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造车新势力麻烦不断,该如何破解?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造车新势力麻烦不断,该如何破解?

造车新势力,怎么了?

文|NBS新品略  吴文武

近期,新能源汽车行业很热闹,负面新闻也不少,几家造车新势力接连陷入舆论漩涡。

01 造车新势力麻烦不断

最近,几家造车新势力接连都遇到了麻烦事儿。

日前,在重庆车展上,有一位用户手举“零跑汽车当天黑屏,维修半个月,换两大部件,承诺退车又反悔”的字样纸张维权,很快被黑色围布遮挡了起来,现场双方争执激烈。

舆论发酵后,零跑官方6月26日回应称,该用户车辆所述问题已解决……正积极与用户沟通解释,会给消费者一个满意的答复。

稍早前的6月22日,蔚来汽车总部一辆测试车从三楼坠下,致使两名试车员不幸身亡。时隔一天之后,蔚来官方才发表声明,并表示:这是一起意外事故,与车辆本身没有关系。

蔚来的这份声明很快引来大量网友的评论,称蔚来急于撇清责任,指责蔚来资本冷血。迫于舆论压力,蔚来在微博上删除原声明并重新发布第二份声明,虽在措辞上有所修改,但仍有“非车辆原因导致的”的字眼。

蔚来汽车可不止这一个麻烦,6月18日,奥迪在德国慕尼黑起诉蔚来,指控后者SUV车型侵犯奥迪的商标权,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造车新势力理想汽车日前发布了新车,其创始人李想在直播中说了“司机是低等级,是地位很低的”的言论,上演大翻车,把李想和理想汽车推到风口浪尖。

无论是零跑的车展维权,还是蔚来的测试车坠楼意外事故引发的“声明冷血”危机,以及理想汽车再度陷入“言论危机门”,都反映出了一个共同问题:造车新势力得了传统车企的“大公司病”。

透过造车新势力近期接连发生的负面事件,我们在关注造车新势力一路狂奔的同时,也要关注其多面性。

02 造车新势力的“新基因”

与已经有超过百年发展史的燃油车不同,新能源汽车是一个“新物种”,造车新势力们也有自己的“新基因”。

其实很简单,我们从蔚来、小鹏、理想三家头部造车新势力的品牌形象及市场印象,就能明显地看出造车新势力的“新基因”。

蔚来定位高端,对标BBA,以圈子文化,经营用户口碑营销为主。小鹏以科技驱动,其创始人何小鹏是技术出身,主打科技体验感。理想主推增程式技术,主打车和家的概念,号称是“奶爸神车”。

如果放大到整个新能源汽车大行业来看,造车新势力都显得很独特。

蔚来创始人李斌此前创立了易车,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此前创立了汽车之家,这两位大佬都是汽车媒体人,何小鹏是UC的创始人,也是一名科技派。

造车新势力从成立起,就科技十足,一直高调,营销远远先行于研发、产品及生产制造等,用互联网思维、用户思维和科技思维去造车和卖车。

在NBS新品略看来,中国的造车新势力与特斯拉的品牌形象也完全不同,特斯拉显得更保守,更像是一个家“传统的新能源车企”。

造车新势力还与传统车企造新能源汽车也明显不同。比如,比亚迪是传统车企,已宣布停产燃油车,但仍有些浓烈的传统车企气质。

越来越多的新能源汽车品牌入局,特别是华为虽然不造车,已与小康、北汽、长安及宁德时代合作推出的品牌及车型势头很强劲。

所以,从本质上来看,造车新势力没有传统车企的制约,用互联网思维造车去颠覆传统造车模式,造车新势力的“新基因”注定与众不同。

03 造车新势力得了传统车企的“大公司病”

最近几年,在国家顶层政策的支持下,传统车企纷纷转型发力新能源,造车新势力异军突起。

据工信部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达到了354.5和352.1万辆,同比均增长1.6倍,市场占有率达到13.4%。

中国新能源汽车已经连续7年位居世界首位,到了2021年,相当于每卖出8辆汽车就有1辆新能源汽车。

进入2022年之后,新能源汽车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尽管今年3、4月受疫情影响,新能源汽车行业受较大冲击,从5月份开始市场环比销量明显回升,多方对新能源汽车2022全年发展充满期待。

中汽协预计,2022年我国汽车总销量预计将达2750万辆,同比增长5%左右。其中,新能源汽车将达到500万辆,同比增长42%,市场占有率有望超过18%。

然而我们需要同时关注的是,随着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快速增长,新能源汽车的召回、投诉及维权等事件也随之而来,数量也越来越多。

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数据,2021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召回共计59次,同比增长31.1%;涉及车辆83万辆,同比增长75.9%,占全年召回总数量的9.5%。其中从缺陷线索看,新能源汽车缺陷线索报告3033例,反映动力电池、电机、电控系统问题占新能源汽车缺陷线索的52.5%。

如果从2021年新能源汽车召回次数、涉及车辆来看,召回的比例居然达到了惊人的4:1。

新能源汽车在驱动形式上较燃油车明显不同,智能化、网联化、自动驾驶、缺芯等成为投诉、维权的重灾区。

数据显示,几乎所有的造车新势力都发生过用户集体投诉、维权事件。

在NBS新品略看来,新能源汽车投诉与维权事件越来越多,直接反映出新能源汽车的质量问题亟待解决。

一旦消费者“不幸”遇到了产品质量问题,消费者往往处于弱势地位,反馈问题及需求得不到解决,取证难,信息也不对称。

前文所述零跑车主,上午买车下午就黑屏,维权无果后,只能到车展维权,反映出新能源车主维权难。

造车新势力新闻不间断,但关于新能源汽车召回的负面新闻次数却见得很少,包括蔚来、理想都曾遭遇过召回风波,导致股价下跌,引发舆论口碑大讨论。

2019年蔚来汽车因为受召回风波影响,出现了史上净亏损的次高峰,股价遭遇滑铁卢,一天暴跌42.43%。2020年,理想汽车的前悬挂下摆臂球头存在脱出力不合规的设计缺陷进行召回时,公司试图以“免费升级”来进行概念偷换以逃脱各类标准规定的监管。在遭受质疑时,理想甚至一度拒绝承认自己的偷换概念,最终在舆论发酵下才草草道歉。

在品牌营销、产品发布宣传等方面,造车新势力的优势十分突出,但在面对产品质量问题、产品召回、用户维权时,却只字不提。

NBS新品略用一句话来总结就是,这些造车新势力得了传统车企的“大公司病”。

04 如何破解麻烦?

新能源汽车行业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需要关注造车新势力及其他行业参与者的另一面。

造车新势力在技术水平、产品力、品牌营销等方面做得非常不错,但在NBS新品略看来,造车新势力们也要看到自身的短板,加紧补功课,才能破解麻烦。

第一,造车新势力应该加速回归造车本质。

汽车与手机等消费电子类产品不同,虽然新能源汽车与传统燃油车相比零件更少、工序也更简单,但汽车终究是一个大产品,不是简单的组装生产而已。

新能源汽车质量问题频现,也折射出造车新势力在发展过程中在车辆制造方面仍有不足之处,造车是汽车行业的关键一环,直接决定产品品质及使用稳定性。

所以造车新势力们要加速回归造车本质,严格品控,提高产品质量,造车工厂先进至关重要,但也需要时间的沉淀和经验的积累。

目前造车新势力都在谋求转型,谋求增加产量,更不能忽视制造过程中的品控问题。

第二,正视产品质量问题,直面召回问题,破裂召回魔咒,勇于承担企业责任。

新能源汽车销量快速增长,与之相应的产品质量问题,投诉及维权等事件肯定会相应增加,这一点无法逃避,所以造车新势力应该正视产品质量问题。

当遇到批量次产品质量问题时,该解决的解决,该召回的召回,部件该维修的维修,该更换就更换,直面召回问题,破解召回魔咒,更能增加企业社会责任感,强化品牌认知。

第三,不能只重营销、重服务,研发投入得跟上。

各家造车新势力都在疯狂地进行品牌营销,重视客户服务,投入了不少的资金和资源。

但造车新势力与特斯拉及比亚迪不同,这两者早已进入了放量奔跑的时代,造车新势力在多方面都还需要不断完善与提升。

虽然都各自宣传自己的高科技、智能体验、自动驾驶等,但在研发费用方面,特斯拉在一季度的相关支出达近10亿美元,而蔚来、小鹏、理想一季度研发费用均不足20亿元人民币。

在产品软件及自研方面仍需要持续发力,特斯拉的智能驾驶系统与智能座舱均为自研,有助于技术迭代。根据统计,特斯拉FSD(完全自动驾驶)在去年推送了8次大版本更新,小版本更新则推送了130次,理想则是更新6次,小鹏、蔚来分别有5次更新。

造车新势力除了自己要看到短板,补足功课及不断进步外,还需要配套的外部环境及市场监管规范,相关部门应该对新能源行业产业发展进行规范引导。

坚信的是,新能源汽车时代正加速到来,造车新势力的成长需要时间,也需要回归造车本质,做好用户服务,未来才能走得更稳,才能走得更远。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造车新势力麻烦不断,该如何破解?

造车新势力,怎么了?

文|NBS新品略  吴文武

近期,新能源汽车行业很热闹,负面新闻也不少,几家造车新势力接连陷入舆论漩涡。

01 造车新势力麻烦不断

最近,几家造车新势力接连都遇到了麻烦事儿。

日前,在重庆车展上,有一位用户手举“零跑汽车当天黑屏,维修半个月,换两大部件,承诺退车又反悔”的字样纸张维权,很快被黑色围布遮挡了起来,现场双方争执激烈。

舆论发酵后,零跑官方6月26日回应称,该用户车辆所述问题已解决……正积极与用户沟通解释,会给消费者一个满意的答复。

稍早前的6月22日,蔚来汽车总部一辆测试车从三楼坠下,致使两名试车员不幸身亡。时隔一天之后,蔚来官方才发表声明,并表示:这是一起意外事故,与车辆本身没有关系。

蔚来的这份声明很快引来大量网友的评论,称蔚来急于撇清责任,指责蔚来资本冷血。迫于舆论压力,蔚来在微博上删除原声明并重新发布第二份声明,虽在措辞上有所修改,但仍有“非车辆原因导致的”的字眼。

蔚来汽车可不止这一个麻烦,6月18日,奥迪在德国慕尼黑起诉蔚来,指控后者SUV车型侵犯奥迪的商标权,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造车新势力理想汽车日前发布了新车,其创始人李想在直播中说了“司机是低等级,是地位很低的”的言论,上演大翻车,把李想和理想汽车推到风口浪尖。

无论是零跑的车展维权,还是蔚来的测试车坠楼意外事故引发的“声明冷血”危机,以及理想汽车再度陷入“言论危机门”,都反映出了一个共同问题:造车新势力得了传统车企的“大公司病”。

透过造车新势力近期接连发生的负面事件,我们在关注造车新势力一路狂奔的同时,也要关注其多面性。

02 造车新势力的“新基因”

与已经有超过百年发展史的燃油车不同,新能源汽车是一个“新物种”,造车新势力们也有自己的“新基因”。

其实很简单,我们从蔚来、小鹏、理想三家头部造车新势力的品牌形象及市场印象,就能明显地看出造车新势力的“新基因”。

蔚来定位高端,对标BBA,以圈子文化,经营用户口碑营销为主。小鹏以科技驱动,其创始人何小鹏是技术出身,主打科技体验感。理想主推增程式技术,主打车和家的概念,号称是“奶爸神车”。

如果放大到整个新能源汽车大行业来看,造车新势力都显得很独特。

蔚来创始人李斌此前创立了易车,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此前创立了汽车之家,这两位大佬都是汽车媒体人,何小鹏是UC的创始人,也是一名科技派。

造车新势力从成立起,就科技十足,一直高调,营销远远先行于研发、产品及生产制造等,用互联网思维、用户思维和科技思维去造车和卖车。

在NBS新品略看来,中国的造车新势力与特斯拉的品牌形象也完全不同,特斯拉显得更保守,更像是一个家“传统的新能源车企”。

造车新势力还与传统车企造新能源汽车也明显不同。比如,比亚迪是传统车企,已宣布停产燃油车,但仍有些浓烈的传统车企气质。

越来越多的新能源汽车品牌入局,特别是华为虽然不造车,已与小康、北汽、长安及宁德时代合作推出的品牌及车型势头很强劲。

所以,从本质上来看,造车新势力没有传统车企的制约,用互联网思维造车去颠覆传统造车模式,造车新势力的“新基因”注定与众不同。

03 造车新势力得了传统车企的“大公司病”

最近几年,在国家顶层政策的支持下,传统车企纷纷转型发力新能源,造车新势力异军突起。

据工信部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达到了354.5和352.1万辆,同比均增长1.6倍,市场占有率达到13.4%。

中国新能源汽车已经连续7年位居世界首位,到了2021年,相当于每卖出8辆汽车就有1辆新能源汽车。

进入2022年之后,新能源汽车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尽管今年3、4月受疫情影响,新能源汽车行业受较大冲击,从5月份开始市场环比销量明显回升,多方对新能源汽车2022全年发展充满期待。

中汽协预计,2022年我国汽车总销量预计将达2750万辆,同比增长5%左右。其中,新能源汽车将达到500万辆,同比增长42%,市场占有率有望超过18%。

然而我们需要同时关注的是,随着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快速增长,新能源汽车的召回、投诉及维权等事件也随之而来,数量也越来越多。

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数据,2021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召回共计59次,同比增长31.1%;涉及车辆83万辆,同比增长75.9%,占全年召回总数量的9.5%。其中从缺陷线索看,新能源汽车缺陷线索报告3033例,反映动力电池、电机、电控系统问题占新能源汽车缺陷线索的52.5%。

如果从2021年新能源汽车召回次数、涉及车辆来看,召回的比例居然达到了惊人的4:1。

新能源汽车在驱动形式上较燃油车明显不同,智能化、网联化、自动驾驶、缺芯等成为投诉、维权的重灾区。

数据显示,几乎所有的造车新势力都发生过用户集体投诉、维权事件。

在NBS新品略看来,新能源汽车投诉与维权事件越来越多,直接反映出新能源汽车的质量问题亟待解决。

一旦消费者“不幸”遇到了产品质量问题,消费者往往处于弱势地位,反馈问题及需求得不到解决,取证难,信息也不对称。

前文所述零跑车主,上午买车下午就黑屏,维权无果后,只能到车展维权,反映出新能源车主维权难。

造车新势力新闻不间断,但关于新能源汽车召回的负面新闻次数却见得很少,包括蔚来、理想都曾遭遇过召回风波,导致股价下跌,引发舆论口碑大讨论。

2019年蔚来汽车因为受召回风波影响,出现了史上净亏损的次高峰,股价遭遇滑铁卢,一天暴跌42.43%。2020年,理想汽车的前悬挂下摆臂球头存在脱出力不合规的设计缺陷进行召回时,公司试图以“免费升级”来进行概念偷换以逃脱各类标准规定的监管。在遭受质疑时,理想甚至一度拒绝承认自己的偷换概念,最终在舆论发酵下才草草道歉。

在品牌营销、产品发布宣传等方面,造车新势力的优势十分突出,但在面对产品质量问题、产品召回、用户维权时,却只字不提。

NBS新品略用一句话来总结就是,这些造车新势力得了传统车企的“大公司病”。

04 如何破解麻烦?

新能源汽车行业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需要关注造车新势力及其他行业参与者的另一面。

造车新势力在技术水平、产品力、品牌营销等方面做得非常不错,但在NBS新品略看来,造车新势力们也要看到自身的短板,加紧补功课,才能破解麻烦。

第一,造车新势力应该加速回归造车本质。

汽车与手机等消费电子类产品不同,虽然新能源汽车与传统燃油车相比零件更少、工序也更简单,但汽车终究是一个大产品,不是简单的组装生产而已。

新能源汽车质量问题频现,也折射出造车新势力在发展过程中在车辆制造方面仍有不足之处,造车是汽车行业的关键一环,直接决定产品品质及使用稳定性。

所以造车新势力们要加速回归造车本质,严格品控,提高产品质量,造车工厂先进至关重要,但也需要时间的沉淀和经验的积累。

目前造车新势力都在谋求转型,谋求增加产量,更不能忽视制造过程中的品控问题。

第二,正视产品质量问题,直面召回问题,破裂召回魔咒,勇于承担企业责任。

新能源汽车销量快速增长,与之相应的产品质量问题,投诉及维权等事件肯定会相应增加,这一点无法逃避,所以造车新势力应该正视产品质量问题。

当遇到批量次产品质量问题时,该解决的解决,该召回的召回,部件该维修的维修,该更换就更换,直面召回问题,破解召回魔咒,更能增加企业社会责任感,强化品牌认知。

第三,不能只重营销、重服务,研发投入得跟上。

各家造车新势力都在疯狂地进行品牌营销,重视客户服务,投入了不少的资金和资源。

但造车新势力与特斯拉及比亚迪不同,这两者早已进入了放量奔跑的时代,造车新势力在多方面都还需要不断完善与提升。

虽然都各自宣传自己的高科技、智能体验、自动驾驶等,但在研发费用方面,特斯拉在一季度的相关支出达近10亿美元,而蔚来、小鹏、理想一季度研发费用均不足20亿元人民币。

在产品软件及自研方面仍需要持续发力,特斯拉的智能驾驶系统与智能座舱均为自研,有助于技术迭代。根据统计,特斯拉FSD(完全自动驾驶)在去年推送了8次大版本更新,小版本更新则推送了130次,理想则是更新6次,小鹏、蔚来分别有5次更新。

造车新势力除了自己要看到短板,补足功课及不断进步外,还需要配套的外部环境及市场监管规范,相关部门应该对新能源行业产业发展进行规范引导。

坚信的是,新能源汽车时代正加速到来,造车新势力的成长需要时间,也需要回归造车本质,做好用户服务,未来才能走得更稳,才能走得更远。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