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美团不用“新故事”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美团不用“新故事”

为了创新而创新无意义。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文|光子星球 何芙蓉

编辑|王 潘

6月2日,美团公布2022年第一季度财务报告。

财报显示,2022年第一季度美团营收462.7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5%,在宏观种种不确定因素之下,增速仍高于市场预期。一季度经调整净亏损36亿元,上年同期经调整净亏损38.9亿元,亏损面同比收窄7.8%。

该季度,疫情再次成为影响美团各业务增长的最大变量因素。

餐饮外卖、到店酒旅作为美团的基本盘,在疫情的冲击下履约能力受到巨大考验。另一方面,为消费者提供日常生活物资的美团买菜、美团闪购等即时配送业务却逆势而上,增长势头良好。

包括美团买菜、美团闪购、美团优选等在内的新业务一度让美团陷入亏损,如今亏损收窄其更多的社会价值和经济效益也开始被释放。

整体上看,今年Q1美团多元的业务线条基本能兼顾用户在不同场景下的消费需求,其各业务之间的互补效应被进一步突出。但业务多元化的同时并未脱离“本地生活”和“零售”这两个基本框架,相对于重规模的横向扩张,美团选择做深做透。

GTV隐去背后

值得注意的是,在 6 月 2 日发布的今年一季报里,美团不再披露从上市之初就开始公布的季度外卖交易金额和国内酒店间夜量数量。美团方面表示,从本季度开始将不再披露餐饮外卖这一细分市场的GTV,因为从业务管理的角度来看,订单量是更值得关注的指标。

今年一季度,美团餐饮外卖、新业务、到店酒旅等主营业务所产生的营收分别为241.57亿元、145亿元、76.12亿元。餐饮外卖影响着美团的基本盘——超一半以上的营收都由其产生。

因此,餐饮外卖的整体营收增长趋势与美团总营收变化趋势几乎一致。美团外卖自去年一季度达到增长的最高峰,而后持续下行,今年一季度营收增速回落至17.4%。

餐饮外卖作为美团的成熟业务,增速下行似乎并不意外。在行业整体增长饱和之际,市场也悄然从规模扩张阶段切换到追求质量增长的阶段。

参考电商行业阿里、京东、拼多多等企业的发展脉络,同样有迹可循,他们均在发展中隐去或者改变了自己GMV的披露方法。GMV更多的是作为企业在扩张阶段的一个规模和同行对比的衡量标准,在业务走向成熟后将其作为增长指标的意义并不大。

数据显示,美团餐饮外卖业务在今年一季度的交易笔数达33.6亿笔,经营溢利同比增长41.3%至15.77亿元;经营利润率提升至6.5%,去年同期为5.4%。在规模增长趋缓的情况下,外卖业务的利润率正在走高,精细化运营成效初现。

美团在财报中披露,今年第一季度,季度交易用户数及交易频次均同比增加,尤其是中高频用户的交易频次增速超过平均水平。

首先是春节期间,在“就地过年”的倡导下,美团增加了提供年夜饭的商家数量以拓宽消费选择,让人们能在为家庭聚会和庆祝节日订外卖时享受便利性及多样化。因此,高订单价格的订单在总订单量中的占比有所提升,饮料和甜点等新品类在节日期间尤为受欢迎。

而后疫情反复,城市线下餐饮暂停堂食,以及居民外出就餐受到限制,因此对外卖的需求被明显放大,即时履约的消费习惯也在同步加速孵化。诸多高品质餐厅或老字号在特殊时期也选择上线外卖,加之外卖履约能力的提升,美团外卖也因此积累了一批具有较高消费能力的优质消费者。

2021年,美团外卖骑手成本达682亿元,而全年餐饮配送服务收入为542亿,意味着过去一年美团在花钱补贴配送。美团的配送网络和运力能力已经毋庸置疑,但餐饮外卖的高频低客单价属性并未让其运力能力发挥出更大的价值,反而拉低了盈利水平。

相较盈利,疫情之中,美团的“保供”价值显然高出不少。

随着疫情常态化,外卖通过线上渠道为消费者的日常所需提供了一定的保障,同时连接成千上万的餐饮商家和骑手,这项业务的正外部性在这两年的特殊时期下进一步凸显,美团外卖在提升经济能力的同时社会效益也在同步放大。

例如,在此次上海疫情中,美团推出社区团餐服务及“应急帮手”服务,满足特定人群的生活需求。提供佣金返还、免费“外卖管家服务”及免费智能运营设备,以帮助商家,尤其是中小型商家度过困难时期。

美团外卖业务正处于一个过渡期,告别以补贴换规模的扩张期,进而更加注重健康增长与社会效益的长效价值。

基本功里创新

新机会不一定会带来新增长,尤其在中国电商用户见顶的当下,13亿人对整个行业来说,都不够用了。这样的背景下,还在过度关注用户增长,也不合适。用户增长是一个系统问题,行业共同面临的课题是:纯粹追求规模的时代确实已经过去了。

2021年的互联网行业来到了一个分界点,在此之前各企业普遍追求横向扩张,而今均统一的将目光聚焦到核心业务的长期价值提升上。美团也不例外。

去年9月的美团战略会议上,王兴首次对外提及公司战略为“零售+科技”,将零售提升到更高的战略层面,告别曾经以“吃”为核心的“Food+Platform”模式,其中美团大部分的新业务都被包含在这一战略之中。

最新财报显示,2022年第一季度,美团“新业务及其他”营收145亿元,同比增长47%;经营亏损继续收窄至90亿元,经营亏损率降至62.3%。

美团新业务管理层在2021财年财报电话会已经表示,未来在新业务上会着手提升经营效率及单位经济效益。显然,美团对新业务的布局也将走上降本增效之路,业务重心也将从拉新与扩张转变为追求经济与社会价值兼顾。

美团将基本功复用,从“吃”延伸至零售领域,并不断提升科技能力,增强履约效率。其“零售”的属性也正促使着美团在扮演“生活小帮手”角色时更深入的渗透至用户日常生活所需的方方面面。

以美团闪购为代表的即时零售,复用的是外卖业务的基本功。

疫情的反复加速了中国消费者对于“万物到家”的即时消费需求,消费者急于囤积日用品和生活必需品。除餐饮外卖外,日用百货、酒水零食、药品、品牌化妆品,以及数码产品等各类即时零售需求均大幅增长。在此带动下,隶属于美团新业务的闪购业务持续增长,用户数及交易频次双双突破,一季度订单量同比增加近70%。

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传统的物流网络在满足用户需求时受到了一定限制,更多消费者转向本地即时交付的零售服务。尤其是在堂食和外卖受影响的地区,美团闪购提供的即时零售服务在满足日常需求方面发挥了更大作用。以上海为例,美团闪购在3月21日后的一周,日均订单量和GTV分别比2月最后一周激增约80%和290%。

目前,美团闪购已覆盖全国2800多个城镇,不仅为数亿消费者提供30分钟“万物到家”的零售服务,也成为线下门店拓展商业半径、抵御疫情的核心手段之一。

疫情催化了消费者对于即时零售的依赖,闪购作为美团从餐饮外卖到更多即时配送品类的自然延伸,对于美团扩张零售品类、提升客单价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美团也在不断提升配送网络的科技能力,自动配送如同美团的另一个即时配送网络。

最新财报信息显示,美团继续深入推进“零售+科技”战略,持续加大关键领域科技研发投入,单季研发支出同比增长40%至49亿元,企业研发费用占收入比接近11%。

今年疫情期间,美团自动配送车参与了上海瑞金医院、复旦大学、方舱医院以及绿洲康城、康城半岛等15个社区的抗疫保供工作,为社区居民、学校师生、医院医护人员等配送生活物资,并支持了医院内部核酸检测样本、医护物资等货品的配送工作。

近期北京疫情,除了保持在北京顺义常态化运营的50多个社区持续提供生鲜果蔬配送工作外,同时还配合当地社区,为数个封控区提供物资配送服务。

在具有高传染风险的特殊场景下,自动配送车作为人力配送的补充,不仅减轻骑手和志愿者的配送压力,同时也降低了传染风险。

数据显示,从4月初到5月24日,美团自动配送车共完成了超过70万笔订单;自2020年初以来,美团自动配送车共交付近220万笔订单。

无论是零售业务,还是科技。美团仍然在走的是自己的老路,即用长期耐心“苦练基本功”,换取未来。

耐心与信心,核心与边界

自美团业务涉足衣食住行各类形态以来,就被外界贴上了“无边界”扩张的标签。

但大多数不知道的是,王兴在对“边界”的完整表达是:太多人关注边界,而不关注核心。

经过两年左右的发展,美团新业务逐步与其基本盘业务相耦合,通过供应链、运力网络等联动复用,助力提升内部单位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进一步满足了用户日常生活中的更多个性化需求。

美团与国内其他互联网企业相比,具有更强的本地属性,它的主要聚焦点都是围绕着本土零售市场与消费者做文章。在国内市场增长饱和的大环境下,阿里、字节等企业纷纷在海外市场寻求增量,美团仍然立足国内,选择的是一条将存量放大,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美团CEO王兴在此次财报中表示,“作为一家扎根中国的高科技零售企业,美团会继续坚定围绕‘零售+科技’战略,坚持创新驱动,提高供给质量,为中国零售行业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壮大创造更好的生态环境,持续为商户、消费者创造更多价值,为中国经济稳增长多做贡献。”

从这个角度,美团新业务的“新”并未越过本地和零售的核心。

不过,在疫情等众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下,如今新业务持续投入且还未扭亏,美团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会持续承压。新业务带来新增长的同时,亏损仍在持续。

今年3月,王兴曾在一次内部会议中提出了一个假设,即如果未来三年,美团没有任何收入,企业依然要维持运行,现金流情况会是怎样?降本增效、提升单位经济效益等或许都是美团针对这一问题做出的实际反馈。

美团内部经常会说“对未来有信心,对现在有耐心”。若将时间拉长,如今的美团或许正处在另一个新的起点。

仍居一线的王兴对三年后的美团仍然抱有诸多憧憬。不仅是管理组织能力要达到新高度,在他的设想里,2025 年的美团外卖能做到1天1亿单,2026 年闪购能在万亿零售市场中占据 4000 亿份额。

更长远地看,到店餐饮能实现每天有1亿人使用美团团购去店里吃1顿饭;科技要能服务、推进,甚至引领业务。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美团

5.1k
  • 美团、哈啰单车今日起在郑州市暂停运营,客服确认属实
  • 骑手抢单外挂灰产缘何屡禁不止?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美团不用“新故事”

为了创新而创新无意义。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文|光子星球 何芙蓉

编辑|王 潘

6月2日,美团公布2022年第一季度财务报告。

财报显示,2022年第一季度美团营收462.7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5%,在宏观种种不确定因素之下,增速仍高于市场预期。一季度经调整净亏损36亿元,上年同期经调整净亏损38.9亿元,亏损面同比收窄7.8%。

该季度,疫情再次成为影响美团各业务增长的最大变量因素。

餐饮外卖、到店酒旅作为美团的基本盘,在疫情的冲击下履约能力受到巨大考验。另一方面,为消费者提供日常生活物资的美团买菜、美团闪购等即时配送业务却逆势而上,增长势头良好。

包括美团买菜、美团闪购、美团优选等在内的新业务一度让美团陷入亏损,如今亏损收窄其更多的社会价值和经济效益也开始被释放。

整体上看,今年Q1美团多元的业务线条基本能兼顾用户在不同场景下的消费需求,其各业务之间的互补效应被进一步突出。但业务多元化的同时并未脱离“本地生活”和“零售”这两个基本框架,相对于重规模的横向扩张,美团选择做深做透。

GTV隐去背后

值得注意的是,在 6 月 2 日发布的今年一季报里,美团不再披露从上市之初就开始公布的季度外卖交易金额和国内酒店间夜量数量。美团方面表示,从本季度开始将不再披露餐饮外卖这一细分市场的GTV,因为从业务管理的角度来看,订单量是更值得关注的指标。

今年一季度,美团餐饮外卖、新业务、到店酒旅等主营业务所产生的营收分别为241.57亿元、145亿元、76.12亿元。餐饮外卖影响着美团的基本盘——超一半以上的营收都由其产生。

因此,餐饮外卖的整体营收增长趋势与美团总营收变化趋势几乎一致。美团外卖自去年一季度达到增长的最高峰,而后持续下行,今年一季度营收增速回落至17.4%。

餐饮外卖作为美团的成熟业务,增速下行似乎并不意外。在行业整体增长饱和之际,市场也悄然从规模扩张阶段切换到追求质量增长的阶段。

参考电商行业阿里、京东、拼多多等企业的发展脉络,同样有迹可循,他们均在发展中隐去或者改变了自己GMV的披露方法。GMV更多的是作为企业在扩张阶段的一个规模和同行对比的衡量标准,在业务走向成熟后将其作为增长指标的意义并不大。

数据显示,美团餐饮外卖业务在今年一季度的交易笔数达33.6亿笔,经营溢利同比增长41.3%至15.77亿元;经营利润率提升至6.5%,去年同期为5.4%。在规模增长趋缓的情况下,外卖业务的利润率正在走高,精细化运营成效初现。

美团在财报中披露,今年第一季度,季度交易用户数及交易频次均同比增加,尤其是中高频用户的交易频次增速超过平均水平。

首先是春节期间,在“就地过年”的倡导下,美团增加了提供年夜饭的商家数量以拓宽消费选择,让人们能在为家庭聚会和庆祝节日订外卖时享受便利性及多样化。因此,高订单价格的订单在总订单量中的占比有所提升,饮料和甜点等新品类在节日期间尤为受欢迎。

而后疫情反复,城市线下餐饮暂停堂食,以及居民外出就餐受到限制,因此对外卖的需求被明显放大,即时履约的消费习惯也在同步加速孵化。诸多高品质餐厅或老字号在特殊时期也选择上线外卖,加之外卖履约能力的提升,美团外卖也因此积累了一批具有较高消费能力的优质消费者。

2021年,美团外卖骑手成本达682亿元,而全年餐饮配送服务收入为542亿,意味着过去一年美团在花钱补贴配送。美团的配送网络和运力能力已经毋庸置疑,但餐饮外卖的高频低客单价属性并未让其运力能力发挥出更大的价值,反而拉低了盈利水平。

相较盈利,疫情之中,美团的“保供”价值显然高出不少。

随着疫情常态化,外卖通过线上渠道为消费者的日常所需提供了一定的保障,同时连接成千上万的餐饮商家和骑手,这项业务的正外部性在这两年的特殊时期下进一步凸显,美团外卖在提升经济能力的同时社会效益也在同步放大。

例如,在此次上海疫情中,美团推出社区团餐服务及“应急帮手”服务,满足特定人群的生活需求。提供佣金返还、免费“外卖管家服务”及免费智能运营设备,以帮助商家,尤其是中小型商家度过困难时期。

美团外卖业务正处于一个过渡期,告别以补贴换规模的扩张期,进而更加注重健康增长与社会效益的长效价值。

基本功里创新

新机会不一定会带来新增长,尤其在中国电商用户见顶的当下,13亿人对整个行业来说,都不够用了。这样的背景下,还在过度关注用户增长,也不合适。用户增长是一个系统问题,行业共同面临的课题是:纯粹追求规模的时代确实已经过去了。

2021年的互联网行业来到了一个分界点,在此之前各企业普遍追求横向扩张,而今均统一的将目光聚焦到核心业务的长期价值提升上。美团也不例外。

去年9月的美团战略会议上,王兴首次对外提及公司战略为“零售+科技”,将零售提升到更高的战略层面,告别曾经以“吃”为核心的“Food+Platform”模式,其中美团大部分的新业务都被包含在这一战略之中。

最新财报显示,2022年第一季度,美团“新业务及其他”营收145亿元,同比增长47%;经营亏损继续收窄至90亿元,经营亏损率降至62.3%。

美团新业务管理层在2021财年财报电话会已经表示,未来在新业务上会着手提升经营效率及单位经济效益。显然,美团对新业务的布局也将走上降本增效之路,业务重心也将从拉新与扩张转变为追求经济与社会价值兼顾。

美团将基本功复用,从“吃”延伸至零售领域,并不断提升科技能力,增强履约效率。其“零售”的属性也正促使着美团在扮演“生活小帮手”角色时更深入的渗透至用户日常生活所需的方方面面。

以美团闪购为代表的即时零售,复用的是外卖业务的基本功。

疫情的反复加速了中国消费者对于“万物到家”的即时消费需求,消费者急于囤积日用品和生活必需品。除餐饮外卖外,日用百货、酒水零食、药品、品牌化妆品,以及数码产品等各类即时零售需求均大幅增长。在此带动下,隶属于美团新业务的闪购业务持续增长,用户数及交易频次双双突破,一季度订单量同比增加近70%。

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传统的物流网络在满足用户需求时受到了一定限制,更多消费者转向本地即时交付的零售服务。尤其是在堂食和外卖受影响的地区,美团闪购提供的即时零售服务在满足日常需求方面发挥了更大作用。以上海为例,美团闪购在3月21日后的一周,日均订单量和GTV分别比2月最后一周激增约80%和290%。

目前,美团闪购已覆盖全国2800多个城镇,不仅为数亿消费者提供30分钟“万物到家”的零售服务,也成为线下门店拓展商业半径、抵御疫情的核心手段之一。

疫情催化了消费者对于即时零售的依赖,闪购作为美团从餐饮外卖到更多即时配送品类的自然延伸,对于美团扩张零售品类、提升客单价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美团也在不断提升配送网络的科技能力,自动配送如同美团的另一个即时配送网络。

最新财报信息显示,美团继续深入推进“零售+科技”战略,持续加大关键领域科技研发投入,单季研发支出同比增长40%至49亿元,企业研发费用占收入比接近11%。

今年疫情期间,美团自动配送车参与了上海瑞金医院、复旦大学、方舱医院以及绿洲康城、康城半岛等15个社区的抗疫保供工作,为社区居民、学校师生、医院医护人员等配送生活物资,并支持了医院内部核酸检测样本、医护物资等货品的配送工作。

近期北京疫情,除了保持在北京顺义常态化运营的50多个社区持续提供生鲜果蔬配送工作外,同时还配合当地社区,为数个封控区提供物资配送服务。

在具有高传染风险的特殊场景下,自动配送车作为人力配送的补充,不仅减轻骑手和志愿者的配送压力,同时也降低了传染风险。

数据显示,从4月初到5月24日,美团自动配送车共完成了超过70万笔订单;自2020年初以来,美团自动配送车共交付近220万笔订单。

无论是零售业务,还是科技。美团仍然在走的是自己的老路,即用长期耐心“苦练基本功”,换取未来。

耐心与信心,核心与边界

自美团业务涉足衣食住行各类形态以来,就被外界贴上了“无边界”扩张的标签。

但大多数不知道的是,王兴在对“边界”的完整表达是:太多人关注边界,而不关注核心。

经过两年左右的发展,美团新业务逐步与其基本盘业务相耦合,通过供应链、运力网络等联动复用,助力提升内部单位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进一步满足了用户日常生活中的更多个性化需求。

美团与国内其他互联网企业相比,具有更强的本地属性,它的主要聚焦点都是围绕着本土零售市场与消费者做文章。在国内市场增长饱和的大环境下,阿里、字节等企业纷纷在海外市场寻求增量,美团仍然立足国内,选择的是一条将存量放大,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美团CEO王兴在此次财报中表示,“作为一家扎根中国的高科技零售企业,美团会继续坚定围绕‘零售+科技’战略,坚持创新驱动,提高供给质量,为中国零售行业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壮大创造更好的生态环境,持续为商户、消费者创造更多价值,为中国经济稳增长多做贡献。”

从这个角度,美团新业务的“新”并未越过本地和零售的核心。

不过,在疫情等众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下,如今新业务持续投入且还未扭亏,美团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会持续承压。新业务带来新增长的同时,亏损仍在持续。

今年3月,王兴曾在一次内部会议中提出了一个假设,即如果未来三年,美团没有任何收入,企业依然要维持运行,现金流情况会是怎样?降本增效、提升单位经济效益等或许都是美团针对这一问题做出的实际反馈。

美团内部经常会说“对未来有信心,对现在有耐心”。若将时间拉长,如今的美团或许正处在另一个新的起点。

仍居一线的王兴对三年后的美团仍然抱有诸多憧憬。不仅是管理组织能力要达到新高度,在他的设想里,2025 年的美团外卖能做到1天1亿单,2026 年闪购能在万亿零售市场中占据 4000 亿份额。

更长远地看,到店餐饮能实现每天有1亿人使用美团团购去店里吃1顿饭;科技要能服务、推进,甚至引领业务。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