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回顾】城市之殇——“7.21”北京特大暴雨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回顾】城市之殇——“7.21”北京特大暴雨

2012年7月21日,北京暴雨疯狂肆虐,雨量历史罕见。全市受灾人口达190万人,其中79人遇难,经济损失近百亿元。

2012年7月21日,北京特大暴雨。图片来源:网络

11个气象站点雨量突破极值 “七下八上”威力尽显

气象观测显示,本次暴雨除延庆外,北京90%以上的行政区域降雨量都在100毫米以上,全市平均降雨达190.3毫米。11个气象站观测到的雨量突破了建站以来的历史极值,部分地区一天降雨量达到甚至超过了年平均降雨量。有记录的最大降雨量出现在房山区河北镇,为460毫米,达到了特大暴雨量级。

本次暴雨过程中的短时雨强也同样惊人。气象上规定,24小时降水量为50毫米或以上的强降雨称为“暴雨”,但在刚刚过去的721暴雨中,北京有些地区一小时内的降雨量就超过了50毫米,平谷挂甲峪更是高达100毫米,雨强之大超乎想象。

受强降雨影响,首都机场21日全天共取消航班571架次,延误航班701架次,最高峰时有近8万人滞留机场。暴雨还导致京港澳高速公路出京方向17.5公里处的南岗洼铁路桥下严重积水,积水最严重时,被淹路段长约900米,平均水深4米,最深处6米,桥下积水20余万立方米犹如水库,81辆汽车被困水下。

这场暴雨历史罕见,由于雨量大,雨势强,北京出现严重城市内涝,部分中小河流和水库出现汛情。据北京市防汛抗旱指挥部消息,截至8月5日,北京区域内共发现79具遇难者遗体,全市受灾人口达190万人,因灾造成经济损失近百亿元。

城市之殇——“7.21”北京特大暴雨


(北京7月21日10时至22日06时降水量分布图)

雨量大、雨势强、范围广、影响重 有些“超乎想象”

21日当天北京大雨倾盆、四处“汪洋”,而20日和22日前后两天北京的天气却非常晴好,有一些网友不理解,为何降雨不是相对持续,而是这种短时间内变化极大的突发性强降雨?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孙军表示,暴雨的首要因素是水汽条件充足,但有了充足的水汽也只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必须出现一个天气系统,能使得这个地区的暖湿气流上升,才会产生降水。此次北京等地强降雨就是这种情况,在冷空气东移南下和较强天气系统的作用下水汽产生剧烈上升运动,再加上大气层结极不稳定,上升运动就越发剧烈,水汽凝结速度加快,同时空气近饱和,导致降雨效率极高。

孙军回忆道:去年6月23日,北京同样出现了一次较大暴雨过程,城区平均73毫米,局地也出现超过100毫米的降雨,最大达215毫米。局部最大雨强每小时128毫米,甚至超过这次过程。但那次降雨时间更短,暴雨过程分布也并不均匀,只有个别站点出现了100毫米以上的降雨,而且主要集中在城区;而这次除延庆外,北京90%以上的行政区域降雨量都在100毫米以上,市平均雨量也远超去年。此外,近几年,北京也都发生了几次局地100毫米以上的降雨过程。

总体来说,此次北京“7·21”暴雨具有雨量大、雨势强、范围广、影响重的特点,部分地区一天降雨量甚至达到或超过了年平均降雨量,这些都是“极端性”的体现,在北京历史上极为罕见。

极端天气标准并不因此次暴雨过程被拉高

近年来我们总是在说“极端天气”,究竟什么样的情况下才能定义为“极端天气”?

孙军介绍,气象上对极端天气有一套自己的标准和资料处理方法,从公众角度简单理解,“极端”意味着罕见,发生概率较小。以暴雨为例,对于某一地区而言,自从有气象资料以来,它会积累一定时间序列的暴雨观测数据,如果某一次出现的降雨量处在历史出现暴雨大值5%这个值的范围之内,就可以称为极端天气。

而针对这次北京遭遇如此罕见的暴雨过程,孙军表示,如果这种强降雨过程在以后时间内经常出现,那么有可能标准会被拉高。但只是偶尔有一次过程,并不足以拉高“极端天气”的标准。

暴雨预报难度大 气象部门滚动服务全力应对

针对这次暴雨过程,北京市气象局对这次的预报起报较早,20日曾两次发布专题预报,指出21日傍晚到夜间有暴雨,部分地区可能为大暴雨。21日,市气象台一天连发五个预警,18时30分暴雨预警级别上升到橙色,并先后启动四级至二级应急响应,加强值守,靠前指挥,滚动服务。

期间,市气象台向市委、市政府、市防汛办及交管局等有关部门发布重要天气报告5期,发布全市部分气象观测站雨量表及全市雨量分布图18次,并与市地研所联合发布了地质灾害三级预警。针对灾情最重的房山区,区气象局采取每小时电话汇报一次、每3小时更新一次的方式向区委区政府汇报情况。

此外,部门应急联动也迅速启动。市政府和各区县政府根据预报、预警信号级别及时反应,快速联动,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和处置暴雨带来的各种影响。

中央气象台从20日下午就开始发布暴雨蓝色预警,21日中午升级为黄色,加强加密与各省市区会商,提醒发布预警。总的来说气象部门对这次过程预警发布是比较早的,预警级别也是比较高的。

结语:

北京“7.21”特大暴雨让人们印象深刻,一场天灾给首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在遇难人当中,他们或正值春年华,或处于事业发展的黄金时期,而突如其来的灾难中断了他们未走的前路,未来的种种美好化为幻影,生命的陨落令人叹息。

面对大自然或许我们都是渺小的,但在这样一个气象灾害日益多发,造成的灾情日益严重的时代,建立“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气象防灾减灾体系,提高每个人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却是可行且刻不容缓的。

来源:中国天气网

原标题:城市之殇——“7.21”北京特大暴雨

最新更新时间:07/20 15:55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回顾】城市之殇——“7.21”北京特大暴雨

2012年7月21日,北京暴雨疯狂肆虐,雨量历史罕见。全市受灾人口达190万人,其中79人遇难,经济损失近百亿元。

2012年7月21日,北京特大暴雨。图片来源:网络

11个气象站点雨量突破极值 “七下八上”威力尽显

气象观测显示,本次暴雨除延庆外,北京90%以上的行政区域降雨量都在100毫米以上,全市平均降雨达190.3毫米。11个气象站观测到的雨量突破了建站以来的历史极值,部分地区一天降雨量达到甚至超过了年平均降雨量。有记录的最大降雨量出现在房山区河北镇,为460毫米,达到了特大暴雨量级。

本次暴雨过程中的短时雨强也同样惊人。气象上规定,24小时降水量为50毫米或以上的强降雨称为“暴雨”,但在刚刚过去的721暴雨中,北京有些地区一小时内的降雨量就超过了50毫米,平谷挂甲峪更是高达100毫米,雨强之大超乎想象。

受强降雨影响,首都机场21日全天共取消航班571架次,延误航班701架次,最高峰时有近8万人滞留机场。暴雨还导致京港澳高速公路出京方向17.5公里处的南岗洼铁路桥下严重积水,积水最严重时,被淹路段长约900米,平均水深4米,最深处6米,桥下积水20余万立方米犹如水库,81辆汽车被困水下。

这场暴雨历史罕见,由于雨量大,雨势强,北京出现严重城市内涝,部分中小河流和水库出现汛情。据北京市防汛抗旱指挥部消息,截至8月5日,北京区域内共发现79具遇难者遗体,全市受灾人口达190万人,因灾造成经济损失近百亿元。

城市之殇——“7.21”北京特大暴雨


(北京7月21日10时至22日06时降水量分布图)

雨量大、雨势强、范围广、影响重 有些“超乎想象”

21日当天北京大雨倾盆、四处“汪洋”,而20日和22日前后两天北京的天气却非常晴好,有一些网友不理解,为何降雨不是相对持续,而是这种短时间内变化极大的突发性强降雨?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孙军表示,暴雨的首要因素是水汽条件充足,但有了充足的水汽也只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必须出现一个天气系统,能使得这个地区的暖湿气流上升,才会产生降水。此次北京等地强降雨就是这种情况,在冷空气东移南下和较强天气系统的作用下水汽产生剧烈上升运动,再加上大气层结极不稳定,上升运动就越发剧烈,水汽凝结速度加快,同时空气近饱和,导致降雨效率极高。

孙军回忆道:去年6月23日,北京同样出现了一次较大暴雨过程,城区平均73毫米,局地也出现超过100毫米的降雨,最大达215毫米。局部最大雨强每小时128毫米,甚至超过这次过程。但那次降雨时间更短,暴雨过程分布也并不均匀,只有个别站点出现了100毫米以上的降雨,而且主要集中在城区;而这次除延庆外,北京90%以上的行政区域降雨量都在100毫米以上,市平均雨量也远超去年。此外,近几年,北京也都发生了几次局地100毫米以上的降雨过程。

总体来说,此次北京“7·21”暴雨具有雨量大、雨势强、范围广、影响重的特点,部分地区一天降雨量甚至达到或超过了年平均降雨量,这些都是“极端性”的体现,在北京历史上极为罕见。

极端天气标准并不因此次暴雨过程被拉高

近年来我们总是在说“极端天气”,究竟什么样的情况下才能定义为“极端天气”?

孙军介绍,气象上对极端天气有一套自己的标准和资料处理方法,从公众角度简单理解,“极端”意味着罕见,发生概率较小。以暴雨为例,对于某一地区而言,自从有气象资料以来,它会积累一定时间序列的暴雨观测数据,如果某一次出现的降雨量处在历史出现暴雨大值5%这个值的范围之内,就可以称为极端天气。

而针对这次北京遭遇如此罕见的暴雨过程,孙军表示,如果这种强降雨过程在以后时间内经常出现,那么有可能标准会被拉高。但只是偶尔有一次过程,并不足以拉高“极端天气”的标准。

暴雨预报难度大 气象部门滚动服务全力应对

针对这次暴雨过程,北京市气象局对这次的预报起报较早,20日曾两次发布专题预报,指出21日傍晚到夜间有暴雨,部分地区可能为大暴雨。21日,市气象台一天连发五个预警,18时30分暴雨预警级别上升到橙色,并先后启动四级至二级应急响应,加强值守,靠前指挥,滚动服务。

期间,市气象台向市委、市政府、市防汛办及交管局等有关部门发布重要天气报告5期,发布全市部分气象观测站雨量表及全市雨量分布图18次,并与市地研所联合发布了地质灾害三级预警。针对灾情最重的房山区,区气象局采取每小时电话汇报一次、每3小时更新一次的方式向区委区政府汇报情况。

此外,部门应急联动也迅速启动。市政府和各区县政府根据预报、预警信号级别及时反应,快速联动,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和处置暴雨带来的各种影响。

中央气象台从20日下午就开始发布暴雨蓝色预警,21日中午升级为黄色,加强加密与各省市区会商,提醒发布预警。总的来说气象部门对这次过程预警发布是比较早的,预警级别也是比较高的。

结语:

北京“7.21”特大暴雨让人们印象深刻,一场天灾给首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在遇难人当中,他们或正值春年华,或处于事业发展的黄金时期,而突如其来的灾难中断了他们未走的前路,未来的种种美好化为幻影,生命的陨落令人叹息。

面对大自然或许我们都是渺小的,但在这样一个气象灾害日益多发,造成的灾情日益严重的时代,建立“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气象防灾减灾体系,提高每个人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却是可行且刻不容缓的。

来源:中国天气网

原标题:城市之殇——“7.21”北京特大暴雨

最新更新时间:07/20 15:55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