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
作为市场重要参与者,险资等机构投资者对公募基金市场产生着重要影响。
近日,阳光人寿、阳光产险分别宣布将泓德裕鑫纯债一年定开和泓德裕泽一年定开转换为泓德裕康A,转出金额分别为1.14亿元、1.57亿元。转出后不久,前两只基金纷纷公告,由于基金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基金合同终止并进入清算程序。
那么,险资今年究竟在公募基金上进行了怎样的布局?
界面新闻记者根据中国保险业协会披露的资金运用关联交易信息发现,今年以来,险资机构总共申购关联方的公募基金90只,涉及金额122.91亿元,预计将给这些基金公司们带来5035.78万元的年管理费。
从管理公司来看,国联安基金最受宠,关联的险资机构今年共申购了旗下基金62.73亿元,包括中国太保集团、太保寿险、太保产险、太保资产。
国联安基金两大股东为太保资产和德国安联集团,分别持股51%、49%,和太保寿险、太保产险同受中国太保集团的控制。
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发行市场冷清的背景下,国联安基金多只新基在成立时段便获得兄弟“力挺”。例如,3月成立的国联安恒泰3个月定开,太保寿险一举认购27.5亿元,占据成立规模的50%。
5月成立的国联安中短债A获得中国太保集团、太保产险、太保寿险认购,金额分别为0.67亿元、0.67亿元、2.66亿元。5月下旬成立的国联安上证科创板50成份联接A,获得太保寿险认购0.2亿元。
泰康资产位居金额棒第二,获得险资申购总金额21.12亿元,主要来自泰康养老的支持,还有泰康人寿、泰康在线等。
今年2月,泰康养老-一般账户大举购入12.85亿元泰康安悦纯债,该基金同时还获得了泰康养老-资本补充债投资总账户、泰康养老-分红账户、泰康养老-万能甲账户、泰康养老-万能乙账户、泰康养老-税延年金保险B1款甲账户等多项账户的申购。
泰康人寿主要钟意泰康均衡优选A、泰康品质生活A两只混合型基金,2月分别购入1亿元,3月又分别购入0.5亿元,又在3月8日第3次购入泰康品质生活A1亿元。
作为国内首家获得公募业务资格的保险资管公司,泰康资产于2020年12月开启公募事业部转制公募基金公司的进程,将公募基金业务进行剥离。今年5月,控股子公司泰康基金设立正式完成。
此外,泰康人寿、泰康资产、国民养老总共购入工银瑞信基金旗下产品8.14亿元,华泰保险集团、华泰人寿、华泰财险、华泰资产购入华泰保兴基金旗下产品6.97亿元,平安财险累计购入平安基金旗下产品6亿元。
华夏基金、招商基金、英大基金、泓德基金获关联险资机构购入的金额也都在3亿元以上。
从购入时间段来看,1月、2月分别有10.29亿元、20.64亿元。3月是买入高峰期,总金额达54.86亿元。4月却急转直下,仅有11.78亿元。5月有所回暖,共有25.33亿元。
4月疫情全面席卷上海,各家基金公司开启驻守和居家办公模式。办公地点显示,国联安基金、华泰保兴基金、中银基金、中信保诚基金、华宝基金、太平基金均位于上海。
从基金类型来看,险资机构仍以稳为主,产品集中于债券型基金,共79.54亿元。货币市场型基金次之,共29.05亿元。混合型基金、股票型基金、国际(QDII)基金、FOF基金分别有9.89亿元、4.19亿元、0.17亿元、0.07亿元。
今年大火的中短债基金也获得青睐。除了太保系购入的国联安中短债A,平安财险也购入了平安元丰中短债A。此外,平安财险还买了平安短债A、平安元盛超短债A等短期纯债型基金。
银河证券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短期纯债债券型基金的规模从一年前的1382.47亿元一跃升至3079.42亿元。
至于股票型、混合型等权益产品,除了布局沪深300、上证50、中证100等被动指数型ETF,医药、银行、互联网等板块对应的基金仍然受关注。
1月、3月期间,泰康人寿都购入了工银瑞信医药健康A,金额分别达0.53亿元、0.49亿元;5月,招商信诺人寿购入了0.15亿元招商医药健康产业。
1月,太保资产旗下的太平洋卓越港股量化优选产品、太平洋卓越金赛道目标收益FOF产品两只保险资管产品均购入了华宝中证银行ETF;3月,泰康养老一般账户和分红账户都购入了泰康港股通中证香港银行A。
与此同时,招商信诺人寿三度买入招商移动互联网A,2月、3月、5月分别有0.1亿元、0.1亿元、0.05亿元。
展望后市,泰康资产研究部认为,疫情管控下物流与聚集性活动受到限制,对生产和消费构成脉冲式影响,经济面临下行压力。但经历恐慌后,市场呈现缓慢触底反弹态势,伴随未来更多的稳增长政策出台,预期经济有望改善。此外,A股自身的估值性价比将成为后续市场走势的重要支撑力量,尽管公募基金发行短期内或延续弱势,但未来资金总需求可能略有下降,资金面有望环比企稳。综合来看,对后市观点维持谨慎乐观,重点关注业绩确定性板块和个股的投资机会。
人保资产表示,未来在各种内外部因素复杂交错的环境下,A股市场短期可能仍面临整固并等待反转机会,中长期来看,A股有望逐步走出底部区域。短期来看,在前期部分超跌成长风格标的实现快速反弹后,未来价值与成长风格标的有望实现风格再平衡。在外部不确定因素、疫情防控效果、宏观政策力度方向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未来市场风格仍会保持阶段性轮动特征,同时需要关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粮食价格以及就业等因素带来的影响。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