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马上消费金融年内第二单ABS落地,发行利率创新低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马上消费金融年内第二单ABS落地,发行利率创新低

截至目前,公司已累计发行银行间公募ABS规模达63.15亿元。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记者 | 胡颖君

持牌消费金融机构正在加速“补血”。

界面新闻记者从马上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马上消费)获悉,该公司近日成功发行银行间公募ABS(又称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发行规模14.77亿元,其中优先A票面利率3.3%,全场认购倍数2.59倍,优先B票面利率3.8%,全场认购倍数10.28倍,发行价格创历史新低。

据了解,这是马上消费发行的第4期银行间公募ABS,也是年内落地的第二单ABS。截至目前,公司已累计发行银行间公募ABS规模达63.15亿元。

早在2019年,马上消费便获批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并于2019年11月、2020年4月、2022年4月3次发行银行间公募ABS产品,发行规模依次为20.9亿元、17.05亿元、10.43亿元。其中,发行利率依次为优先A票面利率3.8%、优先B票面利率3.8%,优先A票面利率3.5%、优先B票面利率3.98%,优先A票面利率3.5%、优先B票面利率4.0%。

“由于消费金融公司无法吸收存款,因而需要通过增资、发债、同业拆借等渠道融资以满足业务扩张的需要。”一位资深业内人士告诉界面新闻记者,近期市场流动性较为宽松,消费金融公司融资成本也显著降低,部分机构赶在窗口期积极“屯粮”以增强抗风险能力。

今年以来,持牌消费金融机构融资动作不断。ABS方面,4月22日,兴业消费金融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成功发行兴晴2022年第一期个人消费贷款资产支持证券,发行规模19.52亿元。

不过,更多消费金融机构则通过银团贷款形式融得资金。今年2月,小米消费金融成功募集6.8亿元银团贷款;3月,平安消费金融自成立以来的首单银团贷款正式落地,最终募集资金6.75 亿元;4月,锦程消费金融亦官宣完成首单银团贷款的募集,融资金额达6.3亿元。5月底,苏银凯基消费金融亦完成了首单银团贷款募集,募集金额3亿元。

除此之外,部分注册资本较少的消费金融公司更是“久旱逢甘霖”——股东掏出真金白银增资助力其业务扩张。近日,我国第一家两岸合资消费金融公司便迎来成立以来的首轮增资。

6月19日,厦门银保监局官网最新披露的行政许可批复显示,已批准同意金美信消费金融变更注册资本的申请,本次增资之后,注册资本金由5亿元增至10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消费金融机构密集补血的同时,在一系列纾困政策的刺激下,居民消费贷款也在缓慢复苏。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5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2.79万亿元,其中,居民消费下滑态势得到扭转,5月居民短期贷款新增1840亿元。

“伴随消费金融监管框架逐步清晰,一方面此前深度参与消费信贷发放的非持牌机构或将进入转型‘深水区’,在这一阶段中不合规机构、无法完成整改要求的机构将更多出让市场份额到消费金融公司,消费金融公司在消费贷资金来源中的占比有望进一步提升。”中金分析师李亚达表示。

他指出,持牌消费金融机构不断拓宽融资渠道,加速补血,夯实自身资本实力、以便未来进行业务规模扩张,同时增强自身抵御风险的能力、对自身品牌提升亦有加成作用。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马上消费金融年内第二单ABS落地,发行利率创新低

截至目前,公司已累计发行银行间公募ABS规模达63.15亿元。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记者 | 胡颖君

持牌消费金融机构正在加速“补血”。

界面新闻记者从马上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马上消费)获悉,该公司近日成功发行银行间公募ABS(又称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发行规模14.77亿元,其中优先A票面利率3.3%,全场认购倍数2.59倍,优先B票面利率3.8%,全场认购倍数10.28倍,发行价格创历史新低。

据了解,这是马上消费发行的第4期银行间公募ABS,也是年内落地的第二单ABS。截至目前,公司已累计发行银行间公募ABS规模达63.15亿元。

早在2019年,马上消费便获批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并于2019年11月、2020年4月、2022年4月3次发行银行间公募ABS产品,发行规模依次为20.9亿元、17.05亿元、10.43亿元。其中,发行利率依次为优先A票面利率3.8%、优先B票面利率3.8%,优先A票面利率3.5%、优先B票面利率3.98%,优先A票面利率3.5%、优先B票面利率4.0%。

“由于消费金融公司无法吸收存款,因而需要通过增资、发债、同业拆借等渠道融资以满足业务扩张的需要。”一位资深业内人士告诉界面新闻记者,近期市场流动性较为宽松,消费金融公司融资成本也显著降低,部分机构赶在窗口期积极“屯粮”以增强抗风险能力。

今年以来,持牌消费金融机构融资动作不断。ABS方面,4月22日,兴业消费金融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成功发行兴晴2022年第一期个人消费贷款资产支持证券,发行规模19.52亿元。

不过,更多消费金融机构则通过银团贷款形式融得资金。今年2月,小米消费金融成功募集6.8亿元银团贷款;3月,平安消费金融自成立以来的首单银团贷款正式落地,最终募集资金6.75 亿元;4月,锦程消费金融亦官宣完成首单银团贷款的募集,融资金额达6.3亿元。5月底,苏银凯基消费金融亦完成了首单银团贷款募集,募集金额3亿元。

除此之外,部分注册资本较少的消费金融公司更是“久旱逢甘霖”——股东掏出真金白银增资助力其业务扩张。近日,我国第一家两岸合资消费金融公司便迎来成立以来的首轮增资。

6月19日,厦门银保监局官网最新披露的行政许可批复显示,已批准同意金美信消费金融变更注册资本的申请,本次增资之后,注册资本金由5亿元增至10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消费金融机构密集补血的同时,在一系列纾困政策的刺激下,居民消费贷款也在缓慢复苏。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5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2.79万亿元,其中,居民消费下滑态势得到扭转,5月居民短期贷款新增1840亿元。

“伴随消费金融监管框架逐步清晰,一方面此前深度参与消费信贷发放的非持牌机构或将进入转型‘深水区’,在这一阶段中不合规机构、无法完成整改要求的机构将更多出让市场份额到消费金融公司,消费金融公司在消费贷资金来源中的占比有望进一步提升。”中金分析师李亚达表示。

他指出,持牌消费金融机构不断拓宽融资渠道,加速补血,夯实自身资本实力、以便未来进行业务规模扩张,同时增强自身抵御风险的能力、对自身品牌提升亦有加成作用。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