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花费48万,长高1厘米,谁扛起了3000亿增高针市场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花费48万,长高1厘米,谁扛起了3000亿增高针市场

家长们不愿意放弃这根救命稻草。

图片来源:Unsplash-Kelly Sikkema

文|快刀财经 朱末

成年人忙于身材管理,孩子忙于身高管理。

还没到放暑假的时间,全国稍有名气的儿童内分泌科已经人满为患、一号难求,涨价到500元的特需号,也只要几秒内就能抢完。

在“起跑线论”随处可见的今天,只要能够领先,家长不会放弃任何可能的机会,即便是遗传因素占大头的身高。

毕竟,成绩可以提高,爱好可以培养,相貌可以微调,唯独身高,一旦过了发育期,基本回天无力。于是,无数医疗机构开始打着定制身高的旗号,不遗余力宣传起一种神奇的“增高针”。

所谓“增高针”,其实就是生长激素,市面上分为粉剂和水剂,水剂又分为长效水剂(一周打一次)和短效水剂(每天一次)。这些针剂售价不菲,一年的费用在5-20万元之间,即便如此,家长们依然前赴后继。

需要注意的是,生长激素不仅是受严格管控的处方药,还是兴奋剂的一种,不可轻易使用。然而,在巨大的市场需求下,家长却能轻而易举地从医院以外的诊所、中介处买到针剂。

家长急于求成的心理,也让增高针企业赚得盆满钵满,如长春高新旗下的金赛药业,在2021年营收就高达81.98亿元。另据财通证券的研报测算,2021年增高针市场的潜在规模更是达到3279亿元以上。

新华视点指出,近年来,本是主要用于矮小症的增高针有被滥用的趋势,可能带给使用者内分泌紊乱、股骨头滑脱、脊柱侧弯等健康风险。

但矛盾的是,家长们并不愿意放弃这根最后的救命稻草。只是,如此耗时、耗力、耗财,真能换来预想的结果吗?

01、千亿增高市场背后,各大药企争相入局

不管“增高针”包装得多么神乎其神,其本质就是生长激素。

生长激素最初从人类脑垂体中提取,当时仅用于治疗患有严重生长激素缺乏症的儿童。公开资料显示,1985年的春天,美国四名年轻人因注射了人类脑垂体制成的生长激素,均患上疯牛病死亡。

当年10月,美国FDA批准了生物制药公司基因泰克的重组人生长激素的销售。此后,人源生长激素被彻底抛弃,随着重组人生长激素的不断改良,适应症范围也得以逐步扩大,进入工业化阶段。

直到1998年,长春高新子公司金赛药业上市第一支重组人生长激素粉针剂,才终结了国外药企的垄断局面。很快,长春高新凭借经销的方式迅速打开市场,将国外巨头打得措手不及,一番野蛮生长后,长春高新凭借95%的国内市场份额,坐上了国内生长激素第一股的宝座。

生长激素到底有多赚钱呢?金赛药业毛利率维持在90%以上,比起茅台来也不遑多让,十年间更是实现了超过12倍的增长。

风口之下,更多药企蠢蠢欲动,试图从中分杯羹。2021年1月,科兴制药宣布将建设2000万生长激素生产线,致力提升公司生长激素产能200%;2021年11月,制药大企济川药业发布将出资20亿元与天境生物合作生产激素项目的公告。

同年3月12日,亿帆医药发布新闻稿称,其研发的长效重组人生长激素F-899已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签发的《药品临床试验批件》,有望成为更安全便捷有效的生长激素缺乏症替代疗法。

另据公开资料不完全统计,华润三九、福安药业、通化东宝、仁和药业等多家制药企业都有生长激素产品处于临床试验或研发阶段。

由于生长激素的特殊性,作为处方药,需要按照执业医师处方规范购买使用。此外,生长激素还属于肽类激素,是兴奋剂目录中所列物质之一,属于国家专门管理要求的药品,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

正因使用范围有限,销路自然也受到影响。长春高新就在接受投资调研时表示,目前公司生长激素大概30%以下在公立医院销售,70%以上在其他合作医疗机构销售,未来在民营医疗机构销售占比还会进一步提升。

一来,大型公立医院受到“药占比”等指标的限制,每次开药量较少;二来,许多公立医院受药品招标政策影响,仅可提供生长激素的部分剂型、规格药品,而民营医疗机构在采购方面受到的政策相对较少,能提供剂型、规格更为齐全的药品。

这道口子的放开,让本该受到管控的药物,开始了游离于公立医院外的“体外循环”,诊所类医疗机构与个人中介,也因此有了盈利的可乘之机。

据金赛药业的售后人员透露,从医院一次性能买到的生长激素只有几支,而通过“秘密”渠道,却能一次性拿到80多天的药量,且价格更便宜。

两相对比下,尽管知道其中或有猫腻,但求药心切的家长们,还是毫不犹豫倾斜了判断的天平。

02、产品滥用乱象重重,背后隐患不容忽视

除去经济和流通因素,影响家长决定的另一个关键因素是:增高针并不是想打就能打。

根据中华医学会《矮身材儿童诊治指南》,对矮身材儿童必须进行全面检查,明确原因,才能对症治疗。

孩子要面临的检查密集而繁琐,包括X光骨龄片、脑部核磁共振片、子宫卵巢B超、血常规、甲功能检查等。

最麻烦的是生长激素激发试验,还得住院进行。往往是检查前一天的晚上八点之后,孩子就要禁食,直到第二天一早空腹抽血测定生长激素水平;再静脉注射促进生长激素分泌的药,之后每半小时采血一次,一共四次,分别再测生长激素水平;第三天则要换一种药物注射,再重复一遍第二天的流程。

只有生长激素峰值小于10ng/ml,才会被诊断为生长激素缺乏。但更多的孩子并不符合,往往被下的诊断是特发性矮小,特发性矮小是一种目前病因尚未明确的身材矮小疾病,而其确诊标准中最重要的一条是:要排除生长激素缺乏症病因。

既然不符条件,医生自然不会开具处方,能够大开方便的诊所类医疗机构与个人中介,成了“及时雨”。

家长晒出的“囤货”

不少医疗机构经常会搬出“金球之王”梅西的案例,来劝说还在犹豫和观望的家长,其13岁时身高只有140cm,被诊断出发育荷尔蒙缺乏。幸而看好梅西潜力的巴萨俱乐部资助了梅西,每月定时注射生长激素,梅西才得以在治疗下长到169cm,成为闪耀明星。

但这个故事里,隐瞒了最重要的一点,与生长激素缺乏症患者不同,并非所有特发性矮小患者都能因生长激素治疗而增加身高,结果因人而异,只能听天由命。

而超适应症使用生长激素背后的隐患,却被刻意掩盖了。很多孩子在使用生长激素后,轻则出现疲劳、乏力、虚胖等症状,重则患上内分泌紊乱、股骨头滑脱、脊柱侧弯、糖尿病等问题,部分并发症终身不可逆。

但利益足以使人铤而走险。当前,包括长春高新在内的生长激素企业,都在积极寻求与门诊机构的排他性合作,其用意不言而喻。

据新华社报道,不少生长激素药厂和医药代表会用高额回扣来说动儿科医生,有些医药代表甚至自己穿上白大褂,在临床上代替医生开药。

2016年,知名儿科教授叶义言曝光长沙贝诺医院对儿童滥用生长激素,而后被强行辞退,叶教授向媒体疾呼,如不经过仔细评估,就给孩子打生长激素,才是耽误一辈子。随后,长沙市卫生局对此进行详细摸底调查,并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专项整治。

图/湖南都市

而据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对523例身材矮小的病因分析报告指出,只有21.99%的孩子是生长激素缺乏,其他孩子根本没有必要使用生长激素,强行使用,反而适得其反。

当局者迷,只要需求客观存在,灰色地带就不会消失。注射生长激素更像是一场金钱和心态的赌博,为了孩子的前程,不敢不拼,更不敢停药。

03 增高针不是“神药”,身高决定不了命运

男人的面子、女人的颜值、老人的健康、孩子的未来,被称为消费品投资的四大黄金法则,此言不虚。

据新华社报道,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内分泌科曾接诊了一位病急乱投医的妈妈王女士,王女士因为担心儿子身高偏矮,陆续在各种“身高促进门诊”就诊,一年下来花了48万元,结果儿子只长高了1厘米。

事实上,注射生长激素,远非普通家庭所能承受。以80斤左右的儿童注射金赛药业的生长激素为例,一个月注射粉针、水针和长效水针的费用分别为2000元、6000元、9000元左右。

精明的厂商深谙推销之法。传统的粉针需要注射器,孩子往往会被恐惧感劝退而无法坚持,水针却可以搭配隐形电子注射笔使用,本着再苦也不能苦孩子的想法,家长通常会倾向选择更贵的水针。

如果遇上有性早熟的情况,则需要另外注射抑制剂,就得再加上每月1200-1300元的抑制针费用,打针时常通常在2-5年。

在知乎上有关生长激素的讨论中,很多家长的神经都长期处于紧绷状态。孩子没长高的时候担心没效果,长高了又要顾虑副作用,长此以往,大人孩子都被折腾得疲惫不堪。

至于效果,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有人打了半年的针,孩子的身高完全没有变化,体重却激增了二十斤,视觉上反而更矮了;有人选择一路坚持下去,不惜辞去工作专心护理,孩子最终长高了10厘米,虽然代价很大,但终于获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

也有人在打针的前两个月,飞快长高了3公分,但之后的几个月只有毫米级的缓慢增速,不安的气氛弥漫在整个家庭,孩子因此变得沉默寡言,十分抗拒去医院复查,各有各的苦水。

事实上,发展到今天,中国儿童的身高已经有了明显改善和提高,身材矮小发生率快速下降。2020年发表在《柳叶刀》上的一项研究指出,在过去35年间,中国男孩身高增长率居世界首位,增长超过7厘米,女性则位居世界第三。

明明青少年身高处于历史高位,却反而成了家长们的“心病”。只要自己孩子的身高在同龄人中处于“下风”,便说不出的着急,身高渐渐从一个生理指标,变成了一种竞争力。

“身高是一个人的门面,是很多工作的必要门槛,影响伴随一生,和矮比起来,花钱算什么,副作用算什么。”在摸底调查中,家长们对增高针依然狂热。

由此可见,这种经家长自发生产,又被商家引导放大的身高焦虑,还将继续蔓延下去。尽管科学早已证明,身高60%-70%是由基因决定的,剩下的30%-40%才是后天因素,而后天因素完全是可以通过运动、饮食、睡眠来调整的。

生长激素并非洪水猛兽,但也绝非灵丹妙药,身高决定不了命运,人的成就也不会被身高所左右。

道理都懂,无奈怎么也叫不醒装睡的家长们。

参考资料:

1.南方周末《从“买厕纸钱”到百亿规模:“增高针”的来龙去脉》

2.中国新闻周刊《跟矮比起来,谁还在乎增高针的副作用》

3.红星资本局《起底3000亿增高针市场:龙头企业年入百亿,有家庭一年花费48万》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花费48万,长高1厘米,谁扛起了3000亿增高针市场

家长们不愿意放弃这根救命稻草。

图片来源:Unsplash-Kelly Sikkema

文|快刀财经 朱末

成年人忙于身材管理,孩子忙于身高管理。

还没到放暑假的时间,全国稍有名气的儿童内分泌科已经人满为患、一号难求,涨价到500元的特需号,也只要几秒内就能抢完。

在“起跑线论”随处可见的今天,只要能够领先,家长不会放弃任何可能的机会,即便是遗传因素占大头的身高。

毕竟,成绩可以提高,爱好可以培养,相貌可以微调,唯独身高,一旦过了发育期,基本回天无力。于是,无数医疗机构开始打着定制身高的旗号,不遗余力宣传起一种神奇的“增高针”。

所谓“增高针”,其实就是生长激素,市面上分为粉剂和水剂,水剂又分为长效水剂(一周打一次)和短效水剂(每天一次)。这些针剂售价不菲,一年的费用在5-20万元之间,即便如此,家长们依然前赴后继。

需要注意的是,生长激素不仅是受严格管控的处方药,还是兴奋剂的一种,不可轻易使用。然而,在巨大的市场需求下,家长却能轻而易举地从医院以外的诊所、中介处买到针剂。

家长急于求成的心理,也让增高针企业赚得盆满钵满,如长春高新旗下的金赛药业,在2021年营收就高达81.98亿元。另据财通证券的研报测算,2021年增高针市场的潜在规模更是达到3279亿元以上。

新华视点指出,近年来,本是主要用于矮小症的增高针有被滥用的趋势,可能带给使用者内分泌紊乱、股骨头滑脱、脊柱侧弯等健康风险。

但矛盾的是,家长们并不愿意放弃这根最后的救命稻草。只是,如此耗时、耗力、耗财,真能换来预想的结果吗?

01、千亿增高市场背后,各大药企争相入局

不管“增高针”包装得多么神乎其神,其本质就是生长激素。

生长激素最初从人类脑垂体中提取,当时仅用于治疗患有严重生长激素缺乏症的儿童。公开资料显示,1985年的春天,美国四名年轻人因注射了人类脑垂体制成的生长激素,均患上疯牛病死亡。

当年10月,美国FDA批准了生物制药公司基因泰克的重组人生长激素的销售。此后,人源生长激素被彻底抛弃,随着重组人生长激素的不断改良,适应症范围也得以逐步扩大,进入工业化阶段。

直到1998年,长春高新子公司金赛药业上市第一支重组人生长激素粉针剂,才终结了国外药企的垄断局面。很快,长春高新凭借经销的方式迅速打开市场,将国外巨头打得措手不及,一番野蛮生长后,长春高新凭借95%的国内市场份额,坐上了国内生长激素第一股的宝座。

生长激素到底有多赚钱呢?金赛药业毛利率维持在90%以上,比起茅台来也不遑多让,十年间更是实现了超过12倍的增长。

风口之下,更多药企蠢蠢欲动,试图从中分杯羹。2021年1月,科兴制药宣布将建设2000万生长激素生产线,致力提升公司生长激素产能200%;2021年11月,制药大企济川药业发布将出资20亿元与天境生物合作生产激素项目的公告。

同年3月12日,亿帆医药发布新闻稿称,其研发的长效重组人生长激素F-899已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签发的《药品临床试验批件》,有望成为更安全便捷有效的生长激素缺乏症替代疗法。

另据公开资料不完全统计,华润三九、福安药业、通化东宝、仁和药业等多家制药企业都有生长激素产品处于临床试验或研发阶段。

由于生长激素的特殊性,作为处方药,需要按照执业医师处方规范购买使用。此外,生长激素还属于肽类激素,是兴奋剂目录中所列物质之一,属于国家专门管理要求的药品,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

正因使用范围有限,销路自然也受到影响。长春高新就在接受投资调研时表示,目前公司生长激素大概30%以下在公立医院销售,70%以上在其他合作医疗机构销售,未来在民营医疗机构销售占比还会进一步提升。

一来,大型公立医院受到“药占比”等指标的限制,每次开药量较少;二来,许多公立医院受药品招标政策影响,仅可提供生长激素的部分剂型、规格药品,而民营医疗机构在采购方面受到的政策相对较少,能提供剂型、规格更为齐全的药品。

这道口子的放开,让本该受到管控的药物,开始了游离于公立医院外的“体外循环”,诊所类医疗机构与个人中介,也因此有了盈利的可乘之机。

据金赛药业的售后人员透露,从医院一次性能买到的生长激素只有几支,而通过“秘密”渠道,却能一次性拿到80多天的药量,且价格更便宜。

两相对比下,尽管知道其中或有猫腻,但求药心切的家长们,还是毫不犹豫倾斜了判断的天平。

02、产品滥用乱象重重,背后隐患不容忽视

除去经济和流通因素,影响家长决定的另一个关键因素是:增高针并不是想打就能打。

根据中华医学会《矮身材儿童诊治指南》,对矮身材儿童必须进行全面检查,明确原因,才能对症治疗。

孩子要面临的检查密集而繁琐,包括X光骨龄片、脑部核磁共振片、子宫卵巢B超、血常规、甲功能检查等。

最麻烦的是生长激素激发试验,还得住院进行。往往是检查前一天的晚上八点之后,孩子就要禁食,直到第二天一早空腹抽血测定生长激素水平;再静脉注射促进生长激素分泌的药,之后每半小时采血一次,一共四次,分别再测生长激素水平;第三天则要换一种药物注射,再重复一遍第二天的流程。

只有生长激素峰值小于10ng/ml,才会被诊断为生长激素缺乏。但更多的孩子并不符合,往往被下的诊断是特发性矮小,特发性矮小是一种目前病因尚未明确的身材矮小疾病,而其确诊标准中最重要的一条是:要排除生长激素缺乏症病因。

既然不符条件,医生自然不会开具处方,能够大开方便的诊所类医疗机构与个人中介,成了“及时雨”。

家长晒出的“囤货”

不少医疗机构经常会搬出“金球之王”梅西的案例,来劝说还在犹豫和观望的家长,其13岁时身高只有140cm,被诊断出发育荷尔蒙缺乏。幸而看好梅西潜力的巴萨俱乐部资助了梅西,每月定时注射生长激素,梅西才得以在治疗下长到169cm,成为闪耀明星。

但这个故事里,隐瞒了最重要的一点,与生长激素缺乏症患者不同,并非所有特发性矮小患者都能因生长激素治疗而增加身高,结果因人而异,只能听天由命。

而超适应症使用生长激素背后的隐患,却被刻意掩盖了。很多孩子在使用生长激素后,轻则出现疲劳、乏力、虚胖等症状,重则患上内分泌紊乱、股骨头滑脱、脊柱侧弯、糖尿病等问题,部分并发症终身不可逆。

但利益足以使人铤而走险。当前,包括长春高新在内的生长激素企业,都在积极寻求与门诊机构的排他性合作,其用意不言而喻。

据新华社报道,不少生长激素药厂和医药代表会用高额回扣来说动儿科医生,有些医药代表甚至自己穿上白大褂,在临床上代替医生开药。

2016年,知名儿科教授叶义言曝光长沙贝诺医院对儿童滥用生长激素,而后被强行辞退,叶教授向媒体疾呼,如不经过仔细评估,就给孩子打生长激素,才是耽误一辈子。随后,长沙市卫生局对此进行详细摸底调查,并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专项整治。

图/湖南都市

而据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对523例身材矮小的病因分析报告指出,只有21.99%的孩子是生长激素缺乏,其他孩子根本没有必要使用生长激素,强行使用,反而适得其反。

当局者迷,只要需求客观存在,灰色地带就不会消失。注射生长激素更像是一场金钱和心态的赌博,为了孩子的前程,不敢不拼,更不敢停药。

03 增高针不是“神药”,身高决定不了命运

男人的面子、女人的颜值、老人的健康、孩子的未来,被称为消费品投资的四大黄金法则,此言不虚。

据新华社报道,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内分泌科曾接诊了一位病急乱投医的妈妈王女士,王女士因为担心儿子身高偏矮,陆续在各种“身高促进门诊”就诊,一年下来花了48万元,结果儿子只长高了1厘米。

事实上,注射生长激素,远非普通家庭所能承受。以80斤左右的儿童注射金赛药业的生长激素为例,一个月注射粉针、水针和长效水针的费用分别为2000元、6000元、9000元左右。

精明的厂商深谙推销之法。传统的粉针需要注射器,孩子往往会被恐惧感劝退而无法坚持,水针却可以搭配隐形电子注射笔使用,本着再苦也不能苦孩子的想法,家长通常会倾向选择更贵的水针。

如果遇上有性早熟的情况,则需要另外注射抑制剂,就得再加上每月1200-1300元的抑制针费用,打针时常通常在2-5年。

在知乎上有关生长激素的讨论中,很多家长的神经都长期处于紧绷状态。孩子没长高的时候担心没效果,长高了又要顾虑副作用,长此以往,大人孩子都被折腾得疲惫不堪。

至于效果,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有人打了半年的针,孩子的身高完全没有变化,体重却激增了二十斤,视觉上反而更矮了;有人选择一路坚持下去,不惜辞去工作专心护理,孩子最终长高了10厘米,虽然代价很大,但终于获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

也有人在打针的前两个月,飞快长高了3公分,但之后的几个月只有毫米级的缓慢增速,不安的气氛弥漫在整个家庭,孩子因此变得沉默寡言,十分抗拒去医院复查,各有各的苦水。

事实上,发展到今天,中国儿童的身高已经有了明显改善和提高,身材矮小发生率快速下降。2020年发表在《柳叶刀》上的一项研究指出,在过去35年间,中国男孩身高增长率居世界首位,增长超过7厘米,女性则位居世界第三。

明明青少年身高处于历史高位,却反而成了家长们的“心病”。只要自己孩子的身高在同龄人中处于“下风”,便说不出的着急,身高渐渐从一个生理指标,变成了一种竞争力。

“身高是一个人的门面,是很多工作的必要门槛,影响伴随一生,和矮比起来,花钱算什么,副作用算什么。”在摸底调查中,家长们对增高针依然狂热。

由此可见,这种经家长自发生产,又被商家引导放大的身高焦虑,还将继续蔓延下去。尽管科学早已证明,身高60%-70%是由基因决定的,剩下的30%-40%才是后天因素,而后天因素完全是可以通过运动、饮食、睡眠来调整的。

生长激素并非洪水猛兽,但也绝非灵丹妙药,身高决定不了命运,人的成就也不会被身高所左右。

道理都懂,无奈怎么也叫不醒装睡的家长们。

参考资料:

1.南方周末《从“买厕纸钱”到百亿规模:“增高针”的来龙去脉》

2.中国新闻周刊《跟矮比起来,谁还在乎增高针的副作用》

3.红星资本局《起底3000亿增高针市场:龙头企业年入百亿,有家庭一年花费48万》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