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是70后、80后、90后还是00后,谈起日本动漫都是满满的回忆:少女心爆棚的百变小樱、永远长不大的柯南、男女心收割机的灌篮高手、萌萌的小丸子、即将变成真人的海贼王……为什么日本动漫这么受欢迎?为什么日本动漫可以走向世界?我们爱日本动漫到底爱的是什么?关于那些年与这些年我们爱着的日本动漫,欢迎来聊。
Q:是宫崎骏系列带来的自然声音人类情感给的震撼,是犬夜叉带来的爱与责任,海贼王的热血和友谊以及为梦想奋斗,蜡笔小新带来的家庭温暖和搞怪还有一点色色的情节,数码宝贝带来的勇气、责任、友谊、善良、坚韧等等还有很多很多优秀的动漫作者想表达的理念。动漫真正吸引我的是蕴含其中的感动,而如今商业化动漫越来越多,尤其日漫为了迎合越来越扭曲的受众思想,作者忽略掉了自己想表达的东西,有些日漫渐渐失去了灵魂,变成只是笑一笑消遣的东西,再加上看的动漫多了,会发现很多动作设计、场景设计、对白甚至是直接搬用的,编剧也开始千篇一律,归根结底大概是因为商业化导致人类的感受能力和创作能力变弱了、人与人的直面交往因为社交网络变得程式化和虚拟化。
十六岁的小通:说得非常棒!赞一个。现在的动漫受商业化的固定套路约束,已经失去了以前的光辉。编剧或作者思考的东西也变了,不是为了表达自己而是在想别人想看到什么样的表达。优秀动漫少了也是让我们这些爱好动漫的人感到心酸的事,只希望偶尔能有那么一两部能突破约束回归初心的作品吧。
Q:樱兰、SA、吸血鬼骑士、蔷薇少女、黑执事、鲁路修、fate。感觉一辈子也再也看不到这么喜欢的动漫了,那些半夜偷偷看DVD动画片的日子也再回不去了。
十六岁的小通:世界总是在变,在这样的潮流中我们也总是喜欢去回顾过去的优秀作品来弥补我们现在缺失的。
Q:日漫对我来说就是陪我一起成长的伙伴,当国产动漫已经跟不上我生活的节奏时,日漫流走进了我的视野。可以说,日漫是一个很庞大的系统,里面有适合各个年龄阶段看的动漫,小学时候我看龙珠、哆啦A梦、小新小丸子,初中看火影死神,高中看死笔银魂,大学就更多了,各种绅士动漫。一句话,日漫里有能让人思考的东西。就像和你共同成长的隐形伙伴,一些你在生活中得不到的慰藉,在这里你可以得到。
十六岁的小通:是啊,广泛的年龄层接受度也是日本动漫的一大特点,无论老小总能找到喜欢的动漫。这也就能让更多的人在这其中收获到自己想要的乐趣或是慰藉。
Q:小学有柯南、奥特曼、四驱兄弟、宠物小精灵、数码宝贝,觉得人生是美满的;初中日漫有了十二国记、钢炼、棋灵王,生活有了目的与方向;高中学业渐忙,只有三大国民漫——火影、死神、海贼王陪伴,那是热血的高中;大学,开始接触到更多更优秀的日漫,猎人、混沌武士、fate、怪化猫、虫师,这个生活开始更多的是自由与理想!出了社会,日漫渐渐没落,商业化味道渐浓,再也见不到多少好作品了,也失去了追日番的热情。——一位刚好90后的蓝军球迷留!
十六岁的小通:时代在变,我们也经历了日本动漫一个一个时段的变化,也看到了现如今的日本动画和过去的不同,所以我们才会感慨现在的商业化让日本动画变味了,我们失去了热情,也失去了一些乐趣。
Q:看宫崎骏的时候喜欢的是那种清新的画风和触碰到心底的感动,看东京食尸鬼的时候喜欢的是喜欢那种邪邪的画风,看海贼王的时候喜欢路飞的傻劲索隆的帅气乔巴的萌萌哒……和那股不是冲动的坚持……其实喜欢的动漫也就是那几种屈指可数的类型,但每次看不同的漫画总是会被莫名的感动,因此一直喜欢看动漫看漫画。
十六岁的小通:是啊,不同画风不同世界观的作品总能带给我们各种新奇的体验,这也是日本动漫最吸引我们的一点,找到自己所喜欢的类型,被他们感动,然后更加爱上动漫。
Q:主要还是感情上带来的共鸣感,无论是温暖如宫崎骏吉卜力系,还是热血如鸟山明、车田正美等,都能给青少年的我带来心理上的冲击和共鸣,绝不是目前国产动画一般的嘻嘻哈哈,没能进入人心深层次的共鸣区。
十六岁的小通:是啊,共鸣感永远是让观众对一部动漫流连忘返的所在。现在的国漫也是在稳步前进,已经算是能脱离以前的单调,变得丰富了起来,期待更多的好作品。
Q:其实身边有不少的同学(大学、男)性格是比较孤僻的,整天在宿舍看动漫,很少跟别人社交,尤其是跟女孩子。我想知道是不是有很大一部分喜爱看动漫的人都是这样的,沉浸在自己的二次元世界中,跟主流的人群是有所偏差的?
十六岁的小通:并不是哦,也许你所说的那群人他们本身性格孤僻,也不能说因为动漫才性格孤僻的(虽然不排除有这种人),但可以说只是看动漫成了他们的一种方式而已。
Q:日本动漫,不仅仅是动漫这么简单,影响了几代人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今天的你我他,深深地被日本动漫洗脑了。
十六岁的小通:洗脑这个词还是不要这么说了吧,有点过分了。我们的三观可以在各种作品中得到改变或是刷新,这也就便是我们在这些作品中得到了共鸣,当然如果被影响的太深或许就会被不现实的想法所带动。
Q:日漫渐渐做的越来越像好莱坞的电影一样,工厂化,模式化……哥哥妹妹、童颜巨乳、萝莉女神、全是套路,渐渐就会走向末路。
十六岁的小通:走向末路倒没那么严重,只是总会到一个谷底,期待能反弹吧。
Q:就我接触的那些喜欢日本动漫的00后孩子们来说,他们的行为模式和交流方式我真的很难理解并融入,于是很好奇这类二次元文化的核心到底是什么?他们吸引力的点又在哪里?
十六岁的小通:二次元文化的核心这也不好说吧,大家一开始都是喜欢动漫为了讨论动漫而在一起交流,但是不同年龄层的人所看到的所喜欢的各有不同,就像是我们平时所说的代沟一样,喜欢二次元的人们也出现某种代沟,这也导致有些人不理解其他人的做法或意见。所以融入什么圈子也就不一样了。
Q:日漫之所以会火不仅仅因为各种风格,更是因为在漫画中注入了对人、对世界的思考。纵观著名的日漫,每一部都在漫画中融入了思考与体会。海贼王中每个伙伴的上船都有深刻的背景意义。不畏强权,亦或完成梦想。何为正义,何为权利,在这部漫画中都给人思考,火影中自来也为了村子牺牲,何尝不是英勇的写照,鸣人在质问纲手时,又何尝不是人性的体现。既有小家,又有大爱,火影难道不是一部关于爱的箴言?当然,这些漫画如果只是思考深刻,可能难以引起如此广泛的共鸣,其中瑰丽的想象,丰富的人设,宏达的世界观使其更加引人入胜。初看只觉得丰富多彩,深入进去你会发现更加丰富的世界,更加多彩的人生。
十六岁的小通:是呢,一部优秀的动漫正式因为它有着鲜明的对世界、对人的思考,抒发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引人入胜。
Q:有些漫画作者指导的动画作品还是不错的,毕竟由于漫画本身更注重内容,作为漫画家,来指导的动画化作品的内容才更有活力,小说动画化的更不用说。这些基本都需要故事本身吸引人,然后才会有公司原因动画化。牛姨(荒川弘)就是很好的例子,除了钢炼,银之匙也是一部非常棒的作品,没有一定的生活积累根本做不出来,只可惜似乎销量并不好,她指导的亚尔斯兰战记也挺好看的。只可惜好的漫画家产出不是很多,甚至有些还不为我们所知。不过也是这个时代的人们选择的结果,那些“御宅必杀死”、“过度”欢乐的情节太多,太容易吸引眼球,以至于,让我们越来越难以感受到动画原本的故事美和画面美,越来越脱离了艺术与匠心。
十六岁的小通:一般来说动画的观众还是比漫画轻小说来得多,这也是比较蛋疼的一个点,动画化能让好作品得到更多的观众也增加了原作的销量从而进一步增加作品的受众,能让一些漫画轻小说得到翻身,这也是作者想要的。但是动画制作也是需要成本的,所以为了增加收视率和之后的BD销量杀必死和原创情节也是必然的结果,这也是为了作品好。如果为了故事的理解,我们有些时候可以手动过滤下。
Q:动漫是梦与狂想的王国,看今敏的作品就会感觉到,他的画面切换真是把动漫这种讲故事的手法发挥得淋漓尽致。动漫不会像电影一样受制于成本和技术,所以无论多么庞大的世界观都可以做为题材。萌还需要理由吗?
十六岁的小通:是呢,无论什么都能做题材是日本动漫比较大的一个优势,不过技术和成本还是需要的,想想以前突然就崩了的画面难免还是会让观众一脸懵逼的。当然,萌就是第一生产力。
Q:市场被运营所主导,产品运营思维主导了动画市场。我们不要好看的有深度的动漫!我们要能盈利的动漫!我们要的是快餐文化,不需要深刻的沉淀!观众老爷喜欢看什么,我们就推什么,来点暧昧、挑逗、擦边球的剧情,大家都愿意买单,制作周期快,简单。你好我也好。
十六岁的小通:是呢,被利益蒙蔽的双眼永远无法诞生真正优秀的作品。动漫产业已经陷入了一个在我们看来不好的状态,我们都希望能看到的是良心之作,而不是为了被消费而产出的商品。
Q:据说这两年日本动漫十分不景气?大概有哪些原因?会造成哪些影响?
十六岁的小通:日本动漫产业发展成熟伴随着的就是商业化带来的巨大影响,越来越追求质量和收益总是会带来不好的效应,只是为了迎合大众口味出来的动漫一段时间之后就会被取缔,收益无法持续。当初心被利益蒙蔽之后,受众所看到的动漫也就变了样,所以不景气就产生了。至于接下来会造成的影响方方面面,但是很清楚的一点就是我们会慢慢很难看到真正优秀的作品,神作的诞生之路非常遥远。
Q:以前的日漫每一部都有自己的初心,现在日漫的产品也变得鱼龙混杂,虽说不乏优秀作品,可确实质量下降了。商业利益面前能坚持住的东西在无形中流失,但最近看了几部国漫作品,真心觉得有些感动还是自己人来的更催泪。其实就是想说,国漫越来越好真的很开心,当然优秀的作品是没有国界的。
十六岁的小通:国漫也是在缓慢的进步,这也是我们很期待看到。而日漫却慢慢地走到一个比较扭曲的道路上,虽然优秀作品不会少,但是却丢弃了以前的好。
Q:是柯南里对人性分析满满的正能量和真诚姿态。并不像许多草草制成的国内动漫,与其说是对小朋友的引导,倒不如说是因为不敢深入或懒得深入而对大人们一个堂而皇之的交代。就像福尔摩斯说的:现实比任何大胆想象更富有冒险性。与其用某种观念固化对现实的认识,不如培养孩子面对复杂现实的积极姿态和理性的思考能力。这也是许多日本的优秀作品带给我们的思考。
十六岁的小通:是呢,日本动漫在创作过程中总是能发散思维,在日本能想到能做到的方面也是非常多,没有什么较大的限制,所以日本动漫总是能让我们大开眼界。
嘉宾推荐:“十六岁的小通”,日本通网站和微信作者。一直在努力将日本相关科普做得轻松又有趣。虽说已过了好几个十六岁生日,但永远保持着十六岁的心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