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青汀
家电的低价格战在全球正在渐渐失去生命力。去年12月份,惠而浦向美国商务部及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提出反倾销申诉,称三星电子、LG电子公司的部分在中国生产的大型洗衣机存在低价格的倾销行为。
时隔大半年后,美国商务部终于认定LG和三星在中国生产并销往美国的大型家用洗衣机产品倾销,倾销幅度分别为49.88%、111.09%。另外,其他中国洗衣机生产商和出口商的倾销幅度为80.49%。
眼下,虽然看似是惠而浦针对三星和LG的市场竞争反击。但是美国商务部却以此为由,裁定中国企业倾销幅度为80.49%,也切断中国家电企业在美国市场的低价格优势根基。在面对这样一个不公平的对待,中国家电除了义愤填膺外,还应该认识到:接下来,还想通过低价格优势参与全球市场竞争的道路,已经被牢牢堵死了。
特别是对于当前正在全球市场上演新一轮资本并购、品牌引爆的中国家电企业来说,再不能走过去的低价格竞争老路,而是应该走出低价格竞争的死胡同,转战中高端品质消费群体的需求把握。
此次涉案的产品属于大容量、直驱变频的高端洗衣机,这类产品因为技术复杂、成本高一直是外资企业的强势竞争领域。目前,中国只有海尔、美的小天鹅等少数企业,具备面向海外市场大量生产、销售此类产品的能力。值得一提的是,这两家企业近两年不断加大对大容量高端洗衣机的投入和推广,又凭借低价格优势抢占高端领域的份额,这让惠而浦等外资企业感到恐慌。
所以,为了防止中国家电企业在将来以低价格搅乱美国市场竞争格局,惠而浦先拿三星、LG开刀,玩了一出"杀鸡儆猴"。真正目标还是要解决来自中国企业和品牌的低价格竞争可能性。
如果反倾销调查成立,美国当前不仅会对来自中国生产制造的洗衣机征收反倾销税,还将增加中国家电对美国市场的出口和竞争的挑战性。这也就意味着中国企业的低价格优势在海外市场将不复存在。
其实无论是美国还是欧洲,都不会允许低价产品搅乱本土的市场竞争格局,因为政府清醒的认识到,低价格竞争对于市场和消费者来说都只有坏处,没有好处。这就意味着,由中国家电在市场上主导的低价格战,将要寿终正寝了。接下来,中国家电企业要做的就是,思考并培育除了价格以外的全球新竞争优势和能力。
当前,中国家电企业的全球化竞争大幕已经全面拉开。与10年前相比,再也不是之前的小跟班角色,甚至成为新一轮国际化并购的主角,占据了全球家电市场的制高点。目前,海尔已经成功并购美国著名家用电器品牌GE,而美的也收购了东芝白电,未来这种由中国家电企业发起的国际并购还会持续发生。那么完成并购的中国家电企业,到底该如何带领这些外资品牌参与全球竞争呢?肯定不能依靠低价格!
此前,正是因为长期以来中国家电企业在全球竞争中的"低价格"杀手锏形象,深入人心,导致美国商务部担心中国企业将这一策略引渡到被收购的国际品牌上,从而带坏了全球家电品牌都只关注价格,而不是产品品质和消费需求。
所以,才借此机会下手给中国家电企业敲响警钟。一是为了保护美国本土市场和企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是希望提醒所有想进入美国的家电企业,必须要找到新的手段和方式,更好地解决用户和市场的需求。
由此,对于中国家电企业来说,既然已经成长为全球家电产业的引领者,那么就要抛弃之前的竞争陋习,真刀真枪地参与全球市场竞争,哪怕没有价格优势,也能靠领先的技术和卓越的品质打败国际巨头。
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虽然美国的反倾销征税,为中国家电企业进入海外市场设置了障碍。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也能逼迫中国家电业开始加强内功锻炼,抛弃"低价格"的拐棍,真正成长为一个强大的、健康的直立行走的强者,不给外资品牌留下可诟病的理由。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