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长坡厚雪的动力电池赛道,如何在现有技术格局中突围?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长坡厚雪的动力电池赛道,如何在现有技术格局中突围?

颠覆性电池技术有望诞生万亿级企业,但将是一场10年级别的长跑。

文|投资人说

走入2022年,新能源赛道成为了为数不多还具备确定性的投资赛道,VC/PE接连成立专注ESG、新能源子基金进军新能源板块。

能源转型的变革性机遇下,技术创新及商业化齐头并进的动力电池是最受关注的一大领域。

随着未来全球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不断增加,动力电池的需求量也在持续增长,新能源电池行业也走到了高景气周期。

行业内,不仅有特斯拉、蔚来、大众、比亚迪、长城等新老玩家相继扩张布局;

资本市场端,动力电池厂商频获融资,数据显示动力电池一级市场的投融资金额也正在呈指数型增长,数据显示2021年总融资金额已突破200亿元。

在一众投资机构中,经纬创投瞄准新能源赛道,围绕着新能源板块的早期、成长期企业扣动扳机。

细数经纬创投在新能源赛道的投资布局,不仅有如理想汽车、小鹏汽车等当红造车新势力,还有容百科技、西恩科技、易鸿智能、和润达、地上铁、蓝石新动力等数十家产业链上下游相关项目,整车制造、核心零部件、材料创新等均有涉猎,动力电池板块也是该机构日前密切关注的方向之一。

近日,投资人说&科创最前线与经纬创投的投资董事刘壮进行了一次深度对话,深度剖析了当下新能源投资机遇及经纬创投对于新能源及动力电池的投资方法论。

以下是本文中提到的几个核心观点:

1、新能源车的机遇并不仅仅是“油换电”的能源变革,而在于智能化前景。

2、中国制造必然在新能源产业占有一席之地,围绕着智能化、电动化的未来,其上游电池原材料是相对具备确定性的投资机会。

3、颠覆性电池技术有望诞生万亿级企业,但将是一场10年级别的长跑。

01从边缘到主流,新能源机遇到来

回顾中国新能源赛道的发展历程,最早可以追溯到2007年。

彼时,《新能源汽车生产准入管理规则》正式实施,新能源汽车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来自最顶层的政策推动力,为新能源产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利好。

今天经济学家任泽平对这一红海赛道的的预判是,10年后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销售额将超过10万亿,有望替代房地产产业。

但事实是,在2015年以前新能源赛道仍是有些“冷门”的小众板块。

新能源产业真正站上主流的舞台中央的过程更是一波三折的。

2015年至2018年,新能源产业逐渐从边缘的小众板块走向主流;

到了2019年,伴随着补贴退坡、疫情冲击等复杂因素的影响,新能源产业迎来了为其两年的调整期。

一直到2021年,新能源赛道才正式迎来爆发式复苏,逐渐摆脱补贴依赖。

消费端,过去基于价格、补贴、牌照、限行等政策优惠购买新能源车的用户开始“真金白银”地自掏腰包自发购买新能源车。

一个优秀的投资者,不仅要先于他人嗅到投资机遇,还要不被周期更迭甩下车。

踩准赛道投对人,短中期道路再曲折,前途也是异常光明的。

谈及15年的复杂走势中新能源产业的投资机遇,经纬创投评价:

2018年以前更考验投资人对赛道的信仰程度,是否真正信仰这个领域能够成为主流赛道;

2019-2020年是投资机构及创业团队的出清洗牌期,一部分企业被整合出清,一部分投资机构也就此放弃新能源板块的投资。

但在经纬方面看来,当下,正是新能源领域投资的绝佳时机。

“行业的波折也是一场针对投资人的考验,考验其是否真正专注、相信一个赛道,以及是否能在低谷期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经纬创投刘壮分析道。

02从新能源车到电池,经纬的新能源投资之道

今天的新能源赛道,从发电侧到输电端再到用电端,各个细分领域都蕴藏着无穷投资机遇。

但新能源汽车是在早期最先被看到的一门“性感”生意。

作为最早一批关注新能源版块的机构,经纬创投在能源大变革前夜就已针对造车新势力进行布局,并投资了理想汽车和小鹏汽车。

众所周知,汽车行业是成熟极高的产业,整车生产更是重资产、重研发、重运营的漫长投入过程,在传统的巨头齐聚的赛道,新公司往往难以突围。

当问及为何从新造车势力启动新能源投资之路时,经纬创投给出的答案是:

看好电动车,并不仅是押注“油换电”的能源变革,而是在于智能化前景。

经纬方面以2014年智能手机的投资浪潮中的经验进行解读:

手机中“触屏”功能的出现最初只改变了用户的操作体验,并没有让手机进入智能时代。

同样地,对于汽车而言,能源的改变与实现智能化没有必然联系,而是车电动化之后,车企强化软件研发能力,通过整车级的OTA让车变成一台连接互联网、有意义的计算终端,车企变成一家“软件+运营”公司,而不仅仅是卖车。

站在2022年再回顾经纬创投在新能源赛道的投资布局,不难发现,除了新能源车企外,经纬今天更多围绕着新能源车的上下游出手。

2021年,经纬创投宣布独家领投锂电池回收企业西恩科技数亿元融资。

与传统回收企业不同,西恩致力于利用绿色低碳工艺进行废旧锂电池材料的全资源化回收,拥有危废、锂电综合利用以及材料开发三大业务板块,相互协同。

早在2017年,经纬创投就投资了“地上铁”的A1轮融资,随后又在A2轮,B轮和C轮持续加码,今年1月“地上铁”宣布完成2亿美元D轮融资。

除此之外,经纬还投资了容百科技、易鸿智能、和润达等数十家新能源产业链中的相关企业,关注点从整车到电池材料创新、电池结构创新,应有尽有。

对此,经纬创投刘壮向投资人说&科创最前线进一步解析:

“中国制造必然会在新能源产业得到一席之地,如果你相信智能化、电动化是未来,无论最后哪家新造车势力跑出来,上游的电池原材料一定是相对确定的机会,投上游核心零部件肯定是有市场的。”

经纬创投刘壮透露,在具体领域上,经纬首先更关注下一代新的电池材料;

其次关注更细分的电池细分领域,尽管天花板未必有正极电解液高,但正因为用量相对有限,竞争激烈程度不如主材。

更偏好具备大格局、有工程经验、有创业经验、综合能力强的创始人。

03动力电池全面爆发,如何抓住万亿级机遇

随着电动车普及率大幅提高,其中最关键的核心零部件——动力电池迎来了全面爆发。

不仅有特斯拉、蔚来等车企接踵入局,老玩家比亚迪、长城等也相继推成出新,动力电池已是新老玩家抢滩之地。

资本市场方面,动力电池行业近两年投融资热情上升势头迅猛。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报道,2016-2020年中国动力电池行业融资规模均在10亿元区间内,2021年行业融资金额迅猛提升至215.09亿元。

长期关注和研究电池板块后,经纬创投方面的结论是:

动力电池很热,但也是一条长坡厚雪的赛道。

这是因为,电池属于电化学行业,元素周期表在100多年前就已经基本定下,今天只能通过对不同元素间的排列组合,来挖掘实现更好的性能。

电池赛道难有飞速的创新,相反的,电池领域的创新升级往往是渐进式的迭代。

伴随着海量玩家接踵进场、宁德时代与比亚迪两大巨头的挤压,经纬创投刘壮认为,传统电池和材料领域已进入淘汰赛,在传统液态电池材料领域,很多主材进入到了资本扩张、上市公司加码的阶段,这些领域,更多是对资金、杠杆的比拼。

但新电池的故事刚刚开始。

经纬创投解析认为,目前电池赛道的关注重点聚焦于材料升级与结构革新两大方面:

材料升级上,负极材料更受关注。

由于动力电池正极呈现出磷酸铁锂与三元材料并行的局面,材料成熟且优化空间较小,行业内的短期突破点在负极材料上。

结构革新上,主要通过对电芯、模组、封装方式等改进和精简以提升电池系统性能。如改进底盘电池包、提升空间利用率、降低电池包成本都是重点手段。

另外,固态电池作为一项颠覆式创新,无论是能量密度还是安全性上都优于液态电池,被业内寄予厚望。

“电化学领域总是在不断迭代创新,未来电池一定会出现新的形式,如半固态、全固态、钠离子电池乃至其他材料的电池,风险资本一定会在新的电池材料体系里逐渐找到各自的方向。”

尽管赛道的长远预期总体乐观,但当下力电池板块的创新仍需跨越两大现实难点:

1、规模化落地难题:需要跨越从实验室小样阶段到商业规模化阶段的鸿沟,走向MWH级别甚至GWH级别才是大势所趋。

2、成本难题:得益于资本摊销和产业链融合,传统电池已经走入了相对顺利的成本下降通道。新电池材料体系要想突围,需要尽快降低自己的成本。

在今天动荡、萧条的时局下,高速发展、高ROI的新能源投资是极具确定性的,但与此同时,波动性和周期性也是确定的。

任何一个热门赛道,都难以规避外部资金涌入、扩张加速带来的行业逐步泡沫化的过程。

但实际上,资本扩张的同时,也在不断打击ROI,以形成一定程度的平衡。

当下,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已超30%,难再现一年数倍的高增长。

但即便如此,新能源仍是不可多得的万亿级别的赛道。

那么,动力电池这一“当红炸子鸡”的天花板究竟有多高?

对此,刘壮认为:新的电池材料公司目前在一级市场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未来3-5年有望看到更多的新型电池公司走向资本市场。

另外,颠覆性电池技术,有可能再度诞生万亿级的企业,但是时间周期不再以3-5年为计量单位,而将是一场10年级别的长跑。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长坡厚雪的动力电池赛道,如何在现有技术格局中突围?

颠覆性电池技术有望诞生万亿级企业,但将是一场10年级别的长跑。

文|投资人说

走入2022年,新能源赛道成为了为数不多还具备确定性的投资赛道,VC/PE接连成立专注ESG、新能源子基金进军新能源板块。

能源转型的变革性机遇下,技术创新及商业化齐头并进的动力电池是最受关注的一大领域。

随着未来全球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不断增加,动力电池的需求量也在持续增长,新能源电池行业也走到了高景气周期。

行业内,不仅有特斯拉、蔚来、大众、比亚迪、长城等新老玩家相继扩张布局;

资本市场端,动力电池厂商频获融资,数据显示动力电池一级市场的投融资金额也正在呈指数型增长,数据显示2021年总融资金额已突破200亿元。

在一众投资机构中,经纬创投瞄准新能源赛道,围绕着新能源板块的早期、成长期企业扣动扳机。

细数经纬创投在新能源赛道的投资布局,不仅有如理想汽车、小鹏汽车等当红造车新势力,还有容百科技、西恩科技、易鸿智能、和润达、地上铁、蓝石新动力等数十家产业链上下游相关项目,整车制造、核心零部件、材料创新等均有涉猎,动力电池板块也是该机构日前密切关注的方向之一。

近日,投资人说&科创最前线与经纬创投的投资董事刘壮进行了一次深度对话,深度剖析了当下新能源投资机遇及经纬创投对于新能源及动力电池的投资方法论。

以下是本文中提到的几个核心观点:

1、新能源车的机遇并不仅仅是“油换电”的能源变革,而在于智能化前景。

2、中国制造必然在新能源产业占有一席之地,围绕着智能化、电动化的未来,其上游电池原材料是相对具备确定性的投资机会。

3、颠覆性电池技术有望诞生万亿级企业,但将是一场10年级别的长跑。

01从边缘到主流,新能源机遇到来

回顾中国新能源赛道的发展历程,最早可以追溯到2007年。

彼时,《新能源汽车生产准入管理规则》正式实施,新能源汽车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来自最顶层的政策推动力,为新能源产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利好。

今天经济学家任泽平对这一红海赛道的的预判是,10年后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销售额将超过10万亿,有望替代房地产产业。

但事实是,在2015年以前新能源赛道仍是有些“冷门”的小众板块。

新能源产业真正站上主流的舞台中央的过程更是一波三折的。

2015年至2018年,新能源产业逐渐从边缘的小众板块走向主流;

到了2019年,伴随着补贴退坡、疫情冲击等复杂因素的影响,新能源产业迎来了为其两年的调整期。

一直到2021年,新能源赛道才正式迎来爆发式复苏,逐渐摆脱补贴依赖。

消费端,过去基于价格、补贴、牌照、限行等政策优惠购买新能源车的用户开始“真金白银”地自掏腰包自发购买新能源车。

一个优秀的投资者,不仅要先于他人嗅到投资机遇,还要不被周期更迭甩下车。

踩准赛道投对人,短中期道路再曲折,前途也是异常光明的。

谈及15年的复杂走势中新能源产业的投资机遇,经纬创投评价:

2018年以前更考验投资人对赛道的信仰程度,是否真正信仰这个领域能够成为主流赛道;

2019-2020年是投资机构及创业团队的出清洗牌期,一部分企业被整合出清,一部分投资机构也就此放弃新能源板块的投资。

但在经纬方面看来,当下,正是新能源领域投资的绝佳时机。

“行业的波折也是一场针对投资人的考验,考验其是否真正专注、相信一个赛道,以及是否能在低谷期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经纬创投刘壮分析道。

02从新能源车到电池,经纬的新能源投资之道

今天的新能源赛道,从发电侧到输电端再到用电端,各个细分领域都蕴藏着无穷投资机遇。

但新能源汽车是在早期最先被看到的一门“性感”生意。

作为最早一批关注新能源版块的机构,经纬创投在能源大变革前夜就已针对造车新势力进行布局,并投资了理想汽车和小鹏汽车。

众所周知,汽车行业是成熟极高的产业,整车生产更是重资产、重研发、重运营的漫长投入过程,在传统的巨头齐聚的赛道,新公司往往难以突围。

当问及为何从新造车势力启动新能源投资之路时,经纬创投给出的答案是:

看好电动车,并不仅是押注“油换电”的能源变革,而是在于智能化前景。

经纬方面以2014年智能手机的投资浪潮中的经验进行解读:

手机中“触屏”功能的出现最初只改变了用户的操作体验,并没有让手机进入智能时代。

同样地,对于汽车而言,能源的改变与实现智能化没有必然联系,而是车电动化之后,车企强化软件研发能力,通过整车级的OTA让车变成一台连接互联网、有意义的计算终端,车企变成一家“软件+运营”公司,而不仅仅是卖车。

站在2022年再回顾经纬创投在新能源赛道的投资布局,不难发现,除了新能源车企外,经纬今天更多围绕着新能源车的上下游出手。

2021年,经纬创投宣布独家领投锂电池回收企业西恩科技数亿元融资。

与传统回收企业不同,西恩致力于利用绿色低碳工艺进行废旧锂电池材料的全资源化回收,拥有危废、锂电综合利用以及材料开发三大业务板块,相互协同。

早在2017年,经纬创投就投资了“地上铁”的A1轮融资,随后又在A2轮,B轮和C轮持续加码,今年1月“地上铁”宣布完成2亿美元D轮融资。

除此之外,经纬还投资了容百科技、易鸿智能、和润达等数十家新能源产业链中的相关企业,关注点从整车到电池材料创新、电池结构创新,应有尽有。

对此,经纬创投刘壮向投资人说&科创最前线进一步解析:

“中国制造必然会在新能源产业得到一席之地,如果你相信智能化、电动化是未来,无论最后哪家新造车势力跑出来,上游的电池原材料一定是相对确定的机会,投上游核心零部件肯定是有市场的。”

经纬创投刘壮透露,在具体领域上,经纬首先更关注下一代新的电池材料;

其次关注更细分的电池细分领域,尽管天花板未必有正极电解液高,但正因为用量相对有限,竞争激烈程度不如主材。

更偏好具备大格局、有工程经验、有创业经验、综合能力强的创始人。

03动力电池全面爆发,如何抓住万亿级机遇

随着电动车普及率大幅提高,其中最关键的核心零部件——动力电池迎来了全面爆发。

不仅有特斯拉、蔚来等车企接踵入局,老玩家比亚迪、长城等也相继推成出新,动力电池已是新老玩家抢滩之地。

资本市场方面,动力电池行业近两年投融资热情上升势头迅猛。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报道,2016-2020年中国动力电池行业融资规模均在10亿元区间内,2021年行业融资金额迅猛提升至215.09亿元。

长期关注和研究电池板块后,经纬创投方面的结论是:

动力电池很热,但也是一条长坡厚雪的赛道。

这是因为,电池属于电化学行业,元素周期表在100多年前就已经基本定下,今天只能通过对不同元素间的排列组合,来挖掘实现更好的性能。

电池赛道难有飞速的创新,相反的,电池领域的创新升级往往是渐进式的迭代。

伴随着海量玩家接踵进场、宁德时代与比亚迪两大巨头的挤压,经纬创投刘壮认为,传统电池和材料领域已进入淘汰赛,在传统液态电池材料领域,很多主材进入到了资本扩张、上市公司加码的阶段,这些领域,更多是对资金、杠杆的比拼。

但新电池的故事刚刚开始。

经纬创投解析认为,目前电池赛道的关注重点聚焦于材料升级与结构革新两大方面:

材料升级上,负极材料更受关注。

由于动力电池正极呈现出磷酸铁锂与三元材料并行的局面,材料成熟且优化空间较小,行业内的短期突破点在负极材料上。

结构革新上,主要通过对电芯、模组、封装方式等改进和精简以提升电池系统性能。如改进底盘电池包、提升空间利用率、降低电池包成本都是重点手段。

另外,固态电池作为一项颠覆式创新,无论是能量密度还是安全性上都优于液态电池,被业内寄予厚望。

“电化学领域总是在不断迭代创新,未来电池一定会出现新的形式,如半固态、全固态、钠离子电池乃至其他材料的电池,风险资本一定会在新的电池材料体系里逐渐找到各自的方向。”

尽管赛道的长远预期总体乐观,但当下力电池板块的创新仍需跨越两大现实难点:

1、规模化落地难题:需要跨越从实验室小样阶段到商业规模化阶段的鸿沟,走向MWH级别甚至GWH级别才是大势所趋。

2、成本难题:得益于资本摊销和产业链融合,传统电池已经走入了相对顺利的成本下降通道。新电池材料体系要想突围,需要尽快降低自己的成本。

在今天动荡、萧条的时局下,高速发展、高ROI的新能源投资是极具确定性的,但与此同时,波动性和周期性也是确定的。

任何一个热门赛道,都难以规避外部资金涌入、扩张加速带来的行业逐步泡沫化的过程。

但实际上,资本扩张的同时,也在不断打击ROI,以形成一定程度的平衡。

当下,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已超30%,难再现一年数倍的高增长。

但即便如此,新能源仍是不可多得的万亿级别的赛道。

那么,动力电池这一“当红炸子鸡”的天花板究竟有多高?

对此,刘壮认为:新的电池材料公司目前在一级市场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未来3-5年有望看到更多的新型电池公司走向资本市场。

另外,颠覆性电池技术,有可能再度诞生万亿级的企业,但是时间周期不再以3-5年为计量单位,而将是一场10年级别的长跑。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