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魅族最后的光能否撒给吉利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魅族最后的光能否撒给吉利

魅族时代结束

文|零态LT  何诺沐

编辑|胡展嘉

靴子落地。

6月13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了一则案件公示。公示信息显示,湖北星纪时代科技有限公司已与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黄秀章先生等签署协议,星纪时代拟收购珠海魅族79.09%的股权。

本次交易前,魅族科技创始人黄秀章与淘宝中国分别持有魅族科技49.08%、27.23%的股权,共同控制魅族科技。本次交易完成后,黄秀章对于魅族科技的持股将降低至 9.79%,淘宝中国将退出对于魅族科技的持股与控制。收购方星纪时代将持有魅族科技79.09%的股权,取得对魅族科技的单独控制。

而星纪时代的背后,正是吉利。

星纪时代成立于2021年9月,李书福担任董事长,经营范围包括互联网游戏服务、移动终端设备制造、集成电路芯片及产品制造、大数据服务等。股东信息显示,吉利集团为该公司第一大股东。

种种信息显示,吉利和魅族的联姻在彼此遮掩中,终于揭开面纱,魅族时代宣布结束。

01、魅族,在摇摆中迷失

2003年,黄秀章(原名黄章)创立了魅族品牌,起初只是一家生产MP3播放器的公司,2008年,魅族秉持着“精品手机”理念进军智能手机行业,并于2009年推出魅族M8,这是我国第一款智能手机,搭载微软开发的Windows CE系统,一经发布,便以其超前的性能,精致的做工,迅速收获一大批拥趸,发布后两个月内销量达到10万台,第五个月销售额直达5亿元。

黄秀章本人是一个极其注重产品工艺和用户体验的人,魅族从创立之初,他就开通了魅族论坛和网站,注重和用户的互动,将用户的反馈体现在新产品上,正是这种对产品工艺和细节的追求,再加上有着和乔布斯相似的辍学经历,黄秀章曾一度被称为“中国版乔布斯”。

然而这种“小而美”的工匠精神背后,暴露出的是研发慢、周期长、轻营销、出货量少等缺点,在智能手机赛道高速发展的时期,竞争对手纷纷通过各种营销手段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所以即使在魅族最为辉煌的2015到2017年,也从未成为过国内前五手机制造商。

终于,魅族坐不住了。

2014年魅族开始动摇其做精品手机的路线,于当年年底推出魅蓝系列,主打性价比、定价千元左右的魅蓝NOTE,迅速在国内打开了市场,据魅族披露的数据,2015年魅族手机出货量2000多万台,是前一年的3.5倍,其中推出一年左右的魅蓝系列贡献了一半。2015年2月,魅族还获得了来自阿里巴巴的5.9亿美元融资。阿里巴巴投后持有魅族29.34%的股权。

2015~2017年,魅族及其旗下的魅蓝品牌共计发布了25款手机,平均手机出货量为2000万台左右,大兴机海战术,且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本来坚持双线战略也没什么问题,魅族走质,魅蓝走量,但是时间到了2017年,魅族突然砍掉魅蓝这一条支线,重新聚焦中高端手机市场,其背后的原因,一是低端机市场利润低、竞争激烈,尤其是小米的崛起,其旗下的红米系列,在品牌低端机市场一骑绝尘,加上期间有一段时间和高通撕破脸皮,搭载联发科芯片的魅蓝系列就更没有竞争力了;二也有魅族管理层内部的问题,2017年,先后两次隐退的宅男黄章再度出山,随后就是,2019年,魅族科技CMO兼魅蓝总裁离开魅族。

砍掉魅蓝系列,魅族的日子更加不好过了。根据魅族公开的数据,2018年,它的手机出货量仅为948万部,与上年相比几近腰斩。此后魅族未再公布出货量数据。第三方机构统计的出货量榜单中,也未再出现过魅族的身影。

2021年9月,魅族又重启定位低端的魅蓝系列。但是在这个瞬息万变的科技时代,容错率太小了,在战略上的错误、品牌定位上的摇摆,让这个曾经大批拥趸的品牌逐渐迷失了自我,也逐渐迷失于公众视野。

被星纪时代收购后,魅族的未来似乎又具有了可能性。

02、吉利:熟悉,却不失为妙手

吉利汽车以造车起家,经过多年耕耘,在传统燃油车和新能源汽车领域均有所建树,根据乘联会发布的2021全年汽车产销数据,吉利凭借132.8万辆的总销量领跑国产车企,连续五年产销量突破百万辆,也连续第五次蝉联国产自主品牌销量冠军。就近期数据而言,2022年1~5月,吉利汽车累计零售销量为422471台,位居同期自主车企零售销量第三名。

虽然头顶光环,但是在智能化方面的研发一直是吉利这类传统车企薄弱的一环,而绝大多数业内人士认为汽车行业竞争的下半场是智能化应用的比拼。在这种危机感下,传统车企纷纷寻找破局方法:长城汽车孵化出毫末智行;比亚迪今年上半年大动作频频,先后与百度、英伟达和地平线达成合作关系;而吉利汽车不仅和科技巨头合作,同时自主研发的自动驾驶技术也达到L2+的级别。

但李书福的“野心”远不止于此,他要打造的是一个“车机一体”的生态系统。按照他的构想,手机可与车联网、卫星互联网打造丰富的消费场景,为用户提供更便捷、更智能化、万物互联的多屏互动生活体验。李书福曾表示,未来跨界打造用户生态链,构建企业护城河已成大趋势。

在李书福看来,手机是快速迭代的随身移动终端,是电子产品市场验证及软件创新的应用载体,既能让用户尽快分享创新成果,又能把安全、可靠的一部分成果转移到汽车中应用,实现车机和手机软件技术的紧密互动。

手机是打造跨界生态链的重要一环,因此在去年9月,李书福创办了湖北星纪时代科技有限公司,与武汉市经济开发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瞄准高端智能手机的制造。12月,吉利集团入股。

造手机需要一定的技术储备,这是魅族所具有的,恰好魅族又处于风雨飘摇之际,所以李书福和他的吉利最终选择收购,还是熟悉的吉利,熟悉的买买买,但是又和以往吉利收购戴勒姆、路特斯、沃尔沃等不同,既然是要打造用户生态链,那吉利造手机就需要和已有业务具有协同性,而吉利在创新型科技领域也早已有所布局。

吉利的创新型科技网已经铺得很大了,这也是李书福跨过低端,直接进军高端智能手机的原因和底气,在利用魅族手机技术储备的同时,借助吉利在研发设计、高端智能制造、产业链管理等领域的技术和经验反向输出,打通魅族和吉利系统,构建庞大的“车机一体”智能化生态系统。

03、吉利、华为、小米,殊途同归

事实上,这次收购并非突然发生,今年1月就有媒体报道,魅族正与吉利集团旗下手机公司星纪时代接触洽谈收购事宜,当时业内绝大多数专家对此持乐观态度。

对于李书福、吉利汽车而言,进军高端智能手机或许只是一个过程,最终目标还是为了构建“车机一体”智能生态系统,类似于华为、小米造车的目的,只不过殊途同归而已。

虽然魅族手机处于低潮期,但巅峰期也能做到一年出货量2000多万,品牌基础还在,同时具有比较完整的供应链和成熟的手机团队,收购魅族,不仅可以为吉利进军高端智能手机省去很多前期准备工作,也将为吉利最终的“车机一体”智能生态系统目标做基础设施的构建。

但同时魅族手机也只是个手机制造商,在其耕耘的十几年里,始终没有像华为、小米一样向纵深发展,也没有把盘子铺大,最终只是停留在智能手机领域,所以在吉利打造智能生态系统过程中难堪大任,充其量也只能算是其智能生态系统中偏上游一环。

不过,吉利从来就不是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的企业,在智能化领域,它不仅自己做自动驾驶,而且还与百度合作出资创办了集度汽车,但作为各自领域的巨头,集度汽车内部也存在一定程度的派系分化,互相不大可能向对方打通所有数据。所以这一次星纪时代收购魅族,取得对魅族的单独控制,也可以说吉利汽车拥有了一个独立的专业载体,使其在智能化领域的成果得以集中释放,加快研发成果投入市场的速率。

另一方面,今年一月份,产业观察家丁少将在接受《华夏时报》采访时表示,“魅族作为独立公司并没有竞争力,它的生存空间被头部品牌挤压,重新崛起的机会很小。但如果未来它能争取大资本方注入,或加入巨头的生态体系,可以获得更大生存和发展的机会。”

星纪时代的收购,不仅解决了魅族科技的资金压力,还将给其带来吉利所拥有的资源,在资金和资源加持下,有充分的理由能够相信魅族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生产出高端的智能手机。

然而我国的智能手机市场发展到目前阶段,竞争依然激烈,但手机厂商的集中度越来越高,失去了先发优势的魅族,要夺回被蚕食的市场,难度不可谓不大,更何况其瞄准的还是高端智能手机,因此短期内,单纯依靠魅族手机,难以在激烈的竞争中重获荣光。

但是李书福并非单纯造手机,打造跨界生态链,为吉利这个庞大帝国构建护城河才是他的目标,所以可以预见的是,如若真按照李书福的设想进行,未来吉利和魅族的人才、技术的流动会越来越频繁,二者系统打通了,就紧密地捆绑在一起了,自然也不用担心魅族的市场。

届时,买吉利汽车,必买魅族手机或许会成为一种可能。

运营|陈佳慧

出品|零态LT(ID:LingTai_LT)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魅族

3.8k
  • 星纪魅族与阿里云宣布全面合作
  • 从手机眼镜到汽车,星纪魅族要跟华为小米抢市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魅族最后的光能否撒给吉利

魅族时代结束

文|零态LT  何诺沐

编辑|胡展嘉

靴子落地。

6月13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了一则案件公示。公示信息显示,湖北星纪时代科技有限公司已与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黄秀章先生等签署协议,星纪时代拟收购珠海魅族79.09%的股权。

本次交易前,魅族科技创始人黄秀章与淘宝中国分别持有魅族科技49.08%、27.23%的股权,共同控制魅族科技。本次交易完成后,黄秀章对于魅族科技的持股将降低至 9.79%,淘宝中国将退出对于魅族科技的持股与控制。收购方星纪时代将持有魅族科技79.09%的股权,取得对魅族科技的单独控制。

而星纪时代的背后,正是吉利。

星纪时代成立于2021年9月,李书福担任董事长,经营范围包括互联网游戏服务、移动终端设备制造、集成电路芯片及产品制造、大数据服务等。股东信息显示,吉利集团为该公司第一大股东。

种种信息显示,吉利和魅族的联姻在彼此遮掩中,终于揭开面纱,魅族时代宣布结束。

01、魅族,在摇摆中迷失

2003年,黄秀章(原名黄章)创立了魅族品牌,起初只是一家生产MP3播放器的公司,2008年,魅族秉持着“精品手机”理念进军智能手机行业,并于2009年推出魅族M8,这是我国第一款智能手机,搭载微软开发的Windows CE系统,一经发布,便以其超前的性能,精致的做工,迅速收获一大批拥趸,发布后两个月内销量达到10万台,第五个月销售额直达5亿元。

黄秀章本人是一个极其注重产品工艺和用户体验的人,魅族从创立之初,他就开通了魅族论坛和网站,注重和用户的互动,将用户的反馈体现在新产品上,正是这种对产品工艺和细节的追求,再加上有着和乔布斯相似的辍学经历,黄秀章曾一度被称为“中国版乔布斯”。

然而这种“小而美”的工匠精神背后,暴露出的是研发慢、周期长、轻营销、出货量少等缺点,在智能手机赛道高速发展的时期,竞争对手纷纷通过各种营销手段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所以即使在魅族最为辉煌的2015到2017年,也从未成为过国内前五手机制造商。

终于,魅族坐不住了。

2014年魅族开始动摇其做精品手机的路线,于当年年底推出魅蓝系列,主打性价比、定价千元左右的魅蓝NOTE,迅速在国内打开了市场,据魅族披露的数据,2015年魅族手机出货量2000多万台,是前一年的3.5倍,其中推出一年左右的魅蓝系列贡献了一半。2015年2月,魅族还获得了来自阿里巴巴的5.9亿美元融资。阿里巴巴投后持有魅族29.34%的股权。

2015~2017年,魅族及其旗下的魅蓝品牌共计发布了25款手机,平均手机出货量为2000万台左右,大兴机海战术,且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本来坚持双线战略也没什么问题,魅族走质,魅蓝走量,但是时间到了2017年,魅族突然砍掉魅蓝这一条支线,重新聚焦中高端手机市场,其背后的原因,一是低端机市场利润低、竞争激烈,尤其是小米的崛起,其旗下的红米系列,在品牌低端机市场一骑绝尘,加上期间有一段时间和高通撕破脸皮,搭载联发科芯片的魅蓝系列就更没有竞争力了;二也有魅族管理层内部的问题,2017年,先后两次隐退的宅男黄章再度出山,随后就是,2019年,魅族科技CMO兼魅蓝总裁离开魅族。

砍掉魅蓝系列,魅族的日子更加不好过了。根据魅族公开的数据,2018年,它的手机出货量仅为948万部,与上年相比几近腰斩。此后魅族未再公布出货量数据。第三方机构统计的出货量榜单中,也未再出现过魅族的身影。

2021年9月,魅族又重启定位低端的魅蓝系列。但是在这个瞬息万变的科技时代,容错率太小了,在战略上的错误、品牌定位上的摇摆,让这个曾经大批拥趸的品牌逐渐迷失了自我,也逐渐迷失于公众视野。

被星纪时代收购后,魅族的未来似乎又具有了可能性。

02、吉利:熟悉,却不失为妙手

吉利汽车以造车起家,经过多年耕耘,在传统燃油车和新能源汽车领域均有所建树,根据乘联会发布的2021全年汽车产销数据,吉利凭借132.8万辆的总销量领跑国产车企,连续五年产销量突破百万辆,也连续第五次蝉联国产自主品牌销量冠军。就近期数据而言,2022年1~5月,吉利汽车累计零售销量为422471台,位居同期自主车企零售销量第三名。

虽然头顶光环,但是在智能化方面的研发一直是吉利这类传统车企薄弱的一环,而绝大多数业内人士认为汽车行业竞争的下半场是智能化应用的比拼。在这种危机感下,传统车企纷纷寻找破局方法:长城汽车孵化出毫末智行;比亚迪今年上半年大动作频频,先后与百度、英伟达和地平线达成合作关系;而吉利汽车不仅和科技巨头合作,同时自主研发的自动驾驶技术也达到L2+的级别。

但李书福的“野心”远不止于此,他要打造的是一个“车机一体”的生态系统。按照他的构想,手机可与车联网、卫星互联网打造丰富的消费场景,为用户提供更便捷、更智能化、万物互联的多屏互动生活体验。李书福曾表示,未来跨界打造用户生态链,构建企业护城河已成大趋势。

在李书福看来,手机是快速迭代的随身移动终端,是电子产品市场验证及软件创新的应用载体,既能让用户尽快分享创新成果,又能把安全、可靠的一部分成果转移到汽车中应用,实现车机和手机软件技术的紧密互动。

手机是打造跨界生态链的重要一环,因此在去年9月,李书福创办了湖北星纪时代科技有限公司,与武汉市经济开发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瞄准高端智能手机的制造。12月,吉利集团入股。

造手机需要一定的技术储备,这是魅族所具有的,恰好魅族又处于风雨飘摇之际,所以李书福和他的吉利最终选择收购,还是熟悉的吉利,熟悉的买买买,但是又和以往吉利收购戴勒姆、路特斯、沃尔沃等不同,既然是要打造用户生态链,那吉利造手机就需要和已有业务具有协同性,而吉利在创新型科技领域也早已有所布局。

吉利的创新型科技网已经铺得很大了,这也是李书福跨过低端,直接进军高端智能手机的原因和底气,在利用魅族手机技术储备的同时,借助吉利在研发设计、高端智能制造、产业链管理等领域的技术和经验反向输出,打通魅族和吉利系统,构建庞大的“车机一体”智能化生态系统。

03、吉利、华为、小米,殊途同归

事实上,这次收购并非突然发生,今年1月就有媒体报道,魅族正与吉利集团旗下手机公司星纪时代接触洽谈收购事宜,当时业内绝大多数专家对此持乐观态度。

对于李书福、吉利汽车而言,进军高端智能手机或许只是一个过程,最终目标还是为了构建“车机一体”智能生态系统,类似于华为、小米造车的目的,只不过殊途同归而已。

虽然魅族手机处于低潮期,但巅峰期也能做到一年出货量2000多万,品牌基础还在,同时具有比较完整的供应链和成熟的手机团队,收购魅族,不仅可以为吉利进军高端智能手机省去很多前期准备工作,也将为吉利最终的“车机一体”智能生态系统目标做基础设施的构建。

但同时魅族手机也只是个手机制造商,在其耕耘的十几年里,始终没有像华为、小米一样向纵深发展,也没有把盘子铺大,最终只是停留在智能手机领域,所以在吉利打造智能生态系统过程中难堪大任,充其量也只能算是其智能生态系统中偏上游一环。

不过,吉利从来就不是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的企业,在智能化领域,它不仅自己做自动驾驶,而且还与百度合作出资创办了集度汽车,但作为各自领域的巨头,集度汽车内部也存在一定程度的派系分化,互相不大可能向对方打通所有数据。所以这一次星纪时代收购魅族,取得对魅族的单独控制,也可以说吉利汽车拥有了一个独立的专业载体,使其在智能化领域的成果得以集中释放,加快研发成果投入市场的速率。

另一方面,今年一月份,产业观察家丁少将在接受《华夏时报》采访时表示,“魅族作为独立公司并没有竞争力,它的生存空间被头部品牌挤压,重新崛起的机会很小。但如果未来它能争取大资本方注入,或加入巨头的生态体系,可以获得更大生存和发展的机会。”

星纪时代的收购,不仅解决了魅族科技的资金压力,还将给其带来吉利所拥有的资源,在资金和资源加持下,有充分的理由能够相信魅族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生产出高端的智能手机。

然而我国的智能手机市场发展到目前阶段,竞争依然激烈,但手机厂商的集中度越来越高,失去了先发优势的魅族,要夺回被蚕食的市场,难度不可谓不大,更何况其瞄准的还是高端智能手机,因此短期内,单纯依靠魅族手机,难以在激烈的竞争中重获荣光。

但是李书福并非单纯造手机,打造跨界生态链,为吉利这个庞大帝国构建护城河才是他的目标,所以可以预见的是,如若真按照李书福的设想进行,未来吉利和魅族的人才、技术的流动会越来越频繁,二者系统打通了,就紧密地捆绑在一起了,自然也不用担心魅族的市场。

届时,买吉利汽车,必买魅族手机或许会成为一种可能。

运营|陈佳慧

出品|零态LT(ID:LingTai_LT)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