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三倍赔偿金,加码新能源电池龙头之争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三倍赔偿金,加码新能源电池龙头之争

市场之变,专利之争。

文|袁国宝

2021年7月21日,宁德时代宣称向法院起诉中创新航专利侵权,涉案专利及正极极片及电池、防爆装置等共五项技术,并向中创新航索赔1.85亿元。

不到一年,在中创新航发布2021年财报、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之时,宁德时代将索赔额增加至原有三倍,从1.85亿元大幅提升至5.1亿元。

宁德时代突然狮子大开口,与短期内中创新航的IPO之举密不可分;而从长远利益看,这可能也意味着中创新航巨大的产品出货量,已经切实影响到了宁德时代的利益。锂电池头部企业的战争加码,可能带来对彼此威胁的加大,也可能带来整个行业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燃油退场,电池升级

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宁德时代首席制造官倪军曾宣称,从全球各主要国家及政府颁发的新能源汽车规划来看,到2030年,最迟到2035年,市场上不会再有燃油车销售。

乘联会数据的数据也支持了这一论断,一季度国内新能源车销量为107.0万辆,同比增长146.6%,而传统燃油车销量384.5万辆,同比下降18.4%。在燃油车销量下滑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车强势增长,宁德时代的预判不可谓不准确。

电动车时代已然到来,无论是国务院推出的《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还是4月初比亚迪宣布停止燃油汽车整车生产,都预示着未来车企将大规模发展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业务。

作为储能装置,动力电池堪称电动汽车最重要的部件,相当于心脏之于人体的地位,在电动汽车整车成本中,占比可高达30-40%。

动力电池行业未来的增速取决于下游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增速,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自2020年以来销量一直保持高速增长,这为新能源电池厂商们提供了广阔的上行可能空间。

从年报数据不难看出,新能源电池商的盈利水平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上升水涨船高。中创新航去年营收68亿元,为2020年的2.4倍,净利润1.1亿元;而2019年和2020年,其还处于亏损状态亏损,亏损分别为1.56亿元、0.18亿元。

行业老大宁德时代的业绩则更为傲人,其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1303.56亿元,增长率达159.06%;归母的净利润159.31亿元,增长率达185.34%,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依旧展示了翻倍的利润增长。

但宁德时代并非高枕无忧,今年1-4月,宁德时代国内动力电池装车量仍位居第一,但市场占有率相较于去年同期下滑了3%;而中创新航2021年装车量市场占比为5.9%,今年1-4月这一数字上升到7.89%。

下游新能源汽车行业整体向好的发展势头,让电池厂商们的发展颇为顺利,也让电池商们的市场份额急剧波动着。

可以说,正是车企对动力电池供应多元化的重视,才让越来越多新兴电池企业摸到了快速崛起的机会,宁德时代的龙头地位时时刻刻受到挑战。

宁德守擂,中航进攻

行业的急速发展带来了愈加激烈的市场竞争格局,宁德时代守住龙头地位的战役愈发困难,其中最为艰巨的是与中航创新的斗争。

从竞争地位上看,成立于2007年的中创新航,早年主要生产磷酸铁锂电池,客户多为新能源客车企业,销量和收入规模都非常有限。但在2015年后,中创新航开始加码三元锂电池和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并由此与宁德时代产生越来越强的竞争关系。

2021年,中创新航更位列三元锂电池市场行业第二,是宁德时代第一大竞争对手。

从客户群体看,招股书显示,2019-2021年,中创新航从最大客户广汽埃安处获得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分别为39.6%、55.1%及51.9%。2019年,中创新航取代宁德时代,成为了广汽乘用车动力电池最大供应商。2021年,中创新航配套广汽埃安的装机量占总出货量的65%,远超宁德时代。

在造车新势力中,截至2022年,中创新航的客户已囊括广汽、长安、吉利、东风等一线车企,与宁德时代的客户群高度重合。

从盈利模式看,近三年来,中创新航的快速发展一定程度上得益于薄利多销的低价策略。这种低价策略从客观上削弱了宁德时代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倒逼宁德时代也降价销售,让出一定的毛利率。

年报数据表明,2019-2021年中创新航动力电池单价分别为0.87元/Wh、0.64元/Wh和0.65元/Wh;2019-2021上半年,宁德时代动力电池销售单价分别为0.96元/Wh、0.89元/Wh和0.79元/Wh,即使有意识降低单价,宁德时代在电池销售价格上还是被中创新航逼得退无可退。

促使宁德时代将中创新航当成劲敌更关键的理由是,从产能情况看,中创新航对宁德时代的威胁绝不止在眼前。

截至2021年底,宁德时代产能约为220GWh-240 GWh,中创新航产能仅为11.9GWh。但在2025年,宁德时代产能规划为670GWh,中创新航产能规划为500GWh,届时两家的产能将位于同一量级。

中创新航等国内动力电池企业的崛起,让宁德时代感到危机四伏。尤其是中创新航,今年1-4月的电池装车量5.09GWh,与去年同期相比翻了一倍还多。

市场之变,专利之争

宁德时代与中创新航的市场之争是一个缩影,折射了整个动力电池行业博弈的升温。而自2021年就拉开帷幕的专利之争,则证明了动力电池行业仍待进一步规范和整合。

2021年7月,宁德时代起诉中创新航侵权的电池相关专利共计五项,涉及正极极片及电池、防爆装置等技术,要求中创新航停止制造和销售上述侵权产品,并向其索赔1.85亿元。同时,中创新航还被要求支付300万元,用于承担宁德时代为制止侵权所支出的费用。

2022年5月,宁德时代突然宣布将索赔金额增加到5.18亿元,是原有索赔额的3倍。此时,中创新航提交IPO招股书不足两个月,在此节点上宁德时代选择进一步扩大事态,这让人难免想到这是针对中创新航上市的一次精准狙击。

诉讼将对拟上市的中创新航造成很大影响,甚至影响上市进程;而5.18亿元的赔偿是中创新航去年净利润1.1亿元的近五倍,倘若真要承担起这笔赔偿,对其财务的影响将是毁灭性的。

即使与IPO无关,专利诉讼中原告提升索赔金额,也大概率意味着侵权的专利量增加、侵权专利所属的产品出货量增大。

无论是哪种情况都能反映出,宁德时代认为中创新航给自己造成的损失和威胁比之前更大了,两家企业的竞争已然从市场争夺战升级至企业之间的正面对峙。

一边是中创新航要想完成扩产目标,需要拿到更多融资;一边是宁德时代想要保住国内动力电池龙头老大、保持占据一半的市场份额。

但将市场份额的竞争转化为诉讼场上的对垒,恐怕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一方面,车企自建电池厂的趋势近年来风起云涌,大众、奔驰、宝马、丰田、本田、通用、福特等巨头均有此打算。动力电池这一关键核心零部件领域仍是蓝海,宁德时代若一直采用围追堵截的策略,恐怕心有余而力不足。

另一方面,作为技术先行的行业,动力电池企业之间的差距正随着研发投入的增加而不断缩小,如何实现技术上的突破,或将是动力电池企业占据一席之地的关键。

更重要的是,技术的升级能够推动整个电池行业的发展。如年初推出的“巧克力”换电,为行业给出了新的发展思路,提高了电池的利用效率,降低社会对电池的总需求,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上游资源价格。

中创新航近年来市场份额飞速提升,蚕食了宁德时代的客户,或许也是此次引发双方专利纠纷的重要原因之一。但如何把客户之争当成做大蛋糕的挑战、而非细分蛋糕的危机,或许宁德时代必须要跳出“专利战”的怪圈。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中创新航

2.2k
  • 眉山:与“锂”同行,“光”景无限
  • 汽车早报|宁德时代诉中创新航、小鹏汽车侵害专利权 哪吒X和哪吒AYA在新加坡上市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三倍赔偿金,加码新能源电池龙头之争

市场之变,专利之争。

文|袁国宝

2021年7月21日,宁德时代宣称向法院起诉中创新航专利侵权,涉案专利及正极极片及电池、防爆装置等共五项技术,并向中创新航索赔1.85亿元。

不到一年,在中创新航发布2021年财报、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之时,宁德时代将索赔额增加至原有三倍,从1.85亿元大幅提升至5.1亿元。

宁德时代突然狮子大开口,与短期内中创新航的IPO之举密不可分;而从长远利益看,这可能也意味着中创新航巨大的产品出货量,已经切实影响到了宁德时代的利益。锂电池头部企业的战争加码,可能带来对彼此威胁的加大,也可能带来整个行业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燃油退场,电池升级

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宁德时代首席制造官倪军曾宣称,从全球各主要国家及政府颁发的新能源汽车规划来看,到2030年,最迟到2035年,市场上不会再有燃油车销售。

乘联会数据的数据也支持了这一论断,一季度国内新能源车销量为107.0万辆,同比增长146.6%,而传统燃油车销量384.5万辆,同比下降18.4%。在燃油车销量下滑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车强势增长,宁德时代的预判不可谓不准确。

电动车时代已然到来,无论是国务院推出的《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还是4月初比亚迪宣布停止燃油汽车整车生产,都预示着未来车企将大规模发展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业务。

作为储能装置,动力电池堪称电动汽车最重要的部件,相当于心脏之于人体的地位,在电动汽车整车成本中,占比可高达30-40%。

动力电池行业未来的增速取决于下游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增速,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自2020年以来销量一直保持高速增长,这为新能源电池厂商们提供了广阔的上行可能空间。

从年报数据不难看出,新能源电池商的盈利水平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上升水涨船高。中创新航去年营收68亿元,为2020年的2.4倍,净利润1.1亿元;而2019年和2020年,其还处于亏损状态亏损,亏损分别为1.56亿元、0.18亿元。

行业老大宁德时代的业绩则更为傲人,其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1303.56亿元,增长率达159.06%;归母的净利润159.31亿元,增长率达185.34%,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依旧展示了翻倍的利润增长。

但宁德时代并非高枕无忧,今年1-4月,宁德时代国内动力电池装车量仍位居第一,但市场占有率相较于去年同期下滑了3%;而中创新航2021年装车量市场占比为5.9%,今年1-4月这一数字上升到7.89%。

下游新能源汽车行业整体向好的发展势头,让电池厂商们的发展颇为顺利,也让电池商们的市场份额急剧波动着。

可以说,正是车企对动力电池供应多元化的重视,才让越来越多新兴电池企业摸到了快速崛起的机会,宁德时代的龙头地位时时刻刻受到挑战。

宁德守擂,中航进攻

行业的急速发展带来了愈加激烈的市场竞争格局,宁德时代守住龙头地位的战役愈发困难,其中最为艰巨的是与中航创新的斗争。

从竞争地位上看,成立于2007年的中创新航,早年主要生产磷酸铁锂电池,客户多为新能源客车企业,销量和收入规模都非常有限。但在2015年后,中创新航开始加码三元锂电池和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并由此与宁德时代产生越来越强的竞争关系。

2021年,中创新航更位列三元锂电池市场行业第二,是宁德时代第一大竞争对手。

从客户群体看,招股书显示,2019-2021年,中创新航从最大客户广汽埃安处获得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分别为39.6%、55.1%及51.9%。2019年,中创新航取代宁德时代,成为了广汽乘用车动力电池最大供应商。2021年,中创新航配套广汽埃安的装机量占总出货量的65%,远超宁德时代。

在造车新势力中,截至2022年,中创新航的客户已囊括广汽、长安、吉利、东风等一线车企,与宁德时代的客户群高度重合。

从盈利模式看,近三年来,中创新航的快速发展一定程度上得益于薄利多销的低价策略。这种低价策略从客观上削弱了宁德时代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倒逼宁德时代也降价销售,让出一定的毛利率。

年报数据表明,2019-2021年中创新航动力电池单价分别为0.87元/Wh、0.64元/Wh和0.65元/Wh;2019-2021上半年,宁德时代动力电池销售单价分别为0.96元/Wh、0.89元/Wh和0.79元/Wh,即使有意识降低单价,宁德时代在电池销售价格上还是被中创新航逼得退无可退。

促使宁德时代将中创新航当成劲敌更关键的理由是,从产能情况看,中创新航对宁德时代的威胁绝不止在眼前。

截至2021年底,宁德时代产能约为220GWh-240 GWh,中创新航产能仅为11.9GWh。但在2025年,宁德时代产能规划为670GWh,中创新航产能规划为500GWh,届时两家的产能将位于同一量级。

中创新航等国内动力电池企业的崛起,让宁德时代感到危机四伏。尤其是中创新航,今年1-4月的电池装车量5.09GWh,与去年同期相比翻了一倍还多。

市场之变,专利之争

宁德时代与中创新航的市场之争是一个缩影,折射了整个动力电池行业博弈的升温。而自2021年就拉开帷幕的专利之争,则证明了动力电池行业仍待进一步规范和整合。

2021年7月,宁德时代起诉中创新航侵权的电池相关专利共计五项,涉及正极极片及电池、防爆装置等技术,要求中创新航停止制造和销售上述侵权产品,并向其索赔1.85亿元。同时,中创新航还被要求支付300万元,用于承担宁德时代为制止侵权所支出的费用。

2022年5月,宁德时代突然宣布将索赔金额增加到5.18亿元,是原有索赔额的3倍。此时,中创新航提交IPO招股书不足两个月,在此节点上宁德时代选择进一步扩大事态,这让人难免想到这是针对中创新航上市的一次精准狙击。

诉讼将对拟上市的中创新航造成很大影响,甚至影响上市进程;而5.18亿元的赔偿是中创新航去年净利润1.1亿元的近五倍,倘若真要承担起这笔赔偿,对其财务的影响将是毁灭性的。

即使与IPO无关,专利诉讼中原告提升索赔金额,也大概率意味着侵权的专利量增加、侵权专利所属的产品出货量增大。

无论是哪种情况都能反映出,宁德时代认为中创新航给自己造成的损失和威胁比之前更大了,两家企业的竞争已然从市场争夺战升级至企业之间的正面对峙。

一边是中创新航要想完成扩产目标,需要拿到更多融资;一边是宁德时代想要保住国内动力电池龙头老大、保持占据一半的市场份额。

但将市场份额的竞争转化为诉讼场上的对垒,恐怕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一方面,车企自建电池厂的趋势近年来风起云涌,大众、奔驰、宝马、丰田、本田、通用、福特等巨头均有此打算。动力电池这一关键核心零部件领域仍是蓝海,宁德时代若一直采用围追堵截的策略,恐怕心有余而力不足。

另一方面,作为技术先行的行业,动力电池企业之间的差距正随着研发投入的增加而不断缩小,如何实现技术上的突破,或将是动力电池企业占据一席之地的关键。

更重要的是,技术的升级能够推动整个电池行业的发展。如年初推出的“巧克力”换电,为行业给出了新的发展思路,提高了电池的利用效率,降低社会对电池的总需求,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上游资源价格。

中创新航近年来市场份额飞速提升,蚕食了宁德时代的客户,或许也是此次引发双方专利纠纷的重要原因之一。但如何把客户之争当成做大蛋糕的挑战、而非细分蛋糕的危机,或许宁德时代必须要跳出“专利战”的怪圈。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