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一代“醋茅”疯狂跨界,中国醋业能否造一个“海天酱油”?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一代“醋茅”疯狂跨界,中国醋业能否造一个“海天酱油”?

面临受限的发展空间,恒顺醋业的出路在哪?亦或是国内食醋的出口在哪?

文|深氪新消费 沐九九

编辑|黄晓军

跨界,似乎成为了企业寻求增长的捷径。仅今年以来,就有茅台跨界冰淇淋、老乡鸡跨界做茶饮、就连奢侈品牌Gucci也盯上了鸡尾酒的生意……

前段时间,恒顺醋业推出“酱油芝士”、“香醋”和“黄酒”口味雪糕,一时引发关注。值得注意的是,这已经是半年以来,恒顺第三次奔走在跨界路上了。

01 “醋王”不吃醋

今年以来,恒顺醋业在追逐风口这条路上毫不停歇。

年初预制菜火热,恒顺醋业进军预制菜抢食;夏天雪糕爆火,恒顺醋业推出冰淇淋;除此之外,在气泡水这一风口赛道,恒顺醋业于今年5月推出“酸甜抱抱”气泡水,且开设专门的天猫运营旗舰店。

“醋王”不好好卖醋,反倒四处横跳,恒顺醋业此举被不少网友戏称“凑热闹”。要知道,“凑热闹”这事,恒顺醋业可不是第一次干。

作为国内四大名醋之一,起源于镇江的恒顺香醋,距今有超百年的历史,而靠着历史遗传和资源整合,恒顺醋业更是一举干翻山西老陈醋、四川保宁醋、福建永春老醋,于2001年A股上市,成为国内唯一一家上市的醋企。

但没想到,资本加持下,反倒让恒顺醋业的醋香愈飘愈淡。

除上市第一年,恒顺醋业收购恒顺沐阳调味品有限公司、镇江恒华彩印包装有限公司、南京塞尔金生物医学有限公司等公司部分股权,有意完善调味品布局。

但到2002年,恒顺就偏离主业越来越远。恒顺先后跨界到光电、生物工程、汽车贸易、房地产领域……仅一年时间,恒顺醋业旗下控股参股的公司数量增至19家。毫不夸张的说,在多数热门领域皆能看见恒顺的身影。

可惜,恒顺多元化经营走得颇为惨淡,不仅投资参与的光电、生物工程公司全部录得亏损,就连看好的房地产行业也在刚入局时遭遇金融危机,市场暴跌。

一番折腾下来,恒顺醋业不仅拖垮了业绩,连带着主业也有所下滑。

迫于资本的压力,恒顺醋业于2014年剥离非主营亏损业务,回归核心业务。当年,恒顺醋业主要参股、控股子公司缩减至五家。此后,公司业绩才有所上升,2014-2017年,公司营业收入始终呈向上增长态势。

时隔多年,如今恒顺醋业再次出现在气泡水、预制菜等热门赛道,很难不让人将20年前的“恒顺跨界热”联系在一起。

但20年过去,恒顺还是当初的恒顺吗?

02 恒顺求变

如果20年前恒顺跨界是自信主动出击,那么在今天,恒顺跨界则更多是在承压下寻求出路的四处乱撞。

2021年,公司经营承受着巨大压力,不仅在营收和利润双双下滑,且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下滑明显,下滑幅度达到62.28%。而在此前的2020年,公司净利润也出现小幅下滑。

这并非恒顺醋业仅有的状况,受疫情和原材料上涨影响,调味料企业利润大多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中国调味品协会大数据信息中心统计数据显示,去年前三季度,国内16家调味品上市企业,有12家企业实现营业收入正增长,而净利润净增长的仅6家。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早在疫情来临前,恒顺醋业业绩就出现大幅下滑状态。数据显示,2017年-2021年,恒顺醋业的净利润从2017年的2.81亿元下降至2021年的1.19亿元,净利润增速从增长64.84%,变至下降62.28%。

因此,恒顺醋业业绩下滑不应该简单归类为疫情影响,而是恒顺醋业自身品类抵达天花板的结果,亦或是醋这个品类自身存在的不足。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调味品行业市场规模达到3950亿元,其中,酱油600亿,食醋160亿,足足3.75倍的规模差距。

这一方面在于国内市场对醋的消费需求小于酱油,另一方面则在于地区食醋口味差异,需求难以普遍化,导致食醋在标准化和全球化上存在高壁垒。因此,在上市的企业中,酱油企业有海天味业、中炬高新、千禾味业、加加食品四家,食醋企业却仅有恒顺醋业一家。

然而作为“一家独大”的龙头企业,恒顺醋业在食醋市场里市占率仅超过10%,远不及海天味业在酱油市场里市占率超过30%。

在这种情况下,醋本身的增长空间似乎并不大,而营收的下滑,也让恒顺醋业迫切寻求第二增长曲线,以解决公司危机。

一般而言,调味料企业在寻求第二增长曲线时,无非两种路径:一种是向同类型调味料扩展,例如海天酱油收购部分山西醋企业,布局醋赛道;另一种则是寻求跨界增长,包括但不限于IP跨界、品类扩界等。

然而对于恒顺醋业而言,由于酱油、蚝油等调味料市场已有海天、千禾等巨头占据,想要分一杯羹实属不易,而跨界看起来是增收的最佳方式。

03 国内醋业如何成就”海天酱油“?

在疫情和经济下行影响下,大批餐饮企业通过跨界寻求出路。但正如品牌专家江品醇所说,品牌“跨界”必须遵从品牌发展规律,一切从企业实际出发,以目标消费者需求和品牌核心价值为核心,品牌在“专、强、大”的基础上,才会实施品牌多元化战略,否则,品牌“跨界”将会忽悠了自己。

然而事实上,多数企业是在跨界道路上乱撞。

尽管宣称将坚守主业,但恒顺布局气泡水和雪糕已明显属于非专业跨界,唯有预制菜稍见关联,但跨界预制菜,也意味着对企业供应链具有更高的要求,而自身经营能力是否达标,有效推进品牌多元化,也成为衡量的必要条件。

对此,朱丹蓬表示,“近两年,政策端、资本端、产业端都利好、追捧预制菜。调味品企业布局预制菜,有一定的红利,但这一点却不适用于恒顺醋业,因为除了醋,在酱油、蚝油等其他方面,恒顺醋业缺失完整的产业链。恒顺醋业只是看到了“风口”,而没有看到自身短板。”

那么,面临受限的发展空间,恒顺醋业的出路在哪?亦或是国内食醋的出口在哪?这一切,或许可以从日本醋业的发展中找到答案。

与国内相反,自1973年开始,日本酱油消费量开始见顶回落,与之相对的是食醋消费量却始终保持着向上增长。1965年,日本食醋的人均消费量还不到酱油的1/6,而在2018年已达3.29L,为酱油的1/2以上。

而日本醋业的崛起,可能是国内醋业值得借鉴的地方。

第一,突出食醋健康化倾向。

近年来国人对健康的重视程度提升,而醋在控制血糖、减少食盐摄入等方面具有保健作用,因此强化食醋的健康属性,有利于其市场空间进一步扩大。

在此基础上,恒顺醋业强化“有机零添加”、“手工陈酿无防腐剂”等理念研发推出了有机系列、十年八度香酯醋等,其中“三年陈”、“六年陈”、有机糯米香醋等产品均取得了良好的市场反响。

第二,将食醋应用场景功能化。

醋在日常料理中用途有限是其发展受限的原因之一,因此,醋企可以将食醋功能进行再细分,扩大其消费场景。例如,恒顺近年来推出的蟹醋、饺子醋、复合的糖醋汁等,都体现了功能的细分化。

这样看来,恒顺已经走在醋业多元化的路上,只是深耕路漫漫,希望恒顺能够耐得住寂寞。

参考资料:

《品牌跨界忽悠了谁》

《醋企乱斗:恒顺的尽头,会是海天吗?》

《从醋在日本的发展史看,本土醋企能否诞生“海天酱油”?》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恒顺醋业

81
  • 恒顺醋业引入营销“老手”不奏效:过渡期业绩继续承压,总经理上任半年就辞职
  • 恒顺醋业:总经理何春阳辞职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一代“醋茅”疯狂跨界,中国醋业能否造一个“海天酱油”?

面临受限的发展空间,恒顺醋业的出路在哪?亦或是国内食醋的出口在哪?

文|深氪新消费 沐九九

编辑|黄晓军

跨界,似乎成为了企业寻求增长的捷径。仅今年以来,就有茅台跨界冰淇淋、老乡鸡跨界做茶饮、就连奢侈品牌Gucci也盯上了鸡尾酒的生意……

前段时间,恒顺醋业推出“酱油芝士”、“香醋”和“黄酒”口味雪糕,一时引发关注。值得注意的是,这已经是半年以来,恒顺第三次奔走在跨界路上了。

01 “醋王”不吃醋

今年以来,恒顺醋业在追逐风口这条路上毫不停歇。

年初预制菜火热,恒顺醋业进军预制菜抢食;夏天雪糕爆火,恒顺醋业推出冰淇淋;除此之外,在气泡水这一风口赛道,恒顺醋业于今年5月推出“酸甜抱抱”气泡水,且开设专门的天猫运营旗舰店。

“醋王”不好好卖醋,反倒四处横跳,恒顺醋业此举被不少网友戏称“凑热闹”。要知道,“凑热闹”这事,恒顺醋业可不是第一次干。

作为国内四大名醋之一,起源于镇江的恒顺香醋,距今有超百年的历史,而靠着历史遗传和资源整合,恒顺醋业更是一举干翻山西老陈醋、四川保宁醋、福建永春老醋,于2001年A股上市,成为国内唯一一家上市的醋企。

但没想到,资本加持下,反倒让恒顺醋业的醋香愈飘愈淡。

除上市第一年,恒顺醋业收购恒顺沐阳调味品有限公司、镇江恒华彩印包装有限公司、南京塞尔金生物医学有限公司等公司部分股权,有意完善调味品布局。

但到2002年,恒顺就偏离主业越来越远。恒顺先后跨界到光电、生物工程、汽车贸易、房地产领域……仅一年时间,恒顺醋业旗下控股参股的公司数量增至19家。毫不夸张的说,在多数热门领域皆能看见恒顺的身影。

可惜,恒顺多元化经营走得颇为惨淡,不仅投资参与的光电、生物工程公司全部录得亏损,就连看好的房地产行业也在刚入局时遭遇金融危机,市场暴跌。

一番折腾下来,恒顺醋业不仅拖垮了业绩,连带着主业也有所下滑。

迫于资本的压力,恒顺醋业于2014年剥离非主营亏损业务,回归核心业务。当年,恒顺醋业主要参股、控股子公司缩减至五家。此后,公司业绩才有所上升,2014-2017年,公司营业收入始终呈向上增长态势。

时隔多年,如今恒顺醋业再次出现在气泡水、预制菜等热门赛道,很难不让人将20年前的“恒顺跨界热”联系在一起。

但20年过去,恒顺还是当初的恒顺吗?

02 恒顺求变

如果20年前恒顺跨界是自信主动出击,那么在今天,恒顺跨界则更多是在承压下寻求出路的四处乱撞。

2021年,公司经营承受着巨大压力,不仅在营收和利润双双下滑,且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下滑明显,下滑幅度达到62.28%。而在此前的2020年,公司净利润也出现小幅下滑。

这并非恒顺醋业仅有的状况,受疫情和原材料上涨影响,调味料企业利润大多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中国调味品协会大数据信息中心统计数据显示,去年前三季度,国内16家调味品上市企业,有12家企业实现营业收入正增长,而净利润净增长的仅6家。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早在疫情来临前,恒顺醋业业绩就出现大幅下滑状态。数据显示,2017年-2021年,恒顺醋业的净利润从2017年的2.81亿元下降至2021年的1.19亿元,净利润增速从增长64.84%,变至下降62.28%。

因此,恒顺醋业业绩下滑不应该简单归类为疫情影响,而是恒顺醋业自身品类抵达天花板的结果,亦或是醋这个品类自身存在的不足。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调味品行业市场规模达到3950亿元,其中,酱油600亿,食醋160亿,足足3.75倍的规模差距。

这一方面在于国内市场对醋的消费需求小于酱油,另一方面则在于地区食醋口味差异,需求难以普遍化,导致食醋在标准化和全球化上存在高壁垒。因此,在上市的企业中,酱油企业有海天味业、中炬高新、千禾味业、加加食品四家,食醋企业却仅有恒顺醋业一家。

然而作为“一家独大”的龙头企业,恒顺醋业在食醋市场里市占率仅超过10%,远不及海天味业在酱油市场里市占率超过30%。

在这种情况下,醋本身的增长空间似乎并不大,而营收的下滑,也让恒顺醋业迫切寻求第二增长曲线,以解决公司危机。

一般而言,调味料企业在寻求第二增长曲线时,无非两种路径:一种是向同类型调味料扩展,例如海天酱油收购部分山西醋企业,布局醋赛道;另一种则是寻求跨界增长,包括但不限于IP跨界、品类扩界等。

然而对于恒顺醋业而言,由于酱油、蚝油等调味料市场已有海天、千禾等巨头占据,想要分一杯羹实属不易,而跨界看起来是增收的最佳方式。

03 国内醋业如何成就”海天酱油“?

在疫情和经济下行影响下,大批餐饮企业通过跨界寻求出路。但正如品牌专家江品醇所说,品牌“跨界”必须遵从品牌发展规律,一切从企业实际出发,以目标消费者需求和品牌核心价值为核心,品牌在“专、强、大”的基础上,才会实施品牌多元化战略,否则,品牌“跨界”将会忽悠了自己。

然而事实上,多数企业是在跨界道路上乱撞。

尽管宣称将坚守主业,但恒顺布局气泡水和雪糕已明显属于非专业跨界,唯有预制菜稍见关联,但跨界预制菜,也意味着对企业供应链具有更高的要求,而自身经营能力是否达标,有效推进品牌多元化,也成为衡量的必要条件。

对此,朱丹蓬表示,“近两年,政策端、资本端、产业端都利好、追捧预制菜。调味品企业布局预制菜,有一定的红利,但这一点却不适用于恒顺醋业,因为除了醋,在酱油、蚝油等其他方面,恒顺醋业缺失完整的产业链。恒顺醋业只是看到了“风口”,而没有看到自身短板。”

那么,面临受限的发展空间,恒顺醋业的出路在哪?亦或是国内食醋的出口在哪?这一切,或许可以从日本醋业的发展中找到答案。

与国内相反,自1973年开始,日本酱油消费量开始见顶回落,与之相对的是食醋消费量却始终保持着向上增长。1965年,日本食醋的人均消费量还不到酱油的1/6,而在2018年已达3.29L,为酱油的1/2以上。

而日本醋业的崛起,可能是国内醋业值得借鉴的地方。

第一,突出食醋健康化倾向。

近年来国人对健康的重视程度提升,而醋在控制血糖、减少食盐摄入等方面具有保健作用,因此强化食醋的健康属性,有利于其市场空间进一步扩大。

在此基础上,恒顺醋业强化“有机零添加”、“手工陈酿无防腐剂”等理念研发推出了有机系列、十年八度香酯醋等,其中“三年陈”、“六年陈”、有机糯米香醋等产品均取得了良好的市场反响。

第二,将食醋应用场景功能化。

醋在日常料理中用途有限是其发展受限的原因之一,因此,醋企可以将食醋功能进行再细分,扩大其消费场景。例如,恒顺近年来推出的蟹醋、饺子醋、复合的糖醋汁等,都体现了功能的细分化。

这样看来,恒顺已经走在醋业多元化的路上,只是深耕路漫漫,希望恒顺能够耐得住寂寞。

参考资料:

《品牌跨界忽悠了谁》

《醋企乱斗:恒顺的尽头,会是海天吗?》

《从醋在日本的发展史看,本土醋企能否诞生“海天酱油”?》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