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使用苹果手机,一边抵制肯德基”——这是历史学者、专栏作家王晓渔7月底接受搜狐文化采访时为“小粉红”所下的定义之一。近来,随着各种“爱国主义”话题在网上愈演愈烈的讨论,“小粉红”一词也一再被反复提及。
在大多数语境下,网友们对“小粉红”的刻板印象是充满贬义的:女性为主的群体,年轻,偏执,愚昧,充满过度而盲目的爱国主义。也有不少人为了凸显自己的爱国情怀而自称“小粉红”,以此为自豪。
广泛传播下,很难有人深究“小粉红”的真实含义。甚至,“小粉红”一词还常常和“你国”挂钩,被用来攻击和讽刺那些阻碍“民主自由”的无脑支持国家极权者,倘若这些谩骂“小粉红”的人们认识到“小粉红”其实是源自于一个充满互联网自由性的匿名社区,想必会大跌眼镜。
“小粉红”:一个被误读的名词
“小粉红”本来源于晋江文学原创网论坛网友因其论坛背景为粉红色而起的昵称。其被严重误解和被污名化,与知名微博用户“大咕咕咕鸡”有关。大咕咕咕鸡在微博上因为政见不合与几个网友进行辩论,翻看她们微博,发现恰好有晋江论坛的标签,误以为这一背景为粉红色的论坛是个“爱国青年”的聚集地,因此在不加以考证的情况下兴奋地将“小粉红”称为脑残爱国者的代名词。在大咕咕咕鸡以及其粉丝的带动下,这一用词迅速流传开来,并得到不少网友的追捧。自此,“小粉红”的红被和国旗的红联系在一起,还简单粗暴地被和支持反民主与极权政治联系在一起,让公共媒体空间中“诙谐反爱国”的批斗氛围进一步发酵。
迄今为止,网上已经发散出无数对“小粉红”的定义,有的称“小粉红不仅是萌萌的物质主义者,更是义正严辞的爱国者和接班人,无法独立底考,几乎止步于前十八年的遗传基础和受教育水平”,还有的称其为“那些平时不关心政治,但遇到二选一问题时倾向于维护国家利益的人,这些人不让任何人说体制的坏话”。
其实,不难看出,对“小粉红”种种归类,标签化和污蔑都是相当荒诞的。从名字就可以明确,晋江文学原创网论坛很明显是一个以爱好来区分和聚集用户的论坛,基本版块分类也主要是按照兴趣,如主要讨论娱乐八卦的版块,主要讨论言情小说的版块等等。尽管或多或少会夹杂部分讨论国是的帖子,但论坛主要分类并无政治板块,也并非以政治话题为主,论坛上的众多用户也根本不可能只持有同一种政见。事实上,在“小粉红”上某些讨论政治的帖子中,彼此意见不同,发生激烈碰撞的情况时有发生。
而且,对于跟风讥讽“小粉红”的人来说,也许更令他们感到意外的是,这个看上去并不主流的论坛确实是早年自媒体并不普及、微博尚未流行、论坛发展鼎盛的岁月里为数不多的相对来说言论较为自由的匿名论坛。因为和其他大部分论坛不同,取消了繁杂的论坛注册制度和发帖回帖等级制度,每个人都可以套上虚拟ID随性发言,所以成为了发展兴盛的论坛之一。
当时的“小粉红”,不仅和大咕咕咕鸡等在网络上一再呼吁支持自由民主人士所号称反抗的极端国家主义,极权控制,言论封禁等等特点毫无关系,反而深刻地体现出了一种无限制环境下的“互联网精神”:既有发言门槛低,言论和信息极其自由的优势,又不可避免地有着“精分”、言论过激、信息不实等等现象。
因为一次掐架中毫无凭据的群体攻击,一个网络文学论坛的趣缘社区就此被打上“脑残”“爱国”“五毛”的标签并遭到广泛讥讽和污名化,听上去十分荒诞不经,但却恰恰映射出了当前国内网络环境中的混乱现状。
使用标签:发泄情绪代替理性讨论
大咕咕咕鸡炒热了两个对爱国表示蔑义的标签,分别是“你国”和“小粉红”。这两个词所共有的特点是调侃和讽刺等发泄情绪的意味明显,而在理性讨论和传递信息层面几乎没有任何意义:毕竟,说着“我国”的人和说着“你国”的人大部分都生活在同一个国家,“小粉红”也只不过是一个无辜躺枪被误伤的论坛。
这是一个标签无处不在的年代。在人人拥有麦克风的网络场域中, “使用标签”已经成为一种典型的传播现象, 它既是网络技术发展的结果,也是草根阶层表达情绪最为简便的途径。 “自干五”“公知”“屌丝”……等等新颖尖锐、简明扼要的标签往往引起广泛传播,满足了人们对信息接受趋向碎片化和快餐化的需求,将信息化整为零,简单化、娱乐化、扁平化,使其可以被快速阅读。
除此之外,不仅“你懂的”等等明曲折、实直白的说话方式能够用戏谑瓦解正统腔调,满足网民自由而反权威的欲求,带有共识的符号化的语言还带来一种群体认同感,使网民得以迅速明确与自己契合的群体。
然而,基于现时性考量,标签创作者往往迎合网民跟风猎奇的心理期待,直接抓住热点事件中某一群体的极端情形或某种极端性质加以分析,并将判断通过网络迅速放大,用极端化的定性标识快速将碎片化的“民意”聚合,以求达成一种共识,这种共识一般都是片面且偏颇的,充斥着刻板印象和社会偏见,任何人都可能因为一时一事而被定型划入某一类群体,而这些身份被又强行被归为事件发生的“真相”和原因,因此,在探究严肃的公众议题时,大量的标签化造成了一种简单粗暴并且偏执反智的讨论环境。
在这种充斥着高昂情绪的非理性环境下,非左即右,非五毛即美分,非二代即屌丝,国家主义等于拥抱政府,民主自由等于一人一票。无数意味不明、边界不清、被误读和误用的词汇,作为标签反复烙印在对话当中。使用同样标签的人创造出排他性语境,目的只是通过参与满足了自己释放焦虑和压力的心理需要,最终,严肃的讨论沦为网络谩骂泄愤、人肉搜索等,或者陷入周而复始的恶搞娱乐。
因为标签化思维而造成公共讨论丧失理性的例子并不鲜见,例如城管和小贩发生矛盾时,网络上往往一边倒地批评城管“ 野蛮执法”。还比如,将某人驾车肇事的事件贴上不同标签,分别阐述为富二代驾驶肇事和品学兼优的大学生驾驶肇事,往往会得到完全不同的评论——把一个偶发的行为和阶级身份挂钩,就使一个平常的事件变成了一个显示社会分裂的标志性公共事件。
不会有人忘记,身份和事件的过度标签化曾给无数人带来巨大伤害。左派/右派、资产阶级/无产阶级、资本主义/社会主义、革命/反革命......简单粗暴划分的标签性名词在极端年代或是佩戴者的护身符,或是受刑人的耻辱印。然而此时此刻,类似的标签化正带着一种大众狂欢性质和强烈的娱乐色彩在网络空间上重演, 成为互联网时代新的集体社会记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