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后排乘客扣好安全带。”近日,在深圳乘坐出租车出行的市民往往会听到司机的提醒,与以前不同的是,这段时间司机更加在意后排乘客是否系好安全带的问题。
自7月初以来,深圳交警开展“不系安全带”专项整治行动,深圳成为全国首个对后排乘客不系安全带开罚的城市。整治行动中,深圳交警对存在后排乘客不系安全行为的车辆驾驶人最高罚款500元,扣2分,因此被称为“史上最严厉交管措施”。
据深圳交警通报,仅仅从7月15日至7月17日,共查处不按规定使用安全带2545宗,其中对后排不系安全带处罚318宗,提示、警告80人次。处罚后排不系安全带的案例中,在高速公路被查出的便占了192宗。
在这次整治中,“后排乘客不系安全带将对司机进行处罚”、“最高罚款500元记2分”等规定也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尤其是私家车车主和出租车司机群体较为关心。人们对该措施的实行有赞有贬,有人认为这是提高市民交通安全意识的一项措施,值得推广,不过也有人提出了质疑,认为此项规定存在执行难、缺乏必要听证等漏洞。
如微博网友“我希望世界和平百年”就指出“有的车后排没有安全带,或者不够”的实际问题,也有司机网友直言不讳“要罚去罚乘客好吗?我是司机我不是警察。叫他们系安全带不听我的我能咋么办。”
有着近10年驾龄的滴滴司机张师傅向界面新闻记者说出了他的心声:“乘客不系安全带,我们司机要被罚款500元,这个罚款金额过高,要是遇到不讲理不愿意系安全带的乘客,我这一天就白干了。”
而另一出租车司机刘师傅则认为,司机有义务提醒乘客,乘客也应该按规定系好安全带,双方都有责任做好这件事,只罚司机一人,就是让司机承担了所有的责任,对司机来说,其实是不公平的。
对部分车主关于“后排乘客不系安全带是否应只处罚司机”的疑惑,深圳交警日前曾对《南方都市报》作出回应称,根据法律规定,驾驶人有义务在乘车前告诉乘客,不能在乘客未系安全带的情况下驾驶车辆,所以法律责任在司机方。
《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也规定,处罚乘客的违法行为主要包括乘客非法拦车、干扰司机驾驶等,除此之外,处罚都是针对驾驶人。
而针对车主提出的有些车后排没有或者不够安全带、小孩孕妇没法系好安全带等问题,深圳交警则表示,在现场执法时,交警会根据路面交通的实际情况进行人性化的操作,并酌情处理,并不会一刀切。
除了对该新规实际执行方法有疑惑之外,车主们对此次整治行动的另一个关注焦点在500元的罚款金额是否过高上。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驾驶人不系安全带罚款50元,乘客不系安全带罚款20元,深圳交警规定的500元罚款金额要远远高于上行法的规定。
东南大学法学院副教授、东南大学交通法治与发展研究中心执行副主任顾大松告诉界面新闻记者,深圳是经济特区,它有特区的立法权,上级人大赋予特区这个权力,从大环境来看,这个是得到承认的。
同时,他认为,深圳更多的是在学习香港,这也是特区立法权给予深圳的一个探索空间,毕竟20元的罚款对交通安全管理来说,并没有起到很好的震慑作用。
界面记者查阅相关资料发现,在2014年深圳市人大通过的《深圳经济特区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罚条例》中,第十五条明确规定在高速公路、城市快速干道行驶,机动车驾驶人和乘车人未按规定使用安全带的,应当对驾驶人处以500元罚款。
新华社在一篇评论中也为深圳此举点赞,称使用前排安全带的人越来越多,后排安全带却仍处在被遗忘的角落,因此要强化司机的责任,如果后排乘客不系安全带,司机将面临处罚,司机提醒的责任就更明确了。评论还指出,深圳此举以执法引领促进后排系安全带,值得其他地方学习。
在谈及是否能够把深圳交警对后排不系安全带的惩罚措施推广到全国时,顾大松认为,深圳交警的新规是大趋势所在,但是在推行交规时要分轻重缓急,可能其他城市还没有达到深圳的交通管理层次,要根据实际情况来推进交通安全法的落实。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