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消费界 凛凝
可口可乐官方旗舰店推出了一款名为“健康工房”的“夏枯草”凉茶,这也是可口可乐近几年在中国内地凉茶市场的第一次尝试。
可口可乐的官方介绍是:中药配方,传统的凉茶;不添加任何人造的调味品和颜料。但这新款凉茶饮料,却没有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据可口可乐官方旗舰店的数据显示,到目前为止,仅售出54件。
可口可乐入局凉茶,对于可口可乐公司来说是全品类战略未知的一步,但对于沉寂已久的凉茶行业来说,却是崭新的一步。
新款凉茶在可口可乐官网上以297元/箱的价格出售,每箱24瓶,每瓶500 ml。一瓶夏枯草的平均售价在12元以上,是当前市面上最贵的一款凉茶饮料。而王老吉的同样体积的凉茶,一瓶才4块钱,相比之下划算很多。所以很多情况下,比起花将近300元的价格去尝试新口味,更多消费者还是更倾向于选择购买口感不会出错的王老吉。
事实上,可口可乐在十多年前就开始关注凉茶这个领域了。可口可乐在2005年十一月,就与香港凉茶品牌“健康工房”达成战略合作。然而,可口可乐一直到2008年年底都没有销售过凉茶饮料。在那之后的数年里,可口可乐几乎没有涉及过凉茶生意。
但事实上,可口可乐进军凉茶赛道并不是一时兴起,其主要原因之一在于,当时中国饮料市场上王老吉等凉茶品牌如日中天。在2006年,王老吉和加多宝等21家凉茶公司的产量增长达300%,销售总额突破了4百万吨,这也是第一次超越可口可乐在中国的销量,一度被看作是国产饮料里程碑般的胜利。
可口可乐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自然也不会坐以待毙,除了收购健康工房,可口可乐还试图通过制定行业规则介入凉茶产业。被称为“凉茶之父”的张俊修早在2006年就说过,可口可乐公司曾经想要参与制订凉茶产业的标准,但是该协会拒绝了。张俊修给出的解释是:“凉茶作为广东的传统文化,我们可以分享,但不可以共有。”
可口可乐在参与制定行业标准失败后,并未就此罢休。可口可乐公司在2007年和中国中医研究院联合组建了中医学研究中心,投资6亿元开发中药饮品,其中就包括凉茶。2008年北京奥运期间,可口可乐公司还传出将推出中草药饮品的消息,可口可乐公司的前副总经理罗娜·阿普邦也表示,希望借此推广中国古代的智慧与文化。但直到2008年末,可口可乐也并未推出任何凉茶饮品,而可口可乐的凉茶项目也被搁浅了。
直到14年后的2022年,可口可乐的凉茶业务才整装再出发。
可口可乐公司将“健康工房”这个源自香港地区的凉茶品牌,正式引进内地。此前,健康工房已在香港的凉茶饮品领域积累了超过三十年的历史经验,并拥有多家线下门店。可口可乐选择将香港凉茶品牌直接引入内地,是想延续其在香港的影响力。但放眼国内的凉茶市场,王老吉和其正依然占据着绝对的优势,可口可乐要想拓局凉茶领域,仍需扩大内地品牌影响力。
目前看来,网友们对可口可乐“夏枯草”凉茶的评价并不高。“夏枯草”这个名字,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百草枯”,而在紫色的包装下,黑色的液体更像是一种“暗黑饮料”,让人望而却步。
可口可乐表示,该产品是公司在茶饮料领域的一次尝试,目前还处于摸索阶段。现在,“健康工房”正式进入内地,可口可乐将迎来一次全新的“凉茶大战”。
对于可口可乐来说,这或许是入行凉茶产业的一个绝佳的机会。但是,随着可口可乐的加入,原本就已经破烂不堪的凉茶行业,会发生由“凉”向“热”的转变吗?如今的凉茶行业,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原本的蓝海赛道,变成了一个存量竞争的时代。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统计,2011年至2015年,凉茶行业的市场规模继续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长,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2.34%;然而2015年是我国凉茶产业发展的一个转折点,其发展速度每年都在下滑。根据预测行业协会的报告,2012年至2017年,我国凉茶市场的增长率为16.7%,15.9%,15.1%,15.0%,9.7%,9.1%,逐年递减。到2018年,中国凉茶市场仅剩470亿,与上年相比下滑了18%,其光辉瞬间黯淡。
王老吉和加多宝在2018年的“红罐之争”,可以说是业界的一场风暴。虽然最后的结果是,两家公司都能继续使用红罐包装,但加多宝在王老吉这个老牌品牌面前,却是渐渐的被“蚕食”,最后陷入了亏本的境地。而现在,王老吉的市场占有率已达到70%。
白云山公布的年度报告显示,2019年王老吉大健康公司的收入为102.97亿元;2020年公司的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下滑33.36%,达到68.62亿元。2021年,由于市场需求的恢复,公司的销售额较上年同期增长,达到了97.28亿元,但与2019年相比,仍然出现了轻微的下滑。
相比之下,加多宝在2015年的收入达到了250亿元的顶峰之后,就一直在走下坡路。加多宝的主要业务收入在2015年至2017年间分别为100.42亿元、106.34亿元、70.02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89亿,-14.89亿,-5.83亿。这还是在中弘股份披露的业绩,从那以后,加多宝就再也没有对外宣布过业绩,但加多宝却始终在关停、裁员的情况下,开始了“割肉放血”。
二梯队的和其正也难以幸免产业低迷的冲击。据和其正母公司达利集团公布的2021年报告显示,其销售额同比下滑2.3%,达到16.68亿元。
尽管凉茶产业的市场占有率有所下滑,但各大公司仍在推出新产品试图挽回消费者,从单一的凉茶品种,发展出多样化的新型茶饮。王老吉甚至效仿可口可乐,于2018年推出一种可口可乐口味的凉茶,随后又推出了黑凉茶、无糖凉茶、无糖气泡凉茶、茉莉凉茶等;和其正先后推出气泡凉茶、无糖凉茶,以及今年的“新派凉茶”——“萂茶”。
根据艾媒咨询公司在5月30日公布的一份报告,中国新型茶饮市场规模在2021年达2795.9亿元,新型茶饮消费人群的接受度逐步提高,品类不断创新扩大,消费者对新式茶饮的热情持续上升,随之需求上涨,预计2025年新型茶饮市场规模将达到3749.3亿元。
调查结果表明,59.1%的中国新型茶水消费者认为今后的消费频率没有变化,26.2%的消费者说他们的消费频率增加了,只有14.7%的人减少了,而这一数字表明,今后消费频率增长的人群主要集中在22-40岁之间。新型茶饮消费者的购买频率将会增加,从而为凉茶产业的发展提供足够的推动力。
内地的凉茶市场,整体热度并没有很高,王老吉、和其正等凉茶品牌,已经占据了大部分的市场,可口可乐想要在这个时候分一杯羹,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凭借可口可乐的强大品牌影响力和营销实力,夏枯草要想在凉茶市场中夺取王老吉的消费者,就必须不断拓展其在内地的影响。想要达到这个目的,或许首先得从降价入手。
可口可乐在2016年宣布要成为一家“全品类饮品企业”。可口可乐总裁詹鲲杰于2017年五月宣布推出“全品类策略”,并表示将引领可口可乐从安逸的环境中解放出来。可口可乐在过去的两年里,除了凉茶之外,还将目光投向了中国的三大领域:酒精,咖啡,乳制品。
自从2016年开始推行“饮料品类”策略之后,可口可乐就开始在中国市场推陈出新,比如“托帕客”、“柠檬道”、植物基饮料“绿茶”、鲜菲乐等。
4月份可口可乐公布了其2022年第一季的业绩。可口可乐公布的第一季度收入为104.91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6%,超过了98.3亿美元的市场预测;营业收入达34.05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5%;与去年相比,去年同期的22.45亿美元增加了24%,净利润27.93亿美元。
可口可乐公布第一季度业绩,让不少业内人士眼前一亮。全年业绩均超过预期:营收、净利润均有增长;同时,气泡,无糖,果汁,植物基和咖啡等多种类型的产品都有很大的发展。
可以说,可口可乐的“全品类饮品”策略取得了巨大的效果。可口可乐也在不断地调整其产品结构,创新降低糖含量的新产品,把重点转向了果汁,植物基,无糖饮品,以及咖啡等新兴的消费领域。
可口可乐集团主席和 CEO詹鲲杰在伯恩斯坦召开的第38届年度战略决策会议上,收到了一连串犀利的提问。对“全品类战略”这一点,他分析了可口可乐在整个行业中的布局,以及进入新的品牌的原因。
当谈到可口可乐进入新的业务领域时,詹鲲杰认为,新产品必须要有足够大的市场空间。“我们对于单纯涉足某个品类不感兴趣,这对可口可乐的营收意义不大。我们做这些新品试水,需要带有这样一种视角:一旦它们成功了,我们可以进行规模化,而这将与可口可乐公司相关;只有这样,我们才有了一些值得讨论的东西。”他还强调,可口可乐不会盲目扩大其产品类别,为了扩大而扩大是完全没有意义的。
可口可乐选择凉茶作为全品类战略的最新目标,这也是可口可乐长期深耕中国市场的又一佐证。可口可乐基于“全品类饮品企业”的长远发展战略,向中国的消费者提供了20多个品牌,100多个品种,包括可口可乐,芬达,雪碧,醒目,冰露, Costa咖啡。
一方面,可口可乐公司多种方式链接本地消费者,以线上、线下多个渠道加强消费者的体验,加强与本地消费者的情感共鸣,以提高其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另一方面,通过不断的创新,不断开拓新的品类提高产品讨论度,在此之前,可口可乐在2021年更是进入中国的低醇葡萄酒和低温牛奶市场。
可口可乐似乎对全品类策略很有信心,可口可乐总裁和 CEO詹姆斯昆西在报告中说,他很满意第一季度的表现,并且对全年的指导方针很有信心。“我认为我们已经在各个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都是我们获胜所必须的。因此,我们可以改进我们的方案,并且在各个领域进行了革新。从更大的角度来说,这只是一个战略实施的问题。”詹鲲杰说道。
然而,面对中国饮品市场环境日益激烈的新产品竞争,可口可乐要想继续保持其原有的市场占有率,并保持其稳定发展,仍需乘风破浪。
来源:公众号消费界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