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延安市安塞区举办“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展示活动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延安市安塞区举办“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展示活动

连接现代生活 绽放迷人光彩

6月10日上午,延安市安塞区文化文物馆在一道街区政府门口举办了“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展示活动。

活动当日,安塞区主要采用“非遗+讲解+传承人现场展示”的模式。活动现场主要分为三块区域:1、非遗法及我区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宣传展示区;2、传承人技艺展示区;3、文创产品销售区。

在宣传展示区,展板展陈了安塞区的各级非遗项目,尤其突显国家级非遗项目安塞剪纸和安塞腰鼓,群众通过浏览展板上的文字和色彩鲜艳的项目图片,对安塞区的非遗项目有了初步的认识。为了使群众进一步了解我区的非遗,讲解员还向群众现场讲解了展板的内容。散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延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纸质传单400多份,区文化文物馆讲解员现场对群众详细解读了上述法律法规。

在传承人技艺展示区,区文化文物馆邀请了4位安塞剪纸传承人,2位安塞腰鼓制作技艺传承人现场向群众展示技艺,活动现场气氛热烈。安塞剪纸传承人现场应一位即将结婚的群众要求,冒铰出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喜花纹样,如“龙凤双喜”“喜上眉梢”“娃娃坐莲花”等,赢得一片喝彩!安塞腰鼓制作技艺区级传承人王永军现场展示了传统腰鼓的制作过程,吸引了大批群众围观,成为亮点。很多市民表示,虽然身为安塞人,经常观看打腰鼓,但是用传统手法制作腰鼓还是第一次见,真是大开眼见!

 

 

在文创产品销售区,安塞剪纸传承人和安塞腰鼓制作技艺传承人带来了自己开发的非遗文创产品,如刺绣布老虎枕头、刺绣钱包、儿童刺绣肚兜、儿童老虎鞋、彩色动物泥塑、布艺贴图的团扇、剪纸书签、剪纸挂轴、剪纸相框、布堆画、民间绘画挂轴、手绘腰鼓、刺绣香包、玩偶笔筒等等。其中手绘腰鼓、刺绣香包和团扇最受购买者欢迎。我区此次非遗购物节为传承人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了平台,成为了今年非遗日展示活动的一大亮点。

 

 

 

通过这次活动,让群众分享了安塞区的非遗保护成果,让非遗与现代人民的生活紧密联系,真正体现出“连接现代生活 绽放迷人光彩”的主题。非遗+讲解+传承人现场展示的模式强化了群众对我区非遗项目知识、技艺和流变脉络的认识和理解,从而让非遗植根于人们的心中,进一步提高了全民非遗保护的参与意识,营造出全区保护非遗的良好氛围。

 

 

来源:推广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延安市安塞区举办“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展示活动

连接现代生活 绽放迷人光彩

6月10日上午,延安市安塞区文化文物馆在一道街区政府门口举办了“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展示活动。

活动当日,安塞区主要采用“非遗+讲解+传承人现场展示”的模式。活动现场主要分为三块区域:1、非遗法及我区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宣传展示区;2、传承人技艺展示区;3、文创产品销售区。

在宣传展示区,展板展陈了安塞区的各级非遗项目,尤其突显国家级非遗项目安塞剪纸和安塞腰鼓,群众通过浏览展板上的文字和色彩鲜艳的项目图片,对安塞区的非遗项目有了初步的认识。为了使群众进一步了解我区的非遗,讲解员还向群众现场讲解了展板的内容。散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延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纸质传单400多份,区文化文物馆讲解员现场对群众详细解读了上述法律法规。

在传承人技艺展示区,区文化文物馆邀请了4位安塞剪纸传承人,2位安塞腰鼓制作技艺传承人现场向群众展示技艺,活动现场气氛热烈。安塞剪纸传承人现场应一位即将结婚的群众要求,冒铰出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喜花纹样,如“龙凤双喜”“喜上眉梢”“娃娃坐莲花”等,赢得一片喝彩!安塞腰鼓制作技艺区级传承人王永军现场展示了传统腰鼓的制作过程,吸引了大批群众围观,成为亮点。很多市民表示,虽然身为安塞人,经常观看打腰鼓,但是用传统手法制作腰鼓还是第一次见,真是大开眼见!

 

 

在文创产品销售区,安塞剪纸传承人和安塞腰鼓制作技艺传承人带来了自己开发的非遗文创产品,如刺绣布老虎枕头、刺绣钱包、儿童刺绣肚兜、儿童老虎鞋、彩色动物泥塑、布艺贴图的团扇、剪纸书签、剪纸挂轴、剪纸相框、布堆画、民间绘画挂轴、手绘腰鼓、刺绣香包、玩偶笔筒等等。其中手绘腰鼓、刺绣香包和团扇最受购买者欢迎。我区此次非遗购物节为传承人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了平台,成为了今年非遗日展示活动的一大亮点。

 

 

 

通过这次活动,让群众分享了安塞区的非遗保护成果,让非遗与现代人民的生活紧密联系,真正体现出“连接现代生活 绽放迷人光彩”的主题。非遗+讲解+传承人现场展示的模式强化了群众对我区非遗项目知识、技艺和流变脉络的认识和理解,从而让非遗植根于人们的心中,进一步提高了全民非遗保护的参与意识,营造出全区保护非遗的良好氛围。

 

 

来源:推广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