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捷登
因为上下班要开150公里的路程,途径城区,高速,甚至还有乡间道路,各种大小车祸早已司空见惯。我本身不痛恨车祸,毕竟对于当事人来说是件痛苦的事情,但是每当发生车祸的时候,带给我的结果就是堵车。这一堵可能就会多花一两个小时在路上,对于睡觉时间都捉襟见肘的我来说何其浪费,尤其是看到很多车祸明明可以避免,偏偏因为驾驶员的荒唐无知而发生,那种时候我恰如其分的感受反而是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大家都不得不一起陪着干耗。
驾驶员的无知有很多种类:对物理的无知,人文素质低下,没文化(是的没文化也会造成交通事故),没道德,没意识等等。其中有能够通过后天学习提高的,也有需要通过事故吸取经验教训来避免的。客观来说,文化程度高低对能否避免车祸的影响很低,更多情况下是否具备一颗为他人着想的心往往起了决定性作用。
道理很简单,在大家都同时使用相同公共资源的时候,你的任何一个举动会否影响到别人应该是你必须考虑的问题。这点在欧美日做得尤为优秀,以日本最强,在这些地区的车祸事故率最低。其实发达国家不见得硬件设施多好,规矩方圆面前人人平等主动遵守的和谐感才是他们带给群众的体验,虽然各国都有烂人,但就交通规矩的理解和遵守这点来看,大部分中国人还处于20世纪初叶汽车刚开始大量进入人类生活的阶段。
这篇只说对汽车灯光的使用,其他无知下次再说。讲之前想吐个槽,混汽车圈十来年了,修过车也卖过车,接触到的人也形形色色,有些懂车帝买个车极其重视个别配置,什么真皮啊,自动空调啊,全景天窗啊,涡轮增压啊真喷啊等等等,结果从买车到卖车座椅上都一直套层布隔着生怕把皮座椅坐烂。自动空调不知道前后窗除雾怎么用一遇到下雨起雾就开窗通气顺带淋个雨。改装个氙灯不加透镜,晚上还晃个远光到处乱窜。从来就没胆量把油门踩到底或者把ABS跺出来过的人一定要买加速8秒以内的车,最好带涡轮增压加直喷,连直喷是什么意思都不懂还要指着C7的A63.0T说这"双涡轮增压可以,就是价格高了点",我特么这是机械增压好不好?
还有买个SUV算上行李架车高总共也就1米6几,硬要装个脚踏,从后面看像飞机翅膀一样冒出来一节,结果上下车从来用不上,直接一脚踩到地上,裤子在脚踏上蹭一堆泥。更见惯不怪要在轮圈上栓红绳的转起来飘一飘的也不晓得会不会哪天挂到刹车卡钳,还有在方向盘上栓老长的红绳求平安的结果不仅打轮的时候挂手,车一样被撞得稀烂的。你说这些人山炮不山炮?愚昧不愚昧?更有甚者通过看有没有雾灯判断车辆档次的,其实现在的高档车好多都是通过组合灯组实现车头的雾灯功能,去找保险杠上面有没有单独雾灯的窟窿没用。
作为全球极少数强制配置后雾灯的天朝,经常看到美规车上牌的时候屁股下面吊个外挂方块雾灯丑哭,车价瞬间掉10万,审完车后第一件事就是扯来扔了,这事就是扯蛋。更可恶的是下雨起雾的时候这些看雾灯选车的懂车帝们连雾灯开关在哪都不知道,雨大得实在看不见把自己都吓怕了就开个应急灯在那闪一闪,闪一闪……能吐的槽还有很多,暂时打住,我们从雾灯的使用说起。
雾 灯
5、6、7月份的成都处于雨季,按我的经验是逢雨必堵,原因逃不过车祸。雨大天黑,路面湿滑,交通环境变得可怕,偏偏在这种情况下大部分司机还是没有意识到要打开车灯,在黑漆漆的路上乱闯。车灯最早的应用是为了让驾驶员看清路面,后来逐步演化出警示作用,提醒其他道路参与者自己车辆的位置和状态,不至于发生危险。开车灯除了照路而外还有个重要的作用是为了让别人能看见你,免得伤及无辜。下雨开雾灯,下雾也开雾灯,不是雾灯能帮你照得更远,是雾灯的穿透力更容易让别人发现你,好采取避让措施。
雾灯的标志分前后,怎么认?光线朝下的就是前雾灯,免得射到对面来车司机眼睛,光线横着的就是后雾灯,让后面司机更远就能发现。通常雾灯没法单独开启,打开示宽灯或者大灯后才能开启,后雾灯通常要在先打开了前雾灯之后才能开启。如果没下雨下雾的就别开雾灯了,晃别人眼睛不说照射距离也不够。
大 灯
有些人平时开车白天不开灯可以理解,雨雾天不开灯也算了,但是晚上还不开灯真说不过去了。晚上开车一定要开灯,不要像个幽灵一样跑马路上害人。肯定很多人遇到过晚上开车的时候明明从后视镜观察到其他车都离得老远,正要变道突然发现旁边一阵凉风伴随个黑影游荡差点撞上去,那个瞬间绝对破口而出千万只草泥马。
晚上开灯是理所当然的事情,白天也有需要开灯的时候。许多国家法律开始规定标配日间行车灯也是有原因的:比如在逆光的白天,虽然你能看到顺光的物体,但是逆光方向基本就是一片黑。特别是光比大的环境下,眼睛无法及时适应光线变化,从亮到暗的过程中是无法看到不发光的车辆的,也就是说如果你处在对方的逆光出,你就是暗黑幽灵。所以在欧美很多街道上会有开灯的提示,长年处于低角度日照的地区更为常见。
白天开灯是容易忽略的事情,下次你在逆光的时候观察一下,可能对此会有更深的认识。
远 光
远光不是随便用的,一旦有来车或者行人就要关,总之不能射别人眼睛,乱射就是耍流氓。不仅面对面会车不能射远光,跟车的时候也不能射远光,那样前车的三个后视镜就会像三个手电筒一样射着司机的眼睛,非常煎熬。
闪远光也不要一开始就噼里啪啦乱闪,显得毫无修养。稍微来两下就行,如果遇到没反应的再多闪几下。
转弯灯
转弯灯本来没什么好说,但是请不要先变道再打灯,更不要先变道再看反光镜再打灯。这种属于奇葩行为,如果旁边道有车要么就是碰上,要么就是逼别人减速让行,旁边道的车辆没有义务在看到你打转弯灯的时候主动让你。道法规定你的任何驾驶行为不能影响其他车辆正常行驶,所以如果你要变道,请先看看其他车道上面的车辆距离和速度,你的变道如果不会导致别人采取加减速来避让的话才算靠谱。
还有一种弱智是打起左转弯灯转右弯搞声东击西的,这种基本可以排除恶意作怪,属于新手无知和熟手大意,要尽快改正。如果在打灯的时候要表现出涵养,比如要调头,或者在中间道不得已要靠边的,可以在速度合适的范围内等对面的车或者后面要超过你的车通过以后再打灯,以免在没有迹象的情况下突然打灯搞得别人措手不及。
说到转弯灯顺便可以提下停车灯,大众系的停车灯是由转弯灯开关来控制的,比如拨到左转弯灯锁车走人,左边示宽灯会点亮,右边不亮,这是靠右停车后可以用的警示方法。不同车系使用方法不同,比如奔驰就有专门的档位。
应急灯
应急灯的用法很简单,有急事就打开。有些车如果急刹激活了ABS功能的话,应急灯会自动开启。还有个技能是在预判到前方需要急刹车的情况下,比如高速路段发现前方已经堵停了,自己还在按照100KPH左右的巡航时速快速刹停,在刹停过程中手动开启应急灯提示后方车辆前方有情况,避免后面的司机麻痹大意造成追尾。
据说在日本如果对方车辆谦让你并道,你并进车道以后可以开起双闪表示谢意,当然在广大欧美,采用更简单粗暴的挥手方式致谢,至于在中国,能否并进车道大部分时候取决于你的驾驶能力,省略致谢环节。
粗略想想最基本的车灯使用方式和礼仪也就这几大类,暂时没想到的也请车友们继续补充和吐槽,目的不外乎希望广大的交通参与者学会礼貌科学的使用汽车灯光,减少交通事故发生的机率,营造出和谐的道路使用环境,让开车不要太痛苦。
发布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