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神探大战》:港式IP的再出发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神探大战》:港式IP的再出发

《神探》大火的背后,所体现的正是观众对港式IP的情怀,如何把情怀延续,对港式IP的未来发展十分重要。

文|镜像娱乐 赵慧欣

带有“港式基因”的《神探大战》,打响了暑期档港片的第一炮。

7月8日,《神探大战》上映,上映首周票房就达到2.58亿,影片中刘青云等演员的精彩演绎、港风十足的警匪对决、震撼的视觉效果带观众重温港片经典,使得《神探大战》口碑与热度齐飞。

早在2018年摄制完成的《神探大战》,上映之路一波三折。2019年播出预告片后再无水花,随后又经历补拍、撤档等问题,最终在7月8日上映,5天拿下2亿票房,累计观影人次突破540万。

《神探大战》的大热,也让背后的英皇娱乐又一次出现在聚光灯下。手握多部热门警匪片的英皇,也确实有自己的一套打造路径。在投资作品的布局,尤其是在警匪类型的作品上,英皇显然有着自己的态度。实际上,港片经过多年的发酵和蔓延,观众对各种题材早已了然于心,警匪片里的“港式套路”更是倒背如流。大胆创新,成为了英皇的布局核心。

港式“悬疑+”

从取材层面上看,《神探大战》走的是“好莱坞式”的悬疑推理路线。短短100多分钟的影片中穿插了“魔警”“雨夜屠夫”“庙街飞尸”等曾在香港轰动一时的真实案件,这些案件已被多次搬上银幕,但对于观众来说,改编自真实案例的故事往往更有质感,既新鲜又刺激。同时,《神探大战》的时长决定了故事节奏必须要快且清晰,除了厘清案件线,三方“神探”之间的较量、如何不让剧情陷入怪力乱神的结局,都在考验制片方对内容创作的把控。就目前的影评来看,观众对影片的认可度很高,也侧面说明了《神探大战》在这方面的表达较为合情合理。

在人物角色的选择上,《神探大战》选择了全港班底,全员港星,保留了港片警匪IP的原汁原味,刘青云、林峰、蔡卓妍等演员早已为大众所熟知,其市场认可度高,且演技在线,不至于让观众出戏。

《神探大战》在类型上填补了市场空白。相比起以往的激烈枪战,《神探大战》显然更注重于人物的精神世界以及人性的冲突,剧中所体现的港式推理更是如此。

悬疑推理片的引人之处,在于情理之中又意料之外的推理,以及人性在推理过程中的展露无遗,而这也正是难度所在,因此,一个逻辑缜密的剧本是一部优质悬疑推理片的关键核心。

就目前而言,国产市场上的悬疑推理片还是离不开改编。2017年的《嫌疑人X的献身》改编自日本推理作家东野圭吾的同名小说,尽管评分仅为6.3分,但这部作品为后来者指出一条路——以优质推理脚本为基础,进行本土化改编。纵观近年来的《误杀》《回廊亭》等作品,都是走改编路线。

港式推理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原创性。警匪片一直是港片的王牌之一,几乎所有的警察种类都可以打造成一个IP,甚至可以成为系列IP,正如《反贪风暴》;有的则从荧屏搬到银幕,《使徒行者》就是一个例子。而在叫座又叫好的大批警匪片里,“悬疑+”题材的犯罪片无疑是小众,因此,如何与大众化的元素相互融合运用,则是这一类题材破圈的关键。在悬疑题材的细分赛道下,《神探大战》走的是“悬疑+原创”模式,带有浓重的港式色彩。

不难看出,《神探大战》的主旨还是破案。号称“神探”的犯罪团伙、自称“神探”的前警察李俊(刘青云饰),以及以“神探夫妇”(蔡卓妍、林峰饰)为主的重案组三方势力相互碰撞对峙,放眼望去似乎又是一部老式警匪片。然而,李俊的精神分裂、神探夫妇的各怀心思,以及犯罪团伙的身份转变又让整部影片在悬疑性和推理性上又上升了一个高度。这种夹杂着人性阴暗面的反转烧脑剧情在港式推理中尤为常见,也形成港式独特的风格。

此外,推理的拟人化也是港式推理片的一大特点,《神探大战》中也有处处体现。受害者的魂魄向李俊讲述自己的遇害地点,让李俊前去营救;李俊在破案过程中见到的“怪物”;多次重演的犯罪场景等密集的剧情,仿佛在让观众观看现场直播,同时,逼真的庙街枪战,天桥底的大字,跳楼跳水渠等情节设计,在视觉上就把观众带回到八九十年代的香港,迎面而来就是一股熟悉的港味。这样的表现手法,把原本错综复杂的案件都分解开,不至于让观众一头雾水。

《神探大战》大火的背后,所体现的正是一种观众对港式IP的情怀,如何把这份情怀延续,对港式IP的未来发展十分重要。

港式IP

IP的制作模式各有不同,想要IP长期可持续发展,循环利用,打造全产业链无疑是最有效的。但对于港片而言,全产业链的布局似乎还是有一定难度。

与内地的IP制作模式不同,港式的IP大多是原创内容,改编自小说的影视作品相对较少。早期的改编多是来源于金庸、古龙等人的经典武侠作品,《倚天屠龙记》《笑傲江湖》《东邪西毒》等也造就了一代辉煌。此后港片的类型逐渐增多,警匪、古装、赌王等题材层出不穷,改编作品反而开始走起下坡路。

不可否认,原创IP让港片百花齐发,但乱花迷人眼,改编IP的优势被忽视了。在大浪淘沙式的IP潮中,改编IP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深植土壤,至少不会被迅速淘汰。围绕改编IP所开发的产业链,除了影视,还有周边、游戏等产品,这些直接影响到IP生命力的延续,在这一点上,港式IP显然做得还不够。

相比起单一的影视IP,演员也是港式IP的重要一环,这也是港片港剧的显著特点。影视IP与演员IP是相互成就的,当演员反复在同一类型的影视中出现,就给观众形成了一种固定思维——“有这个演员的片子,肯定是警匪片”,这也是为什么观众看到林峰的反应就是“爆seed”(《使徒行者》中林峰饰演的警察),看到马国明就想到医生。

同样,演员在剧集中的精彩演绎也会反哺影视,“这个片子有这些演员,质量肯定过关”是大多数观众在看到演员表时的念头,剧集的收视率就有保证。在这样的情况下,制片方自然会考虑剧集与演员的匹配度,找同一个演员演固定类型的剧。然而,这样的搭配久而久之会让观众感到视觉疲劳,而经常用老演员也减少了新人演员露面的机会,造成人才的断层。

此外,内地类型片的多样化和外来影片的冲击也让港片有点吃不消。

纵观港式IP的潮起潮落,可以看到,其辉煌是建立在以优质内容为核心的基础上,始终站在时代的潮头,以及时刻保持对市场的洞察力。这对当下的港式IP来说同样适用,也是能否再度起飞的关键。

随着“爱优腾”对港片港剧的大力支持,港式IP在内地也算是落地生根,合理思考内地受众所需,适应内地市场无疑是让港剧港片再度腾飞的契机。相对于内地动辄四五十集的影视剧来说,港剧的“三十集”定律算得上是一股清流,但在信息爆炸的当下,短,反而成为了市场的“香饽饽”。

港剧在短剧方面的尝试,无形之中打开了新的大门。2021年,一部仅有10集的TVB短剧《爱上我的衰神》登上了一周华语口碑剧集榜TOP10,豆瓣评分高达8.1;去年的《香港爱情故事》斩获TVB年度“最受欢迎短篇剧集”奖,更是传出会有续集的消息;同样是在2021年播出的 《荒诞剧团》直接把集数减到8集,成为港剧在短剧赛道的又一次爆发。

爆款IP的打造离不开风口,港式IP由于自身的特性,对风口的需求更为迫切。除了维护好原有IP的口碑,更要寻找新的起飞点,也许是港式IP打造的未来方向。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神探大战》:港式IP的再出发

《神探》大火的背后,所体现的正是观众对港式IP的情怀,如何把情怀延续,对港式IP的未来发展十分重要。

文|镜像娱乐 赵慧欣

带有“港式基因”的《神探大战》,打响了暑期档港片的第一炮。

7月8日,《神探大战》上映,上映首周票房就达到2.58亿,影片中刘青云等演员的精彩演绎、港风十足的警匪对决、震撼的视觉效果带观众重温港片经典,使得《神探大战》口碑与热度齐飞。

早在2018年摄制完成的《神探大战》,上映之路一波三折。2019年播出预告片后再无水花,随后又经历补拍、撤档等问题,最终在7月8日上映,5天拿下2亿票房,累计观影人次突破540万。

《神探大战》的大热,也让背后的英皇娱乐又一次出现在聚光灯下。手握多部热门警匪片的英皇,也确实有自己的一套打造路径。在投资作品的布局,尤其是在警匪类型的作品上,英皇显然有着自己的态度。实际上,港片经过多年的发酵和蔓延,观众对各种题材早已了然于心,警匪片里的“港式套路”更是倒背如流。大胆创新,成为了英皇的布局核心。

港式“悬疑+”

从取材层面上看,《神探大战》走的是“好莱坞式”的悬疑推理路线。短短100多分钟的影片中穿插了“魔警”“雨夜屠夫”“庙街飞尸”等曾在香港轰动一时的真实案件,这些案件已被多次搬上银幕,但对于观众来说,改编自真实案例的故事往往更有质感,既新鲜又刺激。同时,《神探大战》的时长决定了故事节奏必须要快且清晰,除了厘清案件线,三方“神探”之间的较量、如何不让剧情陷入怪力乱神的结局,都在考验制片方对内容创作的把控。就目前的影评来看,观众对影片的认可度很高,也侧面说明了《神探大战》在这方面的表达较为合情合理。

在人物角色的选择上,《神探大战》选择了全港班底,全员港星,保留了港片警匪IP的原汁原味,刘青云、林峰、蔡卓妍等演员早已为大众所熟知,其市场认可度高,且演技在线,不至于让观众出戏。

《神探大战》在类型上填补了市场空白。相比起以往的激烈枪战,《神探大战》显然更注重于人物的精神世界以及人性的冲突,剧中所体现的港式推理更是如此。

悬疑推理片的引人之处,在于情理之中又意料之外的推理,以及人性在推理过程中的展露无遗,而这也正是难度所在,因此,一个逻辑缜密的剧本是一部优质悬疑推理片的关键核心。

就目前而言,国产市场上的悬疑推理片还是离不开改编。2017年的《嫌疑人X的献身》改编自日本推理作家东野圭吾的同名小说,尽管评分仅为6.3分,但这部作品为后来者指出一条路——以优质推理脚本为基础,进行本土化改编。纵观近年来的《误杀》《回廊亭》等作品,都是走改编路线。

港式推理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原创性。警匪片一直是港片的王牌之一,几乎所有的警察种类都可以打造成一个IP,甚至可以成为系列IP,正如《反贪风暴》;有的则从荧屏搬到银幕,《使徒行者》就是一个例子。而在叫座又叫好的大批警匪片里,“悬疑+”题材的犯罪片无疑是小众,因此,如何与大众化的元素相互融合运用,则是这一类题材破圈的关键。在悬疑题材的细分赛道下,《神探大战》走的是“悬疑+原创”模式,带有浓重的港式色彩。

不难看出,《神探大战》的主旨还是破案。号称“神探”的犯罪团伙、自称“神探”的前警察李俊(刘青云饰),以及以“神探夫妇”(蔡卓妍、林峰饰)为主的重案组三方势力相互碰撞对峙,放眼望去似乎又是一部老式警匪片。然而,李俊的精神分裂、神探夫妇的各怀心思,以及犯罪团伙的身份转变又让整部影片在悬疑性和推理性上又上升了一个高度。这种夹杂着人性阴暗面的反转烧脑剧情在港式推理中尤为常见,也形成港式独特的风格。

此外,推理的拟人化也是港式推理片的一大特点,《神探大战》中也有处处体现。受害者的魂魄向李俊讲述自己的遇害地点,让李俊前去营救;李俊在破案过程中见到的“怪物”;多次重演的犯罪场景等密集的剧情,仿佛在让观众观看现场直播,同时,逼真的庙街枪战,天桥底的大字,跳楼跳水渠等情节设计,在视觉上就把观众带回到八九十年代的香港,迎面而来就是一股熟悉的港味。这样的表现手法,把原本错综复杂的案件都分解开,不至于让观众一头雾水。

《神探大战》大火的背后,所体现的正是一种观众对港式IP的情怀,如何把这份情怀延续,对港式IP的未来发展十分重要。

港式IP

IP的制作模式各有不同,想要IP长期可持续发展,循环利用,打造全产业链无疑是最有效的。但对于港片而言,全产业链的布局似乎还是有一定难度。

与内地的IP制作模式不同,港式的IP大多是原创内容,改编自小说的影视作品相对较少。早期的改编多是来源于金庸、古龙等人的经典武侠作品,《倚天屠龙记》《笑傲江湖》《东邪西毒》等也造就了一代辉煌。此后港片的类型逐渐增多,警匪、古装、赌王等题材层出不穷,改编作品反而开始走起下坡路。

不可否认,原创IP让港片百花齐发,但乱花迷人眼,改编IP的优势被忽视了。在大浪淘沙式的IP潮中,改编IP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深植土壤,至少不会被迅速淘汰。围绕改编IP所开发的产业链,除了影视,还有周边、游戏等产品,这些直接影响到IP生命力的延续,在这一点上,港式IP显然做得还不够。

相比起单一的影视IP,演员也是港式IP的重要一环,这也是港片港剧的显著特点。影视IP与演员IP是相互成就的,当演员反复在同一类型的影视中出现,就给观众形成了一种固定思维——“有这个演员的片子,肯定是警匪片”,这也是为什么观众看到林峰的反应就是“爆seed”(《使徒行者》中林峰饰演的警察),看到马国明就想到医生。

同样,演员在剧集中的精彩演绎也会反哺影视,“这个片子有这些演员,质量肯定过关”是大多数观众在看到演员表时的念头,剧集的收视率就有保证。在这样的情况下,制片方自然会考虑剧集与演员的匹配度,找同一个演员演固定类型的剧。然而,这样的搭配久而久之会让观众感到视觉疲劳,而经常用老演员也减少了新人演员露面的机会,造成人才的断层。

此外,内地类型片的多样化和外来影片的冲击也让港片有点吃不消。

纵观港式IP的潮起潮落,可以看到,其辉煌是建立在以优质内容为核心的基础上,始终站在时代的潮头,以及时刻保持对市场的洞察力。这对当下的港式IP来说同样适用,也是能否再度起飞的关键。

随着“爱优腾”对港片港剧的大力支持,港式IP在内地也算是落地生根,合理思考内地受众所需,适应内地市场无疑是让港剧港片再度腾飞的契机。相对于内地动辄四五十集的影视剧来说,港剧的“三十集”定律算得上是一股清流,但在信息爆炸的当下,短,反而成为了市场的“香饽饽”。

港剧在短剧方面的尝试,无形之中打开了新的大门。2021年,一部仅有10集的TVB短剧《爱上我的衰神》登上了一周华语口碑剧集榜TOP10,豆瓣评分高达8.1;去年的《香港爱情故事》斩获TVB年度“最受欢迎短篇剧集”奖,更是传出会有续集的消息;同样是在2021年播出的 《荒诞剧团》直接把集数减到8集,成为港剧在短剧赛道的又一次爆发。

爆款IP的打造离不开风口,港式IP由于自身的特性,对风口的需求更为迫切。除了维护好原有IP的口碑,更要寻找新的起飞点,也许是港式IP打造的未来方向。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