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这家110岁老照相馆,“弄丢了”胶片的好时光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这家110岁老照相馆,“弄丢了”胶片的好时光

在新式照相馆铺天盖地地营销、抢占市场的今天,这些老式照相馆生存状况如何?

文|显微故事 杨佳

编辑 | 蔡玉

你有多久没有去影楼正正经经地拍一张证件照、全家福了?

如今各大商场总不难看到天真蓝、小象馆、海马体等各色新式照相馆,这些相馆里除了证件照,也推出了全家福、婚纱照、结婚登记照和闺蜜照等符合时下年轻人需求的拍照套餐。

但依然有一群怀旧的人,还是执着于去位于北京的北大照相馆、或是广东的艳芳照相馆,正襟危坐地拍上一张“看不了底片”、“无法立取”、“几乎没有后期P图”的老相片。

我们很好奇,在新式照相馆铺天盖地地营销、抢占市场的今天,这些老式照相馆生存状况如何?

我们也很好奇,到底还有哪些人还在坚持着拍摄看起来不赚钱、“过时”的老照片?

带着这些问题,显微故事走访了位于广州市越秀区朝天路的艳芳照相馆——它即将迎来110岁生日。在艳芳照相馆的摄影作品成列墙上,一张张老旧照片记录了广州近百年的历史重要时刻,以及曾活跃在当代的知名人物。

但随着数码相机、新式照相馆,甚至是短视频等各种新工具和新形式的出现,艳芳的境遇早已不如当年。

搬迁、转制、裁员、涨价等关键词,被深深镌刻在它近十年的挣扎故事中。

以下是关于这家百年相馆的真实故事:

01.65元一张的黑白照片,不能修,无底片

夏日午后,艳芳照相馆。

因疫情影响,店里顾客不超过3人。店里负责开票的中年大姐正和其中一位顾客报价,“黑白照一张65元,两张85元,10天后才能领照片,照片不能修、不能改,看不了底片”。

从她机械、不带感情的口气里,你不难感受到,这一套服务模式已经流传多年。

其中一位顾客好奇地问,“你怎么不先问问我们是不是要黑白照?”

“如果要彩色照片,还要修图啥的,你们谁还来艳芳拍老照片?”

坐落在越秀区朝天路一座老旧的骑楼里,艳芳照相馆从招牌和装潢来看毫不起眼,甚至有些过时。

图 | 艳芳照相馆

招牌是上个世纪最流行的玫红色,上面烫金的“艳芳照相馆”几个大字已经蒙尘。如果拉上卷帘门,没人知道这家相馆的主人是否还打算继续营业。

顾客如果不是慕名而来,不仅会无视这样一个街边老店,也会错过照相馆放在右边橱窗里的镇店之宝——一张拍摄于1927年的和鲁迅先生的合照。

但如今,艳芳照相馆的生意却和其外观、相馆里的名人合照一起“褪色”了。

艳芳照相馆原名“省港艳芳照相馆”,1912年由佛山人黄跃云和刘骨泉在香港皇后大道中创办,随后几年开始在广州开设分店,“艳芳”二字也一度成为了当时整个时代的代名词。

1934年,在那个相机还是奢侈品的年代,广州已经有近33家照相馆。其中,艳芳由于引进了全球最先进的“摇头相机”(依靠机械动力带动机座,做360度旋转)成为全省唯一可以拍摄大合照的照相馆。

凭借着领先的技术,艳芳吸引了鲁迅、李济深等知名人士,以及粤剧名伶到此留影,新中国成立后,“艳芳”也曾为许多领导人拍过集体照。

除了和鲁迅先生的合照,1923年8月11日,艳芳照相管还曾在永丰舰(后来更名为中山舰)上为孙中山、宋庆龄夫妇及一众官兵拍摄了纪念广州蒙难一周年的合照。

1979年,艳芳照相馆在全国首个引进柯达公司全套彩色自动冲印设备,率先实现彩色冲印技术的更新换代。

对于当时的广东人来说,能去艳芳照相馆拍一张全家福,不单纯是仪式感的体现,更代表了一种与众不同的身份和地位。

然而如今,究竟是时代忘记了这家照相馆,还是年轻人们喜新厌旧,让这家百年相馆逐渐走向幕后,隐藏在历史的尘埃里?

02.被数码相机“革”了第一次命

进入艳芳照相馆,就好像坐上了时光机穿越到80年代。

相馆里还保留着当时最流行的旋转楼梯,木质台阶因年份久远,踩起来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

二楼和三楼分别是化妆室和摄影室。

摄影室里的布景看起来十分陈旧,一侧是白石灰刷成的欧式窗台、门框,另一侧摆放了一张棕色布艺沙发,不知被多少人坐过,沙发面上已经翻毛。

就连墙上挂着的挂历,也是80年代的不知名女星靠着墙柱摆出在现在看来有些“土”的姿势。

唯一让人感到些许生气的是拍摄处,有一个中年老师傅站在老式手摇相机前调试灯光。

他不断变换走位,试图找出最合适顾客的角度,“往右做一点,收一下下巴”、“来,看着我的脸,微微笑”。

等顾客准备好了,师傅才踱步到相机后面,透过取景框打量顾客,然后手动推移相机,“相机太老了,只能前后推移变换焦距”,拍照师傅解释说。

“老式相机拍了片无法当场查看,只有洗出来了才能看到。而且只有一次拍摄机会,所以前期的拍照、寻找角度时间很重要”。

在艳芳拍摄一张复古的黑白照,从坐定打光到按下快门,至少需要10分钟——对于习惯了“即拍即得”的年轻人来说,这种新鲜感,体验一次就足够了。

但在师傅看来,“这已经够快了”,“要是90年代艳芳生意好的时候,10天都不一定够。”

这位师傅已在艳芳照相馆工作了近30年时间。90年代时,照相馆生意很好,“我们一百多个员工都忙不过来,一楼望过去都是黑压压的头顶,加班是常事”。

那时候,艳芳照相馆被称为“摄影界的黄埔军校”,而师傅的这份工作也成为了许多年轻人梦寐以求的“铁饭碗”。“当时想进这里,不仅要2年培训,还要各种考核,按现在的话来说,非常‘卷’”。

故事的转折点也发生在了90年代。1995年,广州修缮地铁期间,艳芳照相馆所在的中山五路需要开设地铁站,沿街的店铺都被迁移到1公里外、客流量较少的光塔路。

艳芳搬走后,有些顾客不知道新地址,客流量直接腰斩——在互联网还不普及的当时,街边人流量对实体经济来说意味着全部。

为了挽回生意,5年后艳芳再度搬迁去了离中山五路更近的朝天路,买下了如今所在的五层骑楼经营。

然而,时运不再,当时数码相机已在大街小巷普及起来,2000年佳能推出了一款不及万元的入门级单反相机,“家家都可以在家拍照片啦,就没人专门来艳芳了。”

03.海马体500家门店 VS 艳芳20个员工

数码相机的进步,一方面给大众更便捷的生活体验,但另一方面,也让一些传统门店迎来了“毁灭式”的冲击,这种冲击,在每一个从业者身上感受则更为深刻。

“现在几乎没人知道,最初照片还需要‘着色’”,在黑白照片时代,每一张照片都需要手工着色、手工修片。

比如拍照人的脸上有痣,如果要去掉,就需要修照片的师傅用刀片将瑕疵挂掉,再用毛笔一点一点地勾、拉、点,让照片中的人像达到最佳效果。一张照片修片、上色需要就要花掉一个多小时。

直到如今艳芳里负责洗片、人工修图的都是返聘的师傅——在数码相机、手机PS修图普及后,艳芳再也招不到会人工修图的人了。

此后20多年里,“转型”成为了艳芳最重要的任务,但改革之路并不顺利。

首先是改制。

2000年10月,艳芳开始转制,转制后需按市场价承租,也承担了许多风险,诸如员工的工资与收入挂钩等。尽管地段转到朝天路后,生意略微回升,但依然入不敷出。

紧接着,相馆开始引入数码拍照业务。然而,当时大街小巷已出现了不少可以数码拍照的文印店,幕布一拉,相机一拍,立等可取,相比之下,艳芳并不具备其他优势。

另一面,艳芳原先最引以为傲的传统拍照,也因胶片近几年成本上升,导致其利润下滑。

生产胶片的柯达也遇到了类似的转型阵痛期,胶卷的市场份额日益缩小,而其员工大多到了退休年龄。再加上近几年疫情、以及全球供应链的紧张,导致胶片价格只涨不跌。

期间,一批以天真蓝、小象馆、海马体照相馆等为代表的新式照相馆也看中了市场中存在的空缺,趁虚而入。

这些新式照相馆看中了年轻人不满意街边证件照简单修图的特点,将化妆、服装、拍摄、修图等流程标准化,以证件照的形势切入年轻人群体,还在此基础上推出了结婚登记照、全家福、亲子照、团队照等套餐。

如今,仅海马体照相馆就在全国拥有近500家门店,而另一边,艳芳不仅难以扩张,连现有的员工数量也逐渐缩减至20人,不到鼎盛时期的20%。

直到最近一段时间,抖音、小红书、美图等平台又掀起了一股怀旧复古风,才有了若干年轻人来艳芳照相馆打卡拍照。

“好像什么也没做,忽然有一天来拍照的人又多了”,其中一位师傅说,“但大家也知道,这波大多是跟风的,现在年轻人就是这样,啥新鲜就跟着干点啥”。

但好时代终于是一去不复返的。

相馆里有位白发苍苍的老师傅,他早以到了退休年龄,又被艳芳返聘回来,只因“除了他,没人懂得上色、洗照片”,“就算我想教,也没有年轻人愿意学了”,老师傅说道。

“就算红遍互联网又怎么样?我们这批人离开后,就再也没人会这个技术了。”

04.后记

艳芳依旧在寻求转型。

因为工资不高、发展前景有限,艳芳已经很久没有招募新人了。

聊天间隙,师傅们反复讲述着当年艳芳的高光时刻,试图寻找艳芳从港粤最知名、技术代表的老店,变成如今这样局面的原因,并尝试回答,“如果把握住某些节点,艳芳会不会不一样”。

聊到后面,老师傅看了看自己手中的智能机,否定自己,“好像没什么不一样。”

他说这是技术的革新,时代的进步,那些和艳芳一样的老店已经消失在时代中,相反艳芳作为文化留了下来,已是一种幸运。

于是我们换了一个思路,讨论为什么当初艳芳会从一个小小的照相馆,成为引领粤港两地照相行业的风向标,并在之前的80年的岁月里屹立不倒。

答案指向当初艳芳声名鹊起的根本:技术、创新。

最后,老师傅送给我一句忠告,“年轻人,唯有创新才活得下去、走得长远。”

或许,“创新”二字,才是艳芳转型的唯一出路。

如何创新,则是所有百年老店都要面对的议题。

(应采访对象要求,本文均采用化名)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这家110岁老照相馆,“弄丢了”胶片的好时光

在新式照相馆铺天盖地地营销、抢占市场的今天,这些老式照相馆生存状况如何?

文|显微故事 杨佳

编辑 | 蔡玉

你有多久没有去影楼正正经经地拍一张证件照、全家福了?

如今各大商场总不难看到天真蓝、小象馆、海马体等各色新式照相馆,这些相馆里除了证件照,也推出了全家福、婚纱照、结婚登记照和闺蜜照等符合时下年轻人需求的拍照套餐。

但依然有一群怀旧的人,还是执着于去位于北京的北大照相馆、或是广东的艳芳照相馆,正襟危坐地拍上一张“看不了底片”、“无法立取”、“几乎没有后期P图”的老相片。

我们很好奇,在新式照相馆铺天盖地地营销、抢占市场的今天,这些老式照相馆生存状况如何?

我们也很好奇,到底还有哪些人还在坚持着拍摄看起来不赚钱、“过时”的老照片?

带着这些问题,显微故事走访了位于广州市越秀区朝天路的艳芳照相馆——它即将迎来110岁生日。在艳芳照相馆的摄影作品成列墙上,一张张老旧照片记录了广州近百年的历史重要时刻,以及曾活跃在当代的知名人物。

但随着数码相机、新式照相馆,甚至是短视频等各种新工具和新形式的出现,艳芳的境遇早已不如当年。

搬迁、转制、裁员、涨价等关键词,被深深镌刻在它近十年的挣扎故事中。

以下是关于这家百年相馆的真实故事:

01.65元一张的黑白照片,不能修,无底片

夏日午后,艳芳照相馆。

因疫情影响,店里顾客不超过3人。店里负责开票的中年大姐正和其中一位顾客报价,“黑白照一张65元,两张85元,10天后才能领照片,照片不能修、不能改,看不了底片”。

从她机械、不带感情的口气里,你不难感受到,这一套服务模式已经流传多年。

其中一位顾客好奇地问,“你怎么不先问问我们是不是要黑白照?”

“如果要彩色照片,还要修图啥的,你们谁还来艳芳拍老照片?”

坐落在越秀区朝天路一座老旧的骑楼里,艳芳照相馆从招牌和装潢来看毫不起眼,甚至有些过时。

图 | 艳芳照相馆

招牌是上个世纪最流行的玫红色,上面烫金的“艳芳照相馆”几个大字已经蒙尘。如果拉上卷帘门,没人知道这家相馆的主人是否还打算继续营业。

顾客如果不是慕名而来,不仅会无视这样一个街边老店,也会错过照相馆放在右边橱窗里的镇店之宝——一张拍摄于1927年的和鲁迅先生的合照。

但如今,艳芳照相馆的生意却和其外观、相馆里的名人合照一起“褪色”了。

艳芳照相馆原名“省港艳芳照相馆”,1912年由佛山人黄跃云和刘骨泉在香港皇后大道中创办,随后几年开始在广州开设分店,“艳芳”二字也一度成为了当时整个时代的代名词。

1934年,在那个相机还是奢侈品的年代,广州已经有近33家照相馆。其中,艳芳由于引进了全球最先进的“摇头相机”(依靠机械动力带动机座,做360度旋转)成为全省唯一可以拍摄大合照的照相馆。

凭借着领先的技术,艳芳吸引了鲁迅、李济深等知名人士,以及粤剧名伶到此留影,新中国成立后,“艳芳”也曾为许多领导人拍过集体照。

除了和鲁迅先生的合照,1923年8月11日,艳芳照相管还曾在永丰舰(后来更名为中山舰)上为孙中山、宋庆龄夫妇及一众官兵拍摄了纪念广州蒙难一周年的合照。

1979年,艳芳照相馆在全国首个引进柯达公司全套彩色自动冲印设备,率先实现彩色冲印技术的更新换代。

对于当时的广东人来说,能去艳芳照相馆拍一张全家福,不单纯是仪式感的体现,更代表了一种与众不同的身份和地位。

然而如今,究竟是时代忘记了这家照相馆,还是年轻人们喜新厌旧,让这家百年相馆逐渐走向幕后,隐藏在历史的尘埃里?

02.被数码相机“革”了第一次命

进入艳芳照相馆,就好像坐上了时光机穿越到80年代。

相馆里还保留着当时最流行的旋转楼梯,木质台阶因年份久远,踩起来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

二楼和三楼分别是化妆室和摄影室。

摄影室里的布景看起来十分陈旧,一侧是白石灰刷成的欧式窗台、门框,另一侧摆放了一张棕色布艺沙发,不知被多少人坐过,沙发面上已经翻毛。

就连墙上挂着的挂历,也是80年代的不知名女星靠着墙柱摆出在现在看来有些“土”的姿势。

唯一让人感到些许生气的是拍摄处,有一个中年老师傅站在老式手摇相机前调试灯光。

他不断变换走位,试图找出最合适顾客的角度,“往右做一点,收一下下巴”、“来,看着我的脸,微微笑”。

等顾客准备好了,师傅才踱步到相机后面,透过取景框打量顾客,然后手动推移相机,“相机太老了,只能前后推移变换焦距”,拍照师傅解释说。

“老式相机拍了片无法当场查看,只有洗出来了才能看到。而且只有一次拍摄机会,所以前期的拍照、寻找角度时间很重要”。

在艳芳拍摄一张复古的黑白照,从坐定打光到按下快门,至少需要10分钟——对于习惯了“即拍即得”的年轻人来说,这种新鲜感,体验一次就足够了。

但在师傅看来,“这已经够快了”,“要是90年代艳芳生意好的时候,10天都不一定够。”

这位师傅已在艳芳照相馆工作了近30年时间。90年代时,照相馆生意很好,“我们一百多个员工都忙不过来,一楼望过去都是黑压压的头顶,加班是常事”。

那时候,艳芳照相馆被称为“摄影界的黄埔军校”,而师傅的这份工作也成为了许多年轻人梦寐以求的“铁饭碗”。“当时想进这里,不仅要2年培训,还要各种考核,按现在的话来说,非常‘卷’”。

故事的转折点也发生在了90年代。1995年,广州修缮地铁期间,艳芳照相馆所在的中山五路需要开设地铁站,沿街的店铺都被迁移到1公里外、客流量较少的光塔路。

艳芳搬走后,有些顾客不知道新地址,客流量直接腰斩——在互联网还不普及的当时,街边人流量对实体经济来说意味着全部。

为了挽回生意,5年后艳芳再度搬迁去了离中山五路更近的朝天路,买下了如今所在的五层骑楼经营。

然而,时运不再,当时数码相机已在大街小巷普及起来,2000年佳能推出了一款不及万元的入门级单反相机,“家家都可以在家拍照片啦,就没人专门来艳芳了。”

03.海马体500家门店 VS 艳芳20个员工

数码相机的进步,一方面给大众更便捷的生活体验,但另一方面,也让一些传统门店迎来了“毁灭式”的冲击,这种冲击,在每一个从业者身上感受则更为深刻。

“现在几乎没人知道,最初照片还需要‘着色’”,在黑白照片时代,每一张照片都需要手工着色、手工修片。

比如拍照人的脸上有痣,如果要去掉,就需要修照片的师傅用刀片将瑕疵挂掉,再用毛笔一点一点地勾、拉、点,让照片中的人像达到最佳效果。一张照片修片、上色需要就要花掉一个多小时。

直到如今艳芳里负责洗片、人工修图的都是返聘的师傅——在数码相机、手机PS修图普及后,艳芳再也招不到会人工修图的人了。

此后20多年里,“转型”成为了艳芳最重要的任务,但改革之路并不顺利。

首先是改制。

2000年10月,艳芳开始转制,转制后需按市场价承租,也承担了许多风险,诸如员工的工资与收入挂钩等。尽管地段转到朝天路后,生意略微回升,但依然入不敷出。

紧接着,相馆开始引入数码拍照业务。然而,当时大街小巷已出现了不少可以数码拍照的文印店,幕布一拉,相机一拍,立等可取,相比之下,艳芳并不具备其他优势。

另一面,艳芳原先最引以为傲的传统拍照,也因胶片近几年成本上升,导致其利润下滑。

生产胶片的柯达也遇到了类似的转型阵痛期,胶卷的市场份额日益缩小,而其员工大多到了退休年龄。再加上近几年疫情、以及全球供应链的紧张,导致胶片价格只涨不跌。

期间,一批以天真蓝、小象馆、海马体照相馆等为代表的新式照相馆也看中了市场中存在的空缺,趁虚而入。

这些新式照相馆看中了年轻人不满意街边证件照简单修图的特点,将化妆、服装、拍摄、修图等流程标准化,以证件照的形势切入年轻人群体,还在此基础上推出了结婚登记照、全家福、亲子照、团队照等套餐。

如今,仅海马体照相馆就在全国拥有近500家门店,而另一边,艳芳不仅难以扩张,连现有的员工数量也逐渐缩减至20人,不到鼎盛时期的20%。

直到最近一段时间,抖音、小红书、美图等平台又掀起了一股怀旧复古风,才有了若干年轻人来艳芳照相馆打卡拍照。

“好像什么也没做,忽然有一天来拍照的人又多了”,其中一位师傅说,“但大家也知道,这波大多是跟风的,现在年轻人就是这样,啥新鲜就跟着干点啥”。

但好时代终于是一去不复返的。

相馆里有位白发苍苍的老师傅,他早以到了退休年龄,又被艳芳返聘回来,只因“除了他,没人懂得上色、洗照片”,“就算我想教,也没有年轻人愿意学了”,老师傅说道。

“就算红遍互联网又怎么样?我们这批人离开后,就再也没人会这个技术了。”

04.后记

艳芳依旧在寻求转型。

因为工资不高、发展前景有限,艳芳已经很久没有招募新人了。

聊天间隙,师傅们反复讲述着当年艳芳的高光时刻,试图寻找艳芳从港粤最知名、技术代表的老店,变成如今这样局面的原因,并尝试回答,“如果把握住某些节点,艳芳会不会不一样”。

聊到后面,老师傅看了看自己手中的智能机,否定自己,“好像没什么不一样。”

他说这是技术的革新,时代的进步,那些和艳芳一样的老店已经消失在时代中,相反艳芳作为文化留了下来,已是一种幸运。

于是我们换了一个思路,讨论为什么当初艳芳会从一个小小的照相馆,成为引领粤港两地照相行业的风向标,并在之前的80年的岁月里屹立不倒。

答案指向当初艳芳声名鹊起的根本:技术、创新。

最后,老师傅送给我一句忠告,“年轻人,唯有创新才活得下去、走得长远。”

或许,“创新”二字,才是艳芳转型的唯一出路。

如何创新,则是所有百年老店都要面对的议题。

(应采访对象要求,本文均采用化名)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