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雅娴
为朋友的刘邦项羽
为夫妻的李隆基杨玉环
为父子的康熙雍正
还有为母子的宋美龄与蒋经国
(宋美龄 蒋经国)
壹
敬 而 远 之 ,尊 而 不 亲
^^^^^^
1937年4月,留苏归来的蒋经国在杭州第一次见到了自己声名显赫的继母,宋美龄。
离家12年,蒋经国在给蒋介石的信中一直用着“父母亲大人膝下”,但得见真人,蒋介石让蒋经国叫宋美龄一声“妈”,蒋经国拒绝了。
1939年,蒋经国生母毛福梅在老家奉化死于日军轰炸。
蒋经国愤书“以血还血”四个大字,誓向日寇报仇雪恨。
(先慈毛太夫人罹难处 经国泣书)
但为了顾及宋美龄的颜面,国民党高级官员无一人参加葬礼,蒋经国也将生母的葬礼办得极为低调。
(毛福梅与儿子蒋经国,儿媳蒋方良)
一日,正在赣南的蒋经国突然收到一封宋美龄发来的电报,内容令他大为吃惊:
蒋委员并转芳娘(蒋介石给蒋经国妻子蒋方良起的名字)鉴,八日电悉,此间临海潮湿,风症未见进步,惟身体尚好承问甚感。孝文、孝章(蒋经国两子)想皆快活。美龄。
宋美龄突如其来的关心让蒋经国难以置信到去查了电报的来源,竟然真是美国。
但这封美国来的电报却不是宋美龄发的,而是身在重庆的蒋介石发的。
模仿宋美龄的口吻写电报,把电报发到美国,再由美国发到赣南。
都说后妈不好做,亲爹又如何好当呢?委员长苦心一片。
(蒋介石,宋美龄,蒋经国)
但在此阶段蒋经国和宋美龄来往的38封信中,只有1封蒋称宋为“母亲大人”,其余皆是“蒋夫人”。
蒋经国从不许任何人称自己的妻子蒋方良为“蒋夫人”,他要所有人知道,中华民国的“蒋夫人”只有宋美龄一个。
(蒋经国与妻儿)
贰
几 近 触 礁 ,冷 至 冰 点
^^^^^^
1948年,蒋经国奉蒋介石之命,赴上海改革币值,整饬贪腐。
太子爷”打虎“放出了狠话:“必要时不惜人头落地!”
“打倒奸商”
可没想到这“虎”一下就打到了继母宋美龄家 —— 宋霭龄和孔祥熙的大公子:孔令侃。
面对杜月笙“我儿子倒卖股票就判了8个月,不知孔大公子要如何处置”的质问,蒋经国只说了一个字:抓!
电影《建国大业》片段,杜月笙 蒋经国
但孔令侃前脚被抓到蒋经国办公室,后脚宋美龄就到了。
“孔令侃呢?走,跟我走。”只此一句就把人带走了。
宋美龄一生无子,蒋经国、蒋纬国兄弟已长大,蒋介石日渐老去,自己在娘家没有一个靠山是不行的。
宋美龄选定的靠山就是大姐和孔祥熙的嫡长子,孔令侃。
(右一为孔令侃)
人,一定要捞;
但仇,也不能结。
宋美龄很快安排了蒋经国和孔令侃的会面,希望表兄弟二人和好如初。
谁知二人没说几句竟直接掏出枪来指着对方。
孔令侃怒道:“你蒋家就是干净的?再搞我公司,我就把蒋、宋、孔家在美国的财产公诸于世,要死大家一块死!”
电影《建国大业》片段,佟大为饰孔令侃
宋美龄终于认识到事态的严重性,立刻给正在北平督战的蒋介石发电:“上海出大事了!速回!”
据说蒋介石还没下飞机,宋美龄就领着孔令侃抢先蒋经国一步向蒋介石告状。
笔者个人认为这种说法不可信。
外交手段极为高明的蒋夫人怎会做出如此公然挑拨委座亲父子关系的蠢事?这和山野村妇有何区别?
“打虎”到底打谁,难道委员长真的不知道吗?
有人说这张照片上二人的表情才是他们关系的真实写照
太子爷的“上海滩打虎记”维持了70天便宣告结束,委员长下旨:和为贵。
失意蒋经国带着妻儿离开上海去往南京,终日酗酒,甚至还向委员长请旨要上战场。
一边,上海打虎失败;一边,辽沈战役失败。
委员长心中必是愁闷的。
叁
患 难 真 情 ,共 度 难 关
^^^^^^
或许是因为国内战势进一步紧张;或许是“打虎”事件令蒋经国颜面扫地,1948年后,宋美龄开始主动向蒋经国示好。
在给蒋经国的信中,宋美龄自称为“母”,并多次劝导蒋经国戒掉“酗酒恶习”。
宋美龄与蒋经国一家
1948年末,远赴美国求援的宋美龄长期不归引发了蒋介石的不满,诸多事宜皆由蒋经国转达。
宋美龄和蒋经国的通信极为频繁。
这一阶段,蒋经国每次和宋美龄通电话都会先用宁波话亲热地喊一声“姆妈,我是经国啊”,宋美龄也常对外人道“经国总是最有礼貌的”。
1975年,蒋介石去世前夕于病榻中紧握蒋经国的手道:“孝顺汝母,则余可安心于地下矣!”
蒋经国敬答:“儿当谨遵父命,过去如此,今日如此,日后亦永远如此。”
蒋介石葬礼上的宋美龄(右二)蒋经国(右三)蒋纬国(右一)
肆
巩 固 权 利 ,离 台 赴 美
^^^^^^
蒋介石死后,蒋经国与宋美龄的关系再次走向恶化。
一来
台湾的“外交”从蒋介石在世时就由宋美龄一人掌控,这令蒋经国十分不满。
二来
推选“财政部长”人选时,宋美龄再次提议孔令侃,并扬言“继承人,孔令侃比经国更合适”。
但别说孔令侃,便是宋美龄的亲弟弟宋子安,蒋经国也已不再手下留情。
见此态势,宋美龄只留下了一句“(总统)还是让你来做吧,你想怎样都行。我要去美国”,便离开了台湾。
晚年的宋美龄与蒋经国
伍
态 度 一 致 ,冷 对 大 陆
^^^^^^
1982年7月24日,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廖承志发表了致蒋经国的公开信,引发极大轰动。
经国吾弟:
咫尺之隔,竟成海天之遥……三年以来,我党一再倡议贵我两党举行谈判,同捐前嫌,共竟祖国统一大业……“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蒋经国对此没有做出任何回应。
有趣的是,8月17日,“老夫人”宋美龄竟然发表了一封公开回函,开头便用“ 承志世侄” ,俨然一副教导口吻。
“余阅及世侄电函,本可一笑置之……致尚希冀三次合作,岂非梦呓? 又岂不明黄台之瓜不堪三摘之至理耶?”
在宋美龄看来,所谓“国共第三次合作”根本是个笑话。
宋庆龄病重时,宋美龄拒绝前往北京探望,只回复了一句“把姐姐送到纽约治病”。
宋庆龄死后,宋美龄深恨自己当初没有拖姐姐离开大陆。
宋氏三姐妹
宋美龄公开表示:大陆情势一日不改变,蒋、宋、孔家人谁也不许归葬大陆!
宋美龄永远是那个宋美龄,便是暮年,有改变的也只是她高跟鞋的高度。
宋美龄对大陆态度之强硬和蒋经国一贯奉行的“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简直如出一辙。
陆
回 葬 大 陆 ,终 成 泡 影
^^^^^^
1988年开始,蒋家遭遇三次重创:蒋经国去世,蒋孝文去世,蒋孝武去世。
蒋氏王朝,似乎真的要退出历史舞台了。
蒋介石全家福
同时宋美龄也发现,台湾,怕是不再有她“蒋夫人”立足之地。
李登辉上任不到三年,蒋介石办公室被迁至中正纪念堂;象征蒋家王朝统治的士林官邸被开放为民众休憩场所,这是宋美龄绝对不能容忍的。
台湾中正纪念堂
李登辉多次在台湾媒体面前指责宋美龄干预政府。
但即便是岛内亲国民党的媒体,也支持李登辉去除老旧的“夫人政治”跟“蒋家权贵政治”。
宋美龄的心,真的有些凉了。
当李登辉宣布要撤掉蒋介石、蒋经国的陵墓看守时,宋美龄终于开口了:“这是意料之中的事。看来,应该考虑移陵的事了。 ”
第一个向李登辉提出移陵的,是当时正在医院治病的蒋纬国,每每提及此事,蒋纬国声泪俱下:
“请诸位都设身处地想一想。不要说我是作为儿子和弟弟,即便作为一个同志, 陵墓如有不测,也是要难逃其咎的呀! ”
蒋纬国
可当场就有人发难
“蒋先生有什么根据说慈湖和大溪两座陵墓,随时都有被人破坏的危险? ”
蒋纬国激愤回应:
“有人已经下令让两座陵墓的守军择日撤退,就已经把两座陵墓留下随时让人冲击的机会了。高雄县把我父亲那么多铜像砸碎,不就是一个非常可靠的根据吗?! ”
而宋美龄,一边,她对蒋孝勇一家去大陆商讨移陵事宜还抱有希望;
一边,国民党中常会多数中常委认为:把蒋介石和蒋经国的灵枢移迁大陆安葬一事, 目前并无急迫性,应在两岸统一以后进行。
是啊,这天下,早已不是我蒋家天下……
蒋介石与二位公子
母子?战友?敌人?谁能说清?
宋美龄一生未出自传;蒋经国虽爱记日记却在日记中几乎从未提过宋美龄。
亲 疏 爱 憎 ,
是 非 对 错 ,
皆 予 后 人 评 。
右一为蒋纬国,后排右三为蒋经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