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香港回归25年,他们从香港人变成大湾区人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香港回归25年,他们从香港人变成大湾区人

他们的故事,是香港居民融入大湾区的时代缩影。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戈振伟 张熹珑

维多利亚港湾,插满彩旗的渔船正在巡游;金紫荆广场,五星红旗和紫荆花区旗迎风飘扬。

2022年7月1日,香港迎来回归祖国25周年。

当天上午,香港学生许颂雅便收到家里人发来的消息。此时在内地的她正隔着屏幕跟家人“云庆祝”这一时刻。

像许颂雅这样“北上”的香港人不在少数。有人从小在香港长大,后来到大湾区求学、工作;有人从小在粤港两地往返,见证了两地互联互通的发展;也有人瞄准粤港澳大湾区及内地的广大市场,带着创业理想在这片热土上闯一番天地。

他们的故事,是香港居民融入大湾区的时代缩影。他们在大湾区这片土地上扎根立足,愈发具有归属感和参与感。

大湾区“超级链接人”

富有创业想法的香港年轻人陈升,便是其中之一。

1997年香港回归之时,陈升还是一名小学生。2022年,在毗邻深圳河的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港国际科技园里,陈升创立的“UNI香港青年创业空间”已经签约入驻40多个香港创业团队。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香港人,陈升在2014年和太太、孩子搬到深圳,成为“深圳人”,白石洲是他的第一站。 

此前,由于经常来内地出差,陈升对大湾区及内地日新月异的发展印象深刻,特别是深圳。于是,他萌生了留在内地,在深圳创业的念头。

2014年底,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启用,它由前海管理局、香港青年协会、深圳市青年联合会三方共同发起成立,提供系列扶持政策。

陈升和他的团队拿到了免费办公室的钥匙,成为第一批二十多个项目团队之一,创业不到一年,就获得了首轮5000万元融资,并于3年后成功孵化出区。

数据显示,2021年前海在地港资企业数量同比增长156%,实际使用港资占前海实际使用外资的93.8%。

6月27日,深圳前海正式发布“惠港九件实事”,从住房、创业、服务、就业、平台、科创、金融、落户、民生九个方面,为港澳青年在深圳发展提供便利化条件。

在前海创业的经历给陈升最大的感受是要认清自己,找到一个方向,并融入祖国的发展。前海“依托香港,服务内地,面向世界”的定位也让陈升意识到,类似他这样在深港两个城市穿梭的香港青年,身份其实跟前海一样,就是为合作而生。

“我们这一代人就是要在两个经济体中间寻找一个平衡,成为‘超级链接人’。” 陈升说。

陈升 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于是,在2016年,陈升代表香港青年专业联盟和前海管理局合作,做了一个众创空间,专门服务香港青年,后面又被港澳办推荐去南山参与建设深港青年创新创业基地。

这些年来,在香港各类青年社团都能看到陈升活跃的身影,他分享自己在深圳的生活、创业经验,为香港青年北上“跨过深圳河”搭起了一座桥梁。

如今,陈升又开始了“二次创业”。这次他选择的地方是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目标是为到深圳创业的香港青年提供专业的导航、孵化服务。

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位于深圳福田区与香港交界处,由深圳园区(约3.02平方公里)和香港园区(约0.87平方公里)组成,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点项目,也是一个以科技创新为主题的特色平台。

陈升把公司命名为“港湾”,“希望香港青年拥抱大湾区,也希望这里成为他们的‘港湾’”。

在陈升眼中,未来那些穿梭于大湾区各个城市的流动人口都是人才,因为他们不需要扎根单一城市,而是从各个城市吸收养分。“他们打破了现在所谓的一些地域、行政区概念。”

对于8年前的陈升来说,深圳对他来说就是一个“提包就走”的出差地,而如今的陈升,在深圳有热爱的事业,定居于此的家人,稳定的工作圈和生活圈,深圳早已成为了他的“第二故乡”。

“很多人都会问我深圳最大的吸引力是什么,深港合作最好的模式是什么,未来的大湾区究竟长什么样,我想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答案,想找到答案最好的方式就是跨过深圳河,用实际行动去参与、感受。”陈升说。

“现在港人刷社保卡就能看病”

2011年,深圳出生、香港长大的“新香港人”刘嘉发开启了回深第一站。作为从香港引进到内地的第一批实习生,刘嘉发在华润深圳湾体育馆参与活动策划工作。

最初他也面临很多困难和阻力:一是香港那边亲人和朋友们不理解、不支持他回深工作;二是当时很多政策还未完善落实,存在类似税收缴纳复杂、企业注册难、身份证对接难、医疗教育服务难等问题,影响港人在内地的生活质量、工作效率。

据刘嘉发最近这些年的感受,港人在大湾区的生活、就业正变得越来越方便,尤其在就业、教育、医疗、婚姻等层面。

2021年,深圳发布的《关于进一步便利港澳居民在深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了港澳居民涉及生活、创业、就业、教育、医疗等18条措施,在这些政策的支持下,港澳居民在深圳同样享有同样生活和工作的便利,而刘嘉发作为较早的一批在深港人也亲身感受到了大湾区愈发融合的趋势。 

“我们之前看病都需要自费的,但现在刷社保卡就能看病。我儿子是香港户口,现在也可以和深圳的居民一样去报读这些公立小学。”作为较早的一批在深港人,刘嘉发感受到了大湾区愈发融合的趋势。 

刘嘉发 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2015年,在内地的“双创”热潮下,刘嘉发抓住机遇,与香港、深圳的小伙伴走上创业之路,他瞄准长租公寓这一新兴市场,为港人提供”拎包入住“的便利租房途径,短短的8年时间里,团队从几十间的规模扩大到1000多间,涵盖长租公寓、酒店品牌、租赁物业等产业,刘嘉发自主创业的梦想在深圳得以实现。

刘嘉发不仅在深圳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更在内地结识了自己的妻子,虽然二人生活背景和经历完全不同,但刘嘉发认为,跨境婚姻更像是一面镜子,更加有利于彼此去了解对方的文化,更好地包容融合。 

刘嘉发在深圳的11年时间里,是港人不断融入大湾区的一个缩影。他不仅自己积极拥抱大湾区,还自发成立了香港南山联谊会,为在深发展的港人提供工作和生活上的便利服务,目前已经有超过1000名的会员。

谈及大湾区的未来发展,刘嘉发认为香港在大湾区中依然发挥着难以替代的作用:

香港作为国际化大都市,可以帮助大湾区更好地与国际接轨,为大湾区输送大量国际化的法律和会计人才,促进大湾区国际化进程;

香港的的医疗输出可以降低大湾区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医疗负担,更好地为大湾区居民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比如近年来港大深圳医院探索“港澳药械通”“放宽国际新药准入”“深港病历互通”等方面的成功实践,就是香港医疗输出的重要渠道;

而香港八大学校在大湾区的落户,一些强势基础学科的引进则有利于弥补内地部分学科教育上的劣势。

不过,他仍然觉得,目前香港在融入大湾区的进程中还存在文化差异、在港宣传力度不够、部分港人对于内地固化的刻板印象等问题。“希望更多的香港同胞能够踏足内地,亲身感受大湾区的发展机遇,共享大湾区的发展福利,更加包容、耐心地看待大湾区的未来。” 刘嘉发说。

北上就学,顺便开了家公司

来到大湾区内地的人群中,不乏香港学子。

随着一纸暨南大学经济学院专业录取通知书,香港学生许颂雅和廖健烨前后来到广州,踏上探索大湾区的旅程。

地理位置相近,气候相同,同样以粤语为方言,两个城市的相似性让从小生活在香港的许颂雅没有产生太大的不适应感。当然,区别也是有的,“刚来到暨南大学的宿舍时,人均占有的空间有点超出意料,宿舍环境很好。”此外,“香港的生活节奏很快,广州会慢很多。”

外卖、网购、手机支付等平台,让她不由感叹“实在是太方便了”。“香港有国际淘宝,不过大部分的厂在内地,拼多多香港则很少。至于微信,我上了大学后才开始用。”

许颂雅 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另一位学生廖健烨祖籍在广东肇庆。以前,他每隔一两个月就回一趟老家,在粤港两地往返十几年,从交通上明显感觉到两地的联通性正在加强:“以前回肇庆要么坐大巴,要么坐火车,坐大巴要5个小时左右。近几年通了高铁后,2个小时就到了。”

有一次,他从深圳坐高铁到香港西九龙站,“打了个盹就到了,我印象特别深刻,才15分钟。” 

随着内地基础建设的不断发展,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正在形成。目前,广东省内21个地级市均实现高铁覆盖,并连接香港、澳门,使其融入全国的高速铁路和轨道交通网络。

除了暨南大学学生,廖健烨还有另一个身份——港骏羿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这家公司由他与另外5位香港同学共同创立。他们打造的是一款叫“盲局”的应用程序:“平台主要分成四大板块:公益板块,剧本杀板块,酒吧派对板块,其他板块。” 用户能够在线上预约组局剧本杀,并到线下门店进行游戏。

对于廖健烨来说,公益是促使他创业的核心原因。

在香港就学过程中,他曾经参加不少志愿活动:“香港是个志愿氛围很浓厚的城市,在周末,父母会带着子女到沙滩捡垃圾。在街头也经常能看见明星在做公益活动。”

廖健烨希望把这种氛围带到大湾区来:“软件的公益板块还在洽谈中,我们设想跟红十字会、学生会合作,帮忙推广公益活动。”

能够成为一家公司的负责人,是廖健烨未曾预料的。一开始,他抱着尝试的心态参加了广州市港澳青年创新创业服务中心的路演,最终以第10名的成绩成功入驻。目前,公司在该中心提供的位置办公,“享有一年免租金的办公位置。”

除了创业优惠政策,随着大湾区内地政府、企业陆续推出面向香港学生的实习计划,参加不同实习成为香港学子体验大湾区城市的重要方式。

大二和大三期间,许颂雅参加了南沙政府专门为港澳台学生设立的“南沙百企”实习计划。这一实习项目不仅提供岗位,还解决了住房问题。 

大四那年,她参加了深圳招商局的香港大学生暑期实习项目,这份实习给她留下很深刻的印象,“福利很好,工资是以香港标准计算,还有定期培训、一对一导师等”。在招商局,这批香港实习生还发挥了独特的作用,给公司的人开设粤语课堂:“我们一共做了3期,自己编写教案、出考题,还设置答题抢分。”

许颂雅坦言:“以前我想回香港工作,父母都在香港,离家近一点。”而深圳招商局的实习经历改变了她这个想法。

她表示,这几年能够明显感受到广州、深圳发展的迅速:“深圳是一个很朝气蓬勃的城市,公司里大多是年轻人,奋斗的氛围很浓厚。工资、前海人才房,都是打动我的地方。”许颂雅提到,未来自己可能会选择留在深圳,“对于年轻人来说,深圳是个值得闯一下的地方”。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越来越多年轻人奔赴至大湾区内地。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时,粤港澳大湾区内地9市总人口为5611.84万人。10年后,这一数据达到7801.43万人,同比增长39.02%。

大湾区内地市场庞大、产业链布局完善,“轨道上的大湾区”为游走两地提供便利,内地政府为港澳人士就业创业提供系列政策支持。

种种因素,让港人一路向北,不是偶然的选择,这是内地城市巨大优势推动下的大势所趋,也是香港回归25年来不断融入大湾区、内地的过程。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香港回归25年,他们从香港人变成大湾区人

他们的故事,是香港居民融入大湾区的时代缩影。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戈振伟 张熹珑

维多利亚港湾,插满彩旗的渔船正在巡游;金紫荆广场,五星红旗和紫荆花区旗迎风飘扬。

2022年7月1日,香港迎来回归祖国25周年。

当天上午,香港学生许颂雅便收到家里人发来的消息。此时在内地的她正隔着屏幕跟家人“云庆祝”这一时刻。

像许颂雅这样“北上”的香港人不在少数。有人从小在香港长大,后来到大湾区求学、工作;有人从小在粤港两地往返,见证了两地互联互通的发展;也有人瞄准粤港澳大湾区及内地的广大市场,带着创业理想在这片热土上闯一番天地。

他们的故事,是香港居民融入大湾区的时代缩影。他们在大湾区这片土地上扎根立足,愈发具有归属感和参与感。

大湾区“超级链接人”

富有创业想法的香港年轻人陈升,便是其中之一。

1997年香港回归之时,陈升还是一名小学生。2022年,在毗邻深圳河的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港国际科技园里,陈升创立的“UNI香港青年创业空间”已经签约入驻40多个香港创业团队。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香港人,陈升在2014年和太太、孩子搬到深圳,成为“深圳人”,白石洲是他的第一站。 

此前,由于经常来内地出差,陈升对大湾区及内地日新月异的发展印象深刻,特别是深圳。于是,他萌生了留在内地,在深圳创业的念头。

2014年底,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启用,它由前海管理局、香港青年协会、深圳市青年联合会三方共同发起成立,提供系列扶持政策。

陈升和他的团队拿到了免费办公室的钥匙,成为第一批二十多个项目团队之一,创业不到一年,就获得了首轮5000万元融资,并于3年后成功孵化出区。

数据显示,2021年前海在地港资企业数量同比增长156%,实际使用港资占前海实际使用外资的93.8%。

6月27日,深圳前海正式发布“惠港九件实事”,从住房、创业、服务、就业、平台、科创、金融、落户、民生九个方面,为港澳青年在深圳发展提供便利化条件。

在前海创业的经历给陈升最大的感受是要认清自己,找到一个方向,并融入祖国的发展。前海“依托香港,服务内地,面向世界”的定位也让陈升意识到,类似他这样在深港两个城市穿梭的香港青年,身份其实跟前海一样,就是为合作而生。

“我们这一代人就是要在两个经济体中间寻找一个平衡,成为‘超级链接人’。” 陈升说。

陈升 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于是,在2016年,陈升代表香港青年专业联盟和前海管理局合作,做了一个众创空间,专门服务香港青年,后面又被港澳办推荐去南山参与建设深港青年创新创业基地。

这些年来,在香港各类青年社团都能看到陈升活跃的身影,他分享自己在深圳的生活、创业经验,为香港青年北上“跨过深圳河”搭起了一座桥梁。

如今,陈升又开始了“二次创业”。这次他选择的地方是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目标是为到深圳创业的香港青年提供专业的导航、孵化服务。

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位于深圳福田区与香港交界处,由深圳园区(约3.02平方公里)和香港园区(约0.87平方公里)组成,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点项目,也是一个以科技创新为主题的特色平台。

陈升把公司命名为“港湾”,“希望香港青年拥抱大湾区,也希望这里成为他们的‘港湾’”。

在陈升眼中,未来那些穿梭于大湾区各个城市的流动人口都是人才,因为他们不需要扎根单一城市,而是从各个城市吸收养分。“他们打破了现在所谓的一些地域、行政区概念。”

对于8年前的陈升来说,深圳对他来说就是一个“提包就走”的出差地,而如今的陈升,在深圳有热爱的事业,定居于此的家人,稳定的工作圈和生活圈,深圳早已成为了他的“第二故乡”。

“很多人都会问我深圳最大的吸引力是什么,深港合作最好的模式是什么,未来的大湾区究竟长什么样,我想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答案,想找到答案最好的方式就是跨过深圳河,用实际行动去参与、感受。”陈升说。

“现在港人刷社保卡就能看病”

2011年,深圳出生、香港长大的“新香港人”刘嘉发开启了回深第一站。作为从香港引进到内地的第一批实习生,刘嘉发在华润深圳湾体育馆参与活动策划工作。

最初他也面临很多困难和阻力:一是香港那边亲人和朋友们不理解、不支持他回深工作;二是当时很多政策还未完善落实,存在类似税收缴纳复杂、企业注册难、身份证对接难、医疗教育服务难等问题,影响港人在内地的生活质量、工作效率。

据刘嘉发最近这些年的感受,港人在大湾区的生活、就业正变得越来越方便,尤其在就业、教育、医疗、婚姻等层面。

2021年,深圳发布的《关于进一步便利港澳居民在深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了港澳居民涉及生活、创业、就业、教育、医疗等18条措施,在这些政策的支持下,港澳居民在深圳同样享有同样生活和工作的便利,而刘嘉发作为较早的一批在深港人也亲身感受到了大湾区愈发融合的趋势。 

“我们之前看病都需要自费的,但现在刷社保卡就能看病。我儿子是香港户口,现在也可以和深圳的居民一样去报读这些公立小学。”作为较早的一批在深港人,刘嘉发感受到了大湾区愈发融合的趋势。 

刘嘉发 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2015年,在内地的“双创”热潮下,刘嘉发抓住机遇,与香港、深圳的小伙伴走上创业之路,他瞄准长租公寓这一新兴市场,为港人提供”拎包入住“的便利租房途径,短短的8年时间里,团队从几十间的规模扩大到1000多间,涵盖长租公寓、酒店品牌、租赁物业等产业,刘嘉发自主创业的梦想在深圳得以实现。

刘嘉发不仅在深圳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更在内地结识了自己的妻子,虽然二人生活背景和经历完全不同,但刘嘉发认为,跨境婚姻更像是一面镜子,更加有利于彼此去了解对方的文化,更好地包容融合。 

刘嘉发在深圳的11年时间里,是港人不断融入大湾区的一个缩影。他不仅自己积极拥抱大湾区,还自发成立了香港南山联谊会,为在深发展的港人提供工作和生活上的便利服务,目前已经有超过1000名的会员。

谈及大湾区的未来发展,刘嘉发认为香港在大湾区中依然发挥着难以替代的作用:

香港作为国际化大都市,可以帮助大湾区更好地与国际接轨,为大湾区输送大量国际化的法律和会计人才,促进大湾区国际化进程;

香港的的医疗输出可以降低大湾区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医疗负担,更好地为大湾区居民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比如近年来港大深圳医院探索“港澳药械通”“放宽国际新药准入”“深港病历互通”等方面的成功实践,就是香港医疗输出的重要渠道;

而香港八大学校在大湾区的落户,一些强势基础学科的引进则有利于弥补内地部分学科教育上的劣势。

不过,他仍然觉得,目前香港在融入大湾区的进程中还存在文化差异、在港宣传力度不够、部分港人对于内地固化的刻板印象等问题。“希望更多的香港同胞能够踏足内地,亲身感受大湾区的发展机遇,共享大湾区的发展福利,更加包容、耐心地看待大湾区的未来。” 刘嘉发说。

北上就学,顺便开了家公司

来到大湾区内地的人群中,不乏香港学子。

随着一纸暨南大学经济学院专业录取通知书,香港学生许颂雅和廖健烨前后来到广州,踏上探索大湾区的旅程。

地理位置相近,气候相同,同样以粤语为方言,两个城市的相似性让从小生活在香港的许颂雅没有产生太大的不适应感。当然,区别也是有的,“刚来到暨南大学的宿舍时,人均占有的空间有点超出意料,宿舍环境很好。”此外,“香港的生活节奏很快,广州会慢很多。”

外卖、网购、手机支付等平台,让她不由感叹“实在是太方便了”。“香港有国际淘宝,不过大部分的厂在内地,拼多多香港则很少。至于微信,我上了大学后才开始用。”

许颂雅 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另一位学生廖健烨祖籍在广东肇庆。以前,他每隔一两个月就回一趟老家,在粤港两地往返十几年,从交通上明显感觉到两地的联通性正在加强:“以前回肇庆要么坐大巴,要么坐火车,坐大巴要5个小时左右。近几年通了高铁后,2个小时就到了。”

有一次,他从深圳坐高铁到香港西九龙站,“打了个盹就到了,我印象特别深刻,才15分钟。” 

随着内地基础建设的不断发展,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正在形成。目前,广东省内21个地级市均实现高铁覆盖,并连接香港、澳门,使其融入全国的高速铁路和轨道交通网络。

除了暨南大学学生,廖健烨还有另一个身份——港骏羿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这家公司由他与另外5位香港同学共同创立。他们打造的是一款叫“盲局”的应用程序:“平台主要分成四大板块:公益板块,剧本杀板块,酒吧派对板块,其他板块。” 用户能够在线上预约组局剧本杀,并到线下门店进行游戏。

对于廖健烨来说,公益是促使他创业的核心原因。

在香港就学过程中,他曾经参加不少志愿活动:“香港是个志愿氛围很浓厚的城市,在周末,父母会带着子女到沙滩捡垃圾。在街头也经常能看见明星在做公益活动。”

廖健烨希望把这种氛围带到大湾区来:“软件的公益板块还在洽谈中,我们设想跟红十字会、学生会合作,帮忙推广公益活动。”

能够成为一家公司的负责人,是廖健烨未曾预料的。一开始,他抱着尝试的心态参加了广州市港澳青年创新创业服务中心的路演,最终以第10名的成绩成功入驻。目前,公司在该中心提供的位置办公,“享有一年免租金的办公位置。”

除了创业优惠政策,随着大湾区内地政府、企业陆续推出面向香港学生的实习计划,参加不同实习成为香港学子体验大湾区城市的重要方式。

大二和大三期间,许颂雅参加了南沙政府专门为港澳台学生设立的“南沙百企”实习计划。这一实习项目不仅提供岗位,还解决了住房问题。 

大四那年,她参加了深圳招商局的香港大学生暑期实习项目,这份实习给她留下很深刻的印象,“福利很好,工资是以香港标准计算,还有定期培训、一对一导师等”。在招商局,这批香港实习生还发挥了独特的作用,给公司的人开设粤语课堂:“我们一共做了3期,自己编写教案、出考题,还设置答题抢分。”

许颂雅坦言:“以前我想回香港工作,父母都在香港,离家近一点。”而深圳招商局的实习经历改变了她这个想法。

她表示,这几年能够明显感受到广州、深圳发展的迅速:“深圳是一个很朝气蓬勃的城市,公司里大多是年轻人,奋斗的氛围很浓厚。工资、前海人才房,都是打动我的地方。”许颂雅提到,未来自己可能会选择留在深圳,“对于年轻人来说,深圳是个值得闯一下的地方”。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越来越多年轻人奔赴至大湾区内地。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时,粤港澳大湾区内地9市总人口为5611.84万人。10年后,这一数据达到7801.43万人,同比增长39.02%。

大湾区内地市场庞大、产业链布局完善,“轨道上的大湾区”为游走两地提供便利,内地政府为港澳人士就业创业提供系列政策支持。

种种因素,让港人一路向北,不是偶然的选择,这是内地城市巨大优势推动下的大势所趋,也是香港回归25年来不断融入大湾区、内地的过程。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