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如果倒退到10年,这个中国公司的故事绝对是天方夜谭。即使放到面临全球性资本寒冬的今天,它也颇为不可思议。
这是一家连续亏损12年的公司,不但没有关门大吉,规模反而越做越大,而投资人还在不断给它送钱。更奇葩的是,这个中国企业中的“亏损王”最近还晋级世界500强!要知道,百度、阿里、腾讯都落选了!
就在过去的2周时间,京东先是登上了《财富》杂志的中国500强榜单,并以93.7亿元的亏损成为中国500强中的“亏损王”(居然比产能严重过剩的钢铁企业还能亏)。很快,它又首次登上《财富》的世界500强榜单,成为中国首家且唯一入选财富500强的互联网企业。
“世界500强”这是对京东多年创业成绩最好的肯定。在此,刘强东也为创业者示范了何为正确的烧钱姿势。
▲刘强东的烧钱姿势你学会了?
能够长期亏损而不倒,京东的秘密首先在于强大的现金流管理能力。现金流就是企业日常经营中现金流入和流出的情况,现金流的健康程度也成为衡量企业的经营状况的重要指标。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假如京东向供应商进了120万的货,但为了促销只赚回115万,公司实际亏损了5万。不过,京东只要延迟3个月支付供应商的货款,那么等这一年结束时,京东欠了供应商30万,亏损了5万,但却有了25万的正向现金流。只要京东能在后面的3个月还上这30万,公司就不会有麻烦。反之,很多企业虽然能够盈利,但只要现金流断裂,依然有倒下的风险。
邮报君(ID:themakerpost)查询京东的财报发现,2015年其现金储备为228亿人民币,运营资金余额为人民币94亿!同期,京东的存货周转天数为37天,应付账款周转天数为45天,均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同期苏宁存货周转天数为47天,应付账款周转天数为99天。
当前,京东的现金流依赖于资本市场的信心、以及供应商的占款、资产运营效率等。于是,我们会看到京东一边在不断亏损,另一边却在不断进行融资。另外,从去年起京东也将供应商账期延长至2个月,突破行业45天的记录(这也被认为是压榨供应商利益)。
只要京东一直保持良好的现金流动性和偿债的能力,这个亏损游戏就可以一直玩下去,而公司却可以迅速扩大规模。这说起来容易,但要做起来真的很难。因为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京东的生存。京东和刘强东也不是想学就轻易能学的,这绝不只是对资本讲故事那么简单。
▲刘强东曾在年会上称,盈利其实很容易
而通过现金流管理沉淀下来的巨大资金,京东就可以对其善加使用,进行战略性的业务投资,快速增强自身的竞争力。比如,京东在过去几年物流上投入巨资,进而极大地改善了购物体验;再比如,京东这些年在互联网金融、O2O业务上的投入,是对自身生态的布局。
当然,这并非它的盈利能力有问题,京东早期的亏损与现在亏损有所不同。事实上,京东商城的业务在2014年就已经实现盈利,2011年京东商城毛利率为5.5%,到2015年Q4毛利率已经达到14.3%,呈持续上升的态势。摩根士丹利的投研报告预期,京东商城核心业务2016年的利润有望达到人民币19亿元。
2015年的财报显示,其最主要的亏损来自关闭C2C平台拍拍网(这是腾讯甩过来的包袱)带来的一次性减值。此外的亏损主要来自对金融及O2O等新业务的投入。换句话说,现在的亏损是信奉战略性亏损的刘强东刻意为之。只要他放缓和减少投资,实现财报上的盈利并不难,但这并不是他想要的。
对于刘强东而言,他是不着急盈利。他要持续烧钱,烧出足够抗衡BAT三巨头的核心竞争力。未来,京东会将业务聚焦在电商、金融和技术三大领域,电商包含京东商城、京东到家;金融包含京东金融和正在申请的京东财险;技术则以云技术和京东智能为主。
刘强东把这个亏损游戏继续玩下去的底气在于,京东有着领先于行业的高速增长。2009年京东的收入不过29.19亿元,到了2012年就增长到了413.81亿元,而2013-2015年间更录得了63.6%的复合增长率。要知道,同期阿里巴巴收入的复合增长率仅为为41.2%。
▲京东以1812.87亿营收入围世界500强“任何一家公司只要烧出核心竞争力就能成功。如果烧钱没有建立任何竞争壁垒,没有核心竞争门槛儿,钱烧的没有任何价值和意义。”在最近一期的央视《对话》节目中,刘强东这样说。
邮报君观察:
连BAT都没能获得的“世界500强”头衔,是对刘强东创业成绩的最好肯定。但商业史上不乏倒下的世界500强,摆在京东面前仍有诸多挑战。
眼下京东在GMV上的增速已经明显放缓,股价则逼近破发,市值距离最高点缩水近一半。反观竞争对手阿里巴巴,购物体验和物流都在显著提升,正不断缩小与京东的差距。
一直未能盈利的京东,其现金流的风险更不容忽视。当前,京东的现金流依赖于资本市场的信心、以及供应商的占款、资产运营效率等,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产生危险。如果阿里巴巴能够协同苏宁,发起一场足以令其现金流难堪的价格战,届时京东的烧钱游戏还能继续玩下去吗?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