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大麦植发IPO能否“秃出重围”?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大麦植发IPO能否“秃出重围”?

“每个人头顶上都是一栋别墅”。

文|金融观察团

随着房贷、车贷、996等各种生活压力的侵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得不直面“秃如其来”的烦恼。根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调查数据显示,中国有超过2.5亿人正在饱受脱发困扰,“平均每6个人中就有1人脱发头秃”。由此衍生而来的“头部”生意,使众多植发机构赚得盆满钵盈。

但与此同时,植发机构中仍存在执业水平参差不齐、过分夸大植发效果、违规处理医疗废物等众多问题。日前,行业龙头之一大麦植发正式开启赴港IPO之路,在这份公开的招股说明书中,我们也看到了潜藏在大麦植发背后的重重隐忧。

业绩“增收不增利”,营销支出成罪魁祸首

大麦植发成立于2015年,提供集问诊、诊断、微针植发、固发及养发为一体的全周期毛发诊疗服务。招股书援引灼识咨询数据显示,2021年,大麦植发的市场份额已经达到5.2%,成为中国一线城市最大的提供毛发诊疗服务的医疗集团。

招股书显示,2019-2021年,大麦植发总收入分别达到7.472亿元、7.644亿元、10.21亿元,其中手术植发、非手术固发及养发是集团的两大业务,前者更是集团的重要收入来源。

得益于植发人群的不断增长,大麦植发的经营网络也开始逐渐在全国扩张。招股书显示,集团现经营33家医疗机构,服务范围遍布中国31个城市,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仍有4家服务机构正在建设中。

“每个人头顶上都是一栋别墅”。小米集团董事长雷军曾这样谈论植发现状,居高不下的植发价格,也给行业机构带来了丰厚利润。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大麦植发毛利率已经超过70%,患者客单价超过5万元。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尽管拥有庞大的市场需求、高昂的植发价格以及可观的毛利率水平,但大麦植发的盈利状况却并不尽如人意。2019-2021年,集团净利润分别为-1501万元、6956万元、6612万元。成立已经7年时间的大麦植发,在2020年才刚刚实现业绩扭亏,且在营收大幅增长的2021年,净利润不升反降。

致使大麦植发“增收不增利”的罪魁祸首,正是营销领域的巨额投入。招股书数据显示,2019-2021年,大麦植发营销及分销开支分别高达5亿元、3.99亿元、5.2亿元,已经占据了总营收的“半壁江山”。尤其在2019年,大额营销费用占据了当年营收的67%,官方透露,这部分支出主要用于原科发源品牌升级为大麦微针植发,推广服务及提高品牌知名度所致。

尽管品牌知名度短期内得到了提升,但对于大麦植发而言,高营销投入也带来了过高的成本压力,并大幅挤压了集团的利润表现,2019-2021年,大麦植发净利润仅为-2%、9.1%、6.5%,与毛利率水平形成鲜明对比。

与此同时,大麦植发的毛利率发展趋势也并非一帆风顺,从2019到2021年,集团毛利率由最高达79.8%一路下滑至70.9%。大麦植发对此解释称,毛利率下滑主要受到促销活动增加、员工成本增加等因素影响。此外,新增的固发及养发服务毛利率低于主营业务植发服务的毛利率,也是毛利率下滑的重点原因之一。

此外,大麦植发的前五大供应商也与广告营销密不可分,业绩记录期内,五大供应商采购额占到同期总采购成本的57.6%、44%、42.8%。在招股书的风险因素提示中,供应成本大幅上涨对于集团财务及经营业绩造成的不利影响也赫然在列。

行政处罚层出不穷,风险提示暗藏玄机

“萝卜快了不洗泥”,任何一个行业的飞速发展,其中都会夹杂着企业乱象,大麦植发也不例外。据不完全数据统计,近三年来,大麦植发在全国各地的服务机构已经收到超过20起行政处罚,可以预见的是,这些隐忧还将进一步威胁集团的未来发展。

从过往行政处罚来看,大麦植发的违规操作遍布全国多家服务机构,种类繁复,不一而足。

第一,消防安全常识不健全。

2019-2022年,杭州、福州、宁波等多地服务机构存在火灾隐患,或是擅自拆除、停用消防措施等违规行为。对于植发行业而言,服务机构的门面设计非常重要,可能会成为消费者选择时的重点考量因素,为了美化门面,一些美容机构往往会对室内装修进行修改,同时无视消防相关的安全管理要求,酿成不小的安全隐患。

以杭州科发源医疗技术有限公司为例,该机构在2018年曾因违规搭建单层建筑物存放医疗废物,遭到杭州西湖区城管执法局的行政处罚,被勒令拆除违法建设。然而就在2020年,该机构又因擅自拆除、停用消防设施、器材等,再次遭到行政处罚。

显然,5000元的罚款并未令机构警醒,2021年,杭州科发源又因未及时消除火灾隐患,再度被罚5000元。且这次处罚距离上次尚不足两个月时间。

淡泊的消防安全意识并不只存在于这家服务机构中,在大麦植发的各地分支机构中,也屡屡出现消防设施、器材、消防安全标志未保持完好有效的行政处罚,福州市晋安区门诊部甚至为此收到41895元的罚单。显然,一次罚款价格尚不足一位患者的单次诊疗费用,也难怪大麦植发敢于顶风作案,可见是对行政处罚已经见怪不怪了。

第二,违规处理医疗废物。

作为医疗美容的一个分支,植发,也需要借助手术、药物、医疗器械及其他具有创伤性或侵入性方法对头皮进行改变,是医学诊疗的一种行为。在此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医疗废物,如果单纯视作生活垃圾处理,很容易将其中携带的致病微生物转移到生活环境中,对公众健康造成一定威胁和污染。

垃圾分类处理,意味着更多的投入和支出,随着全国各地服务机构的不断扩张,大麦植发鞭长莫及的稀松监管下,各分支机构将“主意”打到了如何处理医疗废物上。

2020年4月23日,昆明大麦医疗美容有限公司因将医疗废物混入生活垃圾,遭到当地监管部门的行政处罚。无独有偶,2021年9月7日,温州大麦医疗美容门诊部因类似原因遭到当地卫健局的行政处罚。

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南京星都医疗美容门诊部,甚至未按照标准进行压力蒸汽灭菌器的生物监测。如果说医疗废物毕竟属于术后操作处理不当,那么术前仪器的合规监测,则会对患者的手术卫生情况造成直接影响,一旦造成感染,后果不堪设想。

第三,虚假广告宣传。

尽管人们都希望“不看广告,看疗效”,但不可否认的是,在信息飞速发展的当下,广告是商家必不可少的宣传手段。大麦植发每年高昂的营销费用流出,广告宣传正是重灾区之一。

2021年,宁波大麦美容美发有限公司发布微针植发医疗广告,内容包含王姓医生的相关案例,并出现患者形象及治疗前后效果对比图示。但经查证,该植发手术并非王姓医生所做,宁波门诊部因此遭受当地监管局30000元行政处罚。

除宁波外,南京、杭州等地也先后因发布不当广告遭受监管处罚,与大麦植发动辄几亿元的营销费用相比,几万元的罚款不值一提。而夸大其词的宣传却能够带来源源不断的客流量,孰重孰轻,从大麦植发近几年来层出不穷的处罚通报也可见一斑。

公开资料显示,大麦植发引以为傲的“微针植发技术”,就曾在2020年因使用未授予专利权的专利申请和已经终止、无效的专利做广告,而遭到监管部门处罚。面对广告违法行为,大麦植发甚至在招股书中公然表示,无法保证集团不会在无意中违反相关广告法律及法规。显然,每一则虚假广告背后,可能都有这样一个“无意”得利。

第四,从业人员非法行医。

作为诊疗服务机构,从业人员的医师资格必不可少,大麦植发却利用行业漏洞,在诚信与规范经营的边缘左右游走。

2020年底,天津科发源医疗美容诊所在接诊一位女性患者时,不仅违规使用“仅限男性使用”的药品,造成患者汗毛加重等后果,其从业人员甚至都没有取得《医师执业证书》,就敢于违法从事医疗美容活动。而前述患者在经历长达半年时间的维权后,才终于收到相关机构的最终行政处罚通报。

此外,温州、南京、杭州等地均出现过未按规定填写病历资料的相关行政处罚,南京大麦医疗美容门诊部除了未按照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的规定,填写并妥善保管病历资料,甚至还开展超出登记的诊疗科目活动。在巨大的行业前景驱动下,大麦植发正在合规红线的边缘疯狂试探。

除此之外,在行业投诉平台上,有关大麦植发虚假宣传、虚假承诺的投诉也屡见不鲜,官方不仅对植发成活率反复改口,甚至出现手术擅自更换主治医师、客服冒充医生诊治病人的恶劣情况。

根据《广告法》第十六条第一款第(二)项规定,发布说明治愈率或者有效率的医疗广告属于违法行为,而大麦植发巧妙的运用阴阳合同,先与患者签署植发协议,确保成活率高达96.8%,再将保证手术效果的材料回收,患者手中除了电子发票,没有任何材料证明。大麦植发一方面对植发成活率进行了口头宣讲,另一方面又有效规避了《广告法》中可能涉及到的风险因素,一箭双雕。

而对于患者而言,事先得到了机构的植发成活率认可,事后效果未能达到预期,官方多以“秋季换发”“原生发问题”等理由进行敷衍,最后不了了之,严重影响到行业声誉与品牌价值。

结语:

作为行业龙头,大麦植发承载了无数人的“头部”梦想,与惨淡的盈利现状相比,品牌口碑才是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如何破除行业壁垒、净化行业乱象,还需要更多从业者的共同努力。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大麦植发IPO能否“秃出重围”?

“每个人头顶上都是一栋别墅”。

文|金融观察团

随着房贷、车贷、996等各种生活压力的侵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得不直面“秃如其来”的烦恼。根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调查数据显示,中国有超过2.5亿人正在饱受脱发困扰,“平均每6个人中就有1人脱发头秃”。由此衍生而来的“头部”生意,使众多植发机构赚得盆满钵盈。

但与此同时,植发机构中仍存在执业水平参差不齐、过分夸大植发效果、违规处理医疗废物等众多问题。日前,行业龙头之一大麦植发正式开启赴港IPO之路,在这份公开的招股说明书中,我们也看到了潜藏在大麦植发背后的重重隐忧。

业绩“增收不增利”,营销支出成罪魁祸首

大麦植发成立于2015年,提供集问诊、诊断、微针植发、固发及养发为一体的全周期毛发诊疗服务。招股书援引灼识咨询数据显示,2021年,大麦植发的市场份额已经达到5.2%,成为中国一线城市最大的提供毛发诊疗服务的医疗集团。

招股书显示,2019-2021年,大麦植发总收入分别达到7.472亿元、7.644亿元、10.21亿元,其中手术植发、非手术固发及养发是集团的两大业务,前者更是集团的重要收入来源。

得益于植发人群的不断增长,大麦植发的经营网络也开始逐渐在全国扩张。招股书显示,集团现经营33家医疗机构,服务范围遍布中国31个城市,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仍有4家服务机构正在建设中。

“每个人头顶上都是一栋别墅”。小米集团董事长雷军曾这样谈论植发现状,居高不下的植发价格,也给行业机构带来了丰厚利润。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大麦植发毛利率已经超过70%,患者客单价超过5万元。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尽管拥有庞大的市场需求、高昂的植发价格以及可观的毛利率水平,但大麦植发的盈利状况却并不尽如人意。2019-2021年,集团净利润分别为-1501万元、6956万元、6612万元。成立已经7年时间的大麦植发,在2020年才刚刚实现业绩扭亏,且在营收大幅增长的2021年,净利润不升反降。

致使大麦植发“增收不增利”的罪魁祸首,正是营销领域的巨额投入。招股书数据显示,2019-2021年,大麦植发营销及分销开支分别高达5亿元、3.99亿元、5.2亿元,已经占据了总营收的“半壁江山”。尤其在2019年,大额营销费用占据了当年营收的67%,官方透露,这部分支出主要用于原科发源品牌升级为大麦微针植发,推广服务及提高品牌知名度所致。

尽管品牌知名度短期内得到了提升,但对于大麦植发而言,高营销投入也带来了过高的成本压力,并大幅挤压了集团的利润表现,2019-2021年,大麦植发净利润仅为-2%、9.1%、6.5%,与毛利率水平形成鲜明对比。

与此同时,大麦植发的毛利率发展趋势也并非一帆风顺,从2019到2021年,集团毛利率由最高达79.8%一路下滑至70.9%。大麦植发对此解释称,毛利率下滑主要受到促销活动增加、员工成本增加等因素影响。此外,新增的固发及养发服务毛利率低于主营业务植发服务的毛利率,也是毛利率下滑的重点原因之一。

此外,大麦植发的前五大供应商也与广告营销密不可分,业绩记录期内,五大供应商采购额占到同期总采购成本的57.6%、44%、42.8%。在招股书的风险因素提示中,供应成本大幅上涨对于集团财务及经营业绩造成的不利影响也赫然在列。

行政处罚层出不穷,风险提示暗藏玄机

“萝卜快了不洗泥”,任何一个行业的飞速发展,其中都会夹杂着企业乱象,大麦植发也不例外。据不完全数据统计,近三年来,大麦植发在全国各地的服务机构已经收到超过20起行政处罚,可以预见的是,这些隐忧还将进一步威胁集团的未来发展。

从过往行政处罚来看,大麦植发的违规操作遍布全国多家服务机构,种类繁复,不一而足。

第一,消防安全常识不健全。

2019-2022年,杭州、福州、宁波等多地服务机构存在火灾隐患,或是擅自拆除、停用消防措施等违规行为。对于植发行业而言,服务机构的门面设计非常重要,可能会成为消费者选择时的重点考量因素,为了美化门面,一些美容机构往往会对室内装修进行修改,同时无视消防相关的安全管理要求,酿成不小的安全隐患。

以杭州科发源医疗技术有限公司为例,该机构在2018年曾因违规搭建单层建筑物存放医疗废物,遭到杭州西湖区城管执法局的行政处罚,被勒令拆除违法建设。然而就在2020年,该机构又因擅自拆除、停用消防设施、器材等,再次遭到行政处罚。

显然,5000元的罚款并未令机构警醒,2021年,杭州科发源又因未及时消除火灾隐患,再度被罚5000元。且这次处罚距离上次尚不足两个月时间。

淡泊的消防安全意识并不只存在于这家服务机构中,在大麦植发的各地分支机构中,也屡屡出现消防设施、器材、消防安全标志未保持完好有效的行政处罚,福州市晋安区门诊部甚至为此收到41895元的罚单。显然,一次罚款价格尚不足一位患者的单次诊疗费用,也难怪大麦植发敢于顶风作案,可见是对行政处罚已经见怪不怪了。

第二,违规处理医疗废物。

作为医疗美容的一个分支,植发,也需要借助手术、药物、医疗器械及其他具有创伤性或侵入性方法对头皮进行改变,是医学诊疗的一种行为。在此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医疗废物,如果单纯视作生活垃圾处理,很容易将其中携带的致病微生物转移到生活环境中,对公众健康造成一定威胁和污染。

垃圾分类处理,意味着更多的投入和支出,随着全国各地服务机构的不断扩张,大麦植发鞭长莫及的稀松监管下,各分支机构将“主意”打到了如何处理医疗废物上。

2020年4月23日,昆明大麦医疗美容有限公司因将医疗废物混入生活垃圾,遭到当地监管部门的行政处罚。无独有偶,2021年9月7日,温州大麦医疗美容门诊部因类似原因遭到当地卫健局的行政处罚。

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南京星都医疗美容门诊部,甚至未按照标准进行压力蒸汽灭菌器的生物监测。如果说医疗废物毕竟属于术后操作处理不当,那么术前仪器的合规监测,则会对患者的手术卫生情况造成直接影响,一旦造成感染,后果不堪设想。

第三,虚假广告宣传。

尽管人们都希望“不看广告,看疗效”,但不可否认的是,在信息飞速发展的当下,广告是商家必不可少的宣传手段。大麦植发每年高昂的营销费用流出,广告宣传正是重灾区之一。

2021年,宁波大麦美容美发有限公司发布微针植发医疗广告,内容包含王姓医生的相关案例,并出现患者形象及治疗前后效果对比图示。但经查证,该植发手术并非王姓医生所做,宁波门诊部因此遭受当地监管局30000元行政处罚。

除宁波外,南京、杭州等地也先后因发布不当广告遭受监管处罚,与大麦植发动辄几亿元的营销费用相比,几万元的罚款不值一提。而夸大其词的宣传却能够带来源源不断的客流量,孰重孰轻,从大麦植发近几年来层出不穷的处罚通报也可见一斑。

公开资料显示,大麦植发引以为傲的“微针植发技术”,就曾在2020年因使用未授予专利权的专利申请和已经终止、无效的专利做广告,而遭到监管部门处罚。面对广告违法行为,大麦植发甚至在招股书中公然表示,无法保证集团不会在无意中违反相关广告法律及法规。显然,每一则虚假广告背后,可能都有这样一个“无意”得利。

第四,从业人员非法行医。

作为诊疗服务机构,从业人员的医师资格必不可少,大麦植发却利用行业漏洞,在诚信与规范经营的边缘左右游走。

2020年底,天津科发源医疗美容诊所在接诊一位女性患者时,不仅违规使用“仅限男性使用”的药品,造成患者汗毛加重等后果,其从业人员甚至都没有取得《医师执业证书》,就敢于违法从事医疗美容活动。而前述患者在经历长达半年时间的维权后,才终于收到相关机构的最终行政处罚通报。

此外,温州、南京、杭州等地均出现过未按规定填写病历资料的相关行政处罚,南京大麦医疗美容门诊部除了未按照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的规定,填写并妥善保管病历资料,甚至还开展超出登记的诊疗科目活动。在巨大的行业前景驱动下,大麦植发正在合规红线的边缘疯狂试探。

除此之外,在行业投诉平台上,有关大麦植发虚假宣传、虚假承诺的投诉也屡见不鲜,官方不仅对植发成活率反复改口,甚至出现手术擅自更换主治医师、客服冒充医生诊治病人的恶劣情况。

根据《广告法》第十六条第一款第(二)项规定,发布说明治愈率或者有效率的医疗广告属于违法行为,而大麦植发巧妙的运用阴阳合同,先与患者签署植发协议,确保成活率高达96.8%,再将保证手术效果的材料回收,患者手中除了电子发票,没有任何材料证明。大麦植发一方面对植发成活率进行了口头宣讲,另一方面又有效规避了《广告法》中可能涉及到的风险因素,一箭双雕。

而对于患者而言,事先得到了机构的植发成活率认可,事后效果未能达到预期,官方多以“秋季换发”“原生发问题”等理由进行敷衍,最后不了了之,严重影响到行业声誉与品牌价值。

结语:

作为行业龙头,大麦植发承载了无数人的“头部”梦想,与惨淡的盈利现状相比,品牌口碑才是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如何破除行业壁垒、净化行业乱象,还需要更多从业者的共同努力。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