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加强核酸采样质量控制,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印发采样人员培训方案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加强核酸采样质量控制,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印发采样人员培训方案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冠病毒核酸采样质量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切实加强核酸采样的质量控制,按照“不培训不上岗,培训不合格不上岗”的原则,确保采样人员操作和行为科学规范。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2022年6月13日,据国家卫健委网站消息,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冠病毒核酸采样质量管理工作的通知》(简称《通知》),要求各地切实加强核酸采样的质量控制,按照“不培训不上岗,培训不合格不上岗”的原则,确保采样人员操作和行为科学规范。 

《通知》指出,核酸采样是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的重要环节。采样的规范操作、人员培训和组织管理,直接关系到检测结果的准确可靠和人民群众的切身感受。核酸采样管理不当,不仅可能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确,还可能出现人员之间交叉感染,给疫情防控带来不利影响。

近期,常态化核酸检测在各大城市推开后,采样人员的巨大缺口引发外界关注。为此,核酸检测机构纷纷提供高薪,从社会上大量招募采样人员,但这些通过紧急培训便上岗的采样人员能否准确快速完成采样,成为各地疫情防控的一大难题。

《通知》要求,各地要严格核酸采样人员的资质管理,在现有医务人员基础上,将民营医院、零售药店、学校医务室以及企事业单位中具有卫生相关专业技术职业资格的人员纳入采样人员队伍,经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组织规范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方可从事核酸采样工作。

《通知》明确,采样人员的调配使用尽量不挤占正常医疗资源,以保障人民群众看病就医需求。同时,采样人员不得通过视频培训取代实操培训。

《通知》指出,要规范开展核酸采样培训。各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按照《医疗机构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工作手册(试行第二版)》和《新冠病毒核酸采样培训方案》,规范做好核酸采样的组织、培训、考核等相关工作。

此前在5月13日举行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郭燕红介绍,截至目前,全国有1.3万家医疗卫生机构可以开展核酸检测,我们拥有15.3万专业技术人员从事核酸检测的技术工作。现在每天核酸检测的能力已经达到单管每日5700万管。

不过,界面新闻注意到,近期,多地政府还通报了核酸检测机构漏检、丢样本、造假等恶劣事件。2022年5月21日-5月29日不到10天时间,仅北京市就通报了3家核酸检测机构涉嫌违法犯罪的情况。

对此,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日前已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加强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全链条监管。各地要落实核酸检测机构准入退出机制,设立“红绿灯”,对存在出具虚假检测报告、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检测工作等违法违规行为的,亮“红灯”直接依法吊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对涉嫌违法犯罪的,依法移送公安机关追究相关责任。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日前还印发了《新冠病毒核酸采样培训方案》。其中明确,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口咽拭子、鼻咽拭子采集方法,个人防护,以及感染控制等内容。培训时间至少1天,包括理论培训和操作实践培训。

对于口咽拭子采集,关键点是将拭子越过舌根,在两侧咽扁桃体稍微用力来回擦拭至少3次,然后再在咽后壁上下擦拭至少3次。鼻咽拭子采集时,采样人员不可用力过猛,以免发生外伤出血,待拭子顶端到达鼻咽腔后壁时,轻轻旋转一周(如遇反射性咳嗽,应停留片刻)。

培训方案同时明确,核酸采样点应选择空旷、通风良好的场地,划分为等候区、采集区、缓冲区、临时隔离区和医疗废物暂存区,有效分散待检人员密度。

附:新冠病毒核酸采样培训方案

为指导各地做好核酸采样人员的培训工作,规范采样过程,保证采样质量,防止可能出现的交叉感染,制定本方案。

一、培训组织

各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或其委托的专业机构,负责制定培训课件和培训课程安排,组织开展核酸采样考核。考核合格者,获得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或其委托的专业机构制发的采样培训合格证书。

二、培训内容

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口咽拭子、鼻咽拭子采集方法,个人防护,以及感染控制等内容。培训时间至少1天,包括理论培训和操作实践培训。

(一)口咽及鼻咽拭子采样。

1.口咽拭子采集方法。被采人员采取头部微仰、口张大的姿势,露出两侧咽扁桃体。口咽拭子采样的关键点是将拭子越过舌根,在两侧咽扁桃体稍微用力来回擦拭至少3次,然后再在咽后壁上下擦拭至少3次。取样完毕后,将拭子头放入含病毒保存液的收集管中,拭子折断点置于管口处,稍用力折断使拭子头落入采集管的液体中,弃去折断后的拭子杆,旋紧管盖,将采集管置于稳定的置物架上。每例采集后采样人员均应进行手消毒。

2.鼻咽拭子采集方法。采样人员手执拭子贴鼻孔进入,沿下鼻道的底部向后缓缓深入,由于鼻道呈弧形,不可用力过猛,以免发生外伤出血。待拭子顶端到达鼻咽腔后壁时,轻轻旋转一周(如遇反射性咳嗽,应停留片刻),然后缓缓取出拭子,将拭子头浸入含2~3ml病毒保存液的管中。

如进行多人混采,还应当注意混合拭子的规范操作。以10合1混采为例,依照上述采集方法依次采集其余9支拭子,将完成采集的拭子放入同一采集管中,动作轻柔,避免气溶胶产生。连续采集10支拭子以后,旋紧管盖,防止溢洒。如采集管内拭子不足10支,应做好特殊标记并记录。

(二)采样人员个人防护。个人防护包括,正确穿脱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医用防护口罩、乳胶手套防护面屏或护目镜隔离衣或防护服、工作帽),规范进行手卫生。

个人防护用品穿戴顺序为,戴医用防护口罩和工作帽,穿隔离衣或防护服,戴防护面屏或护目镜,戴手套。戴口罩后应进行口罩密闭性测试,确保密闭性良好。使用中口罩如遇污染或潮湿,手套、防护服如遇污染或破损,应及时更换。

脱去个人防护用品前,需先进行手卫生,然后依次摘防护面屏或护目镜,脱去隔离衣或防护服、手套,摘脱帽子和医用防护口罩。脱摘过程中,污染面切勿接触内部衣物,每步之前及之后均需做好手卫生,并保证手不接触污染面。

(三)感染控制。

1.采样点设置分区。采样点应选择空旷、通风良好的场地,划分为等候区、采集区、缓冲区、临时隔离区和医疗废物暂存区,有效分散待检人员密度。(1)等候区。设置人行通道,同时设置安全距离保证等候人员的防护安全。根据天气条件配备保温、降温,遮阳、遮雨等设施。(2)采集区。根据气候条件,配备帐篷、冷/暖风扇、适量桌椅。配备采集用消毒用品、拭子、病毒采集管,并应当为被采人员准备纸巾、呕吐袋和口罩备用。标本如无法及时运送至实验室,需准备4℃冰箱或低温保存箱暂存。(3)缓冲区。空间应当相对密闭,可供采样人员更换个人防护用品,放置与采样点规模相匹配的防护用品、采集用消毒用品、拭子和采集管,户外消杀设备。(4)临时隔离区。用于暂时隔离在采集过程中发现的疑似患者或高危人群。5)医疗废物暂存区。用于暂存医疗废物,并做好收集、包装、无害化处理、交接等工作。

2.做好清洁消毒。采集标本时严格执行手卫生,一采一手消毒,即在完成上一个人员标本采集后,必须进行手消毒,才能进行下一个采集操作。在采样过程中应注意感染防控,除拭子外,其他部位不得触碰被采人员,防止发生交叉感染。采样现场工作结束后,应做好医疗器械、物品、物体表面等清洁与消毒。使用清水和清洁剂彻底清洁环境表面,并使用有效消毒剂对环境物体表面,尤其是高频接触部位进行规范消毒。对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进行规范处理。

3.避免人群聚集。采样点需设立清晰的指引标识,保证人员单向流动,并明确采样流程和注意事项。做好采样现场精细化组织管理,由工作人员、志愿者维护工作秩序的同时,鼓励通过物理手段,严格落实安全距离间隔要求。

三、考核

考核内容包括采样操作、个人防护和感控理论知识等。主要考核实践操作的情况,必要时,可以安排简单的理论考试。主要覆盖以下内容:

1.是否能够正确佩戴口罩,对潜在风险的了解程度。

2.是否能够正确掌握穿脱隔离衣或防护服的程序,对潜在风险的了解程度。

3.是否能够规范进行口咽和鼻腔拭子采集操作,对不规范操作可能影响检测结果的了解程度。

4.是否能够正确进行手卫生,对环境通风、清洁消毒、医疗废物规范处置等感染控制方法的了解程度。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加强核酸采样质量控制,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印发采样人员培训方案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冠病毒核酸采样质量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切实加强核酸采样的质量控制,按照“不培训不上岗,培训不合格不上岗”的原则,确保采样人员操作和行为科学规范。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2022年6月13日,据国家卫健委网站消息,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冠病毒核酸采样质量管理工作的通知》(简称《通知》),要求各地切实加强核酸采样的质量控制,按照“不培训不上岗,培训不合格不上岗”的原则,确保采样人员操作和行为科学规范。 

《通知》指出,核酸采样是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的重要环节。采样的规范操作、人员培训和组织管理,直接关系到检测结果的准确可靠和人民群众的切身感受。核酸采样管理不当,不仅可能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确,还可能出现人员之间交叉感染,给疫情防控带来不利影响。

近期,常态化核酸检测在各大城市推开后,采样人员的巨大缺口引发外界关注。为此,核酸检测机构纷纷提供高薪,从社会上大量招募采样人员,但这些通过紧急培训便上岗的采样人员能否准确快速完成采样,成为各地疫情防控的一大难题。

《通知》要求,各地要严格核酸采样人员的资质管理,在现有医务人员基础上,将民营医院、零售药店、学校医务室以及企事业单位中具有卫生相关专业技术职业资格的人员纳入采样人员队伍,经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组织规范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方可从事核酸采样工作。

《通知》明确,采样人员的调配使用尽量不挤占正常医疗资源,以保障人民群众看病就医需求。同时,采样人员不得通过视频培训取代实操培训。

《通知》指出,要规范开展核酸采样培训。各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按照《医疗机构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工作手册(试行第二版)》和《新冠病毒核酸采样培训方案》,规范做好核酸采样的组织、培训、考核等相关工作。

此前在5月13日举行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郭燕红介绍,截至目前,全国有1.3万家医疗卫生机构可以开展核酸检测,我们拥有15.3万专业技术人员从事核酸检测的技术工作。现在每天核酸检测的能力已经达到单管每日5700万管。

不过,界面新闻注意到,近期,多地政府还通报了核酸检测机构漏检、丢样本、造假等恶劣事件。2022年5月21日-5月29日不到10天时间,仅北京市就通报了3家核酸检测机构涉嫌违法犯罪的情况。

对此,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日前已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加强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全链条监管。各地要落实核酸检测机构准入退出机制,设立“红绿灯”,对存在出具虚假检测报告、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检测工作等违法违规行为的,亮“红灯”直接依法吊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对涉嫌违法犯罪的,依法移送公安机关追究相关责任。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日前还印发了《新冠病毒核酸采样培训方案》。其中明确,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口咽拭子、鼻咽拭子采集方法,个人防护,以及感染控制等内容。培训时间至少1天,包括理论培训和操作实践培训。

对于口咽拭子采集,关键点是将拭子越过舌根,在两侧咽扁桃体稍微用力来回擦拭至少3次,然后再在咽后壁上下擦拭至少3次。鼻咽拭子采集时,采样人员不可用力过猛,以免发生外伤出血,待拭子顶端到达鼻咽腔后壁时,轻轻旋转一周(如遇反射性咳嗽,应停留片刻)。

培训方案同时明确,核酸采样点应选择空旷、通风良好的场地,划分为等候区、采集区、缓冲区、临时隔离区和医疗废物暂存区,有效分散待检人员密度。

附:新冠病毒核酸采样培训方案

为指导各地做好核酸采样人员的培训工作,规范采样过程,保证采样质量,防止可能出现的交叉感染,制定本方案。

一、培训组织

各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或其委托的专业机构,负责制定培训课件和培训课程安排,组织开展核酸采样考核。考核合格者,获得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或其委托的专业机构制发的采样培训合格证书。

二、培训内容

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口咽拭子、鼻咽拭子采集方法,个人防护,以及感染控制等内容。培训时间至少1天,包括理论培训和操作实践培训。

(一)口咽及鼻咽拭子采样。

1.口咽拭子采集方法。被采人员采取头部微仰、口张大的姿势,露出两侧咽扁桃体。口咽拭子采样的关键点是将拭子越过舌根,在两侧咽扁桃体稍微用力来回擦拭至少3次,然后再在咽后壁上下擦拭至少3次。取样完毕后,将拭子头放入含病毒保存液的收集管中,拭子折断点置于管口处,稍用力折断使拭子头落入采集管的液体中,弃去折断后的拭子杆,旋紧管盖,将采集管置于稳定的置物架上。每例采集后采样人员均应进行手消毒。

2.鼻咽拭子采集方法。采样人员手执拭子贴鼻孔进入,沿下鼻道的底部向后缓缓深入,由于鼻道呈弧形,不可用力过猛,以免发生外伤出血。待拭子顶端到达鼻咽腔后壁时,轻轻旋转一周(如遇反射性咳嗽,应停留片刻),然后缓缓取出拭子,将拭子头浸入含2~3ml病毒保存液的管中。

如进行多人混采,还应当注意混合拭子的规范操作。以10合1混采为例,依照上述采集方法依次采集其余9支拭子,将完成采集的拭子放入同一采集管中,动作轻柔,避免气溶胶产生。连续采集10支拭子以后,旋紧管盖,防止溢洒。如采集管内拭子不足10支,应做好特殊标记并记录。

(二)采样人员个人防护。个人防护包括,正确穿脱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医用防护口罩、乳胶手套防护面屏或护目镜隔离衣或防护服、工作帽),规范进行手卫生。

个人防护用品穿戴顺序为,戴医用防护口罩和工作帽,穿隔离衣或防护服,戴防护面屏或护目镜,戴手套。戴口罩后应进行口罩密闭性测试,确保密闭性良好。使用中口罩如遇污染或潮湿,手套、防护服如遇污染或破损,应及时更换。

脱去个人防护用品前,需先进行手卫生,然后依次摘防护面屏或护目镜,脱去隔离衣或防护服、手套,摘脱帽子和医用防护口罩。脱摘过程中,污染面切勿接触内部衣物,每步之前及之后均需做好手卫生,并保证手不接触污染面。

(三)感染控制。

1.采样点设置分区。采样点应选择空旷、通风良好的场地,划分为等候区、采集区、缓冲区、临时隔离区和医疗废物暂存区,有效分散待检人员密度。(1)等候区。设置人行通道,同时设置安全距离保证等候人员的防护安全。根据天气条件配备保温、降温,遮阳、遮雨等设施。(2)采集区。根据气候条件,配备帐篷、冷/暖风扇、适量桌椅。配备采集用消毒用品、拭子、病毒采集管,并应当为被采人员准备纸巾、呕吐袋和口罩备用。标本如无法及时运送至实验室,需准备4℃冰箱或低温保存箱暂存。(3)缓冲区。空间应当相对密闭,可供采样人员更换个人防护用品,放置与采样点规模相匹配的防护用品、采集用消毒用品、拭子和采集管,户外消杀设备。(4)临时隔离区。用于暂时隔离在采集过程中发现的疑似患者或高危人群。5)医疗废物暂存区。用于暂存医疗废物,并做好收集、包装、无害化处理、交接等工作。

2.做好清洁消毒。采集标本时严格执行手卫生,一采一手消毒,即在完成上一个人员标本采集后,必须进行手消毒,才能进行下一个采集操作。在采样过程中应注意感染防控,除拭子外,其他部位不得触碰被采人员,防止发生交叉感染。采样现场工作结束后,应做好医疗器械、物品、物体表面等清洁与消毒。使用清水和清洁剂彻底清洁环境表面,并使用有效消毒剂对环境物体表面,尤其是高频接触部位进行规范消毒。对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进行规范处理。

3.避免人群聚集。采样点需设立清晰的指引标识,保证人员单向流动,并明确采样流程和注意事项。做好采样现场精细化组织管理,由工作人员、志愿者维护工作秩序的同时,鼓励通过物理手段,严格落实安全距离间隔要求。

三、考核

考核内容包括采样操作、个人防护和感控理论知识等。主要考核实践操作的情况,必要时,可以安排简单的理论考试。主要覆盖以下内容:

1.是否能够正确佩戴口罩,对潜在风险的了解程度。

2.是否能够正确掌握穿脱隔离衣或防护服的程序,对潜在风险的了解程度。

3.是否能够规范进行口咽和鼻腔拭子采集操作,对不规范操作可能影响检测结果的了解程度。

4.是否能够正确进行手卫生,对环境通风、清洁消毒、医疗废物规范处置等感染控制方法的了解程度。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