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戈振伟
界面新闻了解到,中国3D视觉感知技术公司奥比中光与微软已经合作一年多,联合研发、设计、制造一系列基于微软Azure视觉技术的下一代Azure Kinect 3D相机——这款新相机被命名为Femto Mega,预计在2022年底量产上市。
Femto Mega是微软授权的奥比中光自有品牌3D相机,该相机通过接入微软Azure平台,并提供一系列SDK及算法服务,给全球客户及开发者带来优秀的开发体验。
在市场定位上,Femto Mega相当于Azure Kinect的新一代产品。奥比中光对这款产品寄予了厚望,据其内部人员介绍,“Femto”意指“飞速”,“Mega”则是巨大、百万的意思。Femto Mega不仅拥有Azure Kinect一代产品的高深度性能,并且增加了深度算力平台,更便于开发者进行3D视觉应用开发。
微软在世界范围内有大量的开发者用户。Femto Mega推出后,奥比中光将与微软共同承接开发者生态的需求。奥比中光希望这款全新的3D深度相机旗舰产品,能够飞速触及、占领3D视觉的高端市场,面向全球开发者,打造AIoT各个新兴领域的前沿3D视觉感知应用,迎接下一个行业爆发。
中国企业进入第一阵营,携手微软打造下一代Kinect
也许很多人都不知道,曾创下吉尼斯世界纪录的销售速度最快的消费电子产品,不是iPhone,也不是Switch,而是微软的体感设备Kinect。在2010年末上市后的60天内,它就狂销800万台,并且引发消费级3D视觉感知产品应用浪潮,成为一代传奇3D深度相机。
“Kinect”是基于 kinetics(动力学)加上 connection(连接)两字所创的新词汇。它利用即时动态捕捉、影像辨识、麦克风输入、语音辨识等功能,使玩家摆脱了传统游戏手柄的束缚,使用自己的肢体来控制游戏。而任天堂Wii、索尼Play Station Move等同类产品,则需要玩家借助一个或者多个设备才能完成体感互动。
然而,属于Kinect 的高光时刻并未持续太久,由于缺乏爆款游戏应用等问题,微软后续未启动新一代Kinect的推出计划。这也让Kinect自上市以来的累计销量停留在3500万台。
不过,Kinect却在另一些行业收获了意外的成功:其在游戏市场的沉淀,使得消费级3D视觉感知技术日益成熟。
2017年,苹果发布iPhone X,首次搭载3D结构光模组,可实现3D人脸识别技术,成为苹果近年最大的创新。苹果的3D结构光方案正是来自为微软Kinect一代提供技术方案的PrimeSense,苹果在2013年11月宣布以3.6亿美元收购该公司。市场对3D结构光技术的热情重新点燃。
基于对视觉感知技术及应用即将进入爆发期的判断,苹果、谷歌更是调整策略“All in AR/VR”。可以说,3D视觉感知技术已经成为谷歌等代表性企业的重要研发方向,也引发各行各业赛道选手前所未有的激烈竞争。
早在2013年,来自中国的奥比中光就已经扎进这一领域探索。2015年,奥比中光自主研发出结构光3D深度引擎芯片,并量产消费级3D摄像头Astra。

2018年,奥比中光给OPPO旗舰手机FIND X提供3D结构光摄像头,使其成为继苹果iPhone X之后,全球第二款量产超百万台的搭载3D视觉传感器的智能手机。
公开资料显示,奥比中光成立于2013年1月,总部位于深圳,公司主营3D 视觉感知产品的设计、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在消费电子、生物识别、AIoT、工业三维测量等领域实现了商业应用。日前,公司通过注册,即将登陆科创板。
3D视觉感知是为人工智能提供三维视觉能力的关键基础共性技术。经过9年发展,奥比中光已成长为国内3D视觉感知的领军企业,全面布局结构光、iToF、双目、dToF、Lidar、工业三维测量六大技术,专利申请量近1200件,比肩全球一流企业。
从全球范围来看,已掌握核心技术并实现百万级面阵 3D 视觉传感器量产的企业仅有苹果、微软、索尼、英特尔、华为、三星和奥比中光等少数几家。
进入全球行业领先者象限,与世界科技龙头企业处于同一梯队……这也是自3D视觉感知产业发展以来,首次有中国企业进入世界第一阵营。
正是基于3D视觉感知领域领先的技术实力与量产能力,奥比中光在2021年获得了微软、英伟达青睐,三者才有了Femto Mega项目的合作。
Femto Mega是一款基于iToF技术的3D深度相机。传统iToF相机,尤其是高性能iToF,往往不具备独立计算功能,深度计算依赖外部的算力模块,产生了整体体积大、成本高等一些列问题。Femto Mega将基于iToF嵌入式深度计算技术,通过内置CPU及GPU等协处理器,让iToF相机实现独立高品质深度运算,更先进、更轻量且更具性价比。
据悉,微软的ToF 3D传感器将与奥比中光的嵌入式深度计算技术及系统设计和量产能力深度融合,英伟达作为一家全球领先的半导体公司,则为Femto Mega提供算力平台支持。
“奥比中光在设计制造高性能3D摄像头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使其成为微软Azure云计算平台强大的合作伙伴,” 微软硬件架构师Cyrus Bamji表示,“对于世界各地的开发者和方案提供商而言,此次战略合作将使得先进的、内嵌深度计算功能的ToF传感器加速普及。”
到2022年底Femto Mega量产上市后,微软生态体系中千万量级的开发者,都可以购买使用Femto Mega,轻松在Azure云平台开发各种各样的3D视觉应用,包括物流、机器人、零售、健康以及医疗保健等领域,赋能多元赛道实现3D智能化升级。
可以预见的是,未来Femto Mega 的发布预示着3D相机领域的一代传奇Kinect强势回归。奥比中光也将与它的国际巨头伙伴一起,续写Kinect新篇章。
科技自立自强,从3D视觉感知探索者到引领者
人类约 70%的信息是通过人眼感知获取的,未来的机器人也将和人类一样,大量信息都将通过视觉感知获取。而随着技术发展,机器视觉正逐步从2D视觉升级为3D视觉感知,以结构光、ToF、双目等为代表的3D视觉感知技术,可以帮助智能终端探测、感知现实物理世界的三维信息,助力各类终端更好地看懂三维世界。
3D视觉感知市场处于规模快速增长的爆发前期。根据法国市场研究与战略咨询公司 Yole 发布的全球 3D 成像和传感市场研究报告,2019 年全球 3D 视觉感知市场规模为 50 亿美元,且市场规模将快速发展,预计在 2025 年达到 150 亿美元,2019-2025 年复合增长率约为 20%。
奥比中光创始人黄源浩在求学时第一次看到3D传感技术模拟出来的人脸模型,就萌生了这样一个念头:未来的机器,都应该有能力获取、读懂3D数据。
“我内心深处始终有一个梦想,便是将我研发的技术转化成普罗大众消费得起的产品,而不是只发表几篇论文。”
黄源浩来自广东潮州,1998年,18岁的他考上北大,开始对力学的分支光测实验力学产生兴趣。这是一个高度交叉的学科,综合了实验力学、光学工程、视觉测量、计算机视觉等方向。
在2002年本科毕业后,黄源浩先后到新加坡国立大学、香港城市大学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并拿到全额奖学金。之后,他辗转于中国香港、加拿大、新加坡、美国等地进行光学相关领域研究。2012年底,32岁的黄源浩来到游学的最后一站——在麻省理工SMART研究中心做博士后研究员,彼时的他已被称为国际最年轻的光学测量领域专家之一。

在国外10多年,黄源浩发现在很多外国人眼里,中国只是制造大国,并不掌握核心技术,是个世界工厂。
2013年初,黄源浩回到国内,和几个小伙伴一起创业,在深圳南山区租了一间160平方米的办公室,成立了“奥比中光”,下决心要“将中国制造变成中国创造”。公司名奥比中光的“中光”二字取义“发扬中国光学”,黄源浩希望在前沿的3D传感领域做出前沿的技术,实现规模商用。
芯片是3D传感器的核心部件。但在当时,国外的芯片制造商不对外销售芯片。只有自己做芯片,才能填补市场空缺。2014年初,黄源浩带领团队向3D传感的底层技术进军,成立了独立的部门专攻芯片研发。
2015年7月,奥比中光首颗自主知识产权的3D深度引擎芯片MX400研发成功,这比研发计划提前了两三个月,中国企业从此拥有了自己的3D视觉感知核心技术,实现了3D视觉感知从0到1的国产化突围。

同年,奥比中光自主研发设计的3D传感摄像头生产线建成,成为全球为数不多可以量产消费级3D传感摄像头的企业。
黄源浩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提到,始终聚焦3D视觉感知的底层关键技术,始终聚焦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的最核心环节,是奥比中光实现从追赶到引领的致胜关键,也是奥比中光迈向产业链上游、抵达世界顶尖水平的必由之路。
目前,奥比中光已构建了“全栈式技术研发能力+全领域技术路线布局”的3D视觉感知技术体系,并逐渐向难度更高的微纳光学方向挑战,研发高性能DOE、光波导等技术。

在过去短短几年间,奥比中光已陆续推动3D视觉感知实现“从1到100”产业化应用,在生物识别、AIoT、消费电子、工业三维测量等市场上打造出多项具有代表性的案例,服务全球超1000家客户及开发者,包括OPPO、蚂蚁集团、捷普、牧原、中国移动、Matterport、贝壳如视、江博士等行业龙头。
以生物识别市场为例,在金融支付领域,奥比中光早在2017年公司便为支付宝提供硬件支撑,2018年助力支付宝率先实现了线下3D刷脸支付的大规模商用;2019年,公司又与中国银联共建“3D视觉联合实验室”,推动3D视觉感知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创新。公司线下支付3D视觉传感器及设备出货量超百万台,占有较大市场份额。
中国在很多关键技术上与国外尚存差距,但在3D视觉感知领域,这一人工智能的关键技术上,以奥比中光这样为代表的中国科技公司已经逐渐从跟随者、探索者,变成并跑者、引领者。奥比中光与微软、英伟达的合作,正是这一变化的最好写照。
随着核心专利越来越多,奥比中光正逐步迈向产业链上游。黄源浩表示,未来几年,公司将持续加大创新投入,攻关关键核心技术,以更前沿、更高质量的解决方案服务全球客户,争当行业中技术最全面、最先进的引领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