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瓴羊“拆台”阿里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瓴羊“拆台”阿里

“颠覆式创新”难寻。

文|科技新知   樟稻  

编辑|伊页

当一家企业的体量足够大时,一点点动作都会带来巨大的市场效应,这是优势,同样也是牢笼。

6月29日,阿里巴巴宣布成立专注企业数智服务的子公司——瓴羊。尽管只是一场常规的线上新品牌发布会,但这则消息却相当于枚深水炸弹,在业内激起了千层浪花。

回归产品本身,对于脱胎于数据中台等内部团队的瓴羊,阿里此番以独立子公司形式运作,势必将与行业中原有的第三方公司展开竞争。

如果大厂的优势是高维打低维的技术产品能力,那么考虑到阿里自身业务的覆盖面,无论目标客户群是否有业务重合,作为一款数据产品,瓴羊的一大牢笼便是信任问题。

SaaS or DaaS?

此次发布会上最大的噱头便是一开始就喊出了“NotSaaS,But DaaS”的口号,依旧是浓浓的阿里风。也正因此,且不论瓴羊产品力如何,单从概念上便率先遭到业内人士热议。

在官方语境下,瓴羊把自己定义为一家DaaS公司(Data intelligence as a Service数据智能即服务)。不过如果按照原教旨主义,DaaS主要是指Data as a Service,即数据即服务,而瓴羊更应该称之为DIaaS。

 

略这个小Bug的话,瓴羊最大的槽点其实是非要与SaaS“割袍断义”,“SaaS是数字化工具的改革,DaaS是数字化改革的工具”,瓴羊智能服务公司CEO朋新宇(花名小芃)多次强调这点。

如果按照瓴羊提供的服务来看——涵盖分析云、营销云、产销云、客服云、开发云五大产品,而这正与CRM(客户关系管理)和ERP(企业资源计划)等行业产品主打的服务相仿,后者本身就属于SaaS。

易观分析张澄宇认为,“SaaS和DaaS不是一个维度的说法,SaaS代表一种以软件来交付服务的方式,但并没有定义具体交付什么服务,而DaaS相反,它定义了所交付的服务是立足数据价值的。”

也就是说,瓴羊确实可以自称属于DaaS平台。

尽管如此,但如果从另一个层面来看,按照XaaS的概念,即一切皆服务(everythingas a service),DaaS是自1990年代互联网扩展以来越来越受欢迎的“即服务”产品的一部分。

DaaS始于软件即服务(SaaS) 的引入,未尝不能按SaaS论处。

那么,朋新宇为何要如此费尽周折强调瓴羊并非SaaS呢?这恐怕与一个历史遗留问题有关。

在今年3月22日的钉钉发布会上,总裁叶军宣布钉钉PaaS化,即钉钉只做基础能力平台,保持协同办公和应用开发平台的定位不变,只做基础产品,其他的都交给生态做。

某种程度上,钉钉PaaS化是云钉一体战略的延续。在更早之前,阿里云智能总裁张建锋在2019年就表示,“阿里云自己不做SaaS,让大家来做更好的SaaS”。

作为阿里To B的一面旗帜,尽管瓴羊此番以独立子公司形式运作,但阿里云的战略方向自然要为阿里系产品限定一个圈层。从这角度来看,瓴羊为了避免拆台“不做SaaS”的言论,强调DaaS也是应有之义。

不过客观来看,既然落子,瓴羊的业务势必将与某些SaaS厂商构成竞争。毕竟,瓴羊的业务范围早已有单个领域类似的厂商在做,而这势必对阿里云一直提倡的原有生态造成一定的影响。

或许是为了找补,谈及如何与SaaS伙伴划分业务边界时,朋新宇补充道,瓴羊只做这五朵云,其他的都不做,这也是一种边界。

阿里背书的两面性

尽管都是舶来品,但与SaaS相比,DaaS确实显得小众许多。

根据IDC的定义,当数据被用来增强组织的内部数据集,以改善业务流程和决策,培训认知/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并包装其他产品或服务,这个概念被称为数据即服务(Dataas a service,DaaS)。

听起来似乎有些晦涩,技术咨询和分析公司FuturumResearch首席分析师丹尼尔·纽曼,在其文章《数据即服务:商业的巨大机遇》中对DaaS进行形象地描述:

“DaaS本质上是订阅者可以按需访问的数据流。几乎每个现代企业都将数据作为决策工具,但很少有公司拥有内部人力和资源来充分利用他们收集的数据的力量。”

而DaaS公司所做的,便是完全专注于整理数据并将其编译成相关的流,然后订阅者在需要时访问他们需要的流。

拿瓴羊来说,官网显示,瓴羊提供了分析云、营销云、产销云、客服云、开发云五个产品矩阵,包含Dataphin、Bizphin、Quick Audience、Quick BI、生意参谋、经营参谋等11个核心产品。

这些产品通过分析数据,以此为企业提供分析决策、营销、订单管理、供应链管理等服务。

对于DaaS公司而言,最核心的竞争力之一就是数据源。以分析云中的经营参谋产品为例,主要应用场景就是为在多渠道、多平台开店的商家,进行通盘数据分析,进行销售计划管理、库存优化、销量预测等等。

瓴羊想要获得阿里域内(淘系站内公域和私域)的数据自然简单(API,埋点),但域外(短视频、其他电商平台等)数据的获取却有一定的难度。

想要支持多平台,就需要面临跨平台数据打通的问题,从这点来看,瓴羊的多平台数据获取非常依赖现有的数据政策。

现如今,在阿里进入这个市场之前,玩家早已林立。

而瓴羊最主要的分析云和营销云两大产品,和目前行业中的神策数据“两云一平台”(神策分析云、神策营销云、神策数据根基平台)高度重合,后者在今年5月刚完成2亿美元的D轮融资。

碰巧的是,对于阿里进入这个市场,神策数据CEO桑文锋早有预料:

“其实阿里云最后会成为我的对手,但是现在还太早了。我是从BAT出来的,对BAT太了解了。如果神策数据能够和阿里正面竞争一下,我觉得这是人生的幸运,我很愿意和阿里较量较量。”

这也将引出另一个问题,就是瓴羊与行业中原生玩家的竞争。拿营销云来说,市面上有很多做营销云的企业,其中不乏字节跳动等巨头,以及众多第三方公司。

与第三方平台不同的是,巨头流量主的身份,天然站在广告主的“对立面”,要从广告主身上赚更多的钱。

因此不拥有任何流量,也不拥有任何战略背景的中立第三方在客户面前有一定的优势。可以看到,瓴羊的做法是成立子公司独立运作,以尽量中立的第三方视角来提供DaaS服务,不再与阿里有强绑定关系。

但先不论能否打消客户的顾虑,单单考虑到阿里自身业务的覆盖面,由于牵扯到底层数据,因此客户能否信任或许是摆在未来瓴羊面前更关键的问题。

拆中台的产物

无论是从产品还是人事方面,瓴羊都可以被当作阿里拆中台的产物。

在人事层面,CEO朋新宇(小芃)此前更为人所知的身份是阿里巴巴数据中台负责人。

2015年12月,阿里CEO张勇公布了成立中台事业群的消息,四位负责人成为阿里中台的关键人物,中台事业群由张建锋(行癫)担任总裁。

其中包括:搜索事业部、共享业务平台、数据技术及产品部。其中,搜索事业部由谷雪梅(康朵)带领;共享业务平台、数据技术及产品部,分别由墙辉(玄难)和朋新宇(小芃)带领。

但如今,阿里的中台业务高层早已物是人非:行癫于2019年12月19日卸任集团CTO一职,调岗去负责阿里云;谷雪梅于2017年担任菜鸟网络CTO,只在中台事业群任职不到一年时间。

与之对比,墙辉和朋新宇是阿里中台更核心的高层,阿里中台业务最为人所知的便是业务中台和数据中台并肩构成的双中台,但两人更是命运多舛。

据报道,2019年末墙辉从阿里巴巴离职,坊间众说纷纭,有认为是明哲保身,还有另一种说法认为,阿里本身的中台战略一直没有任何建树,所以中台大将墙辉不得不引咎辞职。

 

相对而言,朋新宇的变动最小,其于2016年起出任“友盟+”CEO,但是期间一直负责数据中台相关业务。

这里要补充下友盟+的背景。友盟+是国内最早提供移动应用统计服务的大数据公司,在经历了2轮融资后,于2013年11月被阿里收购。

2016年1月,移动开发者服务平台友盟、中文网站统计分析平台cnzz及互联网数据服务平台缔元信网络数据宣布合并,成立新公司 “友盟+”,致力于打造全域数据服务平台。

正是这时朋新宇担任友盟+CEO,从这方面来看,如今的瓴羊也有曾经友盟+的影子,朋新宇回归阿里也是顺理成章之举。

整体上看,尽管有一定的个人因素,但阿里中台高层的人事变动显然是建立在集团的战略方向上。

此前2020年末,张勇在阿里内网发布文章表示,他对目前阿里的中台并不满意,直言道“现在阿里的业务发展太慢,要把中台变薄,变得敏捷和快速”。这被外界解读为阿里要拆中台了。

紧接着在2021年12月,张勇宣布,从2015年的中台战略升级为“多元化治理体系”。拆中台可以说是板上钉钉。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意味着阿里中台战略顺利完成了历史使命——借着中台项目,进行组织架构调整,解决企业内部山头林立的问题。

至于此次瓴羊发布,可以被当作阿里拆中台的一次“余震”。

从产品来看,瓴羊目前整合了阿里数据中台、业务中台、客服系统、供应链管理系统等多个团队,像生意参谋、QuickBI和DataPhin都是频繁被内部使用的应用产品和开发工具。

有业内人士认为,阿里此番以独立子公司形式运作DaaS更像是个营销创新,将原有业务和服务进行了资源整合。

这似乎从侧面也验证了,中台存在的弊病——适合做“组合式创新”,没法做“颠覆式创新”。

参考资料:

技术领导力《阿里开始拆中台了》

雷锋网《阿里中台,变了》

阿朱说《中台的历史》

TechWeb《对话神策数据桑文锋:后疫情时代如何开展营销工作?》

福布斯《数据即服务:商业的巨大机遇》

北京商报《成立子公司“瓴羊”,阿里“打包”做起数据生意》

TMT时报《阿里“动物园”再添一员“瓴羊” ,押注数据服务赛道》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阿里巴巴

6k
  • 天猫精灵与夸克融合,将探索AI眼镜
  • 阿里巴巴等入股人形机器人研发商星动纪元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瓴羊“拆台”阿里

“颠覆式创新”难寻。

文|科技新知   樟稻  

编辑|伊页

当一家企业的体量足够大时,一点点动作都会带来巨大的市场效应,这是优势,同样也是牢笼。

6月29日,阿里巴巴宣布成立专注企业数智服务的子公司——瓴羊。尽管只是一场常规的线上新品牌发布会,但这则消息却相当于枚深水炸弹,在业内激起了千层浪花。

回归产品本身,对于脱胎于数据中台等内部团队的瓴羊,阿里此番以独立子公司形式运作,势必将与行业中原有的第三方公司展开竞争。

如果大厂的优势是高维打低维的技术产品能力,那么考虑到阿里自身业务的覆盖面,无论目标客户群是否有业务重合,作为一款数据产品,瓴羊的一大牢笼便是信任问题。

SaaS or DaaS?

此次发布会上最大的噱头便是一开始就喊出了“NotSaaS,But DaaS”的口号,依旧是浓浓的阿里风。也正因此,且不论瓴羊产品力如何,单从概念上便率先遭到业内人士热议。

在官方语境下,瓴羊把自己定义为一家DaaS公司(Data intelligence as a Service数据智能即服务)。不过如果按照原教旨主义,DaaS主要是指Data as a Service,即数据即服务,而瓴羊更应该称之为DIaaS。

 

略这个小Bug的话,瓴羊最大的槽点其实是非要与SaaS“割袍断义”,“SaaS是数字化工具的改革,DaaS是数字化改革的工具”,瓴羊智能服务公司CEO朋新宇(花名小芃)多次强调这点。

如果按照瓴羊提供的服务来看——涵盖分析云、营销云、产销云、客服云、开发云五大产品,而这正与CRM(客户关系管理)和ERP(企业资源计划)等行业产品主打的服务相仿,后者本身就属于SaaS。

易观分析张澄宇认为,“SaaS和DaaS不是一个维度的说法,SaaS代表一种以软件来交付服务的方式,但并没有定义具体交付什么服务,而DaaS相反,它定义了所交付的服务是立足数据价值的。”

也就是说,瓴羊确实可以自称属于DaaS平台。

尽管如此,但如果从另一个层面来看,按照XaaS的概念,即一切皆服务(everythingas a service),DaaS是自1990年代互联网扩展以来越来越受欢迎的“即服务”产品的一部分。

DaaS始于软件即服务(SaaS) 的引入,未尝不能按SaaS论处。

那么,朋新宇为何要如此费尽周折强调瓴羊并非SaaS呢?这恐怕与一个历史遗留问题有关。

在今年3月22日的钉钉发布会上,总裁叶军宣布钉钉PaaS化,即钉钉只做基础能力平台,保持协同办公和应用开发平台的定位不变,只做基础产品,其他的都交给生态做。

某种程度上,钉钉PaaS化是云钉一体战略的延续。在更早之前,阿里云智能总裁张建锋在2019年就表示,“阿里云自己不做SaaS,让大家来做更好的SaaS”。

作为阿里To B的一面旗帜,尽管瓴羊此番以独立子公司形式运作,但阿里云的战略方向自然要为阿里系产品限定一个圈层。从这角度来看,瓴羊为了避免拆台“不做SaaS”的言论,强调DaaS也是应有之义。

不过客观来看,既然落子,瓴羊的业务势必将与某些SaaS厂商构成竞争。毕竟,瓴羊的业务范围早已有单个领域类似的厂商在做,而这势必对阿里云一直提倡的原有生态造成一定的影响。

或许是为了找补,谈及如何与SaaS伙伴划分业务边界时,朋新宇补充道,瓴羊只做这五朵云,其他的都不做,这也是一种边界。

阿里背书的两面性

尽管都是舶来品,但与SaaS相比,DaaS确实显得小众许多。

根据IDC的定义,当数据被用来增强组织的内部数据集,以改善业务流程和决策,培训认知/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并包装其他产品或服务,这个概念被称为数据即服务(Dataas a service,DaaS)。

听起来似乎有些晦涩,技术咨询和分析公司FuturumResearch首席分析师丹尼尔·纽曼,在其文章《数据即服务:商业的巨大机遇》中对DaaS进行形象地描述:

“DaaS本质上是订阅者可以按需访问的数据流。几乎每个现代企业都将数据作为决策工具,但很少有公司拥有内部人力和资源来充分利用他们收集的数据的力量。”

而DaaS公司所做的,便是完全专注于整理数据并将其编译成相关的流,然后订阅者在需要时访问他们需要的流。

拿瓴羊来说,官网显示,瓴羊提供了分析云、营销云、产销云、客服云、开发云五个产品矩阵,包含Dataphin、Bizphin、Quick Audience、Quick BI、生意参谋、经营参谋等11个核心产品。

这些产品通过分析数据,以此为企业提供分析决策、营销、订单管理、供应链管理等服务。

对于DaaS公司而言,最核心的竞争力之一就是数据源。以分析云中的经营参谋产品为例,主要应用场景就是为在多渠道、多平台开店的商家,进行通盘数据分析,进行销售计划管理、库存优化、销量预测等等。

瓴羊想要获得阿里域内(淘系站内公域和私域)的数据自然简单(API,埋点),但域外(短视频、其他电商平台等)数据的获取却有一定的难度。

想要支持多平台,就需要面临跨平台数据打通的问题,从这点来看,瓴羊的多平台数据获取非常依赖现有的数据政策。

现如今,在阿里进入这个市场之前,玩家早已林立。

而瓴羊最主要的分析云和营销云两大产品,和目前行业中的神策数据“两云一平台”(神策分析云、神策营销云、神策数据根基平台)高度重合,后者在今年5月刚完成2亿美元的D轮融资。

碰巧的是,对于阿里进入这个市场,神策数据CEO桑文锋早有预料:

“其实阿里云最后会成为我的对手,但是现在还太早了。我是从BAT出来的,对BAT太了解了。如果神策数据能够和阿里正面竞争一下,我觉得这是人生的幸运,我很愿意和阿里较量较量。”

这也将引出另一个问题,就是瓴羊与行业中原生玩家的竞争。拿营销云来说,市面上有很多做营销云的企业,其中不乏字节跳动等巨头,以及众多第三方公司。

与第三方平台不同的是,巨头流量主的身份,天然站在广告主的“对立面”,要从广告主身上赚更多的钱。

因此不拥有任何流量,也不拥有任何战略背景的中立第三方在客户面前有一定的优势。可以看到,瓴羊的做法是成立子公司独立运作,以尽量中立的第三方视角来提供DaaS服务,不再与阿里有强绑定关系。

但先不论能否打消客户的顾虑,单单考虑到阿里自身业务的覆盖面,由于牵扯到底层数据,因此客户能否信任或许是摆在未来瓴羊面前更关键的问题。

拆中台的产物

无论是从产品还是人事方面,瓴羊都可以被当作阿里拆中台的产物。

在人事层面,CEO朋新宇(小芃)此前更为人所知的身份是阿里巴巴数据中台负责人。

2015年12月,阿里CEO张勇公布了成立中台事业群的消息,四位负责人成为阿里中台的关键人物,中台事业群由张建锋(行癫)担任总裁。

其中包括:搜索事业部、共享业务平台、数据技术及产品部。其中,搜索事业部由谷雪梅(康朵)带领;共享业务平台、数据技术及产品部,分别由墙辉(玄难)和朋新宇(小芃)带领。

但如今,阿里的中台业务高层早已物是人非:行癫于2019年12月19日卸任集团CTO一职,调岗去负责阿里云;谷雪梅于2017年担任菜鸟网络CTO,只在中台事业群任职不到一年时间。

与之对比,墙辉和朋新宇是阿里中台更核心的高层,阿里中台业务最为人所知的便是业务中台和数据中台并肩构成的双中台,但两人更是命运多舛。

据报道,2019年末墙辉从阿里巴巴离职,坊间众说纷纭,有认为是明哲保身,还有另一种说法认为,阿里本身的中台战略一直没有任何建树,所以中台大将墙辉不得不引咎辞职。

 

相对而言,朋新宇的变动最小,其于2016年起出任“友盟+”CEO,但是期间一直负责数据中台相关业务。

这里要补充下友盟+的背景。友盟+是国内最早提供移动应用统计服务的大数据公司,在经历了2轮融资后,于2013年11月被阿里收购。

2016年1月,移动开发者服务平台友盟、中文网站统计分析平台cnzz及互联网数据服务平台缔元信网络数据宣布合并,成立新公司 “友盟+”,致力于打造全域数据服务平台。

正是这时朋新宇担任友盟+CEO,从这方面来看,如今的瓴羊也有曾经友盟+的影子,朋新宇回归阿里也是顺理成章之举。

整体上看,尽管有一定的个人因素,但阿里中台高层的人事变动显然是建立在集团的战略方向上。

此前2020年末,张勇在阿里内网发布文章表示,他对目前阿里的中台并不满意,直言道“现在阿里的业务发展太慢,要把中台变薄,变得敏捷和快速”。这被外界解读为阿里要拆中台了。

紧接着在2021年12月,张勇宣布,从2015年的中台战略升级为“多元化治理体系”。拆中台可以说是板上钉钉。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意味着阿里中台战略顺利完成了历史使命——借着中台项目,进行组织架构调整,解决企业内部山头林立的问题。

至于此次瓴羊发布,可以被当作阿里拆中台的一次“余震”。

从产品来看,瓴羊目前整合了阿里数据中台、业务中台、客服系统、供应链管理系统等多个团队,像生意参谋、QuickBI和DataPhin都是频繁被内部使用的应用产品和开发工具。

有业内人士认为,阿里此番以独立子公司形式运作DaaS更像是个营销创新,将原有业务和服务进行了资源整合。

这似乎从侧面也验证了,中台存在的弊病——适合做“组合式创新”,没法做“颠覆式创新”。

参考资料:

技术领导力《阿里开始拆中台了》

雷锋网《阿里中台,变了》

阿朱说《中台的历史》

TechWeb《对话神策数据桑文锋:后疫情时代如何开展营销工作?》

福布斯《数据即服务:商业的巨大机遇》

北京商报《成立子公司“瓴羊”,阿里“打包”做起数据生意》

TMT时报《阿里“动物园”再添一员“瓴羊” ,押注数据服务赛道》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