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段子手"大润发,面临与新业态抢蛋糕的尴尬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段子手"大润发,面临与新业态抢蛋糕的尴尬

无论新业态发展成功与否,曾经商超独大的局面早已一去不复返,大润发不得不面对和新业态抢蛋糕的局面。

文|大润发 晓敏   

见习生|哲元

胡萝卜说,可能我不是你们的最爱,请允许我体面离开……

包菜说,宿命给了我千层铠甲,我分一层护着这山河无恙……

可乐说,流通之王,你的快乐还得靠我……

西葫芦说,他的锅铲子从来不属于我一个人……

上海青说,这两个月,我们爱过……

葱蒜说,菜不在青,有蒜则名;菜不在多,有葱则灵……

这不是青菜开会现场,而是在上海大润发中原门店张贴的幽默文案海报。

近日,上海大润发超市内将疫情期间市民常吃的胡萝卜、土豆、包菜被贴上“冷宫蔬菜”标签,紧俏的小葱蒜头和“快乐水”可乐被划为“顶流”,凭借这波操作,引发市民点赞热议,并一度登上微博热搜榜首位。

大润发成为当之无愧的疫后报复性消费的受益者。上海线下25家门店已全面恢复营业首日,线下客流量恢复疫前水平。

就在狂欢背后,一纸通报也将大润发的食品安全问题揭露出来。黑龙江省哈尔滨道外大润发商业有限公司因经营标注虚假生产日期、保质期的违法行为,被哈尔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5万元。

对于过期产品或临近过期产品如此处理,这是对消费者不负责任,也是对相关法律法规的漠视。无论是何原因,大润发都难辞其咎。

更令消费者担忧的是,大润发所在公司近期食品安全问题频发,就在上个月,昆山润华商业有限公司上海闵行分公司被罚款10万元,罚款原因也是因为食品安全问题,将一批未经查验的保供物资销售给了上海梅龙镇,结果其中一袋酱香肘内被发现有苍蝇存在;同月,昆山润华商业有限公司苏州相城分公司销售的乌梅,亮蓝、苋菜红相同色泽着色剂混合使用时各自用量占其最大使用量的比例之和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公开资料显示,哈尔滨道外大润发商业有限公司是大润发的关联公司康成投资(中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而康成投资又是高鑫零售旗下的企业。昆山润华商业有限公司上海闵行分公司、昆山润华商业有限公司苏州相城分公司,则是康成投资(中国)有限公司的孙公司。

对于大肆搞营销,一直想在线上线下突围破圈的大润发而言,因食品问题屡次翻车,或许只是企业经营问题的一个缺口。

营收利润双降

前不久,高鑫零售(大润发)发布2022财年业绩报告,实现营收881.34 亿元,同比下滑5.3%;净利润亏损8.26亿元,相比2021财年同期净利润22.94亿元,同比下滑136.01%。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7.39亿元,同比下滑133.9%。

营收降低,主要是受各地爆发疫情对线下商品销售和租金收入造成冲击的影响。过去一年,高鑫零售旗下共有33个城市的61家门店,经历了1到15天的闭店,营业时间缩短致使期内营收降低。

受此影响,大润发来自销售货品的收入为845.95亿元,比去年同期的894.58亿元减少约5.4%;来自租户的租金收入为35.39亿元,较去年同期的36.28亿元减少约2.5%。

净利润亏损,高鑫零售CFO万伊文表示,8.26亿元的亏损与报告期内一次性计提人民币18.75亿元相关,主要归因于减值损失、一次性诉讼计提等,扣除计提后经营性的净利润为正。

不过,这是大润发CEO林小海自2021年5月担任高鑫零售CEO以来,经历的第一个完整的财年,同时也是高鑫零售自2011年上市以来首次出现亏损,业界对此颇为关注。

这一年,大润发重点推动了小润发的扩张,中润发的试水和大润发的2.0重构。小润发新增了73家,是增长数量最多的;中润发的门店也开始逐步扩张,新增了3家;而大润发的门店总数没有变化,但重构门店的效益有所提升。据财报透露,高鑫零售将在未来1年里,启动50多家大润发门店的2.0重构。

不过,新业务能否撑起来,本身就困难重重。更突出的问题在于,竞争对手同样大肆布局新业务的情况下,大润发能破圈突围吗?

商超时代变了

对此,有业内观察人士认为,突围成功与否不重要,重要的是连锁商超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了,会员仓储店、线上超市等新模式的冲击下,消费者购买习惯早已大变样了。

1997年 ,大润发成立上海大润发有限公司,分别在华东、华北及东北地区的重点城市设立量贩店。1998年9月,大润发并购原来台塑集团旗下的亚太量贩三家店,这年的店规模首次超越万客隆,同年7月份在上海开第一家分店。

转型做商超,大润发虽然是跨界新手,也少见品牌建设,但好在时机选择得不错,进入时正是国内零售行业的黄金发展期,大润发营收逐年激增。根据网上传播未经核实数据显示,2012年大润发年度收益已经778.51亿元。

从2015年开始,伴随着国内淘宝、京东等电商的兴起,大润发的业务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和其他传统商超一样,关店潮已经涌来。

阿里投资高鑫零售三年后,高鑫零售的数字化进程显著提速,高鑫零售旗下大润发与欧尚超市总共484家门店全面线上化。

不过,随着直播电商的兴起,大润发又面临直播的挤压。头部主播爆发式抢蛋糕,从生活用品、到衣食住行样样均可渗透,打通了消费闭环,消费者去超市的次数明显少了,逛直播的明显多了,消费者真正要买所需品或者冲动消费,场景越来越多的发生在各大主播的直播间。

值得注意的是,直播经济在近一年快速洗牌后,头部主播已经屈指可数了。商超经过几轮摸索后,也将目光放在了会员制仓储店上,商品一再打出低价牌会员费成了新目标。

大润发要想和直播经济、会员仓储店抢蛋糕,必然绕不出去破价、破机制的门槛,但实体零售线下运营成本并不低,大润发还在扩张布局新业态成本更是高些,在此基础上玩价格战或许会动了生存的根基。

无论新业态发展成功与否,曾经商超独大的局面早已一去不复返,大润发不得不面对和新业态抢蛋糕的局面。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大润发

4.2k
  • 大润发超130亿被阿里卖掉,它值吗?
  • 大润发M会员店首个县级市门店开业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段子手"大润发,面临与新业态抢蛋糕的尴尬

无论新业态发展成功与否,曾经商超独大的局面早已一去不复返,大润发不得不面对和新业态抢蛋糕的局面。

文|大润发 晓敏   

见习生|哲元

胡萝卜说,可能我不是你们的最爱,请允许我体面离开……

包菜说,宿命给了我千层铠甲,我分一层护着这山河无恙……

可乐说,流通之王,你的快乐还得靠我……

西葫芦说,他的锅铲子从来不属于我一个人……

上海青说,这两个月,我们爱过……

葱蒜说,菜不在青,有蒜则名;菜不在多,有葱则灵……

这不是青菜开会现场,而是在上海大润发中原门店张贴的幽默文案海报。

近日,上海大润发超市内将疫情期间市民常吃的胡萝卜、土豆、包菜被贴上“冷宫蔬菜”标签,紧俏的小葱蒜头和“快乐水”可乐被划为“顶流”,凭借这波操作,引发市民点赞热议,并一度登上微博热搜榜首位。

大润发成为当之无愧的疫后报复性消费的受益者。上海线下25家门店已全面恢复营业首日,线下客流量恢复疫前水平。

就在狂欢背后,一纸通报也将大润发的食品安全问题揭露出来。黑龙江省哈尔滨道外大润发商业有限公司因经营标注虚假生产日期、保质期的违法行为,被哈尔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5万元。

对于过期产品或临近过期产品如此处理,这是对消费者不负责任,也是对相关法律法规的漠视。无论是何原因,大润发都难辞其咎。

更令消费者担忧的是,大润发所在公司近期食品安全问题频发,就在上个月,昆山润华商业有限公司上海闵行分公司被罚款10万元,罚款原因也是因为食品安全问题,将一批未经查验的保供物资销售给了上海梅龙镇,结果其中一袋酱香肘内被发现有苍蝇存在;同月,昆山润华商业有限公司苏州相城分公司销售的乌梅,亮蓝、苋菜红相同色泽着色剂混合使用时各自用量占其最大使用量的比例之和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公开资料显示,哈尔滨道外大润发商业有限公司是大润发的关联公司康成投资(中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而康成投资又是高鑫零售旗下的企业。昆山润华商业有限公司上海闵行分公司、昆山润华商业有限公司苏州相城分公司,则是康成投资(中国)有限公司的孙公司。

对于大肆搞营销,一直想在线上线下突围破圈的大润发而言,因食品问题屡次翻车,或许只是企业经营问题的一个缺口。

营收利润双降

前不久,高鑫零售(大润发)发布2022财年业绩报告,实现营收881.34 亿元,同比下滑5.3%;净利润亏损8.26亿元,相比2021财年同期净利润22.94亿元,同比下滑136.01%。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7.39亿元,同比下滑133.9%。

营收降低,主要是受各地爆发疫情对线下商品销售和租金收入造成冲击的影响。过去一年,高鑫零售旗下共有33个城市的61家门店,经历了1到15天的闭店,营业时间缩短致使期内营收降低。

受此影响,大润发来自销售货品的收入为845.95亿元,比去年同期的894.58亿元减少约5.4%;来自租户的租金收入为35.39亿元,较去年同期的36.28亿元减少约2.5%。

净利润亏损,高鑫零售CFO万伊文表示,8.26亿元的亏损与报告期内一次性计提人民币18.75亿元相关,主要归因于减值损失、一次性诉讼计提等,扣除计提后经营性的净利润为正。

不过,这是大润发CEO林小海自2021年5月担任高鑫零售CEO以来,经历的第一个完整的财年,同时也是高鑫零售自2011年上市以来首次出现亏损,业界对此颇为关注。

这一年,大润发重点推动了小润发的扩张,中润发的试水和大润发的2.0重构。小润发新增了73家,是增长数量最多的;中润发的门店也开始逐步扩张,新增了3家;而大润发的门店总数没有变化,但重构门店的效益有所提升。据财报透露,高鑫零售将在未来1年里,启动50多家大润发门店的2.0重构。

不过,新业务能否撑起来,本身就困难重重。更突出的问题在于,竞争对手同样大肆布局新业务的情况下,大润发能破圈突围吗?

商超时代变了

对此,有业内观察人士认为,突围成功与否不重要,重要的是连锁商超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了,会员仓储店、线上超市等新模式的冲击下,消费者购买习惯早已大变样了。

1997年 ,大润发成立上海大润发有限公司,分别在华东、华北及东北地区的重点城市设立量贩店。1998年9月,大润发并购原来台塑集团旗下的亚太量贩三家店,这年的店规模首次超越万客隆,同年7月份在上海开第一家分店。

转型做商超,大润发虽然是跨界新手,也少见品牌建设,但好在时机选择得不错,进入时正是国内零售行业的黄金发展期,大润发营收逐年激增。根据网上传播未经核实数据显示,2012年大润发年度收益已经778.51亿元。

从2015年开始,伴随着国内淘宝、京东等电商的兴起,大润发的业务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和其他传统商超一样,关店潮已经涌来。

阿里投资高鑫零售三年后,高鑫零售的数字化进程显著提速,高鑫零售旗下大润发与欧尚超市总共484家门店全面线上化。

不过,随着直播电商的兴起,大润发又面临直播的挤压。头部主播爆发式抢蛋糕,从生活用品、到衣食住行样样均可渗透,打通了消费闭环,消费者去超市的次数明显少了,逛直播的明显多了,消费者真正要买所需品或者冲动消费,场景越来越多的发生在各大主播的直播间。

值得注意的是,直播经济在近一年快速洗牌后,头部主播已经屈指可数了。商超经过几轮摸索后,也将目光放在了会员制仓储店上,商品一再打出低价牌会员费成了新目标。

大润发要想和直播经济、会员仓储店抢蛋糕,必然绕不出去破价、破机制的门槛,但实体零售线下运营成本并不低,大润发还在扩张布局新业态成本更是高些,在此基础上玩价格战或许会动了生存的根基。

无论新业态发展成功与否,曾经商超独大的局面早已一去不复返,大润发不得不面对和新业态抢蛋糕的局面。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