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进军VR的扎克伯格,能否实现元宇宙的野心?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进军VR的扎克伯格,能否实现元宇宙的野心?

扎克伯格改名并且奔向元宇宙背后,是Facebook难以回避的发展焦虑。

文|陈根

元宇宙的火热现状,离不开扎克伯格一手的助推。

去年10月底,扎克伯格宣布,把Facebook母公司更名为Meta,发力元宇宙业务,试图创造另一种数字现实。尽管扎克伯格的做法遭到了群嘲,有网友形容Facebook改名是“脸书不要脸”。但不可否认,扎克伯格选择的时机无可挑剔。自去年10月以来,“元宇宙”搜索量飙升,华尔街也在煽风点火。

不仅如此,为了彰显奔向元宇宙的决心,扎克伯格除了将Facebook改名为Meta,还在VR领域进行了深耕。实际上,自2014年Meta收购Oculus起,扎克伯格就没停止过对其大力的投资,推出的产品从Rift到Quest 2一代代稳步提升。但问题是,VR能实现扎克伯格的元宇宙野心吗?

Facebook的发展危机

扎克伯格改名并且奔向元宇宙背后,是Facebook难以回避的发展焦虑。

2004年,扎克伯格创办社交网站Facebook,在Google与Twitter等几大巨头的包围圈中夹缝求生,市值节节攀升,短短数年就成为全球社交“一哥”。Facebook这一指数级爆发的传奇故事,让人们毫不吝啬地将扎克伯格称为“第二盖茨”“社交之王”。

遗憾的是,Facebook并没有对得起全球社交“一哥”的称誉,反而陷入了数据安全、侵犯用户隐私,以及利用市场垄断地位谋取不正当利益等风波中,越来越多的“麻烦”被摆在扎克伯格面前。

近年来,Facebook先后收购了WhatsApp、Messenger和Instagram等热门应用,打造了一个规模空前的“社交帝国”。2019年发布一组数据显示:过去十年,全球MAU位居前五个App,就有四款属于Facebook系。

当然,大并非原罪,根本问题在于:Facebook无限制并购扩张,在严重挤压了诸多行业个体的生存空间的同时,更在市占率与社交软件优势下,凭着用户对Facebook已经形成了巨大的依赖,对用户开展了无节制的价值“搜刮”。《新共和》对Facebook的批评中就曾指出,Facebook凭借着自身垄断地位,无上限追求利益,进而无底线爆发出诸如:向用户推送病毒式广告、泄露用户隐私、偷偷获取用户生物特征等种种闹剧。

而早年间Facebook信息泄露的巨大风波,则成为了这家公司最难洗刷、也是最大的“污点”——2018年,美国《纽约时报》和《英国卫报》爆料,Facebook上超过5000万用户的信息在用户不知情的前提下,被数据分析公司“剑桥分析”获取,该公司则制定了大量宣传产品,精准投放用户,最终目的则是帮助2016年特朗普团队参选美国总统。

此外,2020年Facebook旗下的Instagram更被指控“非法”使用用户手机摄像头,窃取上亿Instagram用户生物特征数据,只为给予广告商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进而实现更多的盈利。

2021年,Facebook在英国还遭到了23亿英镑(约合人民币198亿)的集体诉讼,原因是2015年至2019年期间,Facebook通过强加不公平的条款和条件,要求4400万用户交出自己个人数据来访问该社交网络,并滥用其市场主导地位,从而赚取数十亿美元各类广告费用。

当然,更重要的是,Facebook在其既有的技术与商业模式路线上发展,已经遇到了瓶颈,其股价已经严重高估与透支。说到底,扎克伯格的Facebook就是一个基于互联网技术推动下的开放式的全球社交应用平台而已,而这个软件社交平台底层的硬件技术不是Facebook的,支持这个应用的系统甚至也不是Facebook的——Facebook并没有核心的技术来支撑其发展。

这就是为什么一直以来,Facebook需要复制竞争对手的应用和功能的原因:当视频会议应用Zoom大火时,扎克伯格迅速推出与之高度相似的Messenger Rooms;当直播应用Twitch和YouTube Gaming逐渐占据市场后,扎克伯格则拿出了Facebook Gaming;当美国版“咸鱼”Craigslist利润十分客观时,扎克伯格则送出了Facebook Marketplace。

甚至,有观点指出:Facebook旗下Instagram热门Stories功能“照抄”了Snapchat,Instagram上的应用程序Reels则直接“照搬”了TikTok。

走向元宇宙的理想国

为了在Facebook出现增长衰退之前,搞出一个更具有吸引力的故事来说服华尔街,扎克伯格一手助推了“元宇宙”概念的走红。并且,为了彰显发力元宇宙的决心,扎克伯格除了将Facebook更名为Meta,还在VR领域进行了深耕。

毕竟,对于Facebook来说,投入资金在一个能够更快见到收益的领域十分重要。要知道,Facebook有90%以上的收入依靠社交媒体的自有流量变现,而如前所述,这种过于单一的商业模式也一直被人诟病,这种质疑声在5000万用户数据遭泄露及滥用的“数据门”后愈演愈烈。

同时,在商业模式上更加丰富的Tik Tok、Snapchat逐渐成长,也逼迫Facebook为此寻求改变。因此,选择能够更快做出产品、获得收益的VR行业成为扎克伯格基于丰富商业模式的现实考量。

并且,从长远发展的角度考虑,相对成熟的VR领域,也能够帮助Meta建立起好的内容生态,积累足够的消费市场规模,为下一步进军元宇宙打好基础。扎克伯格以Quest 2的成功举例:“Quest 2短短几个月就成为主流VR头显之一”,“内容生态和开发生态也随之建立起来,这就意味着现在你买一台Quest 2,还有《FitXR》、《Supernatural》这样的健身应用、一些社交、办公、商业等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应用供你使用。”扎克伯格认为,1000万活跃用户是VR C端市场的“门槛”。他表示,随着越来越接近这一门槛,生态也会越来越繁荣。

与此同时,据The Information报道,目前Meta的产品路线图揭晓了6款头显的发布计划。从现在到2024年,Meta将会推出四款VR头显,内部代号分别为Cambria、Funston、Stinson、Cardiff。其中,Cambria为高端旗舰VR头显,可能在今年9月推出。随后,Meta将在2023年推出代号为Stinson的VR头显,该设备为Quest系列的后续新品。

而在2024年,Meta还将推出代号为Funston的VR头显,该设备为Cambria的迭代版本,而Cardiff会作为Quest系列的新品Stinson的迭代产品。也就是说,Meta将交替发布高端VR头显和低端VR头显,不同价格档位的VR头显将帮助Meta抢占大部分VR头显市场的份额。同时,Meta还将发布两款AR眼镜,其产品内部代号分别为Nazare和Hypernova。其中,Nazare将在2024年推出,而具有更强功能的AR眼镜Hypernova将在2026年推出。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下半年发布可能发布的Cambria。尽管不少媒体和分析师将这款Cambria的VR头显认为是Oculus Quest 3又或者是Oculus Quest 2 Pro,但扎克伯格自己曾在Connect 2021大会上说:“Cambria是不同于Quest 2的一款产品,主要面对高端市场。”

这款VR头显具有较高分辨率的图像显示,并且人们还可以使用它发送电子邮件或者短信。在Meta内部,Cambria常被研发人员叫做Arcata,该设备拥有全彩透视和面部追踪功能两大亮点,可以增强用户的MR体验。

Cambria搭载的外向摄像头可以让VR头显的屏幕呈现现实世界的场景。该设备所拥有的全彩透视功能不但可以让VR头显呈现完全虚拟的场景,也可以让VR头显同时显示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信息,就像AR眼镜那样。同时,Cambria内置的传感器能够实时跟踪用户的眼睛和面部表情,可以帮助用户在Meta的Horizon Worlds和Workrooms等应用程序中生成用户的虚拟头像。

理想和现实的距离

通过相对成熟的VR领域进军元宇宙的理想固然美好,但现实总是骨感的。

从技术角度来看,根据The Information,目前的Cambria VR头显同样使用基于Android的VR操作系统。这意味着,用户无法通过VR设备使用任何专为PC设计的一些常用的工作软件,只能通过VR网页浏览器享受部分软件网页版的功能。Meta似乎也意识到这个问题,在最近的Quest 2版本更新中增加了支持网页浏览器中打开多个窗口。但如何让用户通过Cambria VR头显使用一些常用的工作软件,依然是Meta推动VR头显在工作场景中应用面临的挑战之一。

与此同时,根据此前The Information的消息汇总,Meta在VR领域的自研计划屡屡受挫。2022年以来,Meta不但放弃了构建全新的VR操作系统框架,而且其自研的处理器也不如高通的XR 2处理器。这一方面意味着,Meta很难在VR设备的硬件基础上和Pico、HTC、Lynx等国内外VR头显厂商拉开较大差距。另一方面,两个硬件研发团队的遇挫也造成了一定的资源浪费。

不仅如此,新产品的发布节奏往往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比如,Cambria VR头显本该在去年年底推出,但由于供应链产能、疫情和研发进度的影响,一直延期到今年9月。因此,Meta的产品路线图仅供参考,具体地新品发布节奏还需要根据情况而定,近年来Meta的新品常常不能如期上线,影响发布节奏。

当然,Mete难以搞出像样的VR/AR产品的根本原因,还在于决定着VR/AR产品的不是这个终端的应用层面,而是整个VR/AR的底层产业链技术都还不成熟,还不能支撑大规模的商业普及化应用。

事实上,至今为止,由于内容与服务较为匮乏、应用生态不完善,能满足消费者需求的爆款级、标杆级VR应用都尚未出现,面向消费者的虚拟现实开发内容缺乏变现渠道,尚未形成良好的产业生态和正向循环。投资机构高盛最近在一份关于AR和VR技术的报告中表示,尽管VR技术正在改进,但目前为止,VR头显仍没有成为广大消费者的刚需产品,仍是一小部分人群使用VR设备。也就是说,目前的VR头显市场规模仍处于初期发展的阶段。

并且,现有应用案例多是定制化解决方案,没有明晰的行业应用思路,不具备行业内大面积普及推广的条件,多行业融合应用进展路径亦不明晰。不仅如此,一些当前次要但非常关键,并会直接影响用户体验,进而决定用户使用意愿的问题也需要更多的方案解决,比如,电子部件的发热、高计算能力、高通讯带宽以及设备发热量和散热方式等问题。

说到底,在扎克伯格雄心勃勃宣布元宇宙蓝图的背后,更多的是其他的考虑因素。科技行业从来不缺少新概念,这个领域就是需要一波又一波的新热度来带动持续关注和不断投资。几乎每隔一两年,科技巨头和创投行业都会推出一个又一个新的热词,介绍新奇的前沿技术,展示未来的生活愿景,投入巨资打造生态,推高股价与市值。

正如两年前Facebook推出的Libra计划一样,扎克伯格雄心勃勃地要组建一个全球去中心化的加密支付体系,这个超主权货币项目的野心并不亚于现在的元宇宙,甚至可能实现“全球金融无国界“的梦想,也一度给Facebook的股价带来了明显提升。但是,在各国监管部门的合力打压下,Facebook不得不在去年无限期搁置了Libra项目。

而现在,“元宇宙”或许就是扎克伯格在Libra愿景泡汤之后寻找到的下一个概念,元宇宙会不会走向Libra的归途,我们尚且未知,但盲目狂欢于元宇宙,却必然陷入彼时Libra的陷阱。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马克•扎克伯格

  • 雷鸟创新推出千元AR眼镜,还要做能量产的“Orion”
  • 左手AI右手AR,Meta如何重新变成酷公司?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进军VR的扎克伯格,能否实现元宇宙的野心?

扎克伯格改名并且奔向元宇宙背后,是Facebook难以回避的发展焦虑。

文|陈根

元宇宙的火热现状,离不开扎克伯格一手的助推。

去年10月底,扎克伯格宣布,把Facebook母公司更名为Meta,发力元宇宙业务,试图创造另一种数字现实。尽管扎克伯格的做法遭到了群嘲,有网友形容Facebook改名是“脸书不要脸”。但不可否认,扎克伯格选择的时机无可挑剔。自去年10月以来,“元宇宙”搜索量飙升,华尔街也在煽风点火。

不仅如此,为了彰显奔向元宇宙的决心,扎克伯格除了将Facebook改名为Meta,还在VR领域进行了深耕。实际上,自2014年Meta收购Oculus起,扎克伯格就没停止过对其大力的投资,推出的产品从Rift到Quest 2一代代稳步提升。但问题是,VR能实现扎克伯格的元宇宙野心吗?

Facebook的发展危机

扎克伯格改名并且奔向元宇宙背后,是Facebook难以回避的发展焦虑。

2004年,扎克伯格创办社交网站Facebook,在Google与Twitter等几大巨头的包围圈中夹缝求生,市值节节攀升,短短数年就成为全球社交“一哥”。Facebook这一指数级爆发的传奇故事,让人们毫不吝啬地将扎克伯格称为“第二盖茨”“社交之王”。

遗憾的是,Facebook并没有对得起全球社交“一哥”的称誉,反而陷入了数据安全、侵犯用户隐私,以及利用市场垄断地位谋取不正当利益等风波中,越来越多的“麻烦”被摆在扎克伯格面前。

近年来,Facebook先后收购了WhatsApp、Messenger和Instagram等热门应用,打造了一个规模空前的“社交帝国”。2019年发布一组数据显示:过去十年,全球MAU位居前五个App,就有四款属于Facebook系。

当然,大并非原罪,根本问题在于:Facebook无限制并购扩张,在严重挤压了诸多行业个体的生存空间的同时,更在市占率与社交软件优势下,凭着用户对Facebook已经形成了巨大的依赖,对用户开展了无节制的价值“搜刮”。《新共和》对Facebook的批评中就曾指出,Facebook凭借着自身垄断地位,无上限追求利益,进而无底线爆发出诸如:向用户推送病毒式广告、泄露用户隐私、偷偷获取用户生物特征等种种闹剧。

而早年间Facebook信息泄露的巨大风波,则成为了这家公司最难洗刷、也是最大的“污点”——2018年,美国《纽约时报》和《英国卫报》爆料,Facebook上超过5000万用户的信息在用户不知情的前提下,被数据分析公司“剑桥分析”获取,该公司则制定了大量宣传产品,精准投放用户,最终目的则是帮助2016年特朗普团队参选美国总统。

此外,2020年Facebook旗下的Instagram更被指控“非法”使用用户手机摄像头,窃取上亿Instagram用户生物特征数据,只为给予广告商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进而实现更多的盈利。

2021年,Facebook在英国还遭到了23亿英镑(约合人民币198亿)的集体诉讼,原因是2015年至2019年期间,Facebook通过强加不公平的条款和条件,要求4400万用户交出自己个人数据来访问该社交网络,并滥用其市场主导地位,从而赚取数十亿美元各类广告费用。

当然,更重要的是,Facebook在其既有的技术与商业模式路线上发展,已经遇到了瓶颈,其股价已经严重高估与透支。说到底,扎克伯格的Facebook就是一个基于互联网技术推动下的开放式的全球社交应用平台而已,而这个软件社交平台底层的硬件技术不是Facebook的,支持这个应用的系统甚至也不是Facebook的——Facebook并没有核心的技术来支撑其发展。

这就是为什么一直以来,Facebook需要复制竞争对手的应用和功能的原因:当视频会议应用Zoom大火时,扎克伯格迅速推出与之高度相似的Messenger Rooms;当直播应用Twitch和YouTube Gaming逐渐占据市场后,扎克伯格则拿出了Facebook Gaming;当美国版“咸鱼”Craigslist利润十分客观时,扎克伯格则送出了Facebook Marketplace。

甚至,有观点指出:Facebook旗下Instagram热门Stories功能“照抄”了Snapchat,Instagram上的应用程序Reels则直接“照搬”了TikTok。

走向元宇宙的理想国

为了在Facebook出现增长衰退之前,搞出一个更具有吸引力的故事来说服华尔街,扎克伯格一手助推了“元宇宙”概念的走红。并且,为了彰显发力元宇宙的决心,扎克伯格除了将Facebook更名为Meta,还在VR领域进行了深耕。

毕竟,对于Facebook来说,投入资金在一个能够更快见到收益的领域十分重要。要知道,Facebook有90%以上的收入依靠社交媒体的自有流量变现,而如前所述,这种过于单一的商业模式也一直被人诟病,这种质疑声在5000万用户数据遭泄露及滥用的“数据门”后愈演愈烈。

同时,在商业模式上更加丰富的Tik Tok、Snapchat逐渐成长,也逼迫Facebook为此寻求改变。因此,选择能够更快做出产品、获得收益的VR行业成为扎克伯格基于丰富商业模式的现实考量。

并且,从长远发展的角度考虑,相对成熟的VR领域,也能够帮助Meta建立起好的内容生态,积累足够的消费市场规模,为下一步进军元宇宙打好基础。扎克伯格以Quest 2的成功举例:“Quest 2短短几个月就成为主流VR头显之一”,“内容生态和开发生态也随之建立起来,这就意味着现在你买一台Quest 2,还有《FitXR》、《Supernatural》这样的健身应用、一些社交、办公、商业等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应用供你使用。”扎克伯格认为,1000万活跃用户是VR C端市场的“门槛”。他表示,随着越来越接近这一门槛,生态也会越来越繁荣。

与此同时,据The Information报道,目前Meta的产品路线图揭晓了6款头显的发布计划。从现在到2024年,Meta将会推出四款VR头显,内部代号分别为Cambria、Funston、Stinson、Cardiff。其中,Cambria为高端旗舰VR头显,可能在今年9月推出。随后,Meta将在2023年推出代号为Stinson的VR头显,该设备为Quest系列的后续新品。

而在2024年,Meta还将推出代号为Funston的VR头显,该设备为Cambria的迭代版本,而Cardiff会作为Quest系列的新品Stinson的迭代产品。也就是说,Meta将交替发布高端VR头显和低端VR头显,不同价格档位的VR头显将帮助Meta抢占大部分VR头显市场的份额。同时,Meta还将发布两款AR眼镜,其产品内部代号分别为Nazare和Hypernova。其中,Nazare将在2024年推出,而具有更强功能的AR眼镜Hypernova将在2026年推出。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下半年发布可能发布的Cambria。尽管不少媒体和分析师将这款Cambria的VR头显认为是Oculus Quest 3又或者是Oculus Quest 2 Pro,但扎克伯格自己曾在Connect 2021大会上说:“Cambria是不同于Quest 2的一款产品,主要面对高端市场。”

这款VR头显具有较高分辨率的图像显示,并且人们还可以使用它发送电子邮件或者短信。在Meta内部,Cambria常被研发人员叫做Arcata,该设备拥有全彩透视和面部追踪功能两大亮点,可以增强用户的MR体验。

Cambria搭载的外向摄像头可以让VR头显的屏幕呈现现实世界的场景。该设备所拥有的全彩透视功能不但可以让VR头显呈现完全虚拟的场景,也可以让VR头显同时显示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信息,就像AR眼镜那样。同时,Cambria内置的传感器能够实时跟踪用户的眼睛和面部表情,可以帮助用户在Meta的Horizon Worlds和Workrooms等应用程序中生成用户的虚拟头像。

理想和现实的距离

通过相对成熟的VR领域进军元宇宙的理想固然美好,但现实总是骨感的。

从技术角度来看,根据The Information,目前的Cambria VR头显同样使用基于Android的VR操作系统。这意味着,用户无法通过VR设备使用任何专为PC设计的一些常用的工作软件,只能通过VR网页浏览器享受部分软件网页版的功能。Meta似乎也意识到这个问题,在最近的Quest 2版本更新中增加了支持网页浏览器中打开多个窗口。但如何让用户通过Cambria VR头显使用一些常用的工作软件,依然是Meta推动VR头显在工作场景中应用面临的挑战之一。

与此同时,根据此前The Information的消息汇总,Meta在VR领域的自研计划屡屡受挫。2022年以来,Meta不但放弃了构建全新的VR操作系统框架,而且其自研的处理器也不如高通的XR 2处理器。这一方面意味着,Meta很难在VR设备的硬件基础上和Pico、HTC、Lynx等国内外VR头显厂商拉开较大差距。另一方面,两个硬件研发团队的遇挫也造成了一定的资源浪费。

不仅如此,新产品的发布节奏往往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比如,Cambria VR头显本该在去年年底推出,但由于供应链产能、疫情和研发进度的影响,一直延期到今年9月。因此,Meta的产品路线图仅供参考,具体地新品发布节奏还需要根据情况而定,近年来Meta的新品常常不能如期上线,影响发布节奏。

当然,Mete难以搞出像样的VR/AR产品的根本原因,还在于决定着VR/AR产品的不是这个终端的应用层面,而是整个VR/AR的底层产业链技术都还不成熟,还不能支撑大规模的商业普及化应用。

事实上,至今为止,由于内容与服务较为匮乏、应用生态不完善,能满足消费者需求的爆款级、标杆级VR应用都尚未出现,面向消费者的虚拟现实开发内容缺乏变现渠道,尚未形成良好的产业生态和正向循环。投资机构高盛最近在一份关于AR和VR技术的报告中表示,尽管VR技术正在改进,但目前为止,VR头显仍没有成为广大消费者的刚需产品,仍是一小部分人群使用VR设备。也就是说,目前的VR头显市场规模仍处于初期发展的阶段。

并且,现有应用案例多是定制化解决方案,没有明晰的行业应用思路,不具备行业内大面积普及推广的条件,多行业融合应用进展路径亦不明晰。不仅如此,一些当前次要但非常关键,并会直接影响用户体验,进而决定用户使用意愿的问题也需要更多的方案解决,比如,电子部件的发热、高计算能力、高通讯带宽以及设备发热量和散热方式等问题。

说到底,在扎克伯格雄心勃勃宣布元宇宙蓝图的背后,更多的是其他的考虑因素。科技行业从来不缺少新概念,这个领域就是需要一波又一波的新热度来带动持续关注和不断投资。几乎每隔一两年,科技巨头和创投行业都会推出一个又一个新的热词,介绍新奇的前沿技术,展示未来的生活愿景,投入巨资打造生态,推高股价与市值。

正如两年前Facebook推出的Libra计划一样,扎克伯格雄心勃勃地要组建一个全球去中心化的加密支付体系,这个超主权货币项目的野心并不亚于现在的元宇宙,甚至可能实现“全球金融无国界“的梦想,也一度给Facebook的股价带来了明显提升。但是,在各国监管部门的合力打压下,Facebook不得不在去年无限期搁置了Libra项目。

而现在,“元宇宙”或许就是扎克伯格在Libra愿景泡汤之后寻找到的下一个概念,元宇宙会不会走向Libra的归途,我们尚且未知,但盲目狂欢于元宇宙,却必然陷入彼时Libra的陷阱。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