发光发彩。”姚凯说。

记者注意到,在此次的政策中,上海提出要通过不同形式的“补贴”手段进一步促进就业,提升劳动者技能。

对此,姚凯指出,如此罕见的大规模就业补贴政策,表明了上海对于稳就业的决心所在。

他再次强调,当前就业率不高主要存在“能力不匹配”、“信息不对称”两个方面的问题,即求职者与岗位需求不匹配、求职者与岗位信息之间也存在错位的问题。对此,上海通过加大现金补贴的举措,刺激职业技能培训,实际上事关人力资本的提升。政府的补贴资金投入,最终将实现劳动者职业技能提升,而职业技能提升直接利于未来企业的绩效提升,此举具有长远的社会价值。

姚凯指出,作为求职者,也应该注重自身技能的提高,所谓“技多不压身”。“我国的教育改革也注重高校和市场的结合,院校的负责人纷纷走进企业,了解市场用工需求,这也表明了未来我国对于应用型人才的重视。”

为此,他建议,高校学生不应局限在所学专业,比如理科生可以适当提升团队合作的“软实力”提升,文科生则可以向编程、大数据等行业“硬技术”拓展技能。

“加快经济复苏和重振50条”可谓干货满满,下一步如何落地见效?

姚凯指出,诚意满满的“补贴”政策还需要在落实过程中“把钱花在刀刃上”。“后续的执行细则中,应该加强补贴政策的重心下移问题,让培训补贴的资金真正抵达基层,用在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培训上,而不是粗放地发放给企业了事。”

针对“信息差”的问题,《行动方案》提出“依托 ‘一网通办’ 简化高校毕业生就业手续,提升就业服务效率,加强对灵活就业的监测与服务”。

姚凯认为,经过多年的数字化城市转型,上海依托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建设的“一网通办”可以通过“数据肖像”等技术,为上海应届大学生提供智能求职服务,提升求职效率,建议后续加强这一系统对职场监测的能力建设,做好反馈,不断提升智能系统的可用性、智能化。

同时,姚凯还指出,作为人力资源的需求方,企业也可以通过年轻人喜闻乐见的多元化渠道发布招聘信息,比如在“哔哩哔哩”等年轻化的互联网社群内进行摸索,更高效匹配到认可企业文化、调性的求职者。

疫情之后,上海面临更加严峻的“抢人”大战。

姚凯认为,一个城市,能否吸引、留住人才,在于对于人才的尊重,“加快经济复苏和重振50条”则体现出了上海在疫情之后的诚意。就业“补贴”、落户等优惠政策的推出,能实实在在切中人才的需求,解决其困难,才能体现出上海对于人才的尊重,有助于人才高地建设。

姚凯建议,在当前国际大格局、国内经济环境尚存在不确定因素的背景下,作为待业者,应当在不确定中寻找到确定的方向,“那就是保持信心,努力提升自身技能,努力适应社会发展”。

“而作为上海职能部门,尽快复工复产,快速实现经济的恢复和重振,修复人才对于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信心,是目前的关键。”姚凯说。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