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频繁变换身份的赤子城,让投资者“读不懂”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频繁变换身份的赤子城,让投资者“读不懂”

类似于赤子城这类业务“读不懂”的出海企业,市场则逐渐失去了对它的想象力。

文|节点财经 五洲

最近,国内的互联网大厂们毕业的毕业、缩招的缩招,出海方向再次成为了关注重点。

一方面,国内市场的流量红利见顶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另一方面,在海外我们不仅能通过制造业赚欧美的钱,现在多个新兴市场如东南亚、中东、北非的互联网增长表现强劲,都为出海公司打开了想象空间。

社交上有欢聚、赤子城、雅乐、字节跳动、昆仑万维众多新老玩家在直播、语音、短视频、游戏等各个细分赛道发力;电商消费中,shein、传音、安克创新等企业早已成为赛道上的“一哥一姐”;还有声网、汇量科技等出海公司在悄悄地赚着B端的钱闷声发财,就连九安医疗都“出海”狠狠给自己涨了一波身价。

但市场对出海企业的关注度似乎两极分化,例如有很多股民坚守在亚马逊前,看着九安医疗又卖了多少试剂盒,为它估算收入和利润。而类似于赤子城这类业务“读不懂”的出海企业,市场则逐渐失去了对它的想象力。

赤子城的前世今生

将时间倒推回十多年前,赤子城还在做程序员编程培训,创始人刘春河就是当时培训学校的“总教头”。

十余年前的宣传通稿

到了2012年,中国APP出海进入了探索期,工具类应用例如猎豹和360都发迹于这一时期。赤子城敏锐的嗅到了这个机会,在2013年研发了Solo Launcher,这是一个桌面应用工具,虽然现在看起来不起眼,但是在智能手机刚刚普及的那几年,智能桌面、主题等个性化搭配的火爆程度就像当年你买QQ黄钻点缀QQ空间,所以Solo Launcher上架到Google Play后很快在美国大热,也让赤子城赶上了互联网全球化的早期红利。

后来,Solo Launcher还渐渐扩展为一个完整的Solo体系,包括Solo锁屏、Solo应用锁、Solo消息提醒、Solo天气在内的等多款产品。

但是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工具类的产品总是会被取代,赤子城也开始思考,如何用Solo Launcher吸引来的流量做变现?所以在后来的日子里,赤子城探索了许多互联网应用,成为了名副其实的APP工厂。它做过广告平台、网络健身、小游戏、音乐播放器等,再到现在的出海社交+游戏,似乎在APP的世界里“啥都干过”。

诚然,赤子城的多次转型都获得了成功,并且让公司越做越大,这样的赛道选择眼光和执行力是非常值得肯定的,而且赤子城的发展之路也印证了这句话——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从赤子城的创业之路中我们可以看出,它的业务都是一贯挣快钱的思路,哪里有流量就去哪里,如果没有的话就撤出,可能财报数字看起来还不错,也可以吸取短暂的流量,但产品本身没有什么护城河,以至于很多人现在对它的理解仍然是“工具软件换了一件马甲”。

其实赤子城对于资本市场是早有渴望,2015-2016年,它一边准备挂牌新三板,一边又准备借壳达意隆登上创业板。挂牌新三板时赤子城的定位“是移动数字营销服务商”;借壳创业板时市场对它的定位除了应用工具服务商外,还笑称这是“最牛财技”的并购,只不过前两次登陆资本市场都未成功。而直到2019年,赤子城宣布赴港上市时,投资者们看到招股书后又是一脸问号,因为它变成了“全球流量生态第一股”。

而且在上市前的三年半的时间内,赤子城合计上线移动应用333款,下线177款,共在运营90款APP,但APP的生命周期都较短,一般在12至18个月左右,淘汰后再上新替代品,如此往复,这上新速度都堪比鞋服品类了;另外其招股书还披露,未来还有大量的新产品预计上线,妥妥的成为了“APP工厂”。

看不懂的赤子城

赤子城在发展进程中的屡屡变身,引出了投资者们它最大的疑惑——业务更新迭代非常快,快到让人眼花缭乱。

2019年上市时,赤子城还被称为海外手机管理软件公司、APP工厂,宣传的业务是“SoloX”的产品矩阵和“SoloMath”的移动广告平台为主。

而现在赤子城的布局可以规划为:以心动社交产品Yumy、视频社交产品Yiyo、直播社交产品MICO、语音社交产品YoHo,为内容核心的社交产品矩阵,未来可能还会有同性社交产品BLUED(刚收购回来),之前矩阵中的产品似乎又成为了后浪。

互联网浪潮的要求就是快,不过这个“快”是根据用户的需求来拟定的,很多公司在快速发展时业务重心并未转移,但赤子城更迭的却是业务重心,这也是投资者无法给赤子城高估值的原因,毕竟业务重心才是构建护城河的关键。

大家对于赤子城的第二大疑惑,则是其大量用户和运营能力、研发能力之间的关系。

前文提到在上市前的三年间,赤子城运营了300余个APP,并且在全球积累了7.8亿用户,但当时赤子城仅有79余名研发人员。

一位资深产品经理对节点财经表示,一个APP构建至少需要两个后端(分别负责安卓和IOS)、一个前端、一个UI设计师、一个测试、一个产品,还不包括业务、运营,一个最小的团队也应该在6-8人左右,当然了,这个团队也可以负责多个APP。但赤子城的研发人员非常让人匪夷所思,以APP的生命周期为18个月简单估算,其每个小组要负责10个左右的APP,工作量确实有点大。

到了2021年的财报中,赤子城似乎知道自己的短板,着重宣布已经有了337名研发人员,如果300多个研发人员主做四款APP当然足够,但是赤子城没有再提及其他APP的运营情况,另外社交APP功能很多,赤子城披露还在自研游戏业务……

所以该产品经理仍然对赤子城的运营和研发能力持怀疑态度,以研发投入来看,300余研发人员的年薪为税前30余万元,这个待遇招不到十分优秀的研发人员;而且它在年报中也表示,正在底层基础架构、大数据处理能力以及算法的演进中不断深耕,这就更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300多个研发人员能否撑起公司的野心仍然存疑。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投资者对赤子城用户留存率持保留态度。因为之前赤子城在上市时,标榜自己下载量很大、用户积累很多,但是公司或许没有想好怎么做LT管理(用户的生命周期管理)。

要知道在上市时赤子城科技已经积累了近8亿的不去重用户,现在赤子城更是宣称累计服大务过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13亿全球用户,这个用户量在社交界都能和微信一较高下了。但以其目前主要运营的四款社交APP为例,今年第一季度的平均月活达约2227万,也就是日活60万,还要分到4个app头上,粗略估算每个APP的平均日活15万。所以社交APP的用户转化率说明赤子城似乎没有利用好之前多年的用户积累。

再对比竞争对手雅乐科技的平均月活跃用户为2920万,要知道雅乐运营的主要APP则只有Yalla一个,所以赤子城的社交软件在用户活跃度上,别说对标腾讯了,可能与雅乐科技还有一定的差距。

另外,运营上还有一个公式,APP收入=LT(用户生命周期)XARPU(平均每用户收入),如果做不好用户的生命周期管理,还像当年做APP工厂一样一款APP仅停留12到18个月的话,那ARPU再高也是短暂的,毕竟砸钱买量的用户,来得快去得也快。

盛名之下,其实难负?

之前,赤子城有许多对标和高级的名头,例如“海外字节跳动”“迷你腾讯”“IPO超额认购之王”等等……但赤子城的本质更像近期被热炒的九安医疗。

你说它没有实力吧,它确实在行业深耕了很多年,例如赤子城在9年前就制定了出海的方向,并且成功做出了Solo Launcher这个当时备受海外市场欢迎的产品。

你说它有实力吧,它抓住的风口都不长久,例如赤子城曾经做工具、后来做APP工厂,目前已经从社交开始延伸盯上了游戏,但是游戏业务还在买量阶段,且海外买量比国内买量更卷。

首先,以赤子城聚焦的社交业务来看,中东业务确实前景很大,因为中东地区的互联网正在快速发展,但是挑战也非常大。因为中东的文化背景、用户习惯都比国内要复杂的多,中东、北非加起来有22个阿拉伯国家;光是阿拉伯人也有四大教派、语言就有五种;所以必然存在一定的壁垒和细分。这个市场是封闭、独特、分散的,而对于社交来说,地域分散就代表着沟通成本增加、更不好赚钱。

其次,赤子城在港股上市后,内地投资者则由于网络限制和语言限制等因素,很难对其的业务有很有效的跟踪和研究,这限制了很多人的投资。

例如之前赤子城收购MICO的疑问就一直持续到了现在,赤子城对外宣称于2014年就开始孵化MICO,对MICO也进行过多轮投资,按常理来说,赤子城19年底上市募集了不少资金,而上市后把优质资产注入优质资产是必然选择,但赤子城在2020年中时宣布分批花2.63亿元收购米可23.27%股份;2021年又宣布以7.27亿港元收购11.5%的股份,有投资者不禁疑问,接下来,还要以更高的价格收购剩余股份?难不成这是故意把生蛋的鸡散养在外,日后由赤子城高价收购?

自2021初开始,赤子城股价由最高点的11.54港元已经腰斩至目前的2-3港元,大多数理性的投资者在经过刚上市的造势后,对于赤子城的态度,或许都会秉承着不了解的态度而放弃,“读不懂”所以带不来想象空间,这才是造成赤子城科技暴跌的原因。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频繁变换身份的赤子城,让投资者“读不懂”

类似于赤子城这类业务“读不懂”的出海企业,市场则逐渐失去了对它的想象力。

文|节点财经 五洲

最近,国内的互联网大厂们毕业的毕业、缩招的缩招,出海方向再次成为了关注重点。

一方面,国内市场的流量红利见顶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另一方面,在海外我们不仅能通过制造业赚欧美的钱,现在多个新兴市场如东南亚、中东、北非的互联网增长表现强劲,都为出海公司打开了想象空间。

社交上有欢聚、赤子城、雅乐、字节跳动、昆仑万维众多新老玩家在直播、语音、短视频、游戏等各个细分赛道发力;电商消费中,shein、传音、安克创新等企业早已成为赛道上的“一哥一姐”;还有声网、汇量科技等出海公司在悄悄地赚着B端的钱闷声发财,就连九安医疗都“出海”狠狠给自己涨了一波身价。

但市场对出海企业的关注度似乎两极分化,例如有很多股民坚守在亚马逊前,看着九安医疗又卖了多少试剂盒,为它估算收入和利润。而类似于赤子城这类业务“读不懂”的出海企业,市场则逐渐失去了对它的想象力。

赤子城的前世今生

将时间倒推回十多年前,赤子城还在做程序员编程培训,创始人刘春河就是当时培训学校的“总教头”。

十余年前的宣传通稿

到了2012年,中国APP出海进入了探索期,工具类应用例如猎豹和360都发迹于这一时期。赤子城敏锐的嗅到了这个机会,在2013年研发了Solo Launcher,这是一个桌面应用工具,虽然现在看起来不起眼,但是在智能手机刚刚普及的那几年,智能桌面、主题等个性化搭配的火爆程度就像当年你买QQ黄钻点缀QQ空间,所以Solo Launcher上架到Google Play后很快在美国大热,也让赤子城赶上了互联网全球化的早期红利。

后来,Solo Launcher还渐渐扩展为一个完整的Solo体系,包括Solo锁屏、Solo应用锁、Solo消息提醒、Solo天气在内的等多款产品。

但是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工具类的产品总是会被取代,赤子城也开始思考,如何用Solo Launcher吸引来的流量做变现?所以在后来的日子里,赤子城探索了许多互联网应用,成为了名副其实的APP工厂。它做过广告平台、网络健身、小游戏、音乐播放器等,再到现在的出海社交+游戏,似乎在APP的世界里“啥都干过”。

诚然,赤子城的多次转型都获得了成功,并且让公司越做越大,这样的赛道选择眼光和执行力是非常值得肯定的,而且赤子城的发展之路也印证了这句话——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从赤子城的创业之路中我们可以看出,它的业务都是一贯挣快钱的思路,哪里有流量就去哪里,如果没有的话就撤出,可能财报数字看起来还不错,也可以吸取短暂的流量,但产品本身没有什么护城河,以至于很多人现在对它的理解仍然是“工具软件换了一件马甲”。

其实赤子城对于资本市场是早有渴望,2015-2016年,它一边准备挂牌新三板,一边又准备借壳达意隆登上创业板。挂牌新三板时赤子城的定位“是移动数字营销服务商”;借壳创业板时市场对它的定位除了应用工具服务商外,还笑称这是“最牛财技”的并购,只不过前两次登陆资本市场都未成功。而直到2019年,赤子城宣布赴港上市时,投资者们看到招股书后又是一脸问号,因为它变成了“全球流量生态第一股”。

而且在上市前的三年半的时间内,赤子城合计上线移动应用333款,下线177款,共在运营90款APP,但APP的生命周期都较短,一般在12至18个月左右,淘汰后再上新替代品,如此往复,这上新速度都堪比鞋服品类了;另外其招股书还披露,未来还有大量的新产品预计上线,妥妥的成为了“APP工厂”。

看不懂的赤子城

赤子城在发展进程中的屡屡变身,引出了投资者们它最大的疑惑——业务更新迭代非常快,快到让人眼花缭乱。

2019年上市时,赤子城还被称为海外手机管理软件公司、APP工厂,宣传的业务是“SoloX”的产品矩阵和“SoloMath”的移动广告平台为主。

而现在赤子城的布局可以规划为:以心动社交产品Yumy、视频社交产品Yiyo、直播社交产品MICO、语音社交产品YoHo,为内容核心的社交产品矩阵,未来可能还会有同性社交产品BLUED(刚收购回来),之前矩阵中的产品似乎又成为了后浪。

互联网浪潮的要求就是快,不过这个“快”是根据用户的需求来拟定的,很多公司在快速发展时业务重心并未转移,但赤子城更迭的却是业务重心,这也是投资者无法给赤子城高估值的原因,毕竟业务重心才是构建护城河的关键。

大家对于赤子城的第二大疑惑,则是其大量用户和运营能力、研发能力之间的关系。

前文提到在上市前的三年间,赤子城运营了300余个APP,并且在全球积累了7.8亿用户,但当时赤子城仅有79余名研发人员。

一位资深产品经理对节点财经表示,一个APP构建至少需要两个后端(分别负责安卓和IOS)、一个前端、一个UI设计师、一个测试、一个产品,还不包括业务、运营,一个最小的团队也应该在6-8人左右,当然了,这个团队也可以负责多个APP。但赤子城的研发人员非常让人匪夷所思,以APP的生命周期为18个月简单估算,其每个小组要负责10个左右的APP,工作量确实有点大。

到了2021年的财报中,赤子城似乎知道自己的短板,着重宣布已经有了337名研发人员,如果300多个研发人员主做四款APP当然足够,但是赤子城没有再提及其他APP的运营情况,另外社交APP功能很多,赤子城披露还在自研游戏业务……

所以该产品经理仍然对赤子城的运营和研发能力持怀疑态度,以研发投入来看,300余研发人员的年薪为税前30余万元,这个待遇招不到十分优秀的研发人员;而且它在年报中也表示,正在底层基础架构、大数据处理能力以及算法的演进中不断深耕,这就更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300多个研发人员能否撑起公司的野心仍然存疑。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投资者对赤子城用户留存率持保留态度。因为之前赤子城在上市时,标榜自己下载量很大、用户积累很多,但是公司或许没有想好怎么做LT管理(用户的生命周期管理)。

要知道在上市时赤子城科技已经积累了近8亿的不去重用户,现在赤子城更是宣称累计服大务过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13亿全球用户,这个用户量在社交界都能和微信一较高下了。但以其目前主要运营的四款社交APP为例,今年第一季度的平均月活达约2227万,也就是日活60万,还要分到4个app头上,粗略估算每个APP的平均日活15万。所以社交APP的用户转化率说明赤子城似乎没有利用好之前多年的用户积累。

再对比竞争对手雅乐科技的平均月活跃用户为2920万,要知道雅乐运营的主要APP则只有Yalla一个,所以赤子城的社交软件在用户活跃度上,别说对标腾讯了,可能与雅乐科技还有一定的差距。

另外,运营上还有一个公式,APP收入=LT(用户生命周期)XARPU(平均每用户收入),如果做不好用户的生命周期管理,还像当年做APP工厂一样一款APP仅停留12到18个月的话,那ARPU再高也是短暂的,毕竟砸钱买量的用户,来得快去得也快。

盛名之下,其实难负?

之前,赤子城有许多对标和高级的名头,例如“海外字节跳动”“迷你腾讯”“IPO超额认购之王”等等……但赤子城的本质更像近期被热炒的九安医疗。

你说它没有实力吧,它确实在行业深耕了很多年,例如赤子城在9年前就制定了出海的方向,并且成功做出了Solo Launcher这个当时备受海外市场欢迎的产品。

你说它有实力吧,它抓住的风口都不长久,例如赤子城曾经做工具、后来做APP工厂,目前已经从社交开始延伸盯上了游戏,但是游戏业务还在买量阶段,且海外买量比国内买量更卷。

首先,以赤子城聚焦的社交业务来看,中东业务确实前景很大,因为中东地区的互联网正在快速发展,但是挑战也非常大。因为中东的文化背景、用户习惯都比国内要复杂的多,中东、北非加起来有22个阿拉伯国家;光是阿拉伯人也有四大教派、语言就有五种;所以必然存在一定的壁垒和细分。这个市场是封闭、独特、分散的,而对于社交来说,地域分散就代表着沟通成本增加、更不好赚钱。

其次,赤子城在港股上市后,内地投资者则由于网络限制和语言限制等因素,很难对其的业务有很有效的跟踪和研究,这限制了很多人的投资。

例如之前赤子城收购MICO的疑问就一直持续到了现在,赤子城对外宣称于2014年就开始孵化MICO,对MICO也进行过多轮投资,按常理来说,赤子城19年底上市募集了不少资金,而上市后把优质资产注入优质资产是必然选择,但赤子城在2020年中时宣布分批花2.63亿元收购米可23.27%股份;2021年又宣布以7.27亿港元收购11.5%的股份,有投资者不禁疑问,接下来,还要以更高的价格收购剩余股份?难不成这是故意把生蛋的鸡散养在外,日后由赤子城高价收购?

自2021初开始,赤子城股价由最高点的11.54港元已经腰斩至目前的2-3港元,大多数理性的投资者在经过刚上市的造势后,对于赤子城的态度,或许都会秉承着不了解的态度而放弃,“读不懂”所以带不来想象空间,这才是造成赤子城科技暴跌的原因。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