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谁要看“温吞水”的《浪姐》 ?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谁要看“温吞水”的《浪姐》 ?

第三季音综感这么强,《浪姐》是不是跑题了?

文|娱乐硬糖 谢明宏

编辑|李春晖

来个笑话暖场:今年最好看的音综是《浪姐》。

比如那英和许茹芸唱《羞答答的玫瑰静悄悄地开》,谭维维和王心凌唱《山海》,简直是两岸歌迷意想不到的混搭。你会惊艳于那英淡黄的长裙和蓬松的头发,也会欣喜王心凌真声居然有那么高!

至于演员出身的姐姐们,则在实力演绎《跨界歌王》第X季。胡杏儿上来接个电话情绪就崩溃,把桌上的纸狠狠撕碎。镜头一转,黄奕对着落雪的玻璃窗黯然神伤。张歆艺则端着蛋糕感情充沛吟唱:“那时候你不曾后悔的爱过。”

音乐与剧情融合,Vocal与小嗓联袂,即便是《为歌而赞》里的毒舌博主也难纠出个不好来。但问题来了,《乘风破浪的姐姐》的初始定位是“女团成长综”吧?第三季咋音综感这么强,是不是跑题了?

搜搜百科和通稿,才发现跑题的是观众。前两季《姐姐》都是“女性励志综艺”,第三季《姐姐》则明确转舵为“励志成长音乐竞演综艺”。不仅多了音乐,连女性也不再强调了。音乐竞演综艺,这不纯纯音综吗?没逆龄选秀啥事了,也没女团蜕变内味儿了。追了三四期,小丑竟是我自己。

如果说2020年的《浪姐》是开风气之先的话,那么《浪姐2》就是靠着祖荫的模式复制品。而今年改头换面的《浪姐3》,则有点叛出家门的意味。当女团成为一种不可说,变成音综是最划算的“堕落”。

站桩、年会、音综

凡凡还没落锤宣判,硬糖君已经开始怀念《浪姐1》张含韵组的《大碗宽面》了。《浪姐3》的《谈笑一生》和《大碗宽面》相比,就像公司年会和正式商演的差距。

这套网游代言感十足的衣服,敢问节目组是怎么给王心凌、吴谨言她们找来的?看的时候老是跳台,感觉吴莫愁会突然蹦出一句:“贪玩蓝月,系兄弟就来砍我!”黄小蕾真的不是在致敬漫雪吗?妥妥的霸道油T。、

《浪姐3》向音综靠拢的显著标志,是唱跳舞台的全面萎缩。以二公为例,在“唱乐组”、“唱秀组”、“唱演组”、“唱跳组”这四个分区里,“唱跳组”只占四分之一席,并且难度还特别低。

检验唱跳难度的唯一金线,就是看前女团成员觉得累不累。《浪姐1》的孟佳和王霏霏,虽然也能帮队友抠动作,可自己跳好也要劳损几番筋骨。宁静这种没啥经验的,更是叫苦不迭:“怕等不到第4期,身体就垮了。”

而《浪姐3》里郑秀妍给柳翰雅、蔡卓妍纠正完动作后,自己就闲下来了。不是说人家不努力,是你这入门级的舞蹈难度让人家使不上力。到了二公,郑秀妍在《OKAY》组连舞蹈指挥也没了,直接帮着吴谨言调试英语发音。

过去唱跳内容的高强度有点赶鸭子上架,但也确实让观众看到了姐姐们焕然一新的面貌和拼劲儿。这一季唱跳减少难度下调,直接把姐姐们的精气神也磨没了。二公宁静和于文文、钟欣潼唱《怪美的》,最难就是个扭手动作。宁静都闲下来了,于文文还埋怨不会,真是孺子难教!

说是音综吧,可又并不全是实力均一的组合。即便是专业歌手,也要照顾队友。那英和许茹芸带着徐梦桃飞,还是不如宁静、钟欣潼、赵樱子发挥稳定。隔行如隔山,徐梦桃可以每天练唱几百遍,到了录音棚还是有音准问题。

显然姐姐们也知道“站桩”唱歌的危险,于是纷纷在编曲和舞台设计上用心。谭维维上来就要给王心凌整段Rap,吓得教主大惊失色。人家上一次说唱还是在《Hihi Byebye》里用山东话啦!

郭采洁给《我我》的设计是姐姐和镜子的互动,镜子里出现的素颜姐姐就像另外一个人。不知道陈琦沅老师听懂郭采洁说的复杂走位没有,反正硬糖君没懂;宁静组则痴迷奇装异服难以自拔,宁静要求工装裤上面性感一点、于文文想紧身,最后综合意见是“彩色工装皮裤”。这也不是音综,是《鲁保罗变装皇后秀》吧。

说音乐,可是姐姐们明显更在意“唱演”。难怪郭采洁吐槽节目组的编曲像迪士尼,《浪姐3》目前的节目模式真像人家的歌舞剧,唱中演,演中唱,哪里还有女团样。

真人秀失真

对于没事挑事和恶意剪辑那一套流量法则,硬糖君也深恶痛绝。但如果你要说30个30+姐姐的画风永远是Peace&Love,咱也是绝对不信,也不愿硬着头皮说爱看的。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浪姐3》竭力维持的一团和气,显然让真人秀失了“真”。

倒回去看那英和宁静首期的交锋,硬糖君替人尴尬的毛病又犯了。以那英傻大姐似的性格,宁静怎么撩拨她都发不起火,是这对CP失灵的关键。“我开始来的时候我以为我会是那姐这个角色,但我后来发现她是从里到外透着一种柔和。这种柔和不知道怎么来的,就是我解读不了她。”宁静在一公的评价,隐约流露出几分无奈。

宁静无法解读那英的原因,在于那英无法对宁静形成强势的回应。选人的时候人气稍弱没生气,抢歌的时候慢半拍也没关系。佛系那英的登场,甚至把喜欢battle的宁静的心气都给搞低了。

前期让人备受期待的“血包”于文文,也在宁静的管教下彻底哑火。于文文抱怨:“严厉的不是陈琦沅,明明是你!”宁静直接压制:“于文文你注意下语言组织方式。”

宁静休息说吃零食,于文文说膨化食品不能吃,宁静说吃一口报复一下自己。谁句句跟我顶着,硬糖君铁定要像爽子那样发疯发火。但宁静是这么理解的:“她只不过就是有自己的想法,然后她要得到肯定保持自己的态度,而且那种态度不是她装的。”潜台词就是于文文说话缺心眼不是故意的,姐就不计较了。

《浪姐3》不再捕捉姐姐们的drama场面,就算有纷争也会用备采的方式赶紧解释。矛盾叙事的消解,使得姐姐们就像老同志开茶话会一样和谐。第4期准备的主题夜活动,居然在考古各位姐姐上杂志的问题。

有个03年问那英的,说为啥跟你一起的前辈歌手都不火了?那英当年的回答是:“我进步了,她们没有。”年少轻狂的言论被翻出,那英急忙道歉。徐梦桃讲自己用奖金给父母买房哽咽,一句“幸福要趁早”让人觉得这是在看姐姐版《艺术人生》。

真人秀本来就是要看人设外皮之下,明星露出的一点真。好家伙,《浪姐3》直接让大家变成了“假人”。赵樱子说钟欣潼讲话噎人,宁静一撮合两人居然在车上虚假的抱抱。抱完就成姐妹淘啦?《精灵梦叶罗丽》都没你们的友谊悬浮呢!

从剪辑上看,冗余无趣的内容让人失去耐心。不知道姐姐们跟徐梦桃金牌合影这件事,《浪姐3》是怎么好意思拍了十几分钟的?更不用说刘恋叫薛凯琪妈妈的邪门CP,咱连拉拉的角色分型都还没弄清楚,就进阶到角色扮演啦?

女性主题的来处和去处

如果把吃女性主义红利看成一个项目,《浪姐1》无疑是成功的。它将议程设置理论运用得炉火纯青。就算首播时正值微博热搜停更,也丝毫没有影响到节目热度和播放量的增长。

许多人都是抱着吃瓜的心态去看女明星如何明争暗斗,更调侃黄晓明在其中是“晓明历险记”。第一季艾瑞巴蒂组的“分词风波”、伊能静的“像个孩子在胡闹”,第二季的李菲儿叫黄晓明哥、程莉莎说吉克隽逸踩着八寸的高跟鞋笑她落魄,至今仍是短视频博主钟爱的场面。

三个女人一台戏,三十个女人应该能顶一个TVB。《浪姐3》在冲突叙事崩坏的同时,也因为变成音综的形式差异让女性友谊不再闪光。以前浪姐虽然也有勾心斗角,但争过、吵过、哭过之后好歹还有阿朵和袁咏琳的神仙友谊。这一届的“假性亲密”之后,恐怕只剩下完结后的曲终人散。

应该说,在《浪姐1》的舞台上,姐姐们的形象塑造是由30位姐姐与媒介霸权共谋商议的结果,女性的主体意识得到充分的彰显。她们不愿沉浸在大龄艺人的刻板印象中,想要蝶变并探索新的可能。尽管过程可能受苦受累,却因为这个逐梦的内核与观众产生了深度情感共鸣。

普通群众怎么会和人淡如菊、岁月静好的女明星共情呢?我们压力这么大,当然想看点吃苦受累的鸡毛场面,顺便看看百炼成钢打打鸡血。不能责怪观众的审美情趣停留在浅层,而是作为大众娱乐必须要保有基本的悬念感和故事性。

约翰·斯道雷在《文化理论与大众文化导论》中说:“若你想参与到比赛之中,就必须熟悉赛场规则,绝不可逾矩。”《浪姐3》的音综竞演模式,让姐姐们的生存逻辑变为“拉票”。舞蹈高手们表演劈叉,那英甚至抓住不多的时间唱起了首本名曲《征服》,一到拉票环节就像天桥杂技团献艺。

虽然公演时的观察者,依旧是以女性为主体的大众评审(过去500票,《浪姐3》扩增为1000票)。但当消费者的审美观点和意识形态确立后,任何作为文化商品的“姐姐们”试图探究女性价值多元化的努力,在面对牢不可破的力量时都是徒劳无功的。节目在不可能改变的“年龄焦虑”中满足了想要冲破年龄歧视的美好愿望,但姐姐们一寒暄还是“你好美”、“身材棒”,多元审美体系最终归于一元。

不过,完全批评《浪姐3》下滑也不可取,在局限性中发出女性价值的微弱呼声本就不易。同时作为一档音综,它还算挺有竞争力的。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谁要看“温吞水”的《浪姐》 ?

第三季音综感这么强,《浪姐》是不是跑题了?

文|娱乐硬糖 谢明宏

编辑|李春晖

来个笑话暖场:今年最好看的音综是《浪姐》。

比如那英和许茹芸唱《羞答答的玫瑰静悄悄地开》,谭维维和王心凌唱《山海》,简直是两岸歌迷意想不到的混搭。你会惊艳于那英淡黄的长裙和蓬松的头发,也会欣喜王心凌真声居然有那么高!

至于演员出身的姐姐们,则在实力演绎《跨界歌王》第X季。胡杏儿上来接个电话情绪就崩溃,把桌上的纸狠狠撕碎。镜头一转,黄奕对着落雪的玻璃窗黯然神伤。张歆艺则端着蛋糕感情充沛吟唱:“那时候你不曾后悔的爱过。”

音乐与剧情融合,Vocal与小嗓联袂,即便是《为歌而赞》里的毒舌博主也难纠出个不好来。但问题来了,《乘风破浪的姐姐》的初始定位是“女团成长综”吧?第三季咋音综感这么强,是不是跑题了?

搜搜百科和通稿,才发现跑题的是观众。前两季《姐姐》都是“女性励志综艺”,第三季《姐姐》则明确转舵为“励志成长音乐竞演综艺”。不仅多了音乐,连女性也不再强调了。音乐竞演综艺,这不纯纯音综吗?没逆龄选秀啥事了,也没女团蜕变内味儿了。追了三四期,小丑竟是我自己。

如果说2020年的《浪姐》是开风气之先的话,那么《浪姐2》就是靠着祖荫的模式复制品。而今年改头换面的《浪姐3》,则有点叛出家门的意味。当女团成为一种不可说,变成音综是最划算的“堕落”。

站桩、年会、音综

凡凡还没落锤宣判,硬糖君已经开始怀念《浪姐1》张含韵组的《大碗宽面》了。《浪姐3》的《谈笑一生》和《大碗宽面》相比,就像公司年会和正式商演的差距。

这套网游代言感十足的衣服,敢问节目组是怎么给王心凌、吴谨言她们找来的?看的时候老是跳台,感觉吴莫愁会突然蹦出一句:“贪玩蓝月,系兄弟就来砍我!”黄小蕾真的不是在致敬漫雪吗?妥妥的霸道油T。、

《浪姐3》向音综靠拢的显著标志,是唱跳舞台的全面萎缩。以二公为例,在“唱乐组”、“唱秀组”、“唱演组”、“唱跳组”这四个分区里,“唱跳组”只占四分之一席,并且难度还特别低。

检验唱跳难度的唯一金线,就是看前女团成员觉得累不累。《浪姐1》的孟佳和王霏霏,虽然也能帮队友抠动作,可自己跳好也要劳损几番筋骨。宁静这种没啥经验的,更是叫苦不迭:“怕等不到第4期,身体就垮了。”

而《浪姐3》里郑秀妍给柳翰雅、蔡卓妍纠正完动作后,自己就闲下来了。不是说人家不努力,是你这入门级的舞蹈难度让人家使不上力。到了二公,郑秀妍在《OKAY》组连舞蹈指挥也没了,直接帮着吴谨言调试英语发音。

过去唱跳内容的高强度有点赶鸭子上架,但也确实让观众看到了姐姐们焕然一新的面貌和拼劲儿。这一季唱跳减少难度下调,直接把姐姐们的精气神也磨没了。二公宁静和于文文、钟欣潼唱《怪美的》,最难就是个扭手动作。宁静都闲下来了,于文文还埋怨不会,真是孺子难教!

说是音综吧,可又并不全是实力均一的组合。即便是专业歌手,也要照顾队友。那英和许茹芸带着徐梦桃飞,还是不如宁静、钟欣潼、赵樱子发挥稳定。隔行如隔山,徐梦桃可以每天练唱几百遍,到了录音棚还是有音准问题。

显然姐姐们也知道“站桩”唱歌的危险,于是纷纷在编曲和舞台设计上用心。谭维维上来就要给王心凌整段Rap,吓得教主大惊失色。人家上一次说唱还是在《Hihi Byebye》里用山东话啦!

郭采洁给《我我》的设计是姐姐和镜子的互动,镜子里出现的素颜姐姐就像另外一个人。不知道陈琦沅老师听懂郭采洁说的复杂走位没有,反正硬糖君没懂;宁静组则痴迷奇装异服难以自拔,宁静要求工装裤上面性感一点、于文文想紧身,最后综合意见是“彩色工装皮裤”。这也不是音综,是《鲁保罗变装皇后秀》吧。

说音乐,可是姐姐们明显更在意“唱演”。难怪郭采洁吐槽节目组的编曲像迪士尼,《浪姐3》目前的节目模式真像人家的歌舞剧,唱中演,演中唱,哪里还有女团样。

真人秀失真

对于没事挑事和恶意剪辑那一套流量法则,硬糖君也深恶痛绝。但如果你要说30个30+姐姐的画风永远是Peace&Love,咱也是绝对不信,也不愿硬着头皮说爱看的。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浪姐3》竭力维持的一团和气,显然让真人秀失了“真”。

倒回去看那英和宁静首期的交锋,硬糖君替人尴尬的毛病又犯了。以那英傻大姐似的性格,宁静怎么撩拨她都发不起火,是这对CP失灵的关键。“我开始来的时候我以为我会是那姐这个角色,但我后来发现她是从里到外透着一种柔和。这种柔和不知道怎么来的,就是我解读不了她。”宁静在一公的评价,隐约流露出几分无奈。

宁静无法解读那英的原因,在于那英无法对宁静形成强势的回应。选人的时候人气稍弱没生气,抢歌的时候慢半拍也没关系。佛系那英的登场,甚至把喜欢battle的宁静的心气都给搞低了。

前期让人备受期待的“血包”于文文,也在宁静的管教下彻底哑火。于文文抱怨:“严厉的不是陈琦沅,明明是你!”宁静直接压制:“于文文你注意下语言组织方式。”

宁静休息说吃零食,于文文说膨化食品不能吃,宁静说吃一口报复一下自己。谁句句跟我顶着,硬糖君铁定要像爽子那样发疯发火。但宁静是这么理解的:“她只不过就是有自己的想法,然后她要得到肯定保持自己的态度,而且那种态度不是她装的。”潜台词就是于文文说话缺心眼不是故意的,姐就不计较了。

《浪姐3》不再捕捉姐姐们的drama场面,就算有纷争也会用备采的方式赶紧解释。矛盾叙事的消解,使得姐姐们就像老同志开茶话会一样和谐。第4期准备的主题夜活动,居然在考古各位姐姐上杂志的问题。

有个03年问那英的,说为啥跟你一起的前辈歌手都不火了?那英当年的回答是:“我进步了,她们没有。”年少轻狂的言论被翻出,那英急忙道歉。徐梦桃讲自己用奖金给父母买房哽咽,一句“幸福要趁早”让人觉得这是在看姐姐版《艺术人生》。

真人秀本来就是要看人设外皮之下,明星露出的一点真。好家伙,《浪姐3》直接让大家变成了“假人”。赵樱子说钟欣潼讲话噎人,宁静一撮合两人居然在车上虚假的抱抱。抱完就成姐妹淘啦?《精灵梦叶罗丽》都没你们的友谊悬浮呢!

从剪辑上看,冗余无趣的内容让人失去耐心。不知道姐姐们跟徐梦桃金牌合影这件事,《浪姐3》是怎么好意思拍了十几分钟的?更不用说刘恋叫薛凯琪妈妈的邪门CP,咱连拉拉的角色分型都还没弄清楚,就进阶到角色扮演啦?

女性主题的来处和去处

如果把吃女性主义红利看成一个项目,《浪姐1》无疑是成功的。它将议程设置理论运用得炉火纯青。就算首播时正值微博热搜停更,也丝毫没有影响到节目热度和播放量的增长。

许多人都是抱着吃瓜的心态去看女明星如何明争暗斗,更调侃黄晓明在其中是“晓明历险记”。第一季艾瑞巴蒂组的“分词风波”、伊能静的“像个孩子在胡闹”,第二季的李菲儿叫黄晓明哥、程莉莎说吉克隽逸踩着八寸的高跟鞋笑她落魄,至今仍是短视频博主钟爱的场面。

三个女人一台戏,三十个女人应该能顶一个TVB。《浪姐3》在冲突叙事崩坏的同时,也因为变成音综的形式差异让女性友谊不再闪光。以前浪姐虽然也有勾心斗角,但争过、吵过、哭过之后好歹还有阿朵和袁咏琳的神仙友谊。这一届的“假性亲密”之后,恐怕只剩下完结后的曲终人散。

应该说,在《浪姐1》的舞台上,姐姐们的形象塑造是由30位姐姐与媒介霸权共谋商议的结果,女性的主体意识得到充分的彰显。她们不愿沉浸在大龄艺人的刻板印象中,想要蝶变并探索新的可能。尽管过程可能受苦受累,却因为这个逐梦的内核与观众产生了深度情感共鸣。

普通群众怎么会和人淡如菊、岁月静好的女明星共情呢?我们压力这么大,当然想看点吃苦受累的鸡毛场面,顺便看看百炼成钢打打鸡血。不能责怪观众的审美情趣停留在浅层,而是作为大众娱乐必须要保有基本的悬念感和故事性。

约翰·斯道雷在《文化理论与大众文化导论》中说:“若你想参与到比赛之中,就必须熟悉赛场规则,绝不可逾矩。”《浪姐3》的音综竞演模式,让姐姐们的生存逻辑变为“拉票”。舞蹈高手们表演劈叉,那英甚至抓住不多的时间唱起了首本名曲《征服》,一到拉票环节就像天桥杂技团献艺。

虽然公演时的观察者,依旧是以女性为主体的大众评审(过去500票,《浪姐3》扩增为1000票)。但当消费者的审美观点和意识形态确立后,任何作为文化商品的“姐姐们”试图探究女性价值多元化的努力,在面对牢不可破的力量时都是徒劳无功的。节目在不可能改变的“年龄焦虑”中满足了想要冲破年龄歧视的美好愿望,但姐姐们一寒暄还是“你好美”、“身材棒”,多元审美体系最终归于一元。

不过,完全批评《浪姐3》下滑也不可取,在局限性中发出女性价值的微弱呼声本就不易。同时作为一档音综,它还算挺有竞争力的。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