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争夺新能源高地,为什么是合肥?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争夺新能源高地,为什么是合肥?

不是所有都可以遇见蔚来,也不是所有城市都可以成为合肥。

文|新能源汽车评论 沐九九

编辑|黄晓军

前端新能源车企大战,后端各城市抢滩争夺。

新能源汽车已然成为抢夺风口,除车企外,上海、合肥、深圳等大批城市也加入抢夺“全国新能源之都”的阵营。在这里面,合肥初期成绩不算亮眼,但绝对是跑得最快的。

目前,合肥已经集聚江淮、蔚来、大众安徽等一批新能源整车龙头,以及国轩高科、华霆动力等产业链配套企业百余家,其中大多是我国乃至全球范围内的行业龙头企业,涉及到电机、电池、汽车摄像头、汽车安全零部件等。

那么,谁成就了合肥?

01

上海靠特斯拉坐拥新能源优势,重庆有长安等传统车企作背书,而合肥在抢占“新能源之都”上俨然是个“新手”。

不可否认,合肥初期在国内汽车制造领域颇有造诣,不仅诞生了中国第一辆微型车,拥有三个汽车主机生产厂,且本土品牌江淮汽车曾创下连续20年平均增速40%以上的记录,旗下瑞风S3最高峰销量更是达到19万辆。

但在吉利、长安向高端化发力时,江淮因固守性价比落后,连带着合肥传统汽车生产在国内汽车产业中不太起眼。

尽管传统汽车产业疲软乏力,但其新能源汽车可谓后起之秀,而这一赛道合肥已悄然布局20多年。

1999年,在素来有着“汽车领域黄埔军校”之称的合肥工业大学内,赵韩教授研制出第一代纯电动轿车,后又于2004年开发第二代纯电动轿车,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持续深耕发力。

可以说,合肥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崛起,与合工大难解难分,而另一个助推选手则是江淮汽车。

早在2003年,江淮旗下的安凯客车就投入新能源客车研发,成为国内最早研发新能源客车的车企,随后于2010年将30辆安凯纯电动客车投入合肥18路公交线运营,成为全球首条专用纯电动公交线路。

而这边的585辆江淮纯电动轿车也在2011年投放。

深究下来,江淮作为合肥最受宠的孩子,当地政府在其新能源发展上可谓给足了支持。

以2010年安凯客车投入18路公交线运营为例,在面对公交车电池问题时,政府当时不仅引入“资产管理公司”提供“电池融资租赁”,还每年给每辆车提供20万元补贴。

除此之外,面对江淮纯电动SUV在自燃和召回事件后销售增幅回落,合肥政府还积极推动江淮和大众“联姻”合作,以拯救江淮。

2017年6月,江淮汽车与大众集团合资成立新能源企业“江淮大众汽车有限公司”,随后在同年12月双方签署备忘录计划成立轻型商用车合资公司。2020年5月29日,大众汽车入股江汽控股,持有江汽控股50%的股权,安徽省国资委持有江汽控股50%的股权并仍控制江汽控股。此后,大众中国对合资公司江淮大众进行增资,最终持有江淮大众75%股权。当年12月,江淮大众改名大众汽车(安徽)有限公司。江淮汽车,成为双方对等合资的主体。

在大众加持下,江淮汽车扭亏为盈,走上复活道路。背靠大众,合肥直指“新能源之都”剑鞘也在蠢蠢欲动,而真正拔出剑来的却是挣扎在死亡线上的蔚来。

02

没人想到,带着合肥迈进的,是垂死挣扎中的蔚来。

2019年,在经历新能源补贴退场和多次自燃召回事件后,蔚来原本就不充裕的资金链近乎断裂。当年,蔚来烧光200亿元,而李斌也成为媒体口中“2019年最惨的人”。随后,李斌开始寻求合作引进资本,但此时的蔚来几乎没人看好。

找到合肥前,蔚来在18个城市经历受挫。

2020年4月,合肥和蔚来签订对赌协议。协议明确表示,合肥向蔚来中国投资70亿元人民币,蔚来控股的蔚来中国总部项目进驻合肥,并建立研发、销售、生产基地,打造以合肥市为中心的中国总部运营体系。蔚来中国总部项目规划建设总部及研发基地(10亿元)、第二生产基地(15亿元),60个月内打造一个千亿产值的龙头企业。交易完成后,合肥方面将合计持有蔚来中国24.1%的股份,蔚来将持有剩余75.9%的控股股份。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不是蔚来和合肥的首次牵手,早在2016年,蔚来就与江淮汽车签订五年制造合作协议,后者为其代工生产蔚来ES8和ES6两款车型。为了达成这次合作,江淮甚至不惜花重金按照蔚来的要求,打造全新的高端智能电动车生产基地。

时隔4年左右的双向奔赴,拯救了蔚来,也成就了合肥。2020年,蔚来实现营收162.58亿,同比增长107.77%,2021年更是大涨122.27%,实现营收361.36亿。

借着抄底蔚来,合肥在新能源汽车产业上向前迈进一大步。

此后,合肥在新能源汽车产业上按上了加速键:

2020年8月,威马在合肥设立威马智能汽车科技(安徽)有限公司,不久后,合肥参与了威马的D轮融资;

2020年9月,安徽省人民政府与吉利控股在合肥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吉利新电动汽车公司或入驻合肥;

2020年12月,大众合肥制造基地正式开工;

2021年1月,合肥与零跑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零跑或将在合肥建设第二工厂。

目前,合肥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已经布局了上下游120多家企业,总投资规模超过500亿。这里有包括江淮、蔚来等整车厂,国轩高科、华霆动力、中盐红四方锂电等200多家关键零部件厂商,以及力高、锐能、贵博、优旦等一批第三方电池管理系统,巨一自动化等电机,融捷动力电池回收等。

03

今年4月,安徽出台的《安徽省“十四五”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中明确表示,到2025年,安徽省力争将汽车产业产值超过10000亿元,省内企业汽车生产规模超过300万辆,全省新能源汽车产量占比超过40%,全省新能源汽车产业整体发展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把安徽省打造成为全球智能新能源汽车创新集聚区,

合肥冲击“新能源之都”的野心显而易见,但在争夺新能源高地上,合肥势必面临诸多竞争对手。

以最大的竞争对手上海为例,在上海市未来汽车产业的规划中,同样提出“到2025年,上海市本地新能源汽车的年产量将超过120万辆,新能源汽车产值突破3500亿元,占全市汽车制造业产值35%以上”的发展目标。而从今年一季度的销量来看,上海卖出近5.5万辆新能源车,远远高于第二名的深圳,也远超合肥。

“新能源之都”究竟鹿死谁手还是未知数,但最终的争夺战势必在两个方面进行交锋:

第一,产业集群规模。

汽车制作工序复杂,产业链长,因此为提高产业效率,不少城市不惜耗费精力完善产业链,推进汽车产业集群建设。

例如,上海在早年就以上汽为代表,在嘉定区、浦东区形成了多个汽车生产基地,同时以上海为中心,在整个江浙地区构建一整套汽车供应链体系,目前已经拥有中国最庞大的汽车产业集群,而安徽省也在依托江淮汽车加速打造万亿级汽车产业集群。

第二,品牌效应。

几乎在谈到产业集群时都会提到品牌效用,放在汽车产业也不例外。甚至有业内人士直言,地方汽车品牌的销量和产能,决定了当地汽车产业的规模及“声量”。

目前,上海依靠特斯拉,合肥凭借蔚来,已然有了冲击全国新能源之都的底气,而在此之外,当地还在不遗余力推进品牌建设。上汽集团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创立智己汽车和飞凡汽车两大品牌,合肥也在不遗余力推进比亚迪合肥、奇瑞新能源和长安汽车等新能源汽车项目建设,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品牌。

尽管合肥挑战上海仍存压力,但不可否认,合肥模式是地方新能源产业推广有效的方式,也吸引不少试点城市借鉴学习。

时至今日,“合肥”还是仅此一个。毕竟,不是所有都可以遇见蔚来,也不是所有城市都可以成为合肥。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争夺新能源高地,为什么是合肥?

不是所有都可以遇见蔚来,也不是所有城市都可以成为合肥。

文|新能源汽车评论 沐九九

编辑|黄晓军

前端新能源车企大战,后端各城市抢滩争夺。

新能源汽车已然成为抢夺风口,除车企外,上海、合肥、深圳等大批城市也加入抢夺“全国新能源之都”的阵营。在这里面,合肥初期成绩不算亮眼,但绝对是跑得最快的。

目前,合肥已经集聚江淮、蔚来、大众安徽等一批新能源整车龙头,以及国轩高科、华霆动力等产业链配套企业百余家,其中大多是我国乃至全球范围内的行业龙头企业,涉及到电机、电池、汽车摄像头、汽车安全零部件等。

那么,谁成就了合肥?

01

上海靠特斯拉坐拥新能源优势,重庆有长安等传统车企作背书,而合肥在抢占“新能源之都”上俨然是个“新手”。

不可否认,合肥初期在国内汽车制造领域颇有造诣,不仅诞生了中国第一辆微型车,拥有三个汽车主机生产厂,且本土品牌江淮汽车曾创下连续20年平均增速40%以上的记录,旗下瑞风S3最高峰销量更是达到19万辆。

但在吉利、长安向高端化发力时,江淮因固守性价比落后,连带着合肥传统汽车生产在国内汽车产业中不太起眼。

尽管传统汽车产业疲软乏力,但其新能源汽车可谓后起之秀,而这一赛道合肥已悄然布局20多年。

1999年,在素来有着“汽车领域黄埔军校”之称的合肥工业大学内,赵韩教授研制出第一代纯电动轿车,后又于2004年开发第二代纯电动轿车,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持续深耕发力。

可以说,合肥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崛起,与合工大难解难分,而另一个助推选手则是江淮汽车。

早在2003年,江淮旗下的安凯客车就投入新能源客车研发,成为国内最早研发新能源客车的车企,随后于2010年将30辆安凯纯电动客车投入合肥18路公交线运营,成为全球首条专用纯电动公交线路。

而这边的585辆江淮纯电动轿车也在2011年投放。

深究下来,江淮作为合肥最受宠的孩子,当地政府在其新能源发展上可谓给足了支持。

以2010年安凯客车投入18路公交线运营为例,在面对公交车电池问题时,政府当时不仅引入“资产管理公司”提供“电池融资租赁”,还每年给每辆车提供20万元补贴。

除此之外,面对江淮纯电动SUV在自燃和召回事件后销售增幅回落,合肥政府还积极推动江淮和大众“联姻”合作,以拯救江淮。

2017年6月,江淮汽车与大众集团合资成立新能源企业“江淮大众汽车有限公司”,随后在同年12月双方签署备忘录计划成立轻型商用车合资公司。2020年5月29日,大众汽车入股江汽控股,持有江汽控股50%的股权,安徽省国资委持有江汽控股50%的股权并仍控制江汽控股。此后,大众中国对合资公司江淮大众进行增资,最终持有江淮大众75%股权。当年12月,江淮大众改名大众汽车(安徽)有限公司。江淮汽车,成为双方对等合资的主体。

在大众加持下,江淮汽车扭亏为盈,走上复活道路。背靠大众,合肥直指“新能源之都”剑鞘也在蠢蠢欲动,而真正拔出剑来的却是挣扎在死亡线上的蔚来。

02

没人想到,带着合肥迈进的,是垂死挣扎中的蔚来。

2019年,在经历新能源补贴退场和多次自燃召回事件后,蔚来原本就不充裕的资金链近乎断裂。当年,蔚来烧光200亿元,而李斌也成为媒体口中“2019年最惨的人”。随后,李斌开始寻求合作引进资本,但此时的蔚来几乎没人看好。

找到合肥前,蔚来在18个城市经历受挫。

2020年4月,合肥和蔚来签订对赌协议。协议明确表示,合肥向蔚来中国投资70亿元人民币,蔚来控股的蔚来中国总部项目进驻合肥,并建立研发、销售、生产基地,打造以合肥市为中心的中国总部运营体系。蔚来中国总部项目规划建设总部及研发基地(10亿元)、第二生产基地(15亿元),60个月内打造一个千亿产值的龙头企业。交易完成后,合肥方面将合计持有蔚来中国24.1%的股份,蔚来将持有剩余75.9%的控股股份。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不是蔚来和合肥的首次牵手,早在2016年,蔚来就与江淮汽车签订五年制造合作协议,后者为其代工生产蔚来ES8和ES6两款车型。为了达成这次合作,江淮甚至不惜花重金按照蔚来的要求,打造全新的高端智能电动车生产基地。

时隔4年左右的双向奔赴,拯救了蔚来,也成就了合肥。2020年,蔚来实现营收162.58亿,同比增长107.77%,2021年更是大涨122.27%,实现营收361.36亿。

借着抄底蔚来,合肥在新能源汽车产业上向前迈进一大步。

此后,合肥在新能源汽车产业上按上了加速键:

2020年8月,威马在合肥设立威马智能汽车科技(安徽)有限公司,不久后,合肥参与了威马的D轮融资;

2020年9月,安徽省人民政府与吉利控股在合肥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吉利新电动汽车公司或入驻合肥;

2020年12月,大众合肥制造基地正式开工;

2021年1月,合肥与零跑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零跑或将在合肥建设第二工厂。

目前,合肥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已经布局了上下游120多家企业,总投资规模超过500亿。这里有包括江淮、蔚来等整车厂,国轩高科、华霆动力、中盐红四方锂电等200多家关键零部件厂商,以及力高、锐能、贵博、优旦等一批第三方电池管理系统,巨一自动化等电机,融捷动力电池回收等。

03

今年4月,安徽出台的《安徽省“十四五”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中明确表示,到2025年,安徽省力争将汽车产业产值超过10000亿元,省内企业汽车生产规模超过300万辆,全省新能源汽车产量占比超过40%,全省新能源汽车产业整体发展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把安徽省打造成为全球智能新能源汽车创新集聚区,

合肥冲击“新能源之都”的野心显而易见,但在争夺新能源高地上,合肥势必面临诸多竞争对手。

以最大的竞争对手上海为例,在上海市未来汽车产业的规划中,同样提出“到2025年,上海市本地新能源汽车的年产量将超过120万辆,新能源汽车产值突破3500亿元,占全市汽车制造业产值35%以上”的发展目标。而从今年一季度的销量来看,上海卖出近5.5万辆新能源车,远远高于第二名的深圳,也远超合肥。

“新能源之都”究竟鹿死谁手还是未知数,但最终的争夺战势必在两个方面进行交锋:

第一,产业集群规模。

汽车制作工序复杂,产业链长,因此为提高产业效率,不少城市不惜耗费精力完善产业链,推进汽车产业集群建设。

例如,上海在早年就以上汽为代表,在嘉定区、浦东区形成了多个汽车生产基地,同时以上海为中心,在整个江浙地区构建一整套汽车供应链体系,目前已经拥有中国最庞大的汽车产业集群,而安徽省也在依托江淮汽车加速打造万亿级汽车产业集群。

第二,品牌效应。

几乎在谈到产业集群时都会提到品牌效用,放在汽车产业也不例外。甚至有业内人士直言,地方汽车品牌的销量和产能,决定了当地汽车产业的规模及“声量”。

目前,上海依靠特斯拉,合肥凭借蔚来,已然有了冲击全国新能源之都的底气,而在此之外,当地还在不遗余力推进品牌建设。上汽集团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创立智己汽车和飞凡汽车两大品牌,合肥也在不遗余力推进比亚迪合肥、奇瑞新能源和长安汽车等新能源汽车项目建设,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品牌。

尽管合肥挑战上海仍存压力,但不可否认,合肥模式是地方新能源产业推广有效的方式,也吸引不少试点城市借鉴学习。

时至今日,“合肥”还是仅此一个。毕竟,不是所有都可以遇见蔚来,也不是所有城市都可以成为合肥。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