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广州白云棠涌、黄边、五龙岗片旧改策划方案通过
近日,广州市城市更新片区策划方案联审会暨专家评审会召开,广州市相关职能部门及专家会议审议通过了《白云区新市棠涌村片区策划方案》、《白云区黄边村片区策划方案》、《白云区五龙岗村片区策划方案》。

会议针对各项目片区策划方案中的规划方案用地布局、古树名木、大树老树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等提出了宝贵的优化提升的修改意见。
这意味着,广州市继大拆大建、项目评审和自查等纠偏工作后,正式公开重启未批复项目的报批工作。
据了解,今年 2 月份广州市城领会出具《10 个区已开展前期工作的旧村项目推进意见》后,不少旧改项目开始启动了旧村方案编制上报等工作,但由于各种问题,重启的项目数量偏少。
此次重启方案审议,对目前在报方案的继续推进 / 研究项目来说意义重大,同时也印证了广州城市更新未暂停,将继续稳妥有序实施。
另外,本次通过审议的三个村,均属于广州旧改项目中的稳妥推进项目,也是白云区纳入 " 三年计划 " 中仅有的三个项目。
其中,黄编村位于广州设计之都规划范围内,预计将由本土国企白云城投对接改造。
棠涌村位于白云中南部,附近规划有广州核心枢纽白云站,预计将由本土国企白云公资对接改造。
五岗村位于钟落潭镇,在美丽健康产业园规划范围,预计将由国企白云公资对接改造。
02.广州将实施差别化弹性入户政策
5月31日,《广州市人口发展及社会领域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十四五”规划》(下称《规划》)在广州市人民政府官网发布,为今后五年全市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构建高质量现代化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划定“路线图”。
《规划》着眼于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可及,推动非基本公共服务适当普惠,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根据《规划》,预计到2025年,全市户籍人口约1120万人,年均增长率为2.6%;常住人口约2100万人,年均增长率为2.4%;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87%。
具体内容中,《规划》提出,将逐步提升外围城区常住人口占比、积极探索试行育儿假制度、实施差别化弹性入户政策等。
为保持国家中心城市人口势能,《规划》提出,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完善迁入户政策体系,逐步放宽入户限制,实施差别化弹性入户政策,促进劳动力要素有序流动。
“差别化弹性入户政策”,即:为打造更具吸引力和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广州研究制定的在市内不同区域间实施差别化的入户政策,以吸引更多年轻、高素质的工匠型人才到广州市郊区新区工作生活,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人口空间新格局也将在“十四五”期间塑造。《规划》明确,广州将在“十四五”期间推动城市副中心承载中心城区功能外溢,积极引导人口向新区郊区集聚,增强新城区人口经济承载能力。
预计到2025年,中心城区(荔湾区、越秀区、海珠区、天河区)常住人口约675万人,外围城区(白云区、黄埔区、番禺区、花都区、南沙区、增城区、从化区)常住人口约1425万人。逐步提升外围城区常住人口占比,较2020年增加约1.79个百分点。
03. 南沙明珠湾区跨江通道即将开建
近日,南沙明珠湾区跨江通道工程(首期段)设计施工总承包招标结果出炉,由中铁隧道局超28亿元竞标成功。
明珠湾区跨江通道,北起慧谷环市大道,线路由北向南依次经蕉门水道、灵山岛尖(屯田路)、上横沥水道、横沥岛尖(星灿路)、下横沥水道后,南接珠江东组团(宝成围路)。
隧道主线道路等级为主干路,全长5.67km,双向六车道规模,设计速度50km/h,通行各类客运交通。隧道沿线串联慧谷、灵山、横沥以及珠江东四大组团,通过设置出入口匝道为各组团提供高效的交通联系。
此次招标建设的首期段范围为江灵南路~大元路,道路等级为主干路,双向六车道规模,设计速度50km/h,全长1.09km,通行各类客运交通。
“明珠湾区跨江通道”项目的建设,不仅将打破蕉门水道以及上、下横沥水道对明珠湾起步区内部各区块之间联系的屏障,加强内部各片区之间的交通联系及与对外通道的衔接,更是为了实现高标准建设明珠湾-蕉门河这一城市服务核心功能承载区,适应城市集聚发展的要求。
根据公告显示,项目开标后预计1-2个月内动工建设,明珠湾跨江通道(首期段)预计在2025年7月前建成通车。如此交通利好之下,未来南沙各区块间联系将更加紧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