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清流工作室 梁耀丹
主编|赵妍
在遭多国政府调查的第四年后,全球矿业巨头嘉能可终于按捺不住了。
5月24日,嘉能可宣布,承认此前贿赂和操纵市场价格的罪行,与美国、英国和巴西三国政府达成了和解,并接受了高达1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00亿)的罚款。
嘉能可发家于瑞士,目前是全球最大的大宗商品交易商,也是全球最大锌生产商、第三大铜矿开采商以及最大钴供应商。在年初“史诗级”伦镍大战中,嘉能可被传闻“逼空青山控股”,而在国内备受关注。
令人震惊的是,上述嘉能可承认的罪行显示,这家矿业巨头行贿史至少长达十年,贿赂的政府官员来自7个国家——包括尼日利亚、喀麦隆、科特迪瓦、赤道几内亚、巴西、委内瑞拉和刚果民主共和国。
清流工作室获得的美国法院文件显示,这起惊天的行贿案背后还有更多细节:例如,嘉能可往往通过中介来行贿各国政府官员,行贿金额甚至高达获利的一半;嘉能可曾行贿买通了法官,从而在一起官司中胜诉;在行贿过程中,嘉能可与中介常常使用“暗号”,有时候还通过虚开发票、将行贿款包装成其它款项的方式来掩饰贿赂行为。
此外,在美国市场,嘉能可还曾于2011年至2019年期间操纵了燃油评估价格。法院文件显示,为达到这一目的,嘉能可的员工曾多次故意提供错误的报价和市场行情给价格评估机构以及记者。
行贿全球7个国家政府官员
截至目前,嘉能可业务遍布35个国家,全球范围内具有超过40个办事处。不过,根据法院文件,嘉能可向多国官员行贿则主要是通过在英国的子公司来完成的,并且主要集中在石油业务。
清流工作室注意到,嘉能可贿赂多国官员的过程,大多是通过中介来进行的。
在尼日利亚,从2007年到2018年期间,嘉能可跟中介公司签订了多项协议,根据协议条款,中介公司获得了一笔费用。这些费用主要用于两个方面:一是作为嘉能可向尼日利亚国有控股公司——尼日利亚国家石油公司采购石油产品的中介;二是充当嘉能可的幌子,从尼日利亚国家石油公司购买原油货物再转售给嘉能可。
2007年到2014年间,嘉能可向尼日利亚中介支付了超过5200万美元,这些资金的用途就是行贿,从而获得采购尼日利亚国家石油公司原油的合同。最终,因为这些贿赂,嘉能可获得了大约为1.24亿美元的利润。
在此过程中,嘉能可频繁地和中介通过“暗号”来讨论行贿的内容,如将贿赂行为称为“文件”(filings)、“报纸”(newspapers)、“期刊”(journals)或“页面”(pages)等。
例如,在2012年2月9日左右,中介写给嘉能可英国子公司雇员的邮件中,使用“文件”的暗号代指获得新原油合同所需的贿赂,中介写道,“我们的文件必须在周一召开会议,这是非常紧急的。”之后,嘉能可雇员在高管批准后,向中介支付了105万美元用于行贿,用来获取一份原油合同。
而尼日利亚的某些官员显然也对这类型的贿赂习以为常。2014年9月25日左右,根据中介向嘉能可员工发送的邮件,一名尼日利亚的官员要求尼日利亚国家石油公司所有公司或客户为一名尼日利亚高级官员的连任竞选提供30万美元的“预付款”,用来换取接收原油货物。
类似的剧情,也在喀麦隆,科特迪瓦和几内亚、巴西这几个国家上演——嘉能可通过中介,向这些国家与国有控股企业相关的官员行贿。
在喀麦隆,嘉能可向中介支付了超过2100万美元的贿赂款,最终获得6700万美元的利润;
在赤道几内亚,嘉能可支付给中介150多万美元,最终获得了双倍的报酬——超过300万美元的利润;行贿回报最为“划算”的国家堪属科特迪瓦,嘉能可仅仅支付了超过400万美元的贿赂款,就获得了超过3000万美元的利润;
在巴西,嘉能可则向中介支付了14.7万美元的贿赂款,虽然法院文件未透露嘉能可最终获利金额,但显示这笔14.7万的款项中,中介打款给三位巴西官员后,自己抽取了3.6万美元的回报。
在委内瑞拉,嘉能可行贿是为了追回货款。委内瑞拉石油公司是委内瑞拉的国有企业,嘉能可向委内瑞拉石油公司购买或出售石油产品,但委内瑞拉石油公司却经常没有按时支付嘉能可货款。
截至2011年,委内瑞拉石油公司欠嘉能可数百万美元的费用。为了早点拿回货款,从2012年至2014年,嘉能可一共向中介支付了129万美元用于贿赂委内瑞拉官员,以获得委内瑞拉石油公司的优先付款权。最终,嘉能可从委内瑞拉石油公司获得了约1198万美元的付款。
在刚果民主共和国,嘉能可行贿则是为了逃避政府的审计。刚果民主共和国政府常对该国境内的采矿业务进行审计,例如公司的税收和强制性雇主缴款有关的调查。这些审计经常给嘉能可带来巨额罚款和成本。2010年至2013年,嘉能可通过向中介支付约2750万美元的贿赂款,最终获得了至少4300万美元利润回报。
另外,2010 年 11 月,一家医疗服务机构向位于刚果民主共和国的嘉能可子公司提起了 1600万美元的违约诉讼。嘉能可的中介在咨询了一位政府官员后,给嘉能可的一位高管发了一封电子邮件表示,只要有足够的“弹药”,就能使事态对公司有利。最终,嘉能可向中介支付了50万美元的“弹药”,而中介随后也会见了该案件的法官。
事成后,中介向嘉能可汇报:“一切都在控制之中”。果然,2011 年 1 月,嘉能可在这起案件中胜诉,最终摆脱了1600万美元的违约金。
不过,嘉能可与中介的合作也有不尽人意的时候。2011 年,嘉能可一家重要子公司的高管在伦敦会见了尼日利亚政府官员以及中介机构,讨论一项合作协议,这个协议将允许嘉能可从尼日利亚购买精炼原油。
起初,嘉能可的高管同意通过中介支付1400万美元——其中一些资金将被用作贿赂。在嘉能可 2011年3月汇出1400万后,中介提取了100万美元作为贿赂款给了尼日利亚官员。但后来,嘉能可决定终止这项行动时,中介却只退回了800万美元,其余500万美元就这样打了水漂。
为操控油价爆“假料”
然而,嘉能可的罪行却不仅限于贿赂官员。
作为全球最大的大宗商品交易商,嘉能可经营着大宗商品贸易业务,其中就包括燃料油贸易。
而根据法院文件,嘉能可的交易员曾密谋操纵美国石油基准价格,对以这些价格为基准的相关交易利润造成影响。
法院文件显示,大约在2011年1月至2019年8月期间,嘉能可的员工被指示在标普全球普氏公司(S&P Global Platts,下称“普氏”)用来设定利率的每日交易窗口中进行出价和报价,人为推高或降低普氏的评估价格。
普氏是一家专注于能源、金属和农产品的金融数据供应商,该公司从交易商那里收集交易价格数据,用来评估一些实物商品的每日市场价格。
普氏使用收市估价机制(Market on Close)来评估全球主要商品价格,买家和卖家在规定的时间段内(即“普氏窗口”)向普氏提交买卖询盘,普氏窗口关闭后,普氏会对所有最终的报价进行一个统计,然后算出一个最终的价格。此外,普氏也会向市场参与者征集有关当前市场状况的信息。
而正是这种价格评估机制,被嘉能可钻了空子,从而人为地操纵了“洛杉矶港的 380 CST 中间燃料油”和“休斯顿港的 RMG 380 燃料油”的两个燃油的基准价格。
在定价日时,嘉能可的交易员往往故意向普氏提交不合理的报价,从而达到压低或提高燃料油价格的目的。比如,需要跟其它公司购买燃料油时,嘉能可就通过报价故意把价格压低,从而节省成本;需要向其它公司出售燃料油时,嘉能可又通过报价故意把价格抬高,从而提高利润。
为了影响定价,嘉能可还故意向普氏的记者提供错误的市场行情。
例如,在2014年10月27日上午,即定价日的第一天,嘉能可的一位营销人员就收到了高管的信息——“确保你开始谈论市场是下行的”。该营销人员回复:“好的,今天我提供(市场)很难。”随后,在从那天开始的三个定价日中,营销人员均不断向记者“爆假料”,强调洛杉矶船用燃料油价格预计走低,市场供过于求。最终,洛杉矶船用燃料油价格从每公吨435美元下调到最终评估的每公吨409美元。
根据美国法院提供的嘉能可认罪协议,在操纵燃油基准价格期间,嘉能可约非法获利1.8亿美元。
未来仍面临指控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目前嘉能可已经与美国、英国和巴西三国政府达成和解,但仍然面临瑞士和荷兰当局的调查,调查时间和结果仍不确定。
清流工作室注意到,事实上,最早在2018年7月,嘉能可就在官网宣告收到了来自美国司法部的传票。
2019年4月,嘉能可正式被美国监管机构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调查;当年年底,英国重大欺诈办公室又针对嘉能可商业行为涉嫌贿赂启动了调查。
纵观嘉能可发家史,其创始人正是以“漠视规则”而闻名的。
嘉能可的创始人为马克·里奇(Marc Rich)。纽约交易员出身的马克·里奇剑走偏锋,偏爱与美国有贸易冲突的国家进行交易,比如伊朗、古巴、利比亚等。马克·里奇不断地从这些美国被明令禁止进行贸易往来的国家买入廉价石油,再高价出售,这也为他后来违反美国的禁令而被通缉埋下了伏笔。
1974年,里奇在瑞士建立了嘉能可的前身。起初,这家公司涉足石油行业,并开创了石油现货交易市场。在1970年代爆发的石油危机中,该公司通过绕过禁令,利用石油套利交易,迅速成为世界首屈一指的石油巨头。里奇也因此得到“石油之王”的称号。之后,该公司通过又并购将业务版图扩张至农业和矿业。
1993年,马克·里奇将持有的公司股份出售给公司管理层及主要雇员,随后公司更名为嘉能可。
之所以与公司“划清界限”,是因为在此之前,美国监察机构以偷税漏税、参与伪证、电汇诈骗、敲诈勒索、违法禁运条例等65项罪名指控马克·里奇。而潜逃至瑞士的马克·里奇也因此登上FBI最高通缉令近20年,直至2001年才得到美国时任总统克林顿赦免。
不过,在后来继任者的带领下,嘉能可却不断发展壮大,最终从一家瑞士石油贸易商进化为全球大宗商品全产业链巨头。目前,现在,嘉能可已是是瑞士收入最高的企业,营收规模超过雀巢公司、诺华制药和瑞银集团。
值得注意的是,据媒体报道,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或是为了让员工严守秘密,嘉能可一般从应届大学生中吸收新人,在企业内部自行培养,从而使得交易员尽量避开外界关注,并对嘉能可保持较高的职业忠诚度。与之相应的是,除非交易员主动离职,嘉能可也几乎从不辞退员工,即便是在市况极其惨淡之时。
今年以来,嘉能可频繁进入中国投资者的视线。3月份,青山控股遭遇伦镍史诗级逼空,有传闻称嘉能可就是逼空的主角,但被嘉能可否认。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