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
6月28日晚间,上海创米数联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创米科技”)在深圳证券交易所递交招股书,拟登陆创业板。
据悉,创米科技IPO拟融资6.44亿元,计划投入新一代智能家居产业化项目、创米云平台开发项目和研发中心建设项目。
创米科技成立于2014年,目前产品覆盖智能摄像机、智能手表、智能门铃、智慧门、智能猫眼和扫地机器人等。
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20年、2021年中国家用摄像头出货量分别为4040万台、4650万台,而创米科技智能家居摄像头市场占有率分别为19.9%、22.11%。
股权结构来看,创米科技前十大股东分别有邓华、上海创楹、上海凌芯、天津金星(小米)、上海创钏、苏州执正、李建新、达晨创鸿、上海创漉、平潭友合,持股比例分别为17.99%、16.51%、11.7%、8.52%、7%、6.41%、4.5%、4.25%、4.19%、3.5%。
同时,作为小米生态链中的首批成员企业,创米科技过去的融资主要由小米系参与。
招股书显示,2021年4月、10月,创米科技依次完成由达晨财智领投、尚品宅配、中信证券等公司跟投的2亿元B轮融资,以及由风投侠基金、信合恒昌、辰韬资本投资的B+轮融资。
其中,中信证券、尚品宅配是创米科技2021年10月新晋股东,分别持有3.18%、2.66%的股份。
业绩方面,2019-2021年,创米科技营业收入分别为8.75亿元、11.24亿元和15.32亿元,净利润分别为2663.43万元、-8812.91万元和6042.36万元,整体利润波动较大。
其中,公司智能摄像机营业收入分别为7.61亿、10.02亿和12.85亿,占比分别为86.96%、89.17%和83.88%,占收入比重近八成。
需要指出的是,作为小米最早的生态链公司之一,创米科技对小米集团颇为依赖。
2014年,创米科技加入小米IoT(物联网,全称为Internet of Things)硬件生态。之后,凭借为小米打造的首款人工智能设备“小米米家小白智能摄像机”实现全年营收破1.1亿。
据悉,创米科技的主业收入的主要销售模式分为小米模式和自有品牌销售模式。小米主要向创米科技采购智能摄像机。
招股书显示,小米模式主营业务收入占比分别为89.07%、75.70%及59.80%,整体呈现较高的比例,但有逐年下降的趋势。
小米集团关联销售占比较高的情况,创米科技在招股书中坦言,“如果未来小米集团向公司采购的金额显著下降,公司的经营业绩将受到重大不利影响。”
此外,创米科技的主要客户包括小米、京东等。2019年-2021年,创米科技前五大客户的销售收入分别为 8.23亿元、10.09亿元及12.85亿元,占营收比重分别为 94.08%、89.79%及 83.81%,客户集中度较高。
不仅如此,由于小米模式占比较高,在与小米的分成模式下,部分利润被小米集团共享,导致创米科技毛利率相对较低。
招股书显示,创米科技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15.5%、17.99%和19.75%,虽然整体呈逐年上升趋势,但对比同行可比公司,却一直处在低位。
以2021年为例,萤石网络、美智光电、极米科技、石头科技等同行主业毛利率分别为25.7%-48.11%之间,高出创米科技约6%-28%。
对此创米科技解释:“主要原因系公司产品结构、经营模式与同行业可比公司有所不同。”
同时,招股书显示,创米科技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 65.29%、61.40%及 52.02%,整体资产负债率较高。不过,近年来,伴随公司业务快速发展及股权融资,创米科技的资产负债率有所下降。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或许意识到自主品牌的重要性,创米科技也尝试“去小米化”。上述同期内,创米科技自有品牌销售模式收入占比快速提升,2021年,公司自有品牌收入突破6亿元。
不过,创米科技目前的自有品牌影响力仍过低,这意味着,短期内,公司对小米的依赖度仍较高。未来,随着公司A股上市,其对小米的过重依赖是否会有所缓解,尚需时间检验。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